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廣】飛智黑武士4 Pro簡評:長板很長,短板很多

前言

自從去年四月我爲了Apex買了DSE之後,我開始逐漸把遊戲操作設備從鍵鼠全部轉移至手柄,一方面是手柄玩起來更加舒適(對我個人來說),另一方面則是手柄所擁有的震動反饋往往能帶來更好的遊玩體驗。

但單持DSE很快就遇到了弊端:DSE的電池太小,PC上大多數遊戲對DSE的適配也很差。而且當時主要還是玩Apex,DSE的重量着實不適合長時間戰鬥,遂在年底又買了一個墨將彩虹2 Pro套裝版。

當時兩隻手柄分工明確,DSE用來玩非競技類遊戲,墨將則專門用來玩Apex這樣的競技類遊戲

時間來到今年四月,我買了PS5,DSE自然而然不再用來玩PC遊戲了,墨將就包攬了所有PC遊戲的遊玩任務。而墨將堪稱悲劇的扳機和搖桿手感讓我很難忍受,於是在上週我又買下了在黑盒上廣子鋪天蓋地,也經常出現在各種手柄推薦榜單中的“性價比明星產品”黑武士4 Pro

後面大概還會買一隻XBOX精英2,84那塊屏幕我實在不喜歡,而且力反饋扳機貌似還是映射轉換。

------

本文不會出現參數介紹等內容,完全爲使用體驗分享與吐槽,如需瞭解手柄參數請移步其他文章或者飛智官網。

下文會主要對比飛智黑武士4 Pro和墨將彩虹2 Pro,因爲這是我手頭僅有的兩款國產手柄。兩款手柄存在100元的價格差,發佈時間也有一年差距,希望各位理解。

外觀

黑武士4 Pro的外觀沒啥好說的,相當標準的XBOX模具;RGB和裝飾點綴上做的還算剋制,墨將這個RGB說真的有些土味,透明外殼高情商是酷炫,說白了估計就是省個噴漆或者外觀設計成本。

頂部能看出黑武士更厚一些,對我來說握持更舒適,墨將的握把太細了拿着彆扭。但是黑武士的豬鼻子是真的醜,真的會有人花將近四百塊給手機配個手柄嗎?

功能

先說按鍵功能,黑武士4 Pro有四顆宏背鍵+正面CZ兩個按鈕,對比墨將多兩顆CZ,只是目前還沒開發出啥用處,默認是綁定了左右搖桿的下壓,很多人不喜歡下壓這個操作但我還挺習慣的。

ABXY的微動按鍵手感很好,我個人非常喜歡,觸發力度調教的正好,按壓手感順滑不生澀,比DSE和墨將要好的多得多。

搖桿上的金屬圈就是力調節搖桿的阻尼調節環。調節環的阻尼會隨着調節變化,最大阻尼推起來就會很費勁,最小則反之;而且這個調節環不僅會改變搖桿移動時的阻尼,也會改變搖桿按下的閾值。只是達到最大阻尼之後就很難單根手指撥回去了。

我玩FH5就喜歡把阻尼調到最大,這樣打方向更加精準,只是快速反打就會喫力一點。

搖桿死區確實很小,驅動裏調到0死區之後,在Apex裏也打開視角無死區,基本就是碰一下搖桿視角就會動起來;而且回正和漂移都處理的相當好,不管怎麼動右搖桿,回正後都基本不會出現漂移現象。

背面的行程鎖則對應的是力切換扳機,將其推到上方就會將扳機切換爲行程極短的微動模式,大致觸發行程和鼠標差不多,只是阻力更大一些。正常的長行程扳機阻力要比墨將大得多,並且觸底時較爲柔軟,手指放鬆時回彈不會有空腔音和震動;墨將的扳機阻尼非常小,明顯是爲FPS的快速觸發需求定製的,但對於競速類遊戲需要精確控制油門開度和剎車力度的遊戲來說就相當不友好了,並且觸底相當硬,回彈時會有很響的空腔音。

轉軸十字鍵玩格鬥遊戲可能挺好的,但是就我個人來說,這個十字鍵的體驗是災難性的。出廠默認採用了這種圓盤型十字鍵,觸發體驗並不好,例如我在apex緊張刺激的對戰之後想要打個藥,需要用十字鍵呼出醫療品輪盤,在情急之下很難絕對精準的按在十字方向上,這個轉軸十字的斜向觸發又極爲靈敏,很大概率會導致我按了半天結果掏出個隔熱板或者壓根就沒反應。

飛智空間站程序比墨將的好一些,支持2.4G模式的調整,墨將只能有線連接時調整。

可調節選項也挺多的,但是按鍵編程不允許一次同時映射多個手柄或者鍵盤按鍵,可以用宏編程實現手柄按鍵的宏,但是鍵鼠只能一次映射一個鍵,我想像在墨將上一樣映射一個英偉達回放或者OBS錄製都不行。

而且墨將可以配合搖桿右下方的FN鍵+十字鍵實現音量調節功能,我本想在黑4p的cz按鍵上也綁定個音量調節,結果發現完全不行,非常失望。

甚至FN鍵目前除了切換Xinput和Dinput以外沒有任何額外功能,這就好比手機爲了個深色模式切換單獨在機身上加了個按鍵還不允許給成其他模式一樣雞肋。

官方說明文檔裏僅給FN鍵分配了這些功能,對純PC玩家來說幾乎毫無意義

在按鍵編輯頁面並沒有FN鍵的蹤影

振動/扳機振動

扳機震動的效果沒那麼驚豔,主要是目前2.4G模式下僅支持這種有點看不懂的振動方式,大概意思應該就是將一部分握把振動轉化爲扳機震動,並不支持原生的扳機震動。

藍牙模式下支持了原生的扳機震動,在FH5實際體驗下來感覺反饋並不明顯,尤其是對輪胎抓地的反饋上相當不明確,速度高的情況下輕踩剎車都會振,無法把輪胎打滑的反饋區分出來;反而是握把振動很明確,尤其是在檔位速度達到最高時,能很清晰的反饋出引擎的振動。

體驗

結合目前已經一週的使用來說,這個手柄玩着最爽的遊戲居然還是《絕區零》,微動按鍵按着是真的爽,每一次攻擊和特殊技的釋放都有相當舒適的振動反饋,彈刀的時候整個手柄的振動都很刺激,把扳機切換爲微動模式後開大也很迅速。

我還給這個手柄買了個充電底座,結果這個底座成了我這次購物最想打差評的東西。

有點醜就算了,本就是圖個方便,結果飛智這個底座單賣99元就算了,一不支持RGB,二觸點位置經常對不準,三不支持手柄快速啓停;關鍵是佔桌面空間大,還有大面積亮麪塑料件,巨吸灰,底座下方兩個藍條條還純裝飾,充電的時候還不會亮。隔壁墨將彩虹2 Pro套裝版,帶替換增高搖桿帽和充電底座只要加40塊,底座還支持RGB和手柄快速啓停。

然後充電的時候這個紅燈還是常亮的,充滿了變成綠燈也是一直亮着,邊上的墨將充滿之後就熄燈了。

這個充電底座的種種設計讓我感覺他們壓根沒做基礎的體驗優化

總結

飛智黑武士4 Pro相較於墨將彩虹2 Pro,更多的是硬件功能上的提升,在軟件功能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一些實用小功能上,飛智明顯缺乏觀察力;同時,手柄沒有官方替換搖桿帽以及十字鍵我個人認爲也是非常不合適的。

這款手柄讓我基本確定後面會再買一個XBOX精英2青春,看看第一方的體驗究竟如何,畢竟這款手柄399元的價格已經比XBOX標準版手柄還貴了,作爲第三方在體驗上絕對有不如第一方的地方。

這是我在小黑盒發佈的第一篇關於硬件的圖文,可能存在諸多問題,還請各位多多海涵,謝謝!

最後的最後,既然都看到這裏了,充個電再走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