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年夜飯桌上的無話可說的我們

你盯着碗裏的餃子,聽着表弟眉飛色舞講他今年倒賣二手球鞋賺了五萬。三舅抿着白酒插話:“大學生嘛,肯定掙得更多吧?”你張了張嘴,那句“我發的核心期刊影響因子3.8”卡在喉嚨裏——他們大概會以爲你在研究傳染病。

轉頭看見初中輟學的發小正在給長輩遞煙,點火動作熟練得像實驗室裏擺弄移液槍。你突然意識到,那些在圖書館通宵寫的論文,在菜市場砍價的大媽眼裏,可能還不如會挑西瓜來得實在。

從小學奧數班到大學實驗室,我們這代人像是被裝進同一個模具:

知道三角函數換元積分,但算不清婚禮份子錢該包666還是888

能在三天肝完期末論文,卻應付不了親戚那句“讀研多大了,談對象沒”

背得下《資本論》商品二重性,在拼多多砍價羣裏還是被大媽們吊打

那些早早混社會的同齡人,早把生活玩成了真人秀。他們懂酒桌上的“三分醉七分演”,知道什麼時候該遞煙、什麼時候要裝傻。而你背過的《社交禮儀概論》,在二姑追問“博士畢業是不是該當教授”時,突然變成一堆亂碼。當高中同桌在朋友圈曬新車,你還在實驗室喂小鼠;當親戚炫耀兒子當包工頭月入三萬,你捏着每月1500的助研補貼不敢吱聲。

但總有些時刻,你會突然看見讀書帶來的“副作用”:

給外婆修手機時,發現設置裏的英文選項你全都認識

老家祠堂重修族譜,全族就你能看懂那些蟲蛀的文言文

年夜飯喫到轉基因油爭議,你掏出手機三分鐘查清原料溯源

那些書本壘起的高牆,困住你的同時也墊高了視線。當表叔吹噓“讀書不如早買房”時,你想起導師說過:“知識不能變現的部分,纔是它最值錢的地方。”

那些在飯桌上沉默的瞬間,

不是失敗,

而是兩個世界的短暫信號中斷。

當親戚用柴米油鹽丈量人生,

你卻在筆記本里藏着整個宇宙。

畢竟,能讀懂《赤壁賦》的人,早晚也會讀懂生活這道開放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