哈嘍大家好啊,這裏是八火,新年剛過去,相信不少盒友都想要或已經對自己的遊戲設備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或換代?
新外設,新遊戲,正好前段時間顯卡也再一次迎來更新,來到新的50時代,想必也會有不少盒友躍躍欲試想要組裝一臺屬於自己的PC,而這時問題來了。
對大多數人而言,一臺PC的核心便是顯卡以及CPU,這兩個重要器官准備好,一臺電腦便準備好了80%,而這時我們又要面對內存、主板、散熱、機箱、電源等等問題。
所以,本期八火便來給各位盒友簡單瞭解一下如何根據自己的預算以及硬件去選購適合自己的——電源。
點贊收藏盒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筆者希望能更直觀地讓盒友去挑選電源,所以電源的工作方式、結構組成、能量轉換等等在這裏一概省略,我們購買電源只需要關注這幾點便能知道如何去挑選電源:
功率需求
模組類型
轉換效率
用料情況
尺寸大小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不能拋開的一點——預算
功率需求
這一點如果能清晰認識,那選購電源的難度便降低了80%,電源的額定功率決定了我們組裝起來的PC能否穩定運行,而市面上常見的電源功率基本在550~1250w之間,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
我無腦選用最大功率的電源不就直接解決了嗎?
實際上如果自己PC的其他部分功耗遠遠低於電源額定功率,出現大馬拉小車的情況時,反而會對電腦的性能有直接影響,正常的電源在負載50~80%之間時電源的轉換效率會達到最佳狀態。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已知自己電腦在滿載功耗下,選用滿載功耗1.2~1.5倍的電源最佳,一是能應對電腦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瞬時功耗峯值,二是能讓自己的電腦在未來有其餘組件的升級空間。
怎樣知道自己電腦整機的滿載功耗呢?
在我們購買顯卡、CPU等等時,產品參數中一般都會給我們它的電源需求,而一臺電腦中功耗佔比最大的也是它倆,所以我們可以以此去初步判斷我們購買電源的大致功率。
當然,通過一大堆配置去計算自己電腦的滿載功耗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時,因此筆者這裏推薦盒友們在通過預算了解自己所需的大致內容後,通過互聯網上諸多的在線功耗計算器去計算自己整機的滿負荷運載時的功耗。
比如我這裏計算出來的最高瓦數爲562w,所以根據1.2~1.5的餘量原則,750w、850w是最適合我們選擇電源時的額定功率。
轉換效率
知道了我們所需的額定功率電影后,又擺給我們一個問題,這些電源上的白金、金牌、銀牌認證是什麼呢?
其實這是在2003年開始實施的能源認證,指在不同負載下能達到不同高度轉換效率的電源予以不同等級的標準認證。
認證等級:白牌(80%)< 銅牌(85%)< 金牌(90%)< 白金(92%)< 鈦金(94%)
所以,在排除電源虛標的情況下,正常轉換效率越高的電源,在我們的使用中所帶來的電能損失最小,但也並非越高轉換率的電源越適合,我們還得考慮手中預算、每日使用電腦的時間以及使用場景去綜合考量。
模組類型
電源基本分爲三種不同的模組類型:非模組、半模組以及全模組
- 非模組電源:線材固定
- 半模組電源:主供電線固定,其餘可拆卸
- 全模組電源:所有線材可拆卸,便於理線
在模組方面的考量,主要看用戶的個人需求,如果理線能力比較強,不嫌繁複,那基本不需要考慮這一點,而對電腦內部美觀要求較高的盒友來說,半模組或全模組更爲適合,因爲這兩種電源在線材上都給予了更多的自定義空間,能夠更方便地更大化提升機箱的顏值。
尺寸大小
如果我們的機箱太小,電源太大,往往會出現塞不進去的情況,反之亦然,而市面上的機箱大多爲ATX、M-ATX以及ITX等等,所以便出現了專門適用於ITX這種小尺寸機箱的電源。
因此根據機箱的尺寸去選擇合適尺寸的電源也值得注意。
除開以上需要注意的內容外,我們還需要關注電源的電容材料、是否擁有OVP(過壓保護)、OCP(過流保護)、SCP(短路保護)等等保護功能。
總結
在上文內容中,筆者對電源做了實際性的挑選建議,而筆者自己使用的電源則是艾澎的GTI 850M金牌全模組電源,其大小以及用料都是目前非常值得選擇的電源,850W也適合目前大部分人的電腦功耗。
筆者也希望自己這些比較通俗的語言能對盒友們挑選適合自己的電源有所幫助,最後,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