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油膩"被羣嘲的作家大冰,靠直播成了互聯網人生導師

文/一碗葫蘆

有時候不得不說,在互聯網上混久了,真是啥離譜的事都能看到。

就比如藥水哥吧,靠搞抽象出了名,直到幾天前,大夥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互聯網小丑”的階段;

沒想到一段時間不見,人家就走出了那間昏黃的小屋,開始嘗試起了健身的賽道。

別說,這健身的效果還真不錯。藥水哥現在不僅整個人大變樣了,甚至還在正規的健美比賽中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而在另一邊,大家眼中的豪門之子向佐,則疑似在虎牙舉辦的那場拳擊PK中與藥水哥靈魂互換。

這不,如今藥水哥迴歸生活,他反倒開始深耕起了互聯網這條賽道,在抽象的路上越走越遠。

互聯網就是這麼神奇,一朝一夕之間,一個人口碑就能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於是,最近這位被羣嘲的大冰老師,就靠着直播間水靈靈地“翻身”了。

如果你對大冰的印象比較模糊,那麼也不奇怪——畢竟一下子也記不住這老些人。

他不僅是一位作家,還是主持人、民謠歌手、老揹包客、不敬業的酒吧掌櫃、資深麗江混混、禪宗臨濟弟子、黃金左臉……有人說,如果把大冰的十幾種人格具象化,那可能一間房都擠不下。

或許在十幾年前,這麼一長串的頭銜加持,對大家來說還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所以在當時,大冰靠着這種“文藝範兒”一度成了暢銷書作者。暢銷的程度不用我多說,也許你家牀底也藏着這麼一本藍色封面的書。

然而十幾年後,大夥都不喫這一套了。當大夥以現在的眼光再看大冰時,總是脫不開“爹味”、“油膩”這兩個標籤。

而就在抽象文化的解構之下,大冰的這段過往,也意外地引領了一波“冰學”的風潮。

新冰蛋子必修課之黃金左臉

 在被全網羣嘲之後,大冰並沒有過多表示,而是坐在直播間裏接受了這波流量。

不得不說,或許有的人天生就適合當公衆人物,大冰的直播也和他本人的經歷一樣充滿了節目效果。

印象中,在一次直播時,有網友把大冰手裏的黑色小零食看成了檳榔,並多次提醒大冰要少喫這些東西。

大冰首先對網友善意的提醒表示理解,隨後表示“我喫的是西梅”。

這種歐亨利式的結尾,再加上他標準的“黃金左臉”,一時間又帶火了一波“冰學”,大夥也紛紛開始模仿這一橋段。

還有一幕是,大冰家的狗在他直播時吵着要和他玩,當時大冰正在聽網友講話,一本正經地坐着,結果他的狗一個用力就把大冰給撞飛了。

這狗真厲害,一下撞飛這麼多人

光看切片,都能夠這麼有意思,看來大冰還真是專門喫互聯網這碗飯的。

當然,除了切片的這點小插曲,其實直播的主要內容就是和網友們連連麥,聽聽網友們傾訴一下最近感到迷茫的事兒。

而大冰則是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當起了“人生導師”,用自己的閱歷給網友們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幾次連麥下來,大家發現大冰好像還真有點東西。

例如一次連麥時,一位女生在直播間抱怨起了她媽媽,表示她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自己和弟弟,現在在外地。

大冰簡單跟女生聊了聊她媽媽的背景,直接指出了“她媽媽是受害者。”

在和女生聊天時,大冰得知了她媽媽是被拐賣到他們那裏,被迫生了兩個孩子。雖然每隔三四年媽媽都會回來看望他們,但是女生還是對她媽媽有所抱怨,認爲她應該留下來爲家裏做做飯,幫弟弟娶媳婦。

聽完之後,大冰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她媽媽作爲被拐賣的身份,有權利拒絕回到原先被拐的地方,回來看望孩子只是出於母性。

而這位女生的做法則是物化了母親,她父親將她媽媽當做生育工具,而她也一樣將她媽媽當做有利於弟弟娶媳婦的工具。

整個討論下來,明眼人都能夠看到這位女生在那樣環境下產生的狹隘看法,而大冰對話時清晰的思路和中肯的回答,也得到了不少圍觀者的肯定。

還有一場連麥,一位小夥子先是傾訴了一番自己悲慘的身世,表示自己作爲單親家庭的孩子經常被父親虐待,後面因爲反抗傷害了父親進了少管所。

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毀了,現在有輕生的想法。

在聽到小夥子傾訴之後,大冰先是慢慢引導他說出了自己所在的地點,然後根據他的描述給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和想法,建議小夥子後面可以出海工作,首先離開人羣,給自己一些喘氣的時間。

隨後,大冰表示自己已經安排了兄弟領他去喫一碗燴麪,畢竟“喫飽了,纔會去想活下去的意義”。

後續就是大冰和這位兄弟聯繫之後,得知已經帶小夥子來喫飯了,暫時沒有輕生的想法,大家懸着的心也放下了。

當然,不排除有些直播的內容大火背後是營銷起到了作用,但大冰從全網羣嘲到逐漸翻身的過程,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互聯網人物。

已經記不得多少互聯網曇花一現的人物了,他們在突然大火的流量下被“造神”然後“毀神”,最後能不能留在互聯網上純靠輿論風氣。

例如最近的鑑寶主播“聽泉鑑寶”,靠着在互聯網上整活,短短一個月漲了近一千萬粉絲。

然而在“捧上神壇”之後,撲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輿論,而他本人也表示要停播一段時間“避一避風頭”。

似乎所有網紅都要經歷這麼一個“捧殺”的過程,但大冰特殊的地方就在於,他整個的人生軌跡完整地放在了互聯網上,完全不用特意去扒黑料。

其實在寫書之前,大冰的主業是主持人,曾在山東電視臺主持過《陽光快車道》等節目,也算是一號公衆人物。

隨後他又開始遊歷大江南北,成了一名“野生作家”,出了不少暢銷書。

雖說書賣得挺好,但說實話如今再看這些有些“矯情”的文字,也有許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而關於他本人的吐槽更是多了去了,以至於每當大冰的口碑好了一些,就有大量網友下場指責大冰之前的行爲。

但這些“黑歷史”真的能夠完全定義一個人嗎?恐怕很難。

可以看到,在受到羣嘲之後,如今的大冰“已老實”,抹去了作者簡介的“這老些人”;

在走遍大江南北,如今的大冰在互聯網上成爲人生導師,許多想法和觀點,也和當年年輕氣盛的自己有所不同。

人嘛,都是多面的。而成長,就是不斷地打臉和翻篇。

如果不是做了一些什麼實質性的錯事,我想也不至於被互聯網的緊繃的輿論給全盤否定。

或許這就是一個不被“造神”的公衆人物的真實寫照吧。

所以,以後可以不要玩大冰的梗了好嗎?

好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