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視頻:最強國產遊戲CPU !兆芯KX7000首發評測 BV1km421s7eU
省流:
上期咱看《國產最強!龍芯中科3A6000臺式機CPU性能測試》這個標題當場就蚌埠住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爲龍芯3A6000視頻中實際跑分只有10100的62%,這個水平別說打不過海光3185,連兆芯的KX6000比起來都強點有限,原來你這標題是個視頻都往上安。
個人認爲兆芯的KX7000規模太小,面對海光的7系列EPYC整體性能依然算不上國產最強。不過這次標題加了定語咱也就不多評價了,還是看視頻吧
這裏也雀食提了上期龍芯3A6000的事,不過開幕雷擊典中典14600K壓2.5Ghz跑分。
孩子們,IPC不是這麼用的,14600K是能壓2.5G,但是3A6000超冒煙了用液氮甚至爆裝備掉內存了都上不了3.1G以上啊。
而且只看單核也不是這麼比的,3A6000只有4C8T,14600K可是6p+8e 14C20T。
這還是第一次看見實物,雀食和12代U的LGA1700挺像。雖然垃圾佬只有LGA1151的CPU實物,也沒見過1700實物,但是這U雀食看起來很像Intel。
所以咱不怪評論區說頂蓋的事,只能說國產U圖省事套用現成的LGA封裝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不過信龍芯吧小吧主的黑屁就大可不必了。
威盛的CNS樣品其實裏面只有AI NPU是Centaur做的,CPU部分是直接拿的兆芯的永豐半成品(KH40000),後期Intel收購了VIA的Centaur設計團隊之後很快也做出來了X86 AIPC。
總之兆芯和威盛的關係還是很近的,當初上海兆芯成立的時候基本就是威盛大陸研發團隊原地穢土轉生,後期技術合作知識產權轉移也不少,相比AMD只賣IP不提供技術支持來說VIA基本上把完整的X86 CPU、S3 GPU、IO芯片組設計能力全轉移到到大陸了,所以現在才能看到相比當年VIA CPU提升巨大的KX7000,而海光則停留在ZEN1水平基本沒變。
對兆芯的歷史介紹非常詳細,基本沒什麼問題。和咱知道的版本相差不大(咱聽說的版本是兆芯是VIA S3大陸研發團隊,很早就接手了S3的GPU設計能力和VIA的芯片組設計能力,後期在10年左右威盛有轉讓設計團隊意向的時候開始覆盤VIA的CPU設計流程,逐漸從VIA德州奧斯汀的團隊獲得了CPU的設計能力,成功復現了VIA L4350CPU的設計流程,這就是兆芯A C4350AL),除了獲得CPU設計能力的時間節點略有差異以外基本沒有問題。
這裏ZX-C其實是使用的VIA CNR以賽亞2半成品架構進行的改進,兆芯官網並沒有標稱CPU架構爲自研,但是兆芯還是參與了SIMD(AVX、AVX2)和國密算法等部分的設計。
KX5000-6000是完全自研的架構,全自研IP,有國產備份工藝,不過KX6000的銷量過了300W我還頭一次知道,咱就知道這個U的TSMC版本的N16 FFC工藝很拉,麒麟960同款工藝,導致CPU的功耗偏高能效遠遠不如16nm FF+的10系顯卡、麒麟950和蘋果A9。
KX讀開先比較標準,讀key叉也不是不行。
KX7000的這個架構命名其實是比較奇怪的,按照KX5000五道口和KX6000陸家嘴的方法,KX7000理應是七什麼的地名,但是並沒有。
所以下代咱根本就想不出來會叫啥名,到時候公佈叫啥就是啥吧。也不知道國產CPU以後會不會自研類似圖拉丁一樣世界聞名甚至載入史冊的經典架構。
其實KX6000時代兆芯的大部分主板散熱孔距也是和115X通用的,爲了散熱通用直接使用現有的扣具和封裝其實對於國產U來說並不是個好主意。會給龍芯吧小吧主那種龍芯飯圈可乘之機用來攻擊。
開蓋了,KX7000雖然用的是Intel的封裝,但是其實設計思路更像是抄了AMD的作業,經典CCD+IOD(含GPU)chiplet設計,CCD(CPU)用先進工藝,IOD(南北橋+集顯+IMC)用落後工藝,這個設計思路說實在的借鑑的很好,相比隔壁還在用HT總線+南北橋結構先進的太多了。
兆芯在KX7000仍未實裝超線程,這個路子其實是對的,超線程對於PC用戶來說收效甚微,除了跑分的時候刷分平時實際使用過程中基本沒啥用,甚至很多應用場合關閉超線程還能提升性能。
爲了防止各位不知道,給各位看下:
做DIESHOT這位屬實幽默,毫無根據就因爲看IMC佈局有一點點像其他國產CPU就說這倆都是買的IP,結果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說不過還刪評拉黑,就很樂:萬扯淡開盒事件的真實經過
這次華碩Tony的視頻裏都不敢怎麼提這人了,人品真不行
看起來是裏面用了兆芯自研的ZPI總線連接的高速接口
華碩的兆芯主板從KX5000時代就有了,KX6000時代也有。之前Tony老哥這個龍芯視頻出了之後,很多龍芯吧的飯圈出來嘲諷其他國產芯片,結果被17年的兆芯KX5000華碩主板整破防了,也是拉黑刪評。
主板沒有南橋和狹義的SOC其實還是差點意思,雖然廣義上單CPU就可以負載GPU IO芯片組的所有功能就可以算SOC,但是SOC和SOC也有區別,理論上單DIE全集成的SOC相比IO分DIE用便宜工藝的SOC性能還是有差距的,所以5700G和5700還是差很多。
這裏拿到的這顆KX7000規格比較低啊,現在稍微新一點的步進都能全核3.4單核3.7了
看官網的參數的話這顆應該是低配的KX7000
紫光的DDR4哪國產了,這條不是明顯能看出來是鎂光的顆粒嗎,沒長鑫的D4 3200條上福建晉華都比這玩意國產
固態用致鈦原廠沒啥問題
KX7000 CPUz還沒能識別啊,這裏直接出VIA Processpr了,和當年KX6000一樣。
CPUz顯示VIA的主要原因是兆芯能支持Windows的民用版CPU要使用受支持的VENDOR ID,這個ID是從IDT祖傳的Centaurhauls,當年威盛收購Cyrix和Centaur的時候都沒改直接用來着。兆芯的部分CPU使用上海兆芯的VENDOR ID會導致Windows無法啓動,實測藍屏卡代碼0X0000005D,只能運行Linux。
這個跑分果然打不過ZEN1,多核倍率好像也有點低,只有7.5,建議把標題改了,這個假的最強兆芯還是別要了,等以後真最強的時候再說吧。
多核才超麒麟9000,這分數雀食不行。
也可能是DDR4限制了它的發揮,建議換DDR5再跑。
掐表量CPU了,大概80多W,整機100多W,這個能效還行,相比前代KX6000能效應該也差不多翻倍了。
KX7000也要開超頻了?感覺單開放頻率控制其實用處不大,現版本真正的實用超頻是降壓超頻,這需要主板開放CPU電壓控制。
不是,你真開電壓調節啊,那沒事了
得益於電壓可調,KX7000的超頻理論上可以降壓,所以功耗會比較合理並不需要像隔壁一樣用液氮壓。
不過CPU能不能超也和CPU體質、頂蓋是否釺焊、CCD是否積熱有關。垃圾佬對超頻的效果不作期待。
其實我還是想看象棋跑分,這個跑分相比CPUz是真喫內存。
跑分提升14%對於超頻幅度(3.2-3.6,頻率提高12.5%)來說是等比例的,相比3A6000的超頻5.5%跑分提升2.2-3.3%明顯卡IO來說並不存在同樣的問題。KX7000後續有更高全核頻率的版本完全有可能。
7Z跑分提20%更離譜,相當於拉高頻之後跑分同頻性能還高了不少。
不用液氮就能壓4G開機說明當初定型的時候還是太保守了。國產是有這個問題,致鈦OEM固態也是求穩降速運行,就怕關鍵設備出問題。
這個5Ghz的BIOS個人認爲沒啥必要,很可能常規使用環境也超不上去。
總之,圖吧的思想是CPU超冒煙不如多倆物理核心管用。最近Intel的13 14代U就超冒煙了,緊急更新BIOS降頻使用,牙膏倒吸限時返場老活動復刻了屬於是。
兆芯的核顯在KX5000時代(2017)就開始支持H265編解碼了,不支持AV1並不是技術問題,KX6000的GPU支持的是AVS硬解,國產硬件和國產編碼是綁定的。
S80在國產CPU主機上點亮還是想多了,之前摩爾線程也嘗試過在KX6000上強上S80點亮,結果跑分不說遊戲直接PPT,評論區飯圈還甩鍋國產CPU,結果KX6000隨便配一張100包郵的HD7850都能原神1080P60幀。
用這玩意開2077 4K最高畫質可還行,GPU直接喫滿了,卡GPU了
N卡的調度器是軟件調度器,它的驅動依賴對特定CPU架構的軟件優化,實測網遊用A卡就好很多,AMD的GPU在GCN時代還是硬件調度器,它不僅不偷U主要優勢還是驅動不需要考慮對特定CPU進行優化的問題。
S80的問題還更多一些,它的架構原生不支持DX11,需要轉譯,這點和Intel ARC獨顯有點像,只不過後者只有原生DX12。所以這玩意戰未來難度太大,不如直接換架構,不知道摩爾線程喫透IMG的BXT架構沒。
原神4K畫質拉滿頂50-60幀還行。KX6000其實配個1066之類的也能中低畫質4K60幀,但是N卡驅動偷U頓卡有點嚴重,我用的是WIN7不知道WIN10 WIN11能不能解決(兆芯N卡跑GTA之類的單機4K沒事不頓卡)。
兆芯的CPU實測其實是沒啥兼容性問題的,這東西鴿這麼長時間主要就是出廠前要進行大量測試,肯定不會像隔壁一樣帶BUG出廠,但是代價就是產品週期長研發完成後不會立馬上市。
聰明這詞其實和我想的一樣,兆芯在CPU設計中學習了前人的先進經驗,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少踩了很多坑,雖然並沒有直接照抄外國設計或者買IP之類的但是事實上就是自研CPU在瘋狂抄作業,借鑑國際大廠的優秀設計案例的思路。
原來你想的是MCM多CCD封裝,這個咱還真沒想過。
按說其實現代PC 8C8T雀食還是可以加的,像5950 7950這種上16核擱MSDT上也不是不行。
下半年鴻蒙PC出現之後,國產U裏面不兼容主流生態的基本沒活路了。華爲要掏出的桌面級U開局就對標蘋果M系列,以後還會出顯卡。
這期的內容其實還是相當中肯的,並沒有3A6000發佈後站中大量出現的猴式對比法或者營銷話術,測試的內容包括對比方式都沒啥問題。這是很好的做測評的態度。
就這些,謝謝朋友們!
字幕:去年12月我們測試了國產CPU龍芯3A6000
同頻下的單核性能已經可以追上英特爾13、14代處理器的水平
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我手上這顆CPU則是來自另一家國產CPU廠家
兆芯剛剛新鮮出爐的開先KX7000
和龍芯最大的不一樣
就是它採用了我們一般消費者最熟悉的X86架構
也就是可以跑Windows了
相信大家跟我一樣會很好奇
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
能否流暢的原神啓動
性能功耗到底是什麼樣的
嘿嘿這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測試一下好了
在測試這顆CPU之前
還是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兆芯這家公司
這就很有必要考古一下CPU的發展歷史了
想當年我在上初中的時候
CPU廠家可不止只有英特爾和AMD
那時候還有像IBM、摩托羅拉、Cyrix等很多的電腦處理器公司
可謂百花齊放
同一時期還有一家來自寶島叫做威盛的公司
他們在北京的研發團隊成立之初
在專門幫這些處理器做芯片組
就像我手上這張收藏的升技KT7A
用的就是威盛的芯片組
由於他們產品做得非常好
市場份額非常高
於是他們收購了Cyrix想要進軍CPU的市場
這時候老大哥英特爾就不樂意了
你這個公司怎麼又做我的芯片組
又要自己做CPU和我競爭呢
這怎麼行
這樣吧
你做個選擇
要麼你放棄CPU
那我的這個芯片組業務還是繼續給你做
如果你一定還要繼續做CPU
那這個芯片組的授權我就收回不給你了
而威盛這家公司也非常的硬氣
毅然決然選擇了繼續做CPU
而後面的幾年
雖然北京的研發團隊陸續推出了南北橋合一的芯片組
而且他們也逐步學習和掌握了CPU架構等全部的設計流程
但是他們芯片組的業務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又恰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公司的業績遇到了較大的困難
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
上海國資委果斷出手
收購了威盛位於北京和上海的研發團隊以及關鍵的技術
這就是兆芯的前身
兆芯正式成立於2013年
在2015年發佈了他們第一顆CPU
採用了張江架構的ZX-C系列
隨後每一年兆芯都會發布一些新的產品
爲推動國產CPU的發展做着貢獻
在2017年發佈的KX5000系列CPU
是國內第一款支持DDR4內存的X86 CPU
採用28nm工藝製造
核心採用了多發射、亂序執行的架構
主頻2GHz
兆芯也由此進入了8核時代
在2019年兆芯又推出了後續的KX6000處理器
架構代號爲陸家嘴
採用了16nm的製造工藝
CPU的主頻也進一步提升到了3GHz
KX6000系列累積實現了市場銷量超過300萬顆
單年銷量超過100萬顆的良好成績
在這個期間
兆芯也不斷地在打磨微架構優化製程
在2022年兆芯還推出了一款
架構爲永豐的32核KX40000的服務器CPU
最高支持8通道的DDR4內存
有着128條PCIe 3.0通道
甚至可以組成雙路的服務器
擁有最高64核心
可以更好地滿足服務器應用需求的同時
在高性能計算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而今天這顆KX7000處理器
正是KX6000的後續產品
面向個人PC市場
核心代號
世紀大道
就是世紀大道
相信上海的小夥伴應該會覺得非常親切
有了陸家嘴
世紀大道
那大家覺得下一代的架構會叫什麼名字呢
大家把你的猜想打在公屏上吧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顆KX7000的外觀好了
怎麼樣
是不是非常的眼熟啊
有別於KX6000或者龍芯3A6000那樣的BGA封裝
KX7000直接採用了和Intel AMD最新處理器同樣的LGA封裝
這樣的好處是
可以在同一片主板上更換不同的CPU
Socket也直接採用了Intel同款的LGA1700 Socket
可以大幅降低獨立開發Socket的成本
同時可以兼容市場上所有的1700散熱器啦
這龍王3水冷直接裝上就可以用了對吧
甚至我還試了一下
直接就可以把這個CPU裝在Intel的
當然這只是開個玩笑
因爲Pin腳的定義不同
這樣是完全沒法開機的
大家可不要輕易嘗試
那既然這外觀和Intel 1700一樣
那我的開蓋器不是可以拿出來試一下
要不我們就再來開個蓋好了
打開頂蓋
可以看到這顆KX7000的基板上有兩顆Die
上面小一點的這顆是CPU Die
下面大一點的這顆是IO Die
這不就是我們蘇媽最愛的Chiplet互聯架構嗎
有着英特爾的外表
但是內心又是AMD的
算不算另一種NTR呢
既然蓋也開了
那我決定把我手上這顆CPU送去一位朋友那邊
打磨打磨
看看它內部的結構到底是什麼樣的
那剛剛大家看到的就是KX7000的Die Shot
CPU Size的大小大概是10.63*7.4mm
總共78.6平方毫米
這面積要比龍芯的3A6000小了不少
考慮到它的核心數量更多
推測是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製程
把CPU Die放大
我們可以看到8顆排列整齊的核心
8核8線程
最高睿頻3.6GHz
每個核心擁有512K的L2緩存
總計4M
中間的L3緩存則有32M
那這顆更大一點的就是I/O Die了
總共面積是151.8平方毫米
這裏是內存控制器的部分
可以支持雙通道的DDR4-3200
或者DDR5的4800
最大128GB
這個部分是集成顯卡
官方的命名是C1190
可以支持DX12
OpenCL OpenGL
甚至H.265硬件編碼
同時還可以支持DP、HDMI、VGA的輸出
除了內存控制器和CPU
這顆I/O Die裏面還有24條PCIe 4.0通道
USB 4.0、USB 3.2 Gen2
以及SATA的支持
基本上已經接近國際主流大廠的水平了
看完這些規格
大家覺得這顆KX7000表現會怎麼樣呢?
和龍芯一樣
我們也是專門爲這張KX7000定製了一張主板
大家覺得這張主板和我們之前測試的主板
有沒有什麼不同呢?
相信眼尖的小夥伴已經看到了
這張主板上並沒有一個專門的芯片組
因爲剛剛我介紹到的I/O Die
已經整合了芯片組的功能
所以這顆KX7000嚴格意義上已經可以算是一顆SoC了
測試的部分
CPU跑在默認的全核3.2GHz、單核3.6GHz上
內存的部分
我們選用了兩根紫光DDR4-3200 16Gx2
固態硬盤的部分爲同樣國產的致態SSD
既然是x86架構
我們就輕車熟路直接來給它裝個Windows 10就好了
安裝的過程非常順利
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在裝完系統任務管理器裏面
就可以找到這顆兆芯KX7000的處理器了
這感覺還是挺神奇的
打開一個CPU-Z
顯示的竟然是一顆威盛的處理器
看起來這CPU-Z的信息還是要更新一下了
Logo的部分
這是兆芯
x86主流的指令集
除了AVX512
基本都支持了
甚至還添加了國際大廠沒有的國密SM系列指令集
跑分的部分
單核跑分爲351分
相比上一代KX6780提升了接近一倍
多核跑分2600分
也是提升了將近一倍
哇塞
看起來這代兆芯可真的是
擠爆牙膏管啊
單核跑分已經跟AMD Zen 1差不多了
雖然跟Intel i5-7500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多核已經快要追平Intel 7代i7-7700K的得分了
這個水平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
再接下去我們再來看看Geekbench 6
在單核方面
KX7000相比上一代提升了171%
多核提升了約150%
要知道多核已經打贏了華爲的麒麟9000
但是單核心大約和麒麟980接近
看完Geekbench
我們就再來試試生產力好了
Cinebench R23單核得分是652分
多核4591分
和上一代KX6780相比都提升了一倍以上
相較於i5-7500單核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
多核領先大約20%
在跑多核的時候
我們也順便測試了一下它的功耗表現
電流計顯示CPU大約在80多瓦
整機功耗100多瓦
看來這顆KX7000還是非常節能的
然後是7-Zip解壓縮的測試
成績也是非常亮眼
相比上一代提升了59%
同時也領先了i5-7500大約40%
這主要歸功於CPU緩存提升
帶來的內存命中率的提升
在3DMARK的CPU測試裏
上一代6780沒有辦法通過測試
所以我們只能對比KX7000和i5-7500
單核部分KX7000大約落後30%
而多核部分領先大約24%
DX12的遊戲Time Spy中
CPU的跑分KX7000是領先
7500大約有20%
看完這些基準性能表現
大家覺得這顆KX7000的表現到底怎麼樣呢
考慮到它的默認頻率只有全核的3.2GHz
在華碩主板上怎麼能少了我們的超頻呢
所以我們在BIOS中也是添加了CPU超頻的選項
搭配我們這個龍王360一體水冷
直接設置單核3.8G全核3.6G開機
成功進入系統
我們再來跑一下分看看有沒有提升
CPU-Z單核直接跑到了381分
多核也來到了3068分
整體比默認大約提升了10%
Cinebench R23全核來到了5246分
相比默認提升了約14%
最後我們再來試一下7-Zip
最終得分是38000分
相比默認大約提升了20%
但是在這版BIOS裏
我們這個研發工程師還是有點保守
只給了一個4GHz的上限
在常溫環境下我們實測4GHz也可以順利開機
看來兆芯這顆CPU的超頻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
但我目前已經讓我們的工程師去開發5GHz上限的BIOS
如果本期視頻點贊過10萬
我們就用我們的傳統藝能再來狠狠地超他一下
看完CPU的部分
我們也再來測試一下集成顯卡的視頻解碼能力
在B站觀看4K 60幀的片源
可以流暢地播放
滿足了工作間歇、休息娛樂的要求
但是遊戲嘛
這個Time Spy雖然是可以跑
但是由於驅動還沒有優化
目前還是處於一個亮機卡的水平
那既然這核顯不能玩
我們就插上一張獨立顯卡來試試吧
原本我挑選了一張摩爾線程的S80
想組成一臺全國產的遊戲PC
可是現在兼容性還是不太給力無法點亮
這點我已經跟兆芯做了反饋
工程師們都在加班加點做調試
相信不久的BIOS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摩爾線程暫時還不行
我們就插上一張4070好了
來看看遊戲中的表現
我們先試一下頂級的3A大作
賽博朋克2077
拿國產處理器欣賞一下夜之城的風景
怎麼樣
4K最高特效
也大約能跑個40多幀
基本上是已經能玩的水平了
最近我也是比較喜歡玩CS2
但是幀數好像確實不咋地
看來G胖還沒玩過我們國產的x86處理器
欠缺一點優化
我相信KX7000的到來
一定會讓這些國際遊戲開發商眼前一亮
希望他們早日可以進行優化吧
走走走
我們去Rush B
哇哇
這誰丟的閃
啊這
啊
原神都已經啓動了
好吧
我們直接4K最高畫質拉滿
這時候幀數大約是在50多幀
怎麼樣
看起來還是非常流暢的
其他的遊戲我還是試了諸如
幻獸帕魯
大表哥2等等這些
Steam上的遊戲基本上都能玩
沒有遇到什麼兼容性的問題
看來這顆KX7000
基本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國產遊戲CPU了
看完這些測試
大家覺得這顆兆芯KX7000的表現可以給幾分呢
從我的角度看
兆芯用了非常多聰明的方法來設計這顆CPU
比如說LGA1700的設計
降低成本的同時可以讓產品的生態更加豐富
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兩倍
也可以算是牙膏管擠爆了吧
雖然這個單核性還是稍微弱了一點
但是8核的綜合性的表現還是不錯
考慮到它是一個Chiplet的架構
所以真的要封裝成16核
甚至更多核心也不是沒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
它是國產x86
Windows
Linux
全部通喫
相信會是它的一個最大的優勢
不管是辦公還是要打打遊戲
它的兼容性表現都非常非常不錯
在諸多國產CPU中
我覺得它應該就是離我們普通遊戲玩家
目前最近的那顆
畢竟原神啓動嘛
從去年的龍芯3A6000
到今年的兆芯KX7000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
國產CPU進步的腳步是越來越快了
再加上國產製程工藝也在快速迭代快速進步
相信不久的將來
我們組裝電腦的CPU選項裏
一定會加上這些國產CPU的選項
讓我們一起支持它們
一起加油
好了
那麼以上就是本期兆芯KX7000評測的全部內容了
如果你覺得這期內容還不錯
還請你給我們一鍵三連
這會讓更多的小夥伴看到我們這期內容
讓我們一起爲國產CPU
添磚加瓦
一起打call
那我們下期再見
拜拜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