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遊戲圈中,每年的TGA堪稱最受矚目的頒獎典禮,被譽爲“遊戲屆的奧斯卡”,而今年隨着《黑神話:悟空》拿到年度提名,TGA在中國的熱度也持續攀升,更讓中國玩家期待國產大作能否在 TGA 的舞臺上拿到獎項!從當年籍籍無名的新人,到如今行業的頂級標杆,主持人傑夫金斯利的經歷和TGA的發展史,還有着一段曲折又耐人尋味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聊聊TGA的前世今生,看看黑神話的獲獎概率有多大。
TGA的前世今生
在E3展的落幕背景下,TGA大獎成爲全球遊戲界最受關注的盛會,也是最具影響力的遊戲獎項之一,被譽爲“遊戲屆的奧斯卡”,最早由遊戲記者和主持人傑夫·金斯利(Geoff Keighley)創辦,首次舉辦時間爲2014年,旨在表彰和慶祝當年度最傑出的電子遊戲和開發者,那一年有衆多優秀遊戲發佈——
暴雪的《爐石傳說》、FS的《黑暗之魂2》、白金工作室的《獵天使魔女2》、Monolith的《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獲得提名,最終拿下年度遊戲大獎的是BioWare跨時代RPG大作《龍騰世紀:審判》,當時TGA是作爲一個創新者出現在遊戲界,不同於傳統的頒獎禮,金斯利結合了其他行業慶典、發佈會和社交活動,將TGA打造成一個集頒獎典禮、重大遊戲發佈會、獨家預告片的綜合性盛世,更像是美國大型的“遊戲年度秀”。
金斯利爲了讓玩家更有參與感,選擇讓玩家積極參與互動,可以投票選出最受期待的遊戲(這個獎項後來演化成TGA粉絲選擇獎、玩家之聲),同時主要的大獎仍然採取與奧斯卡類似的評委會制度,由全球30多個國家的近100名業內專家、媒體代表組成的評審團決定,確保評選的多元化和公正性,不再只侷限於英美或者日本的遊戲,而是將眼光方向全世界。
前身:VGA大獎
首次TGA大獎舉辦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持人傑夫·金斯利的個人影響力,早期的遊戲大獎非常傳統,以紙媒和電視媒體爲主,2003年,首屆Spike遊戲大獎(VGA)正式舉辦,Spike TV是美國的一個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頻道以直播的形式在電視臺播出大獎的頒獎典禮現場,大量80後、90後玩家開始關注到這個新興的大獎。
首屆VGA大獎的地點定在了拉斯維加斯的米高梅大花園球館舉行,第二屆2004VGA大獎搬到了加州聖莫妮卡的Barker Hangar舉行,每屆VGA大獎都會邀請一些娛樂圈、體育圈頂級的明星作爲特邀嘉賓,2004年就是由Snoop Dogg狗爺參與主辦大獎,那一年的年度遊戲最終頒給了《GTA SA》,由此也開啓了R星盛世,《GTA4》獲得2008年的VGA年度遊戲,《荒野大鏢客:救贖》獲得2010年的VGA年度遊戲;
《GTA5》則是獲得了2013年的VGA年度遊戲,這一年也是VGA的最終頒獎典禮,節目不再在Spike TV上直播,而是改由各種直播平臺流媒體上進行,大獎名字改成了VGX,2014年,Spike TV宣佈永久取消VGA遊戲獎項,傑夫·金斯利離開了工作接近十年的地方,獨立出來延續VGA的名稱Video Game Awards,成立TGA大獎 The Game Awards 。
傳奇主持人:傑夫·金斯利
傑夫·金斯利(Geoff Keighley)的職業生涯從少年時期,就已顯露出與遊戲行業的不解之緣,金斯利出生在多倫多郊區,父母均爲IMAX高管,使他從小接觸到電影藝術,也種下對頒獎禮的興趣,年少時金斯利和弟弟就是主機遊戲的忠實粉絲,14歲時金斯利首次參加電視遊戲頒獎典禮Cybermania '94,協助爲遊戲名人、主持人撰寫演講詞,1996年,年僅18歲的金斯利創辦了一個遊戲評論與新聞網站GameSlice,通過網站積累遊戲行業的人脈和經驗,不斷報道遊戲行業新聞。
1997年,金斯利進入南加大商科讀書,開始爲GameSpot撰稿,也利用GS的人脈結識了許多業界大佬,金斯利敏銳察覺到遊戲行業從紙媒時代邁向電視直播時代,於是開始大量在電視上作爲主持人出境,他也很喜歡對大量的遊戲開發商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比如早期極爲青澀的小島秀夫,E3展也看中了金斯利讓他擔任主持人,金斯利也由此成爲各大遊戲典禮的御用主持人,比如D.I.C.E.大獎、PAX East遊戲展等盛會。
除了擔任專業的主持人,金斯利也常常以行業先鋒銳評一些其他人不敢說的事情,比如2008年福克斯電臺一些保守人士批評《質量效應》的一些XO畫面,金斯利連發多文炮轟福克斯,同時面對大廠的缺點,金斯利選擇站在玩家的立場,毫不掩飾地批評微軟Xbox360的“三紅”硬件故障,金斯利的名聲很快就在玩家羣體間確立起來,但危機也很快到來。
大獎❌廣告✅:多力多滋Meme
2012年的VGA頒獎典禮,大家關注的焦點並非大獎,而是一張圖片——傑夫·金斯利坐在一張桌子旁,桌上擺滿了多力多滋(Doritos)和激浪(Mountain Dew)的廣告,金斯利目光呆滯地直視鏡頭,這張圖片迅速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傳播,金斯利和VGA大獎,也被玩家和業內人士視爲遊戲行業與商業廣告深度捆綁的象徵,玩家指責金斯利背棄初心,讓純粹的遊戲大獎過度商業化。
更有甚者,Eurogamer記者Robert Florence撰文稱金斯利暗中與很多遊戲公司有金錢交易,他批評遊戲記者逐漸喪失獨立性,變得過於依賴廣告收入和與遊戲公司之間的合作,VGA大獎並不公正,Robert Florence評價金斯利,“這不是我們心目中一個遊戲媒體人應有的樣子。”最終的結果就是玩家對於2012年的評選結果感到失望,頒獎典禮的可信度受到質疑,這次事件成爲金斯利職業生涯最大的滑鐵盧。
自籌資金,TGA大獎
2013年,VGA更名爲VGX,這一次VGX比之前還要商業化,而且爭議更大,直接讓金斯利選擇結束與Spike電視臺的合作。金斯利回顧VGA的失敗,他認爲遊戲頒獎確實需要擺脫商業氣息,專注於對藝術性、創新性,服務玩家,於是金斯利在2014年自籌資金,創辦了The Game Awards (TGA)。與VGA相比,TGA更強調獨立性和公正性,力求成爲一個真正反映玩家聲音和行業成就的平臺。
從紙媒時代,到電視媒體時代,金斯利也發現社交媒體的優勢,於是趁着與Spike電視臺分手的契機,這一次金斯利不再讓任何電視臺參與制作直播,而是全程在流媒體直播平臺進行,2014年,煥然一新的TGA大獎獲得空前成功,金斯利也打了一個翻身仗。
2015年,TGA的頒獎典禮定在洛杉磯的微軟劇院舉行,頒獎典禮擁有了更加專業和高規格的場地,各家電視臺看到TGA2014成功後,希望直播TGA2015,但金斯利果斷拒絕了所有的電視臺,這一年的年度遊戲頒給了《巫師3:狂獵》,此外由於公司矛盾,科樂美禁止小島秀夫出席TGA領獎,但金斯利仍然選擇爲小島發聲,這一點也讓大量玩家感動,接下來的幾年TGA直播在線人數、全網播放量屢破新高。
TGA的崛起,流量時代
2015年的觀看人數僅爲230萬,2016年的TGA觀看人數攀升至380萬,頒獎典禮影響力的穩步提升,此時TGA仍處於內容探索階段,關注點更多在於頒獎本身,而從2017年開始,TGA有了更高規格的遊戲首發和深度的採訪互動環節,2017年《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奪得TGA年度最佳遊戲,迅速引爆全球玩家的討論,2017年是TGA快速崛起的轉折點,首次進入千萬級觀看量。
2018年-2020年期間,TGA連續三年打破觀看紀錄,2018年聖莫尼卡工作室重啓的《戰神》獲得年度遊戲,觀看人數翻倍達到2600萬,這一年的觀看人數翻了超過2倍,因爲17年的年度遊戲大家公認是BotW,而18年頒獎前《戰神4》和《荒野大鏢客:救贖2》兩款遊戲大戰,雙方玩家粉絲討論度極高,直接讓TGA的流量影響力再上一個臺階。
2019年,《只狼》斬獲TGA年度遊戲大獎,觀衆人數再升至4500萬,這一年也有看點,小島秀夫在離開科樂美后推出首款作品《死亡擱淺》,在TGA2019上摘得9項提名,當時也是爭議性極大(現在死亡擱淺口碑好很多,當年很多言論都在說死亡擱淺什麼都好就是不好玩),而金斯利算是力排衆議力挺小島秀夫,這一年TGA的流量達到5000萬人級別。
到了2020年,年度最佳遊戲《最後的生還者2》獲得TGA年度遊戲,這一年自然不用多說,得益於玩家間爭吵帶來了流量效應,TGA的觀看人數達到了驚人的8300萬,以前的VGA靠贊助廣告拿錢,如今的流媒體靠炒作話題流量賺錢,不怕有爭議,就怕沒流量,這就是流媒體時代的特點,金斯利除了主持人身份外,也是一名商人,自從TGA頒獎以來,爭議就是TGA這類型大獎最好的廣告。
奧斯卡哥
2021年的年度遊戲大獎頒獎典禮,《雙人成行》的製作人約瑟夫·法瑞斯上臺領獎,濃眉大眼的他還有另一個外號奧斯卡哥,在《雙人成行》前,法瑞斯還製作了《兄弟:雙子傳說》、《逃出生天》等佳作,但法瑞斯真正爆火還是在2017年的TGA——
法瑞斯本人原來也當過導演和演員,後來轉型進入遊戲界,當時他作爲遊戲界新星製作人上臺宣傳新作《逃出生天》,法瑞斯就像是喝醉了一樣對TGA的直播鏡頭比了中指,發出“F**k the Oscars”的激動言論,四年後,法瑞斯憑藉《雙人成行》封神獲得年度遊戲,再對四年前的怒吼做出幽默回應:
“Actually in a way Oscar is got F**ked because the game award is getting way better.”
2022年TGA年度遊戲頒給了《艾爾登法環》,這一年在頒獎前沒有前面幾年那樣的爭議,老頭環橫掃四大獎項,TGA)直播觀看人數達到了1.03億次,得益於YQ大量玩家開始在家玩遊戲,TGA的直播觀看人數達到1億級別,成爲當時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比前一年提高了20%;2023年的年度遊戲頒給了《博德之門3》,TGA全球直播觀看人數達到了1.18億人次,創下了新的里程碑,也是TGA十年曆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屆。
不過隨着TGA流量一天比一天高,質疑聲仍然不小,去年23年的是遊戲大年,TGA名義上是尊重遊戲、尊重創新,但是實際做法卻與宗旨有些出入,不少玩家質疑TGA最近五年播片越來越多,而給到製作人上臺分享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甚至常常出現TGA迫不及待讓獲獎者下臺,急着播預告片廣告的場景。
但實際上TGA就是流量爲王的大秀場,從VGA時代就已經奠定了基礎,大獎爲噱頭,真實目的是以大獎的名義獲得流量,吸引到廠商發新預告片打廣告,根據夏日遊戲節時候的外媒透露,夏日遊戲節廣告標準以TGA定價爲準,1分鐘預告支付25萬美元,最長的廣告爲2.5分鐘,報價55萬美元(夏日遊戲節的主持人同爲傑夫·金斯利)。
黑神話的獲獎幾率
作爲中國遊戲產業近年來,甚至是未來五年、十年裏最好的遊戲,《黑神話:悟空》自公佈以來就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討論,特別是全球玩家羣體中間獲得大量好評,Steam評論數突破100萬條,好評如潮,從遊戲銷量和好評數來看,《黑神話:悟空》完全是里程碑級別的遊戲,今年任何年度遊戲提名如果忽視《黑神話》,無論是從遊戲設計、玩家反饋還是商業角度考慮,都會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甚至是重大失誤。
放在TGA的語境下討論,金斯利辦大獎就是怕沒人看,怕沒有流量,去年是遊戲大年,今年遊戲界增速明顯放緩,大量遊戲廠商裁員,還有一堆項目延期發售或是遇挫,TGA大獎的流量已經持續高增長了十年,今年大環境非常一般,金斯利爲了讓獎項有看點,肯定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能夠提高TGA流量的機會,今年金斯利入駐國內各大平臺就是明證(這裏不得不說金斯利非常敬業,每個平臺都念了名字單獨錄製視頻)。
再聊TGA的評選機制,目前年度遊戲主要是由評選委員會媒體進行評分(90%)+玩家投票(10%)決定,今年B站各大國內平臺玩家投票意願非常強,而且很多玩家會在國內平臺和國外平臺投兩次,按照IGN等其他平臺投票的比例,TGA玩家投票《黑神話:悟空》能夠喫到很大的比例,媒體評分佔比90%比較青睞的有《宇宙機器人2》、《艾爾登法環:黃金樹幽影》和《最終幻想 7:重生》,再加上《暗喻幻想》和《小丑牌》,如果今年媒體票數分票嚴重,那麼玩家這10%就相當於搖擺州的票相當關鍵,尤其是當一款遊戲(比如《黑神話:悟空》)在玩家中擁有極高的支持度時,玩家票數的聚集可能讓它獲得相當可觀的份額,從而扭轉局面。
綜上所述,儘管媒體評分的比例較大,但如果各家媒體給幾款遊戲投票支持的差距較小,那麼玩家投票可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幫助《黑神話:悟空》獲得更高的支持率,提升黑神話獲得年度遊戲獎項的機會;如果媒體今年沒有分票,我主觀猜測《最終幻想 7:重生》或者《宇宙機器人2》能拿年度遊戲(兩者我更偏向FF7重生),另外玩家之聲大獎是完全由玩家投票產生,目前五款遊戲進入終選階段,四款都是國產遊戲,說明國內玩家投票佔比極大,黑神話拿下TGA玩家之聲大獎基本沒有懸念。
黑神話另外三項提名還有最佳遊戲指導提名、最佳動作遊戲提名和最佳藝術指導提名,其中最佳遊戲指導分量僅次於年度遊戲,往年經常有“拿不到年度遊戲,就給最佳遊戲指導安慰獎”的說法,黑猴如果拿不到年度,能夠拿下最佳遊戲指導,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最後的最佳動作和最佳藝術指導都是單項獎,黑猴拿下其中一個或者全拿的幾率都不小(本文到這裏也就結束了,囉唆地比較多,可以靜靜期待今天早上的頒獎)。
歷屆TGA提名次數——索尼、微軟、任天堂對比!
TGA的歷年提名——DLC、重製和復刻版遊戲
TGA2021——微軟旗下游戲獲20項提名!
TGA2021——死亡循環9項提名!
TGA2021——雙人成行獲得年度遊戲等三項大獎!
TGA2022——《戰神》10項提名!
TGA2022——索尼旗下游戲獲20項提名!
TGA2022——《艾爾登法環》獲得年度遊戲!
TGA2022——《戰神》摘得六項大獎,歷史第二!
TGA2023——完整提名最全彙總!
TGA2023——《博德之門3》獲年度遊戲,狂攬六項大獎!
TGA2024——《黑神話》獲年度遊戲四項提名!
TGA2024——宇宙機器人、FF7RB第一,獲7項提名!
TGA2024——索尼獲 16 項提名,成爲最大贏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