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大概就是說在滄州南部有一座寺廟,廟門倒塌並落入河中,連同兩隻石獸一起沉沒。十多年後,僧人們爲重修廟宇籌款,並開始在河中尋找石獸,但未能找到,認爲石獸隨水流向下游。後來,一位講學家指出,石獸由於其堅硬沉重,應該沒有被洪水帶走。另一位老河兵則提出,因爲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衝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衝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於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最終,按照河兵的說法,僧人們在上游幾里外找到了石獸。
河中石獸翻轉演示過程
小時候學習這篇文章時,大家只是簡單地理解,並沒有深入思考,老師也沒有過多解釋,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然而,幾年後再讀時,我發現這完全不合理。石獅子那麼重,按理說應該一直沉下去。如果真有翻轉的可能性,也不可能翻轉幾公里,最多也就是幾十米,最終應該還是會沉下去。
因此,這個說法顯然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科學。畢竟古代的文人對物理並不瞭解。現在,這篇文章似乎已經被從課本中去除了,原因就是它不符合現代科學的認知。
另外,也有一種解釋是,原來的寺廟被洪水沖毀,僧人第一次去找的地方實際上並不是原寺廟的舊址,而是在下游幾公里處。換句話說,僧人最終在上游找到了石獅子,那個位置,纔是真正的原址,意味着石獅子只是沉在當地,而並非被水流帶走
你還知道哪些當初上學時,並沒有覺得奇怪,而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貌似不對的課文呢?
貌似還有一個羚羊飛渡,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