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和紅楓鏡頭到底咋樣?華爲 Mate 系列深度體驗測評

自從前陣子 Mate70 系列和 Mate X6 發佈之後,尼在後臺收到不少評論。

大夥都想知道 “ 麒麟 9020 性能到底如何 ” , “ 紅楓原色攝像頭到底有沒有效果 ” ,等等等等。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體驗,託尼把這些點都整理了一下,彙總起來跟大夥聊一聊,這一代的 Mate70 Pro+ 和 Mate X6,它們的表現究竟如何。

# 華爲 Mate70 Pro+

還是先從外觀看起, Mate 70 Pro+ 這次最大的改動是後殼蓋板,不再是 Mate60 系列的撞色設計,而是改成了純色,表面看上去多了一層絲狀的紋理。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從尺寸上來說, Mate70 Pro+ 基本可以算今年發佈的、非摺疊屏手機裏面最大屏的一款了。

具體來說,整機來到了 6.9 英寸,託尼對比了今年發佈的幾款旗艦, Mate70 Pro+ 雖然厚度控制得還可以,但寬度最寬,整體也稍大一點。

再加上按鍵的位置比較偏上,可以說日常使用基本就告別單手操作了。


那就不難理解,爲啥華爲把 Mate 系列越做越大了。

講完外觀,再聊一聊大家最關心的麒麟芯片,這回 Mate 70 Pro/Pro+ 和 Mate X6 都搭載了華爲最新的自研芯片——麒麟 9020。

相比前代麒麟 9010,麒麟 9020 的國產化程度明顯又更進了一步。

因爲它這回剔除了麒麟 9010 上的 ARM 架構 A510 小核,轉而採用了自研的泰山小核。至此,麒麟 9020 也實現了真正的純自研核心設計。

而華爲之所以要去改動小核設計,並不只是爲了自研而自研,實際的原因託尼認爲有兩個:

一個是極客灣說的, A510 小核的性能沒法滿足華爲現在的需求,所以他們只好自己搞一個自研小核,維持處理器的正常迭代升級。


那麼這回麒麟 9020 的實際表現如何呢?根據我們的實測,

去年麒麟 9010 的水平和高通陣營的驍龍 888 接近,今年則和驍龍 8+ 接近,基本上相當於用一年追回來了兩年左右的差距。

先看 CPU 部分,麒麟9020 的單核跑分爲 1592、多核跑分爲 5011,對比前代麒麟9010,單核和多核性能都提升了 19% 左右——這個進步確實不小。

Geekbench 6 跑分對比

而 GPU 部分的話,這回麒麟9020 的 GPU 從前代的 Maleoon 910 升級爲 Maleoon 920,在 3D Mark 的 Wild Life Extreme 圖形性能測試中,它的總分爲 1880。

相比前代提升了將近 20%。

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 跑分對比

具體到遊戲實測中的表現,根據 Perfdog 的幀數統計,華爲 Mate 70 Pro+ 全高畫質原神 30 分鐘跑圖,平均幀率 59.8 幀,全程幾乎是壓着一條直線在跑。


雖然通過慢動作實拍證實,這個幀數和去年的華爲 Mate60、Pura70 系列一樣,依舊是通過系統級別的插幀運算帶來的。不過比起之前的麒麟 9010 機型,這代的插幀效果有着明顯的改善。

如果不是用慢動作去拍,基本很難察覺到。

遊戲畫面慢動作實拍截圖,腿部的插幀痕跡

不過星鐵方面的幀數表現,Mate 70 Pro+ 還是稍微差了點兒,

即使有着插幀方案的加持,全高畫質

玩到六分鐘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階段性的溫控降幀。

所以看到這裏大傢伙也可以選位就坐了 —— 假如你平常玩的遊戲性能開銷在原神之下,那麼 Mate 70 Pro+ 妥妥沒問題;但假如要都是星鐵這種水平的,那可能在 Mate 70 Pro+ 上就得降一降畫質才能玩了~

OpenGL (默認兼容)模式下幀率表現


另外,我們之前在評測 Pura70 系列時,遇到過的 4K/60 幀設置下相機錄像功耗高,導致過熱閃退的情況,這次又複測了一下。

同樣 4K/60 幀的設置,用幾臺手機分別拍攝電腦屏幕上播放的畫面,時長 20 分鐘。在結果發現 Pura70 Ultra 錄像時依舊還有概率出現閃退,而在 Mate70 Pro+ 和 Mate X6 上,就沒有這種情況了。

4K 60FPS 視頻錄製功耗對比

我們觀察了一下錄像時候的設備功耗,麒麟9020 對比 9010,功耗進一步降低,看來這代的錄像也是做了進一步的優化,ISP 的能效也有所改善。


首先是這麼一個情況 —— 華爲從 2019 年的 P30 Pro 開始,就爲了進光量的優勢,採用了 RYYB 陣列的傳感器。

相較於主流的 RGGB 陣列,RYYB 陣列把原來手機鏡頭的綠色濾鏡換成了黃色濾鏡。黃色濾鏡透過的黃光,後續再分解爲紅光 + 綠光,理論上就能接收更多的光線,拍出的畫面就會更亮更清晰。

但實際情況是,由於黃光過多,且傳感器失去了感知綠色的能力,華爲的 RYYB 傳感器就一直存在一定概率的偏色問題。


你們想啊,原本所有的顏色都是通過 “紅、綠、藍” 這三種數碼三原色組合而成的,到了華爲這邊兒抽走綠色,變成了紅+藍,缺失的綠色要靠算法來猜,就會有概率翻車。

但是這次,

華爲終於找到解決偏色的終極辦法了,而且用了個在我們看來,非常超前且 “力大磚飛” 的猛辦法。

華爲直接往鏡頭後面裝了個多光譜攝像頭,也就是紅楓原色攝像頭,來精準採集色彩信息。

經過我們這段時間的查資料驗證來看,這顆多光譜攝像頭還真有點說法,跟之前所有手機上用的多光譜傳感器都不是一回事兒。

像之前 iPhone X 上的環境光傳感器, OPPO Find X5 Pro、華爲 P50 Pro 等機型搭載的多光譜傳感器,其實都屬於是單點多光譜傳感器,只能對整體的光環境做混合檢測。


而華爲用的多光譜攝像頭,可以採集到整個畫面中的色彩,並生成更豐富的光譜信息,然後配合算法,去修正另一顆攝像頭所拍攝的照片。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把採集到的大量色彩數據跟原片融合做色彩還原——託尼覺得這套算法纔是華爲紅楓影像的精髓所在。

原理講了這麼多,那麼紅楓原色鏡頭到底有沒有用呢?

託尼拿來了 iPhone16 Pro、華爲 Pura70 Ultra,剛好它的主攝也是 RYYB ,還沒有紅楓,以及搭載鴻蒙 OS 4.3 的 Mate70 Pro+ 和 鴻蒙 NEXT 版的 Mate X6,正好可以來對比驗證一下。


這組戶外自然光源的圖片,各臺手機基本都能還原出柿子本身的橙色,但是 iPhone 的整個背景偏綠偏冷,而 Pura70 Ultra 則是整體偏紅,而且丟掉了柿子表面的紋理,實際 Mate70 Pro+ 和 Mate X6 更接近真實顏色。


到了室內,iPhone 是四臺手機中對烤肉顏色還原最準確的,但色調依舊有偏冷的傾向。

Mate X6 和 Mate70 Pro+ 的食物顏色稍微偏紅,但包含背景在內的整體成像,最符合人眼所見,相較之下,Pura70 Ultra 則有些偏暖。


我們又繼續測試了幾組,礙於篇幅就不放太多圖片了,但基本可以得出結論,

擁有紅楓原色鏡頭的 Mate70 系列,在白平衡表現上進步明顯,能把顏色拍得更準。

而且更神奇的是,紅楓攝像頭不僅能夠幫助照片拍出更準確的顏色,甚至還會參與到視頻錄製的過程當中。

因爲原本我們主觀判斷,視頻錄製對於處理器的壓力非常大,強如去年的驍龍 8Gen3 處理器,錄製視頻都有可能出現花屏、掉幀的問題。華爲是不太可能在錄製視頻的時候,再有算力去處理一個額外攝像頭的顏色信息、並用來校準主攝畫面的。

直到我們做了這麼個測試 —— 我們用一片透明的紅色濾光片貼住了 Mate 70 Pro+ 的主攝像頭,又用一片黑膠布徹底遮住了紅楓攝像頭。


此時錄出來的視頻,畫面是 “一片血紅” 的。

但是,當我們保留主攝的紅色濾片、只揭下遮擋紅楓攝像頭的黑色膠布之後,錄像視頻的畫面逐漸從紅色變回了正常的顏色。。。

兄弟們,我願稱之爲外星科技。。。


到這一步爲止,我們就可以下結論了:華爲這波,確實是給紅楓攝像頭輔助校色的理念做了一個很好的落地驗證,在整個手機影像體系上,走出了別人沒走出的一步。

不過實際測試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紅楓的小 bug:

比如下面這組照片,實際上紅色的杯子僅僅是透一層淡淡的橘色,但是兩臺 Mate 都拍成了橘色。


而且錄製視頻的時候,我們發現,假如當畫面裏同時存在大範圍的 “冷色”、“暖色” 的時候,Mate 70 Pro+ 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判斷真實的白平衡。

比如下面這個測試場景,前兩天正好是杭州的陰天,所以天色屬於大範圍的冷色調,但是街邊的燈牌和燈光又是暖色調,兩種光源一起混合打在了街道的大理石地面上。

當我們握着拍攝杆保持不動,拍攝 4K 60幀

(手機裏可以選的最高錄像規格)

視頻的時候,Mate70 Pro+ 的色彩是很準的。

但一旦我們開始面對大理石地面左右快速移動拍攝杆,導致手機裏拍攝的場景出現了變化,其他兩臺手機的白平衡都不會變,唯獨 Mate70 Pro+ 的白平衡會越變越冷。

等到停止移動一段時間之後,畫面的白平衡又會逐漸恢復正常 —— 就像下面這張 GIF 裏展示的這樣。包括最終的成片,也會有同樣的情況。

一開始我們以爲是麒麟 9020 的算力存在問題,但是隨着我們把錄像成片的畫質從 4K 60幀一路降到了 720p 30幀。。。問題都還一直存在。


所以經過我們的分析,我們目前遇到 “奶茶杯偏橙”、以及 “複雜光源快速移動,畫面白平衡異常”, 應該都是軟件算法方面的問題,後續隨着 OTA 應該是可以優化的。

# 華爲 Mate X6

說完旗艦 Mate70 Pro+,接下來再跟大夥兒聊聊華爲最新的摺疊屏手機 Mate X6。

對比上代 Mate X5,

Mate X6 配置升級的同時,整體工藝還提升了一大截。

包括紅楓原色攝像頭也沒落下,所以整個後攝 Deco 整體大了一圈。

並且 Mate X6 還加入了更強大的衛星通信能力,同時電池也大了那麼一丟丟,但 Mate X6 機身反而更薄了,整體重量也不升反降。

原因就在於, Mate X6 這次用了全新的分佈式玄武架構。

名字聽着挺唬人,但其實就是把內部核心元器件重新排布,空間利用變得更合理。

比如把一部分負責信號的射頻單元,以及散熱材料,平均到了兩塊屏上,熱量分佈也更均勻。

同時典藏版的外屏用了更耐摔的第二代玄武鋼化崑崙玻璃,內屏支撐層和機身框架強度也都加強了。

雖然僅僅是在外框的位置有一些劃痕,但是手機到手還沒捂熱乎,就 “微瑕” 了,託尼的心到現在還在滴血。。。

至於其他方面,Mate X6 摺疊狀態下外屏 6.45 英寸,展開是 7.93 英寸,內外屏都支持 120Hz 刷新率,跟 Mate X5 的區別也不是太大。

說完工藝,託尼覺得 Mate X6 這次提升最大的點,就是影像。

以前囿於空間問題,輕薄和影像總要有個取捨,但是有了三摺疊的技術突破以後,很明顯此時 X6 更有底氣了


這次 Mate X6 的影像配置則

直接跟超大杯 Mate70 Pro+ 相當,快給自己幹成影像旗艦了。

Mate X6 後置影像配置

不僅僅是多了紅楓原色鏡頭,長焦端也有可用性很高的 4x 光學變焦,還支持長焦微距。

我們也拍了幾組長焦和主攝的樣張,大家可以直接看圖感受一下。

最後託尼想跟大家聊一聊,Mate X6 這塊摺疊屏的大屏體驗。

比如,最能發揮摺疊屏手機“大屏”優勢的一點是,打開很多 APP 首頁,瀏覽信息流時,內容會從兩列變成三列,甚至四列,屏幕的利用率提高不少。

淘寶 & 京東首頁

而且在調用華爲的 AI 助手小藝時,可以選擇分屏對話,左屏是當前觀看的內容,右屏小藝就可以幫你查詢、總結摘要等等,聽着就感覺效率翻倍。

或者在適配了摺疊屏“平行視界”功能的 APP 上,例如抖音、小紅書或者京東等,託尼就可以一邊看內容,一邊看評論,體驗感和參與感屬實是加倍了。

不僅如此,我發現這次在 Mate X5 上還有最多支持三個應用分屏的“全景多窗”,屬實是把大屏交互玩明白了。

託尼試了一下,可以兩個屏幕左右屏交互,可以在左右分屏的基礎上再多一個懸浮窗,還可以三個應用來回切換。即使分屏隱藏在任務欄,切換回去之後還是可以保留原來的 APP 組合。


還真別說,大屏上用這個多任務,在便捷性上還真有點讓人聯想到蘋果的臺前調度。

如果讓託尼總結一下的話,Mate X6 算是在 Mate X5 基礎上的一次有誠意的升級,工藝、性能和影像對比上代都有了不小的提升。甚至這代 Mate X6 典藏版的 1TB 版本,售價 15999 元,還比上代便宜了 1000 元。。。


買頂配更有性價比?但說實話,託尼怎麼感覺買 1TB 的差友們,也不是很在乎這個差價。。。

體驗完這兩部手機,

託尼感觸最深的,其實是華爲堅持的“長期主義”。

不論是麒麟芯片的自研架構,還是從 RYYB 陣列到紅楓原色攝像頭,這整套成體系的影像升級,把時間線拉長來看的話,是華爲早在多年前就開始的佈局。

比如說,華爲在 2009 年就發佈了第一代自研的手機處理器芯片 K3V1,一直迭代到今年全自研的麒麟9020;從 2019 年開始的 RYYB 陣列嘗試,等來了紅楓解決白平衡問題,算是真正走通了這條新的技術路線。

說真的,託尼這下現在有點期待接下來的 Pura80 系列了。因爲不知道到了下個時間點,華爲又會再掏出什麼新的技術出來,再次 “遙遙領先”。

撰文:Levi

編輯:米羅 & 粿條 & 結界

美編:萱萱

攝影:項羽 & 怪獸

圖片、資料來源

極客灣——華爲Mate70 Pro+性能分析:麒麟9020來啦!

https://techapple.com/archives/14435

華爲官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