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釋:以下性能解析數據均來自極客灣頻道。
一、基礎架構
【麒麟9000S】
◇ CPU:1×泰山大核(2.62GHz)+3×泰山中核(2.15GHz)+4× A510小核(1.5GHz),8核心12線程;
——L3緩存:4 MB。
◇ GPU:Maleoon 910•750MHz;
【麒麟9010】
◇ CPU:1×泰山超大核(2.3GHz)+3×泰山中核(2.18GHz)+4× A510小核(1.55GHz),8核心12線程;
——L3緩存:8 MB。
◇ GPU:Maleoon 910•750MHz;
二、核心性能對比
❶【SPEC 2017•峯值性能】
◆ 泰山超大核,整數約4.54分,相較泰山大核提升約12%;
◆ 泰山超大核,浮點約7.77分,相較泰山大核提升約9%;
❷【SPEC 2017•同頻性能】
◆ 泰山超大核,整數約4.54分,相較泰山大核同頻提升約25%!
◆ 泰山超大核,浮點約7.77分,相較泰山大核同頻提升約20%!
——IPC性能飛躍式升級,IPC性能處於Cortex-X2與X3之間!
❸【SPEC 2017•能效曲線】
◆ 泰山超大核全頻段能效,大幅領先泰山大核!
——基本持平,驍龍888版本Cortex-X1超大核。
◆ 麒麟9010同款泰山大核,實際能效相較9000s也略有提升。
三、理論性能測試•CPU
❶【Geekbench 5•性能】
◆ 麒麟9010於該項目中,相較麒麟9000s,CPU單核多核性能均有提升;
——CPU多核極限性能略強於驍龍8+Gen1。
❷【Geekbench 5•能效曲線】
◆ 麒麟9010於該環境下,CPU能效優化明顯,中高頻段能效均強於驍龍888/麒麟9000S;
——中頻能效接近驍龍8+Gen1。
❸【Geekbench 6•能效曲線】
◆ 麒麟9010於該環境下,CPU多核心得分約4769分;
——CPU能效優化明顯,中高頻段能效均強於麒麟9000S。
四、理論性能測試•GPU
◆ Vulkan/OpenGL性能對齊,特定頻點能效略有提升;
——相較前代整體規格近乎一致,但驅動有所升級。
五、續航
◆ 於該項目中,華爲Pura 70 Ulta,共堅持約九小時13分。
——相較mate 60 Pro 亮屏續航大幅提升!
六、遊戲實測
❶ 【原神】
◆ 註釋:華爲Pura 70 Ulta,實際遊戲分辨率僅648p,落後於主流安卓平臺以及華爲Mate60 Pro。
◆ 測試條件:25度室溫、300尼特亮度、WIFI環境、最高畫質;
◆ 華爲Pura 70 Ulta,與該項目中平均幀率爲54.4幀,平均功耗約6瓦;
——60幀功耗約6.69瓦。
◆ 機身溫度:測試結束後,最高45.3度;
❷ 【原神•高壓】
◆ 測試條件:30度室溫、300尼特亮度、5G網絡、極高畫質;
◆ 華爲Pura 70 Ulta,與該項目中平均幀率約50.6幀,相較前代提升巨大!
◆ 機身溫度:測試結束後,最高47.1度;
❸ 【王者榮耀•60幀】
◆ 華爲Pura 70 Ulta,於該項目下平均功耗約3瓦,略優於華爲Mate60 Pro;
❹ 【王者榮耀•120幀】
◆ 華爲Pura 70 Ulta,於該項目中,平均幀率約119.2幀,平均功耗約4.4瓦;
——相較前代,提升巨大。
❺ 【崩壞:星穹鐵道】
◆ 實際遊戲分辨率爲744P,接近主流安卓平臺。
◆ 測試條件:25度室溫、300尼特亮度、WIFI環境、最高畫質;
◆ 華爲Pura 70 Ulta,於該項目中,平均幀率約33.5幀,平均功耗約7.1瓦;
——相較前代進一步提升。
七、微架構提升
【泰山超大核】
◆ 前端解碼單元:由泰山大核的6寬度,升級爲8寬度;
◆ ALU數量:由泰山大核的4個,大幅增加到了6個;
◆ 整數單元:Scheduler調度隊列,進一步增加,吞吐量進一步增大;
◆ 浮點執行單元:調度隊列,由泰山大核的46,大幅增加到了96;
◆ Load和Store單元:進一步優化;
◆ PRF:相較泰山大核進一步增大;
◆ TLB:進一步增大/可進一步優化內存、緩存性能;
◆ 分支預測失誤率:相較泰山大核提升約10%,對比蘋果A17 Pro,落後約30%;
◆ 分支指令延遲:相較泰山大核提升約一級。
◆ 核心互聯延遲:大小核延遲略有增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