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CPU散熱器市場是兩極分化內卷的情況,三百元以下基本是風冷的天下,尤其是百元級領域最受大家歡迎。而到了四、五百元就已經是主流360水冷的地盤,而且還卷得特別厲害,各種性能水泵甚至大屏幕都給你滿上。反觀說到小衆領域,這些年還是有一些廠商願意執着於頂級風冷研發,即便它的物理極限已經相當明顯,今天就要說到超頻三剛推出的泰拉巨風——RZ820。
RZ820定位超旗艦風冷,配備豪華的八熱管和最好的全迴流焊工藝,官方宣稱是可以壓制290W的14900K,既然如此彪悍,那麼硬核也直接拿14900K來實測一下吧看看RZ820表現到底如何呢?
開箱、安裝體驗
RZ820包裝延續了超頻三CPS系列的極簡三角幾何風格,正面、側面都使用了渲染圖進行展示,除了型號和簡單一句話描述以外,盡顯旗艦產品的低調範兒。
打開外包裝,第一眼就看到裏頭有三個配件包,官方是根據INTEL、AMD平臺進行了分類,還把相關配件樣式印刷到盒子上,開箱儀式感滿滿之餘也方便了用戶。
RZ820配件一覽,全套扣具採用錳鋼材質,硬度高韌性強,在安裝壓力下不易出現變形,支持INTEL LGA 18XX/1700/1200/115X/20XX以及AMD AM4/AM5平臺,除此之外,還贈送額外的風扇扣條(可用於安裝第三把風扇)、L形螺絲刀、1分2供電線以及EX90高性能硅脂。
RZ820是純黑、質感爲上的設計風格,整體看起來造型比較方正,它的尺寸規格爲161mm(L)X150mm(W)X165mm(H),和近些年標榜的頂級風冷尺寸相仿,需要注意兩方面,一是165mm高度對於ATX機箱一般都比較友好,部分MATX機箱可能無法兼容,二是對於MATX或者ITX主板來說,和一些較厚的顯卡可能會發生衝突。
RZ820配備了完全遮擋鰭片組的航空鋁磁吸頂蓋,採用了陽極噴和CNC雙層工藝,看和摸都有質感,在左側上方區域有CPS橙色LOGO加持,左側下方區域則是對應CPS系列三角幾何ARGB燈板,邊緣部分還採用了亮面鍍鎳工藝。
卸掉磁吸頂蓋後,就可以直接抽出中間的14030風扇了,風扇沒有任何卡扣設計,依靠兩側的橡膠摩擦力就能固定住。這個14030風扇看參數就知道是30mm厚度,比大多數頂級風冷的中置風扇都厚些,風扇形態是半圓+半方正框造型,採用FDB軸承設計,標稱最大轉速可達到1500RPM±10%,提供122.16m³/h的最大風量和2.12mmH20的最大風壓。
移除風扇後,就能看到塔體中間的螺絲扣具,安裝過程和其他頂級風冷差不多,只是RZ820中置風扇能直接塞到塔體裏,就能省一個安裝風扇扣條的步驟。
前置風扇尺寸爲12025規格,同樣也是採用FDB軸承,最大轉速設定爲2200RPM±10%,提供147.36m³/h的最大風量和3.2mmH20的最大風壓,爲了吹透塔體,前置風扇參數設定也激進不少。
從側面角度能看到,RZ820的兩枚風扇的航空鋁邊框設計,和頂蓋保持一致質感,表面有三角幾何的圖案元素作爲散熱器風向的標識。
當然,前置風扇既然是不可拆卸的,自然有它的緣由,通過風扇的滑軌結構,就能實現靈活調整高度,不但能兼容高馬甲內存,並且安裝時確實便利不少,畢竟兩組風扇都不需要使用扣條來固定了。
RZ820最大內存限高是62mm,這個高度無論是品牌方還是自行DIY馬甲都能很好兼容,滑軌是設定有兩段阻尼的,手感不錯。
RZ820其雙塔結構的鰭片羣組均採用了黑化處理,鰭片數量達到90片,鰭片間距也是經過特別調教設定,鰭片邊緣是折FIN+扣FIN工藝結合,提升結構強度之餘還能保證流暢的風道。另外,能看到RZ820尾部中間區域是採用呈三角幾何家族式波浪鰭片設計,質感相當不錯,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風噪。
RZ820熱管規模達到了八根,其中四根是8mm,另外四根是6mm,鰭片和熱管之間是全迴流焊工藝,配備微凸精雕純銅鍍鎳底座,並且熱管分佈是聚合設計,可以確保每一根熱管都能接觸到CPU頂蓋。散熱器出廠已經預塗了硅脂,也是位於底座中間位置,呈現三角幾何狀。
上機之前還稱了下RZ820的淨重(不包括扣具)達到了1831g,妥妥屬於重量級風冷選手,它比大多數Z790 ATX主板和RTX 4090顯卡都要重一些。
本次測試主板用到了微星這款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在其複合型+熱管加持的VRM散熱裝甲之下,採用了16(90A)+1+1相豪華供電配置,可以輕鬆喫住旗艦的i9處理器,而它配備的四根DDR5內存插槽最高可支持7800MHz+,顯卡插槽可支持PCIe 5.0X16,而M.2插槽數量多達五組,其中一組還支持PCIe 5.0 SSD,總得來看這算是一款挺全能的中高端主板。
把RZ820安裝到Z790刀鋒鈦MAX上,怎麼看都像主板長了個腦袋,散熱器和主板本身兼容性是沒什麼問題,和裝甲部分完美無衝突。
把3.5槽厚度的RTX 4090安裝到主板上,能看到顯卡背板和RZ820之間還有半個手指的縫隙間距,兼容性也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是MATX主板就得注意了,這麼厚的顯卡用在第一組PCIe插槽是兼容不了。
安裝的內存是宏碁掠奪者冰刃Hermes RGB DDR5,內存高度達到了51.76mm,屬於比較罕見的超高馬甲產品,RZ820的前置風扇就需要抬升一點點,不過還沒到達第一段阻尼處,風扇只是略微凸出一點。
RZ820前置風扇完全抬升的狀態,安裝高馬甲內存也不會有阻礙,不過如果你想做到頂蓋和風扇齊平的效果,個人建議是使用45mm高度以內的馬甲內存最佳,這次測試實際就是使用43mm的內存,能完美吹到塔體。
RZ820通電之後的頂蓋燈光效果,CPS LOGO是呈現固定橙色的,下面的三角幾何區域則是支持ARGB色彩,看起來比較簡約。
性能實測
來到實測部分,考慮到Core i9-14900K滿載時的逆天功耗,即便是大部分360水冷也不能很好壓制,這裏就直接使用微星BIOS設定的Tower Air Cooler檔位,即PL1和PL2設定爲288W,還要比Intel Default Settings的253W高一些,和超頻三官方標定的290W相當接近,看來雙方早就達成了共識了吧。
其他方面,CPU僅僅是開啓了XMP配置,顯卡就是RTX 4090用來輔助測試的,測試環境是全程裸機平臺處於25℃的空調房內,所以實際裝箱時建議要保證好良好的風道。
CINBENCH R23十分鐘多核項目滿載測試,14900K在最後結束階段P核心浮動在5.3GHz~5.5GHz,E核心則是4.2GHz~4.3GHz,CPU Package溫度最高來到96℃,功耗正好就鎖死在288W,確實如官方所說,RZ820能完美壓制住290W的14900K,解熱功耗沒有虛標,性能可以堪比一些360水冷了,而噪聲表現是中規中矩,實際放進機箱裏基本就感知不大了。
CINBENCH R23十分鐘多核項目跑分爲39460 pts,相比14900K全解功耗滿血狀態大概下滑4%這樣,實際對於生產力沒有多大影響。
日常輕中負載場景使用就完全沒壓力了,遊玩《使命召喚20:現代戰爭III》25分鐘左右,14900K負載40%左右,全程都可以保持5.7GHz+4.4GHz滿狀態運行,對於遊戲性能沒有影響。
用HWiNFO64監測遊戲過程,CPU平均溫度最高僅爲65℃,轉速也不高,運行挺安靜舒適的~
結語
市場需求決定產品,AIO水冷盛行之時,也會有一部分玩家喜歡頂級風冷,畢竟風格低調且非常耐用。而且超頻三這款泰拉巨風RZ820,確實是再次把風冷極限推到了新的高度,解熱功耗堪比相當一部分360水冷,也凸顯了自家的散熱器研發實力,相當於提升知名度。
RZ820也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前置風扇的滑軌結構,可以自由兼容各種高馬甲內存,它和中置風扇一樣採用無扣條設計,大大減少了安裝時的繁瑣性。當然,它巨大尺寸對於一些機箱和主板並不友好,建議主板和機箱選擇ATX規格的,其次售價確實不便宜,目前RZ820官方定價849元,會比較適合偏好風冷的高端玩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