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生物日誌252]這就是傳說中的喵喵鯊魚嘛?

柏谷氏尖頜烏鯊或者卡氏蝰烏鯊。

學名爲:Trigonognathus kabeyai。

因爲本身就黑不拉丟的,張起嘴來又大牙呲呲着,看起來很像張牙舞爪的毒蛇,所以人們也叫它們“毒蛇鯊魚”。

就如英文名一樣:Viper dogfish。

誰言天地寬!我測viper3!(跑題了

大致分佈:

主要分佈在日本南部太平洋、小笠原羣島、臺東縣北部太平洋和夏威夷羣島西北部。

具體如下圖:

命名其他:

該物種於1986年,在日本南部附近海域,被漁船Seiryo-Maru捕獲。

爲兩條未成熟雄性貓貓鯊魚,分別長22cm與37cm。

1990年,這種鯊魚被描述爲一個新物種。

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望月健二和大江文雄,在《日本魚類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將其命名爲了現在的名字:Trigonognathus kabeyai。

大致外貌:

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頭部些許扁平,吻部很短。有着橢圓形的大眼睛。牙齒尖尖爲針狀。

鰭小而薄。胸鰭圓,呈葉狀。兩個背鰭位於胸鰭和腹鰭之間。身上散步着些許發光器官,頭部腹部最爲集中。

已知最大的雄性約長約47cm,重約0.43kg。最大的雌性長約54cm,重約0.76kg。

生活習性:

白天,主要在大陸邊緣以及海山上游活動。

大陸邊緣Continental margin:大陸邊緣是指大陸與大洋盆地的邊界地。

海山Seamount:海山地形,也就是海底的山脈。大多由突然升起的死火山形成。

夜間,在水深150m~1500m之間活動。

這種模式表明它們會進行晝夜垂直遷徙。白天,在較深水域中度過,夜間浮出水面。

晝夜垂直遷徙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是一些生物生活在海洋和湖泊中的運動模式。

它們在夜間移動到海面,並在白天返回底層時,就是所謂的晝夜垂直遷移。

據觀察,主要作用是爲了獲取食物以及躲避捕食者。

這種喵喵鯊魚的DVM,可能與覓食有關。

覓食方面:

主要以硬骨魚綱爲食。喫底棲魚類和燈籠魚,也喫一些甲殼類。

它們長長的頜和細長的牙齒非常適合咬住獵物,捕食方式大概爲:首先迅速伸長頜骨,然後咬住獵物並整個吞下。

這種鯊魚,可以喫掉接近其自身長度40%的食物。

繁殖:

爲卵胎生。

期間以卵黃爲食,一胎幼鯊數量約爲26只或者少於26只。

保護現狀:

評價爲:沒有什麼經濟價值。

不建議喫,也不建議養。

偶爾捕魚的船在捕捉其他魚類的時候,會抓上來幾條,但人爲捕撈對其種羣數量的影響尚不清楚。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列爲無危物種。

參考文獻:

https://en.*********.org/wiki/Viper_dogfish

https://www.fishbase.se/summary/54015

https://en.*********.org/wiki/Continental_margin

https://en.*********.org/wiki/Seamount

https://www.inaturalist.org/taxa/114404-Trigonognathus-kabeyai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5118261_Trigonognathus_kabeyai_a_new_genus_and_species_of_the_squalid_sharks_from_Japan

小小的也很可愛哦。

我是奇怪的bot,感謝觀看~

喜歡的話三連一下吧,謝謝啦~

話說今天是萬聖節誒,我感覺莫名挺符合主題的。

各位萬聖節快樂,不充電就搗蛋!(bushi)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