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商務辦公大家肯定都是希望追求效率,一個好的商務辦公外設可以讓你事半功倍,雷柏作爲專業電競外設的品牌,他們也專注設計商務用途的外設,這次他們又推出了新款商務無線鼠標-雷柏MT760+MT760mini
▼因爲這兩款鼠標只有尺寸和重量有一點點區別,分別對應適配大小手用戶,外形設計、配置、功能、性能、驅動都完全一樣,所以爲了文章的緊湊,我將在每個環節儘量做到合併同步對比展示,相同地方都用“MT760系列”代指這兩款鼠標
▼溫馨提示:本評測有大量圖片和動圖演示,建議在WIFI環境下閱讀;如遇平臺壓縮看不清可以點開看大圖。廢話不多說,下面開始開箱評測
開箱展示
▼上次評測了MT760系列+P3無線充模塊,這次評測一下雷柏MT760雲母灰+MT760mini雅燻黑+P5幻彩RGB背光觸點充底座;產品包裝整體風格毫無疑問,依舊延續了雷柏家族式設計,整體設計比較不錯
▼再來看一下鼠標包裝背面,兩款排版差不多,都印刷有鼠標的幾個功能賣點和包裝清單
▼包裝側面印有支持M+跨屏操作與傳輸技術的示意,這個功能對經常辦公的人來說非常好用,後面會介紹
▼抽掉外包裝後,內盒是盒子蓋子一體設計,節約了材料更環保;蓋的中間也都貼了一塊海綿塊,可以把鼠標本體壓在盒子裏,運輸途中不容易在盒子裏翻滾
▼取出所有東西后,來一張全家福;兩款鼠標的配件都是一模一樣的,並且每個鼠標都標配兩個2.4G接收器;因爲配件都一樣,功能也一樣,後面就主要按照MT760的來展示
▼說明書,不用多介紹了,兩款鼠標的說明書內容也是一模一樣的
▼這是一根1.8米C to A的PVC電源數據線,不同於自家電競鼠標所標配的傘繩材質數據線;但是這個配線做工也不差,線材比較粗看着質量很好
▼這是兩個2.4G接收器,其中一個2.4G接收器默認是收納在鼠標底部收納倉裏的,另一個接收器可以插在另一臺設備上,利用M+無線跨屏傳輸技術切換使用
▼壓軸出場的就是本次評測的兩個主角了-雷柏MT760+MT760mini多模無線鼠標;多模則是指它支持有線模式連接、2.4G無線模式連接和藍牙模式連接;MT760系列每款各有三個配色可以選擇,這次評測的MT760系列顏色和上次的互換了一下
▼P3模塊我評測過很多次了,但是P5充電底座我是第一次測,咋一看就很好玩。先看看P5幻彩RGB背光觸點充底座的包裝,包裝正面左上角是品牌LOGO,右上角是型號,中間就是效果圖,背面有幾個產品特點還有包裝清單示意
▼側面就很簡單
▼打開包裝,取出紙板內膽
▼可以看到P5幻彩RGB背光觸點充底座只標配了一個觸點充模塊,並沒有標配數據線
外觀展示
全局展示
▼MT760系列的整體外觀偏向商務辦公和普通家用,長得非常帥非常好看,mini版尺寸雖然小一些,但是外觀造型看起來其實和標準款沒有任何區別
▼不管是前半部分還是後半部分,到處都充滿着人體工學設計,但是MT760系列是針對右手用戶優化設計的,並不適用於左手用戶,需要注意
▼P5幻彩RGB背光觸點充底座整體是傾斜設計的,方便你更容易擺放到位,也讓你拿下來的時候更舒服
▼這個傾斜的角度肯定也是雷柏經過人體工學設計的
▼接口端可以看到,上方有一個USB2.0協議的USB-A接口,可以用來插鼠標的接收器或連接類似U盤或移動硬盤等設備,與電腦進行數據傳輸,它下面的這個按鈕是用來切換RGB燈光模式的,有五種燈光模式可以循環切換,再下面就是一個type-c的接口;爲了更好的使用體驗,建議大家使用雷柏鼠標標配的數據線來連接
▼觸電充模塊就是長這樣的,適用於所有具備相同形態擴展模塊接口的雷柏自家鼠標
細節展示
▼MT760系列鼠標因爲特殊的弓背型人體工學設計,所以看起來會比較厚;鼠標左側側裙中間位置有默認爲前進後退功能的側鍵,側鍵的上方還有大部分電競鼠標和普通鼠標所不具備的鋁合金材質霍爾磁感應側滾輪,可以提供更準確絲滑的滾動控制,它們都是可以自定義指定功能的,具體按鍵自定義功能可通過雷柏對應的驅動軟件來設置;仔細看側裙上有一條一條的刻度紋理設計,有效防滑防汗,所以MT760系列並沒有標配防滑貼,因爲防滑特性已經設計到了鼠標主體上
▼鼠標前部下方是一個C口,通過該接口可以給鼠標充電和有線連接接入;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它大拇指延展承託側裙的設計,看起來非常酷炫,就和飛機的機翼一樣,有種用了這個鼠標,操作就可以起飛的感覺;因爲它性質主要是商務辦公鼠標,特別的人體工學設計讓它整體呈現傾斜的姿態,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手部長時間使用鼠標的壓力,對鼠標手現象會稍微改善一些;我第一次上手握持MT760的那一刻真的很驚訝,手感非常舒服,瞳孔地震的那種,我都覺得這就是我的“夢中情鼠標”,因爲我個人比較偏向喜歡這種握感的鼠標,所以我的VT350Q用到了現在還在用,就是因爲VT350Q也有類似的延展指託側裙設計,只不過這款MT760系列的延展側裙更大,更貼合虎口,包裹性更強,毫不誇張的說真就是商務大師手感,真的可以帶給你旗艦級的體驗
▼鼠標右側沒有任何按鍵,但是希望可以加入類似VT9PRO系列右側可以讓無名指能夠帶住的小凸起
▼鼠標後部也是光的啥也沒有,掌託部位也沒有設計LOGO,整體也不具備RGB燈效,畢竟MT760系列是個商務辦公鼠標,整那些花裏胡哨的效果並不合適,少了這些相關的零件還能減重、降低成本,鼠標的價格自然就可以下來
▼鼠標正面看起來就很商務味道,左前方是左鍵,左鍵左下角有個雷柏英文LOGO,中前方是滾輪(中鍵),滾輪後面是DPI加減鍵,右前方是右鍵,這和大部分鼠標結構都相同,鼠標上可互動的按鍵總計一共有11個(滾輪的前滾和後滾還有按下都是獨立各算一個的,側滾輪的左滾和右滾也是獨立各算一個)全都是可編程按鍵,中鍵滾輪有100萬次刻度壽命
▼它還一個可編程按鍵在底部,就是靠近指託一側的那顆圓形按鍵,由於這顆自定義按鍵設計在底部,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只適合設置爲切換功能或切換模式類按鍵來使用,比如把這顆設置爲切換DPI,那麼正面的DPI按鍵你就可以用來設置其他功能了;鼠標背面剩下的就是藍牙設備切換按鍵、開關機撥杆、模塊槽蓋板和光電部分了,紫色的部分都是可替換的特氟龍腳墊,使用的時候紫色保護膜需要撕掉的;拿掉模塊槽蓋板你就能看到2.4G接收器就磁吸收納在這裏,不用的時候收納起來防丟,收納倉兩側有兩個模塊觸點;MT760系列內置了800毫安時的鋰電池,可以連續工作約160小時,因爲它的無線充電是超薄模塊化設計,所以內部空間可以騰出來塞下更大的電池;MT760系列搭載了原相3220光學引擎,DPI可調範圍是50-4000DPI,支持50位單位逐級調節,雖然DPI上限確實沒電競鼠標那麼猛,因爲商務鼠標無需那麼高的靈敏度,但是最重要的定位也非常精準,體驗不輸電競鼠標
握持展示
▼這是MT760系列趴握姿勢下操作,它們的右手人體工學設計真的非常不錯,我的手型下這兩款使用起來感覺都還不錯,握持體驗個人覺得比我之前評測過的所有電競鼠標都舒服,正常握姿下所有按鍵都能輕鬆夠到並操作,也不干涉其他按鍵
▼兩款鼠標的人體工學設計優秀,所以大手用mini版問題也不是很大,就掌託部分稍微有一點點區別
▼我用熱成像拍攝了兩款鼠標在握持接觸面積上的區別,用可視化的形式讓你們更瞭解這兩款鼠標手接觸的情況;可以看到以我的手型握持,MT760明顯比MT760mini更貼合我的手,接觸面更大,幾乎整個手無空隙接觸到了整個鼠標,而MT760mini因爲短一截,所以掌託部分懸空了一塊,但是小手用戶使用mini版理論上來說也是全包裹的
觸點充模塊和2.4G接收器拆裝
▼由於兩款模塊區域規格一樣,所以觸點充模塊兩個型號都能使用,接收器收納倉蓋板也是通用的;2.4G接收器也是一樣的,兩款型號的所有配件都是可以進行互換使用的,當然互換使用2.4G接收器需要重新配對
首次使用驅動軟件安裝
▼保姆式教程貼上,就問貼不貼心
連接設備和軟件功能介紹
連接設備
▼藍牙連接模式需要把開關機撥杆從中間撥到下,左側藍牙切換按鍵下方第一顆指示燈開始閃爍,表示藍牙設備1等待配對中
▼這時候打開支持藍牙連接的設備的藍牙開關,會看到一個名爲“Rappo BT Mouse”的待連接設備,然後正常流程配對連接即可,連接成功後,大部分安卓設備就會在屏幕上出現一個小鼠標,就能直接用鼠標進行操作了
▼這款MT760系列支持連接配對三臺藍牙設備,按一下藍牙切換按鍵,當第二顆指示燈閃爍時,設備上就會出現第二個名爲“Rappo BT Mouse”的待連接設備,把第二臺設備也連接配對上即可,第三個以此類推,當三臺設備都配對好後,之後只需要按一下藍牙切換按鍵,哪個指示燈亮起就表示自動切換並連上了對應的設備,前一臺設備就會自動斷開連接
▼雖然蘋果設備也能連接和配對這款MT760系列,但是連接上之後只能用滾輪進行上下滾動操作,可能我這臺7P不支持第三方的藍牙鼠標連接
▼如果是使用2.4G的連接形式,首次使用則無需和無線接收器進行配對操作,接收器插入電腦後會自動識別並自動連接,首先把鼠標底部的開關機撥杆從中間撥到上,中鍵後面的指示燈亮起就表示鼠標電源已經開啓並處於2.4G模式;有線連接模式就是用標配的數據線連接電腦和鼠標就可以了
軟件功能介紹
▼打開軟件,用有線或者2.4G連接方式連接上電腦後,驅動功能頁面就會加載出來,當同一臺設備同時接入兩款不同的鼠標時候,頁面還能跳出切換設備的功能,這是雷柏蠻不錯的設計;驅動頁面有個小細節就是MT760和MT760mini顯示的示意圖大小是不同的;首先驅動默認第一頁就是DPI設置,內置有7擋參數預設可供快速調節,直接短按一下中鍵後方的DPI按鍵就可實現DPI的切換,每一檔都有不同的狀態指示燈來顯示,而且每一檔也都是可以大範圍調節的,最大可以到4000;該頁面可以直接自定義所有按鍵的功能
▼當只有用2.4G連接模式連上後,纔會出現跨設備功能的選項
▼把2.4G接收器分別插到兩臺不同的電腦上,兩臺電腦都需要安裝這個驅動,然後根據現實中需要跨屏設別所處的左右順序去調整驅動界面的接收器圖示對應順序,比如希望鼠標光標從現實中的左設備跨屏到右設備去,那就把左設備驅動裏的當前設備圖標移動到左側,右設備驅動裏的當前設備圖標移動到右側就可以了,點一下中間的交換圖標也可以進行快速互換位置;它分爲離線模式和局域網模式,局域網模式多一個剪切板功能,也就是局域網內可以進行跨屏跨設備傳輸文件
▼如果有不會的地方,右下角還有操作指引可以看一下
▼我就先來簡單測試一下離線模式,我通過遠程觀看模式(非控制模式)把另一臺設備顯示的畫面同步顯示在主設備上,然後按照上面的流程設置完畢,可以看到這款MT760跨屏非常順暢絲滑,沒有任何延遲,只要鼠標光標到達屏幕最右側並繼續移動,屏幕邊緣就會出現指示條提醒同時光標就會立馬出現在另一臺設備上,並可以開始無縫銜接操作另一臺設備;經過測試這個功能真的非常好使,經常商務辦公的人或擁有多臺設備的用戶再也不用頻繁在兩臺設備之間插拔鼠標了,有了MT760系列你就可以用一套鼠標控制多臺不同的設備,根據官方介紹,如果加上後續購買M3M接收器,最多可以實現6臺設備之間的跨屏功能,因爲它最多可以配對6個接收器,而多種連接方式則讓它能夠實現任意切換連接的設備最多可以達到5臺(需要跨屏控制的設備你需要找到當前光標所處位置,再去移動到需要控制的設備上,所以不算可以任意切換過來的設備)
▼繼續看其他功能,第一個就是配置設置,就是可以把所有已經設置好的參數保存爲預設,下次就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用來打不同的遊戲,可以直接點擊對應的預設來切換使用,而且鼠標本體也是內置多組板載內存的,可以直接將部分配置完整的保存到鼠標本體上,更換電腦沒裝軟件也能默認調用
▼參數設置,頁面裏可以直接設置window指針速度和滾輪的速度,這樣無需再進入控制面板去找去調了;該頁面也能直接自定義設置按鍵功能
▼報告率也叫輪詢率,它的數字顯示鼠標向計算機報告其位置的次數,通常以赫茲(Hz)或每秒的時間進行測量, 輪詢速率越高,計算機檢查鼠標的次數就越多,並且它在屏幕上轉移鼠標位置的準確性也越高,這就是爲什麼你會感覺這個鼠標很精準很絲滑的原因;普通鼠標一般都只有125Hz,而MT760系列的最大報告率,實測輕鬆可以達到1000Hz,這個數據也會受電腦性能還有顯示器刷新率影響,不一定每次都會跑滿
▼支持,該頁面可以檢查並更新驅動版本、鼠標固件版本、接收器固件版本、語言切換,還能打開開機自啓、禁止自動更新、無線模式下任務欄圖標顯示爲電量的功能
▼最後個人中心就是註冊並登錄雷柏的賬號,可以把該鼠標的所有設置配置上傳到雲端,或者從雲端下載設置配置到本地;如果你們的左邊菜單不是展開狀態的,就點擊左下角這個小圖標展開,用熟練後就無需展開了
實際使用體驗分享
▼側滾輪的加入讓辦公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雖然默認是左滾動和右滾動,但是在部分軟件上,側鍵默認觸發的效果是放大,但是感覺比中鍵的放大精準度要高;在PR時間軸上操作側滾輪雖然默認的效果也是左右滾動,但是作爲一個剪片仔,多了一個側滾輪可以給剪輯帶來很大的效率提升,你也可以通過PR的快捷鍵設置把它設置爲時間軸光標滾動,你就可以實現通過側滾輪控制逐幀回看或預覽了
▼這款MT760系列搭配P5觸點充底座確實非常好用,放上底座只需要大致對齊,磁吸吸附會非常準確,稍微有點偏移會因爲磁吸效果自動糾正回來,一放上去就會開始充電,既放既充。但是平時不用的時候,兩個觸點裸露在外面,總有一種怕觸電的感覺,雖然明知道這個是低壓的,對人體沒有傷害,而且它本身也是具備短路保護的,所以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所以個人覺得P5是非常值得選配的
▼並且磁吸的力度適中,只要正確擺放上去之後,鼠標是不會輕易滑落下來的
有線充電功率測試
▼有線充電最大功率經過測試大約是1.75W,這裏不建議大家用大功率充電器給MT760系列有線充電,因爲它的充電是按照電腦USB口的小功率輸出設計的,如果用了不合適的大功率充電頭,容易把鼠標充壞
重量
▼兩款鼠標的重量分別如圖所示
小總結
▼不同的產品定位帶來的使用體驗是有所差別的,不管是電競鼠標還是商務辦公鼠標,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操作手感和體驗,大家根據自身的使用習慣和使用偏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肯定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最後我再放兩張圖結束這期評測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