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qi。最近收到了七彩虹借測來的一塊純白主板,回想起年前一位小白朋友曾找過我,想讓小弟我幫她寫一套「純白海景房」,當時恰好缺預算,找了一圈沒有既便宜又性能好、同時還得滿足白色主題的主板,無奈下爲了白色顏值犧牲了性能,買了塊丐版應付。如果這塊主板早點出,或許當時的選擇就是它而不是那塊丐版啦,只能說利好如今想以高性價比裝純白主題主機的朋友們了,至少又多一個不錯的新選擇。
今天這期評測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關於這塊純白色調的高性價比主板——七彩虹BATTLE-AX B760M-WHITE WIFI V20。(以下簡稱爲七彩虹B760M冰霜戰斧)本期評測依舊是長文形式,文章可能較長,感謝您的耐心觀看與支持~
七彩虹BATTLE-AX B760M-WHITE WIFI V20
省流部分:
開篇先來簡單總結這塊主板,測試下來我對他的印象就是性能釋放表現不錯,輸出穩定,然後在顏值上可謂是十分漂亮,特別是這個霜白色能很好的搭配、契合純白機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堆料很足且定價僅799元,性價比着實不錯,很香。相比動輒上千的知名主板們,七彩虹B760M冰霜戰斧用料紮實,在質感、顏值上不輸他們的同時,性能輸出、釋放上又能與他們十分貼近。總的來說,是一塊適合純白海景房的好板。
細節上我感覺還是有不少能夠去優化的點,比如Debug燈位置有些反常規;明明有這麼好看而且實用的大面積散熱裝甲,卻沒做一體式IO擋板;無線網卡不是滿血;雖然BIOS裏大部分常規功能都有了,但依舊有優化空間等等。
寒暄就簡單到這啦,來看正篇。有請本期主角七彩虹B760M冰霜戰斧,讓我帶大家展開細看這塊主板,一起看看它表現如何吧。
主板規格
七彩虹BATTLE-AX B760M-WHITE WIFI V20
爲了更直觀展示主板配置,我根據官方宣傳簡單粗略做了個表,如有錯誤還請見諒。
主板規格詳情
主板規格如上圖所示,從圖可以看出七彩虹這塊B760M冰霜戰斧堆料不少,功能全面、可拓展性高。不同於B760M常見的DDR5規格內存,採用DDR4內存的優勢在於其性能上十分接近DDR5,但價格會相對更加便宜、親民。
開箱
包裝設計
純白色調包裝,與本體相呼應
首先來開個箱,可以看到外包裝的整體設計語言依舊是熟悉的七彩虹簡約精緻風格,與通體優雅簡潔的純白色主色調交相呼應。正中間則是設計了醒目的戰斧LOGO與型號,對角則是有科技紋路作爲點綴。
兩種戰斧標誌,背部是全英文的配置、功能等宣傳
在包裝側邊還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戰斧標誌,到了背面是配置、功能宣傳,但是語言卻是全英文……這點我很是詫異,或許是爲了照顧到全球市場?但用英文介紹配置始終是對部分國內用戶來說不太友好,很不直觀,總給人一種藏着掖着的奇怪感覺。
配件部分
配件部分十分全面,無線天線與SATA線材均細節的做了白化處理
拆開包裝後來看看配件部分,配件部分給了主板IO擋板、無線高增益天線兩根、SATA線材兩根、M2固態硬盤螺絲柱、螺絲*3、以及一本說明手冊。
讓我更詫異的是,外包裝背面配置說明部分的語言用全英文,但來到內部說明書又改全中文了……屬實是有些矛盾,讓我摸不着頭腦。
高增益天線爲白色設計
七彩虹對純白主板的受衆用戶需求還是很清楚的,無線天線以及SATA線材都採用了白色設計,顏色細節到位,值得好評。
說明手冊很簡潔、詳盡
我個人特別欣賞這本手冊的設計,雖然只有四頁紙,但其中的內容介紹其實特別詳盡。各種接口功能、用法都寫的很清楚,甚至裝機步驟等繁瑣操作都是以更現代化的二維碼形式說明,掃進去直接就是對應的視頻教學,手把手指導如何安裝,比單純的文字說明更淺顯易懂。
相比部分廠商那種厚重甚至上百頁的說明書,翻個功能找半天,顯然我會更喜歡這種簡潔直觀的形式,既環保、節約了紙張,又對新手用戶十分友好。
主板展示
整體設計
白色主色調+銀色金屬散熱裝甲
來到主板本體部分,外觀上主板採用了白色PCB與銀白色散熱裝甲設計,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這塊以白色作爲主色調的主板設計。
版型方面,主板採用了標準Matx版型,搭載B760M芯片組,CPU插槽爲LGA1700規格,支持12、13甚至14代intel酷睿處理器,內存方面採用4根DDR4規格插槽,頻率最大支持OC至4800MHz,內存容量上單條最大支持32G,總容量最128G。
PCB板的白色更接近於霜白色,色澤更深
通過與包裝的白色相對比,可以看到主板PCB的白色在色澤上會更加深沉,更接近霜白色,也難怪官方會稱之爲冰霜戰斧。
戰斧元素塗裝
在板身上還有着不少戰斧相關元素的塗裝點綴,既豐富了白色PCB底板的層次,使主板更加立體,又能令在視覺上更具科技感。
厚實的銀白色散熱片,底下還有導熱膠覆蓋
主板採用了銀白色的大面積金屬散熱裝甲,裝甲上不僅做了金屬拉絲紋路,還設計了不少斜紋凹槽,在視覺上更加鋒利,十分契合戰斧主題。此外,除了厚實的金屬材質設計外,底部還有導熱膠墊覆蓋,能使熱量傳導更加均勻、高效。
PCH南橋芯片部分也有金屬散熱覆蓋
除了供電部分,PCH南橋芯片上也有散熱金屬覆蓋,採用了與上述一致的凹槽加金屬拉絲紋路設計,同時正中間還有着COLORFUL的七彩虹的品牌LOGO。總體來看,散熱這塊用料很足,放在這個價位段屬實是越級了不少。
供電部分
12+1+1相供電設計
核心供電部分,主板採用了12+1+1相CPU供電,55A高規格Dr.Mos,輔以厚實的金屬散熱裝甲,官方宣稱其供電強勁且十分穩定。我感覺這套供電規格就是衝着中高端i5帶K級別去的,這規格只要CPU散熱給到位,可以說是穩穩當當。
CPU供電接口採用8pin+4pin組合
供電接口部分,主板採用了8pin+4pin組合。雖然沒上到雙8pin設計,但帶帶i5還是綽綽有餘的,反觀一些熱門賣上千的B760M主板也依舊是8pin+4pin組合,配備這規格多少也算“越級”了。
供電芯片爲BR003P1V,PWM芯片爲RT3628AE
既然提到供電,也來看看供電的芯片部分。其中,供電芯片爲BR003P1V,最大電流能到55A;PWM芯片爲RT3628AE,跟同廠老大哥CVN系列用的同款,在供電上也能算是一種技術下放了。
接口方面
背部IO接口
看完供電來看接口部分,背部IO接口十分全面且佈局合理,最頂上爲視頻輸出接口的HDMI與DP常規組合,配合帶獨顯的CPU能兼容市面上大部分顯示器。
之後是4個USB 2.0接口,一個USB 3.2 gen2 Type-C接口,支持滿速10Gbps的傳輸速度。往下是USB 3.2 gen1的USB-A口兩個,還有2.5G有線網口加WIFI6雙網組合,以及3個高清音頻接口。
網絡
老朋友瑞昱RTL8125BG,常見的2.5G網卡芯片
網絡方面,主板搭載有線2.5G+無線WIFI6雙網組合。其中有線部分網卡芯片採用了瑞昱RTL8125BG,十分常見的標準2.5G網卡。
無線部分是我很無語的點,採用了AX101,而非滿速常見的AX200/201。在天線規格、頻段、最高速率等方面都有閹割,雖然支持較新的WIFI6以及藍牙5.2協議,但在無線網卡上省成本對我個人來說,是很不爽的。
音頻
共有4個音頻電容,採用分割線設計
音頻這塊是七彩虹宣傳的賣點之一,官方稱主板搭載了4顆專業HIFI音頻電容搭配音頻分割線設計,能夠有效隔絕主板高頻信號噪音的干擾。此外還有戰斧經典的Audio Nature音效,能讓聲音更加純淨、自然。
由於我本人是木耳,同時我對音頻這塊並沒有多深的造詣。接上耳機試聽後,只能說我的聽感也就是單純的能聽、好聽,過得去。
存儲拓展性
3個滿速 M.2 PCIe 4.0 x4接口
存儲拓展性方面可謂是這塊主板的強項,採用了同價位少見的三M.2口設計,同時三個接口均爲滿速的PCIe4.0 x4規格,且在長度支持上覆蓋了市面上大多數M.2固態,支持2242/2260/2280三種。
同時還有4個SATA接口
除了3個滿速的PCIe 4.0 M.2接口外,還有4個SATA接口。這套存儲拓展組合對於絕大部分常規用戶而言綽綽有餘。甚至對於少數NAS等大容量需求的專業玩家們來說,四盤位SATA再算上三個滿速M.2口,也能輕鬆滿足其大容量的存儲需求。
出於私心的想法:M.2_2口或許能兼容22110嗎?
或許是出於垃圾佬的直覺,我從第一眼就總感覺M.2_2口應該能兼容22110,但想了想在佈線上需要重新調整,且會導致與3口不再齊平,影響觀感。
其實22110這種罕見的長度規格支不支持都無傷大雅,只是出於我個人的私心罷了,畢竟大船來的垃圾我撿了不少,如果能用上當然更好嘛,哈哈。
Type-C前面板接口
居然還支持做了前置Type-C
值得一說的是,主板還支持前置面板的TypeC口,這在同價位可以說是十分少見了。但可惜的是USB 3.2 gen1,其速率只有5Gbps。不過有總好過沒有吧,若是實在想追求速率,可以接主板背置IO的那個C口。
風扇&ARGB接口
共5個4Pin風扇接口、兩個5V ARGB+兩個12V ARGB接口
風扇接口及其位置如圖所示,共有3個機箱風扇接口、一個CPU風扇接口以及一個水冷專用的水泵接口。ARGB接口共4個,分別爲兩個5V、兩個12V。
從接口數量上來看,風扇及RGB接口的數量十分合理,但我個人認爲目前市面上大多數ARGB均採用5V設計,12V接口其實可以減少、甚至取消了。
另外,雖然大部分佈局都算合理,但實際裝機體驗下來,左下角的5V ARGB口還是偏遠了些,特別是海景房機箱,進風位置更接近右下角,常規風扇自帶線材只能勉強夠到左下角,同時不利於藏線,會很突兀。
細節設計
免螺絲的卡扣式設計
免螺絲的卡扣式M.2固定設計,這點超級好評
這個M.2固定方式真是神來之筆,我真的超級喜歡,作爲一個裝M.2經常掉螺絲的人,這設計確確實實能大幅度提升我的裝機體驗。
硬盤一插,卡扣一轉,十分簡單方便
目前這個設計只支持2280長度規格硬盤,其他2242以及2260規格的依舊需要用到附贈的硬盤柱+螺絲固定。但支持2280規格就已經覆蓋了市面上大多數M.2硬盤規格,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
位置不太常規的Debug燈
Debug燈沒有缺席,但位置不太常規
說實話第一眼看這塊主板真的沒留意到有Debug燈,還以爲沒搭載。直到我裝完機後,開機才發現它在最下方偏左的一個非常規位置,而不是在常見的右上角。不過有總好過沒有,就是這個位置我個人還需要適應下。
性能部分
看完主板外觀以及配置方面,來看看性能表現部分。
測試前
配置展示
在開始性能部分前,簡單過一下測試用的參數配置,爲了更直觀展示,我這裏也簡單列了個表。
測試平臺配置
i5 12600kf降價後比i5 13400F等更值,性價比一下就高了許多
其中CPU部分選用了最近降價不少的i5 12600KF,僅千元左右配合七彩虹B760M 冰霜戰斧,兩者搭配便可謂是極致性價比。其他部分均在不影響主板測試的前提下,順手拿的,主打一個有啥用啥。
測試平臺展示:用的開放式坤架,顏值上意外挺搭的(這黑白線總讓我想起一位故人,他教我裝機時長兩年半)
本來用機(kun)架是爲了方便,但裝完後意外感覺還挺好看的。測試完後,又考慮到想更直觀展示RGB,還模擬海景房裝了一次機器。
軟件生態:iGame Center
七彩虹iGame Center
首先,來看看主板的軟件生態:七彩虹iGame Center。除了常規且常用的查看配置、硬件監控、ARGB燈效調節等功能外,新更新還引入不少挺好玩的功能,比如算力測試、俱樂部、遊戲領域等。
傳統控制中心的保留項目:ARGB燈效調節
由於本次配置用亮機卡,而且不涉及遊戲測試,這部分新功能留着之後的評測來吧,我們還是來看看與主板顏值息息相關的ARGB燈效調節。
誰懂,爲了兩張對比照片,又裝一次機
爲了展示RGB,我專程從舍友那借(強拆)來了海景房機箱以及三把ARGB扇,又裝了一次機器,專門爲家人們展示ARGB效果。
初次打開iGame Center的情況下,RGB顏色會自動變爲默認的紅色,我猜測是爲了映襯戰斧主題而刻意選的紅色吧。然後通過上述iGame Center的硬件調控部分,燈效上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節。
BIOS
由於篇幅有限,本期評測的BIOS功能就淺顯講講,不展開贅述。
BIOS主頁
七彩虹主板的BIOS一直都是這種簡潔直觀的設計,可以看到主頁信息較爲全面:風扇轉速、處理器電壓,溫度、主板電壓,溫度等監控一應俱全。功能方面較爲齊全,常用的XMP、雞肋的EZ OC甚至少用的RAID陣列都放在了首頁。
(可以看出七彩虹對這塊板子的存儲拓展性定位還算有自信的,RAID陣列都搬出來首頁了。)
超頻OC下的細分選項較爲全面
可惜時間有限,不然還想用這塊板子試着超一超內存玩玩,也只能下次有機會、有時間再玩咯。可以看到除了首頁外,在超頻OC的細分選項這也能開啓XMP。
VT-d與Re-Size BAR技術默認開啓
經常用PC掛模擬器的朋友,肯定跟我一樣很熟悉這個VT-d虛擬化支持選項,這點七彩虹是默認開着,不需要再手動打開了,省事不少哈哈。
除了VT-d外,Re-Size BAR技術也是默認開啓的。這項功能實際類似於AMD的SAM【顯存智取技術】,能讓處理器直接讀取顯卡顯存內的數據,進而提升圖形性能。
除此之外,有延長線需求的朋友們可以留意下,PCIe x16插槽的版本也是在這頁面調節,版本設定需與延長線版本一致,否則可能點不亮。
比如設定在Gen 5(PCIe 5.0),從理論上向下兼容Gen 4(PCIe 4.0),但插上有概率點不亮。
這點工程師曾跟我解釋過,只要是用了延長線,就需要在BIOS中固定與您顯卡對應版本的PCIe 3.0/4.0/5.0,否則將會有概率點不亮。
針對13、14代帶K處理器,主板還支持刷104微碼降壓
熟悉intel的朋友都知道,這代B760芯片組鎖電壓同時策略十分激進,高電壓導致13、14代帶K處理器溫度時常高居不下,解決這一問題的其中一種較爲有效的辦法便是刷最初的104微碼降壓。
對於104微碼,我個人持保留意見,實測過舍友的某大廠熱門主板帶i5 13600KF,刷104微碼確實能將i5 13600KF降壓,雖然溫度表現多少有所改善,但依舊偏高同時還伴有小部分的性能損失。對於B760芯片組,我個人還是偏向於搭配i5 12600K,或者不帶K的處理器使用。至於i5 13600K及往上的帶K處理器,建議一步到位上Z790芯片組,能夠直接通過BIOS設置降壓。
性能測試
CPU-Z
CPU-Z測試
開始測試前,先用CPU-Z來看看cpu規格以及跑分測試。規格方面可以看到i5 12600KF採用了10nm工藝,由6個性能大核+4個能效小核組成,共16線程。此外,三級緩存20MB。
跑分測試分數方面,單核764分,多核6949分,通過對比13900K可以看到,單核性能十分接近,多核也有其42%的實力。
AIDA64
PL1 380W PL2 400W
再來用AIDA64來看看主板的綜合參數。可以看到主板PL1與PL2設定相當激進,分別爲380W以及400W,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拿錯主板了。
從前面展示的供電部分來看,這塊主板對於中高端i5等處理器來說確實給力,對於i5 13600KF甚至i5 14600KF基本都能提供足夠的性能釋放,更不用說我這塊TDP僅125W的小弟弟i5 12600KF啦。
FPU單烤十分鐘
依舊是AIDA64內用FPU單烤CPU十分鐘,可以看到此時CPU的電壓不到1.2V,CPU功耗在140W上下。同時6個性能P核心頻率穩定在4.5GHz,4個能效E核心頻率則是穩定在3.4GHz,性能表現符合i5 12600KF該有水準。
CINEBENCH R23
再來跑下CINEBENCH R23試試。
單核測試運行5分鐘左右
可以看到單核測試期間,CPU電壓依舊維持1.2V左右,同時P核、E核表現與單烤時一致,分別維持在4.5GHz與3.4GHz。此時性能釋放僅比單烤時低5W,在135W左右,依舊是i5 12600KF正常水準。
單核1817pts,多核16631pts
經過單核、多核各一輪測試,得到成績單核單核1817pts,多核16631pts。參考常規i5 12600KF成績單核1750左右,多核16600上下,可見CPU性能毫不受限,單核成績甚至超了不少。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CPU Profile各線程測試
最後通過3DMark CPU Profile來看下,在各線程情況下的分數表現,可以看到,單線程1026分,雙線程2000分,四線程3813,八線程6038,十六線程&滿線程下分別爲7910分&7896分,成績十分契合i5 12600KF的平均水準。
測試小結
主板散熱表現方面,由於沒有溫度槍,就簡單說下在測試途中用手觸摸感受一下吧。得益於CPU散熱風道流動,左側散熱片觸感溫熱,而上方散熱片則是有些燙手,簡單從體感上就能明顯感覺到兩塊大面積的散熱片對實際散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幾輪不同的測試下來,基本確定七彩虹B760M冰霜戰斧能夠完全發揮i5 12600KF這類帶K處理器的實力。CPU搭配上,由於B760芯片組高電壓策略,我個人推薦搭配i5 12600K,或13、14代的不帶K處理器使用。
總結時間
綜合來看,七彩虹BATTLE-AX B760M-WHITE WIFI V20是一塊產品力十分強勁的主板,性能上,它有着12+1+1相供電,搭配大面積散熱裝甲,供電、散熱表現相當給力,輕鬆帶動i5 12600KF。同時拓展性方面極其優秀,同價位少見的3個M.2滿速接口+4個SATA的存儲拓展組合,輕鬆滿足絕大部分用戶對大容量存儲空間的需求。
七彩虹BATTLE-AX B760M-WHITE WIFI V20
外觀方面,霜白色PCB+銀白色大面積金屬散熱裝甲,既保證了散熱,同時又十分契合純白主題裝機。最後不得不提的還得是它超高的性價比,同價位少有的越級堆料、同價位少有的拓展規模、雙網組合的全面功能配置等等。
顏值上很契合純白主題機器
正如我開篇所說,它確實有些細節沒做到位,還有不少我所期待但沒做好的地方。但畢竟親民的售價擺在那裏,用料紮實、高性價比的同時,還是白色主板。對喜好白色、想搞純白主題裝機的朋友來說,很值得推薦。
據官方反饋,目前B760M冰霜戰斧主板僅在京東旗艦店獨家售賣,估計等板U套裝出來將會更便宜,亦或者不着急的朋友可以先加購物車,等一波即將到來的618,到時性價比肯定會更高。當然,對於剛需、最近又恰好有想裝純白主機的朋友們,可以考慮入手一波,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