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半夜三更在罗马城里闲逛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各位盒友,好久不见,我是写生活杂谈的狄仁杰,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我在罗马旅游的所见所闻和趣事。

前情提要:长剑盔甲、火枪大炮与幽灵传说?一文带你在圣天使堡里云旅游

夜晚的觅食行动

从圣天使堡出来以后,摆在我面前的是两个行动方案。

第一,去不远处的梵蒂冈溜达溜达,毕竟兄弟会里e叔从圣天使堡顶端跳下来,打开降落伞后一分钟就能滑翔到那里。第二,去干饭。

细心的朋友如果熟读我之前的游记,会发现我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从酒店到圣母大殿,从尼禄的金宫和图拉真浴场到斗兽场和君士坦丁凯旋门,从帕拉丁山和古罗马广场到图拉真凯旋柱和威尼斯宫,从万神殿到圣天使堡,几乎跨越了大半个罗马城区,但除了早饭外什么也没吃,连杯水都没喝!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加上这时候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博物馆早就关门了,去圣彼得广场看人挤人也没意思。因此,我果断定下战术决心——敲定方案一,干饭!

罗马路边的喷泉水能喝吗?

在罗马街头,24h不间断的直饮水喷泉随处可见。有的是狼头型,比如我白天爬帕拉丁山时看到的。有的是水管型,比如我在圣天使堡附近口渴时撞到的。

欧洲的矿泉水贵,一瓶一欧起步,通常要两欧,机场和热门景点附近的甚至能高达三到五欧。大晚上我也懒得去便利店了,于是就从书包里取下保温杯,伸到水龙头下,灌了大半杯,咽下一大口。

罗马街头的喷泉直饮水是什么味道呢?谈不上多好喝,但也不算苦涩,就是正常的自来水的味道。能解渴就够了。我打算再把水杯灌满,以便不时之需。

就在我要把杯子再度凑到水龙头前,一个女人牵着一条金黄色的狗走来。狗狗显然也是渴了,看到水龙头就和看到肉骨头一样激动。无奈之下,主人放开了锁链,让它喝个痛快。

然而,那条狗几乎是用嘴对着水龙头喝的,像吮吸骨头一样。我不经意间瞅了一眼手里的保温杯和里面的半杯水,心想:这杯水不能要了。

可我终究没把剩下的水全倒进台伯河里。当然,我以后再也不会接罗马街头的喷泉水喝了,除非真的到了要渴死的地步。

找不到当时的图了,用网图凑合一下

在罗马吃意大利菜

来罗马的第一天晚上,我吃的是家乡菜——中国火锅。但好不容易来一次意大利,总不能天天吃中餐啊。毕竟比国内要贵多了,国内一百多能和室友吃到火锅自助,欧洲却要两到三倍价格。

我的脑细胞迅速运作,很快又列举了两个计划:意大利菜和日料。意大利菜不必多说,而国内高档点的日料也要两三百(鹅肝无限畅吃的那种),欧洲也是这个价格,加上以自助为主,很适合我这样饿了大半天的人。

作为成年人,我的选择是:都要!我看中了圣天使堡北边一家挺远的日料店,打算走路过去,并沿途搜索意大利餐厅。

来意大利旅游,我主打一个随遇而安,就像随风飘荡的柳絮一样。因此我并没有特意去搜罗马知名的正宗老字号意大利餐馆,而是在街头看看招牌上的食物照片,只要觉得对我胃口,就用谷歌地图查一下评价,只要评价不是低的离谱,就进去看看。

因此,当我看到一家小餐馆店门口的广告上写着披萨加饮料7欧,披萨看起来还挺大时,立刻搜了一下评价。评分在4分以上,嗯,那就是你了!

披萨被放在船桨形状的木板上,直送到我的室外宝座上。它是双拼的,我选了蘑菇加培根,饮料则是柠檬水。味道还不错,没有我之前吃的意大利披萨那么咸。份量也挺大,但是我今天走了三四万步,实在饿坏了,可谓欲壑难填。

服务员也是个幽默风趣的家伙。这次我也没和他开菠萝披萨的玩笑,而是指着宣传牌上的红色鸡尾酒图片,说再加一份这个。结果他面露难色,说这是夏天的特色饮料,西瓜味的,秋冬季节做不了。

我:没关系,你们店里还有什么特色鸡尾酒?服务员的话匣子顿时打开了,喋喋不休地向我宣传他们家的招牌饮料,很是得意。于是我又点了一杯名字好听的,可惜喝完才想起来要拍照。

在罗马吃日料

喝完鸡尾酒后,我风卷残云一般扫除了桌上的四块披萨,接着把服务员叫来,竖了竖大拇指,称赞了一句:“好吃!”把他高兴坏了。互道了“ciao”,我说下次来罗马还会来你们家,随后踏上了前往日料店的旅途。

这家日料店名为chopstick restaurant,而我们都知道chopstick是筷子。这是一家中国人在意大利首都开的日料店,确实是少见的排列组合。

从意大利披萨店走了半小时,来到一处繁华的商业街,虽没有高楼大厦,却是到处张灯结彩,竟让我找回了几分国内夜市的感觉。

我看了一眼招牌,就是这里。但这粉红色的霓虹灯光,这垂下来的帘子,这花里胡哨的装潢,不禁让我走进去前三思:这里真是餐饮?你这日料店,正经吗?

和我预想的不同,虽然餐厅是中国人开的,服务员却是清一色的意大利人(至少是欧洲人)。他们见我走近,连忙迎上来打招呼,问我坐室外还是坐里面。

这服务态度不错,很是积极。我微微沉吟:外面风大,有点冷,去里面看看吧。

餐厅里面的装饰风格正常了很多。作为自助日料,点菜的方式和国内类似,但也有所差别:并非去餐厅门口对着菜单告诉服务员自己要什么,也非扫码点餐,而是用一个ipad一样的电子设备点餐。

另外,和国内的自助餐模式不同,欧洲大部分自助餐厅只有食物和甜点是免费的,饮料酒水要另外付费。比如鸡尾酒7-9欧一杯,龙井茶6欧一杯,最便宜的矿泉水也是三欧一大杯(一升的那种)。

作为游乐园之星玩家的我深谙此中盈利之道:烤物和炸物多放些盐让你口渴,然后尽可能挣你的饮料钱。就像我当游乐园园长时冰淇淋不收费,但是水和上厕所费用直接拉满

服务员还想手把手教我ipad点餐机的使用方法。我笑了笑,表示这对我来说很简单,不用教。服务员意味深长地“噢?”了一声,带着笑容离开了。

点餐机上有英法意德四国语言,我选的是英语。由于我日语没学好,所以还是看不懂菜名,只能根据图片来点。

这家店午餐自助21欧,晚餐28欧。就像红警2的富裕地图一口气先造20辆灰熊坦克一样,我一下子点了二十道菜,先是三文鱼等寿司,然后是天妇罗等炸物,随后是大虾等烤物,最后补上甜点、水果和饮料,一共四十多欧。

四十欧相当于320人民币,确实有点心疼。不过难得来一次欧洲嘛,还是一天只吃一顿,还走了那么多路,还免费参观了斗兽场、万神殿和圣天使堡,省的门票钱都差不多有四十欧了。那就不要再纠结了,出来玩开心最好,开吃!

欧洲的自助还有一点和国内不同,那就是用餐时长往往不止两小时。像这家店我能从晚上九点吃到十二点关门,爽!

那天我大概确实是饿坏了,最后一共点了四轮,三四十道菜,一个人比隔壁桌四个人吃的还多,把坐我旁边的老外们都吓坏了

要是他们知道,我一小时前还吃了四块巴掌大小的披萨,喝了两杯饮料,可能下巴都要惊掉了

第一轮,寿司、烤大虾、鳗鱼都不错

三文鱼与芒果

第二轮,松板肉最好吃

上面的菜是三文鱼肉夹馍,出自意大利恶趣味的黑暗中华料理,对标菠萝披萨

第三轮

第四轮

我讨厌浪费粮食,所以三十道菜被我一粒米不剩地吃干抹净了,几杯饮料也喝的只剩下杯子和冰块了。中途几轮时略感有点撑,所以就在餐厅里随便走走,消消食。

我是店里最后一个离开的顾客。临走前,我再次和服务员道别,他们也热情地欢迎我下次再来。我暗想:你们竟然还敢让我下次再来?

就像《天龙八部》里萧峰说,像段延庆这样的高手如果有五六个,他就抵挡不住。要是像我这么能吃的家伙一下子来上五六个,那么这家店也迟早要关门

罗马的夜晚静悄悄

服务员帮我推开门,我披上外套,一头扎进黑暗的街道。

罗马的夜晚静悄悄,静悄悄的。此时已是午夜,月明星稀。街上没有什么行人和车,只有我自己,还有和我那哒哒哒的脚步声,像幽灵一样回响在罗马城古老的石板上,伴随我一路。

走了整整一天,一直在拍照。之前的两家餐厅里虽有插座,我却没有意标转换器,因此手机电量早已耗尽。好在我还有专门玩碧蓝航线的老手机作为备用导航设施。这就是碧蓝航线给我的自信(大误)。

之前也说过,玩过刺客信条兄弟会以后,罗马城的地图就印在我脑海里了。此言不虚,但是今天的罗马城太大了,我所在的日料餐厅在兄弟会地图以外的地方,所以还是得依靠导航。

与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一样,罗马的地铁十二点后不运营,也没有什么夜间大巴,我只能靠双腿走回酒店。

与白天走的圣母大殿—图拉真浴场—斗兽场—古罗马广场—帝国大道—万神殿—圣天使堡这条古典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的道路不同,我晚上想换一条路,经过西班牙广场回去,就当看夜景了。

老实说,罗马、巴黎等欧洲大都市和国内城市不同,治安较差,晚上一个人闲逛是有一定风险的,连街道两旁的商铺也早已熄灯并在门口加上数道锁,防止零元购。

但是,我的性格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冒着一点风险,才能体验空无一人的罗马城,体验与白天不一样的罗马城。成年人嘛,风险自负,我不会为这一决定而后悔。

不像白天有那么多喧嚣的游客,那么多熙熙攘攘的上班族,晚上的罗马只有我一个人,只有大理石上的孤影和脚步声,还有那一轮圆月。

万物寂静,没有鸟语,没有汽车鸣笛。我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冒险者,贸然闯进了古代罗马,独占了这座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城市。

我太贪婪了,不愿意与任何一位游客,甚至是任何一位本地人来分享它的丽影,分享它的象牙白,分享那大理石地板,分享那一片片沉睡的废墟……

不知道越过多少座小桥,走过多少大理石地板,我来到了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前。到了这里,我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一是因为这里是兄弟会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到这里我DNA中深藏的记忆就被唤醒,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了。二是因为这里是罗马的旅游胜地和治安较好的区,哪怕是晚上也有警察巡逻。

这里因曾是西班牙大使馆所在地和西班牙侨民聚居区而得名。无论是近处的喷泉雕塑,还是远方的方尖碑与圣三一教堂,还是那137级阶梯,都十分有名。

在电影《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公主正是坐在这里的阶梯上吃意大利冰淇淋gelato,和男主角谈笑风生。因此,哪怕到了深夜,喷泉边和台阶上还是或坐或立着三五对情侣。他们成了我这一路上所看到的为数不多的行人。

不知道为什么,罗马的路灯总是不太亮,只能勉强照亮我脚下的路。还好我有鹰眼,影响不大。

对此,余秋雨在《行者无疆》里给出了这一种解释。他曾于傍晚时分坐在一个长满亭亭罗马松的缓坡上俯瞰全城,到掌灯时分,感觉罗马城灯光不多,有些黯淡。正想寻找原因,左边走来一位散步的老人。

两人一见如故,无所不谈。余秋雨借机问他,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对此,老人的回答是:

“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此言得之。这也是为何尽管我在上海生活多年,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却未能让我驻足。相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走向北京、西安、苏州这些古城,去感受它们沉淀千年的气息。

于城如此,于国亦然。比起高楼林立的美日韩,去看那些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森林,我更愿漫步在欧洲低矮却宽阔的街道上,凝视那些颓圮却依旧巍然的废墟。

回到酒店门口,已是凌晨两三点的事情了。我在用老式钥匙打开厚重的侧门时,再次像刺客信条里e叔进入刺客墓穴和罗慕路斯巢穴一样,左右观察是否有人尾随。别说人了,连只老鼠都没有。

随着沙哑的“吱嘎吱嘎”声,我被老旧的电梯送上了三楼,蹑手蹑脚开了门。这天徒步走了四万步,20公里,简单冲了个澡就睡着了。

在梦里,我是回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在斗兽场里与敌人和野兽厮杀,还是来到万神殿下,抬头看那一圈光晕和漫天花瓣,亦或是潜行到圣天使堡中,给了老朋友罗德里戈一个大惊喜?我只知道那是个飘扬着军团鹰旗和SPQR符号的罗马梦。

公元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五日,意大利罗马,夜宿临近圣母大殿的玛丽琳酒店。

啊哈,这竟然已经不止是去年,而是前年的事情了。之后几期会给大家讲我在特莱维喷泉前许愿,误入意大利国会,以及在梵蒂冈和大名鼎鼎的瑞士卫队聊上几句的故事

写在最后:最近除了欧洲游记,也想写一点其他题材,一个是重拾老狄说法栏目,给开学季的盒友普普法。

一个是我这两三年看了不少国外战史、条令和操典,想给对军事题材感兴趣的盒友讲讲怎么由浅入深地搭建军事知识体系,该看哪些书,还请感兴趣的盒友参与一下文末的投票

觉得我的文章有意思或者有帮助的盒友还请点个赞,充充电,互动一下关个注,下回更新不迷路!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