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學劇情梳理]03.宇宙能量篇·上:探究猩紅腐敗和月亮的本質

本文將按照時間線的脈絡順序,用注重邏輯的方式來梳理《艾爾登法環》的整個故事,同時也包括DLC《黃金樹幽影》所講述的內容,並試圖解答其中絕大多數未解之謎。

文章屬於連載,若想從頭閱讀,可通過末尾合集進入索引,或進我首頁。


全文總目錄如下:

因爲後面還未寫完,目錄隨連載更新可能會有微調

前言精簡版:

作爲環學梳理,文章難免仍會存在主觀臆斷,但我將盡力剋制,使所有推演儘量遵守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爲了區分結論和猜測,淡色引用文本表示該段落描述的內容推斷成分較多。

我從未把自己當作權威,但我會優先保證邏輯性,儘量使全文沒有自相矛盾,且沒有和遊戲中給出的明確信息相悖。我也沒有把這篇文章當作最終版,它還需要不斷完善修訂。若閱讀過程中覺得哪部分有問題,歡迎留言提出。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順手點個贊就好啦!

全文預估有12萬字(每期大約5k-10k),但許多內容僅是對遊戲文本的摘抄,廢話不少,可能要佔用一定閱讀時間。如果只想看結論,可以直接拉到末尾,看歸納的“省流版”推論總結。


以下是正文:

三.來自宇宙的初始能量

上一章節所提到的五大初始能量——黃金流星,猩紅腐敗,星月同盟,失色太陽,黑暗虛空——它們先後登場於交界地,互相制衡結合,便誕生了生命熔爐。生命熔爐創造了生命,以及熔爐百相時代的來臨。

熔爐百相時代雖然與生命的概念直接相關,但生命在此時只是一個雛形的概念,還沒有產生嚴格意義上的文明社會,更構不成人物和故事。然而,創造生命熔爐的“初始能量”卻都有自己的特徵,它們獨特的性質並在結合過程中也會發生有趣的反應。

在上一章節中,我們詳細分析了無上意志所帶來的初始流星和黃金流星。它們都與交界地的初始演化有關。接下來,我們該瞭解其它原始能量了。

(1)血肉的搖籃——猩紅腐敗

接下來該分析的是和無上意志一樣抽象的原始能量——猩紅腐敗。

猩紅腐敗(Scarlet rot)是一種血紅色的腐蝕物質。之所以第二個就講它,是因爲它極其古老,是再交界地中目前可追溯到的最原始能量形式。

嚴謹來說,猩紅腐敗或許也並非交界地的本土物質,而同樣來自於宇宙,只是來得更早一些。猩紅腐敗的存在遠遠早於黃金流星以及其它初始能量,因此才變成了交界地最古老的“本土能量”。

如今看待猩紅腐敗,相信讀者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紅色劇毒”。這固然是事實沒錯,但如果從歷史視角觀察它,那麼作爲目前交界地上可知的最遠古物質,猩紅腐敗顯然也參與了生命熔爐的演化,甚至可以說是熔爐的“基底”。在未受其它初始能量影響前,猩紅腐敗可能僅僅是純粹的自然物質,所謂的劇毒也只是現代生命因進化而排斥的反應。

猩紅腐敗可以將一切其它物質進行腐化(rot),尤其是腐化生命。腐化的本質並非對抗與消滅,而是將外來能量轉化爲腐敗物質,更接近於”同化”。作爲目前可考的交界地最古老能量,猩紅腐敗可能已經成功同化了更多從未聽說過的其它遠古物質,這才導致了我們無法再對百相時代之前發生的事件做出任何考古追溯了。

在百相時代,猩紅腐敗的主要敵人是無上意志的黃金流星。但這一回,腐敗能量並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將盧恩能量同化。在兩者互相結合的過程中,生命能量在腐敗的影響下由整體分裂成爲獨立的個體。而部分猩紅腐敗能量也發生了轉化,變成了紅色的血液,即構築我們現代生命個體的基礎物質。這種初始之血,也可能是另一位外在神祇“無形與真實之母”的起源。

有關“猩紅腐敗分裂爲生命個體”的推論,線索主要來自於米莉森五姊妹——她們明確都是女武神瑪蓮妮亞受腐敗影響而分裂的生命實體。另外,猩紅腐敗禱告的印記形如子宮,可能也在暗示它是生命的搖籃。

由於涉及真實之母的信息較爲稀缺,其悠久的存在又是一個事實,有不少推論將真實之母視爲一個獨立的遠古初始能量。然而我不這麼認爲,這基於一個簡單但卻不可忽視的線索——血液和腐敗都是相同的深紅色。

在《黑暗之魂》中的毒也有強弱之分,卻沒有在這此大作文章。然而在本作中,“毒”雖然依舊存在,但出現了“猩紅腐敗”這種與毒類似,但顏色不同的新物質,試圖以此作出更多故事擴充。問題在於,猩紅色(scarlet)本意就是用來形容血液的,編劇團隊爲什麼要將更加能代表毒的綠改成這種不自然的紅?在一個重視顏色象徵的文學作品中,我認爲這樣的聯繫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當然,“血液來源於腐敗”確實是一個大膽的猜測。在之後有關“真實之母”的章節中,我將會提供更多線索來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還是先回到腐敗物質本身的話題上。對猩紅腐敗這一物質來源的考據,主要還來自於它後來的信徒創造的腐敗宗教。這些信徒包括有毒植物、類似蟲類生物的腐敗眷屬、以及身上長滿真菌的蘑菇人等。他們以猩紅腐敗爲信仰,創建了以毒蠍爲形象的神祇腐敗神(Rot God)

毒物們建立過崇拜腐敗神的輝煌文明,也留下了不少痕跡。但腐敗神後來卻不知爲何而遺棄了它們,這些毒物王國也隨之衰落,只有殘存的腐敗眷屬們仍不離不棄地侍奉着腐敗神。

基於這些信息,我推斷所謂的腐敗神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神”,它可能只是猩紅腐敗這一物質屬性的外在體現。正如前文中提到,如果說無上意志是“逆熵”的具現化形象,那麼,猩紅腐敗就可以理解爲“熵”本身,也就是無序混沌的自然世界。

若按照這種理論繼續推演,猩紅腐敗並非來自於宇宙的某個外來天體,它就是宇宙本身的另一面。只要有物質出現,猩紅腐敗便會滋生。

作爲逆熵物質的象徵,“生命”毫無疑問是猩紅腐敗最想排斥的東西。腐敗物質自始至終地都在腐化包括生命在內的其它一切物質,目的就是使世界歸於熱寂。這樣看來,猩紅腐敗是“被迫”參與了生命熔爐的演化,它厭惡熔爐誕生的任何生命形式,自然也就不會認同這些從生命熔爐中演化出來的毒物,因此纔會拋棄他們。

位於地底深處、仍舊信奉着腐敗神的腐敗王國“一部分”,從地理位置推測,它們興盛以及被拋棄的時間可能非常久遠,甚至要早於同樣古老的諾克斯文明。

儘管到了現代,大多數生物仍憎恨着這種劇毒物質,而腐敗物質也仍然在本能地排斥任何生命。但也不得不承認,有對抗纔會有進化,正是猩紅腐敗在生命熔爐中造成的影響,整體生命得以演化並分裂,從而誕生世俗意義上的個體生物。

熵與逆熵之間的對抗,創造了物質與自然,創造了生命與文明,創造了《艾爾登法環》的整個故事。

(2)靈體的塑形——星月同盟

在敘述完無上意志和猩紅腐敗這兩大抽象能量後,接下來要講的對象就沒有那麼抽象了。首先便是天空中抬頭便能看到的月亮星星

先前在無上意志的章節中,我們提到了光的概念,從中可以獲知,光是能夠照亮黑夜的能量。然而,光也是分類型的。無上意志帶來的黃金流星是金黃色的溫暖之光,我們可以暫時將其理解爲日光(它是不是太陽的光?這個問題下一章節再提)。實際上,還有一種銀藍色的寒冷之光,這就是星月所帶來的星光與月光。

交界地所處的地區,太陽不會直射交界地,但兩顆大月亮始終懸掛於高空,一顆爲白月(Moon),一顆爲暗月(Dark Moon),加上黑夜中密佈的羣星(Stars),便構成了宇宙中的星月勢力。它們孕育着與無上意志不同的能量。不過,儘管羣星與月亮屬於同盟,兩者往往放在一起描述,但月亮與羣星是兩種類似但不相同的能量,同盟間的關係也並非像表面那般穩固。

在月光祭壇,玩家可以同時看到兩顆月亮。暗月躲在黃金樹後面 ,顏色相對暗淡。

月亮是一種獨特的能量物質。儘管無法確定月亮本體的構造屬性,但它後來創造出來的東西來看,普遍存在一種稱作銀色淚滴(Silver Tear)的冰冷銀白色物質。這種物質類似可變形的液態金屬,很可能就是月亮本體的構成材料。

當月亮滿月時,在交界地就可以獲得來自於它的更多力量。另外,與月亮有關的信息也相對偏陰柔,有女性的象徵。

白月和暗月之間具體是什麼關係?尤其是從幽影地的概念中基本可以確認,暗月是白月的影子。不過,有關影子的概念十分抽象,我們可以稍後再提,在大多數情況下兩顆月亮仍可以看作是獨立的天體,他們彼此依偎、相互存在,可以被視作雙胞胎姐妹一樣的存在。

羣星則是一種藍綠色的結晶物質。墜落到地面的星星結晶,在交界地常被指代爲輝石(Glintstone),也是所謂魔法的起源。羣星的起源比起月亮要更爲神祕,這主要是由於嘗試瞭解羣星起源會導致肉身水晶化而失去自我意識,很難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可能是質量的原因,巨大的月亮對羣星具有引力,可以讓羣星圍繞着月亮旋轉,這可能也是星月同盟形成的本質。實際上,羣星在此時的定位更像是月亮的小弟,它們的戲份暫時還不多,本章節僅僅提一下它們的存在,有關具體的介紹,我計劃放到後面(諾克斯、卡利亞章節)再進行討論。

作爲宇宙的強大勢力之一,星月同盟和無上意志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種矛盾可能來自於它們對交界地這片土地的爭奪,也可能涉及到無上意志的起源(星星的爆炸產生了無上意志)。但無論對抗的起源爲何,星月同盟最終不敵無上意志,在這兩股宇宙級能量之間的對抗中被擊敗了。

有關於這場“宇宙戰爭”的具體細節,我們還得引入另一個天體——黑月(Black moon)

是的,曾經的交界地天空中還存在第三顆月亮。黑月在遠古文明時期(大致爲古遺蹟文明興盛的時間點)就被無上意志所擊碎。黑月的碎片擊中了交界地而發生了地震劇變,爲遠古文明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也帶來了神祕的新能量。

擊碎後的黑月本體則擁抱了宇宙中的黑暗能量,它成爲了黑夜之王。黑夜之王的形象更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數星星也離開了原來的星月同盟,轉而投靠黑夜。

宇宙戰爭後星月勢力的變化

白月、暗月、以及黑夜之王的亙古黑暗。這三大魔法都有個非常明顯的相同特徵——會吸引魔法和禱告。這是我認爲黑夜之王本質也是一顆月亮的主要線索。

需要強調,以上有關月亮與無上意志的戰爭、以及黑月本體的去向都僅是推測。實際上,在處理關於宇宙各勢力之間的故事時,官方就是有意克蘇魯化的,也許,“不可名狀”纔是這段劇情最好的解釋。

我們沒有必要對宇宙之間發生的事情過於細究,而應該將故事重心放到宇宙能量對交界地產生了何種干涉上。

月亮對交界地的改造要明顯早於無上意志。不過這種改造不像黃金流星,而是向地表細水長流般地投射無數包含星月能量的星光碎片(Starlight Shards)

至於月亮在生命熔爐中的干涉影響具體是什麼,這是遊戲中較少給出的信息,但從生命熔爐的演化歷程中來看,尤其是從銀色淚滴的變形特性以及銀色淚滴的“胚胎”形狀來看,月亮物質在生命熔爐中產生的影響很可能就是塑形,正是銀色物質決定了生命個體的外貌結構,不僅是物理層面,精神層面上也是如此。換句話說,銀色物質將生命這種雛形能量物質塑造成了有形狀的肉體與靈魂。

不僅如此,銀色物質也使生命個體產生了一種“隔絕罩”,無法再被無上意志的能量直接影響控制,這使得個體生命的獨立自由意志得以形成。作爲“造物主”,銀色物質主要帶來了“隔絕”的概念,並使得生命擁有了自己的形狀。這是其在生命熔爐中起到的關鍵影響因素。

本期已結束。這期比較短,因爲把宇宙能量篇拆成了上下兩部分,畢竟這幾大能量之間的關係並不大~分開來敘述更適合大夥兒討論。

以下爲推論總結的省流版:

  • 猩紅腐敗是最初出現在交界地上的物質,是生命熔爐的“基底”,也是生命的搖籃。

  • 猩紅腐敗的劇毒只是現代生命因進化而排斥的反應。

  • 腐敗的本質更接近於”同化”。因爲腐敗已經同化很多遠古物質,這才導致了我們無法再對百相時代之前發生的事件做出任何考古追溯。

  • 血液起源於猩紅腐敗,但不是由猩紅腐敗主觀意義上形成,而是來自於腐敗與盧恩間的對抗。

  • 猩紅腐敗象徵着“熵”本身,也就是無序混沌,趨向熱寂的自然世界。

  • 腐敗神並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神”,它只是猩紅腐敗這一物質屬性的外在體現。

  • 猩紅腐敗“被迫”參與了生命熔爐的演化,它厭惡熔爐誕生的任何生命形式,也包括信仰自己的腐敗王國。

  • 盧恩生命能量在腐敗的影響下由整體分裂成爲獨立的個體。

  • 白月暗月始終懸掛於交界地高空,加上羣星,構成了星月同盟勢力。

  • 月亮所帶來的月光是一種寒冷的銀藍色的光,與盧恩能量對立,但也能照亮黑暗。

  • 月亮對羣星具有引力,可以讓羣星圍繞着月亮旋轉,這也是星月同盟形成的本質。

  • 星月同盟和無上意志是敵對關係,但星月同盟打不過無上意志,在宇宙對抗中被擊敗。

  • 曾經還有第三顆月亮——黑月,黑月在宇宙對抗中被擊碎。

  • 擊碎的黑月碎片墜落在交界地引發了地震,黑月的本體化作了黑夜之王——類似黑洞的存在。

  • 月亮所蘊含的銀色物質在生命熔爐的演化中產生的影響是塑形。即將生命這種雛形能量物質塑造成有形狀的肉體與靈魂。

  • 銀色物質也使生命個體產生了“隔絕”的概念,這使得個體生命的獨立自由意志得以形成。


未完待續~下一期將主要描述宇宙中的剩下兩大原始能量勢力——太陽和虛空。

我會在下面的合集中實時更新連載。歡迎點贊關注充電,加速作者的更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