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
在开聊之前首先放点楼主的收获
首先是楼主很喜欢的Khalil Fong方大同,花了400大洋拿下了港版第一版的《未来》,成色很好,闲鱼价格在300-500浮动。
其次是楼主送给妈妈的陈百强的演唱会录像。楼主妈妈很喜欢陈百强,尤其喜欢《一生何求》,楼主在逛店的时候发现了这张,顺利拿下。
好朋友以269的价格拿下的翼神龙,闲鱼价格在290左右,据他所说属于大赚。
二.楼主的个人攻略
1.关于过关
现在的港澳通行证已经可以用卡了,楼主是在年前去办的,考虑到以后还有机会能去(我们都是深圳的)遂选择一年多次的签证。
楼主是在罗湖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的,年前人很多,如果不想排队可以先拍照拿回执。大厅有免费回执而且排队速度还可以,于是楼主果断选择免费的。大概五天后就可以去拿了,可以自助打印,总共花费155(还有个一年一次的澳门签证)。
(如果你有护照的话理论上不需要通行证也行)
过关选择的是福田口岸,自助刷卡速度很快,大约20分钟完成过关流程。过关前后都有兑换港币的地方,推荐换一点,但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了,所以可以酌情换点。
不知道放啥,放张肥雪宇宙吧
2.出行
楼主大部分时间都是选择地铁出行,港铁覆盖率还是可以的,而且换乘也比较方便(广州东站我cinema),有些时候也会选择巴士,但双层的有些很贵。
推荐办理一张八达通卡,然后往里面库库塞钱。
八达通卡堪称神卡,包括港铁和巴士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都可以使用。除了交通工具外八达通卡还可以在7-11、麦当劳等各种店铺使用,甚至有些个人开的小店也可以用,堪称一卡走天下,而且最重要的是用完后可以直接退!
3.语言
关于这点其实没啥好说的,香港大部分人说粤语,对于楼主这种小时候贼喜欢看港片听粤语歌的也有点难度,但很多年轻店员还是会普通话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店店员全是外国人,这个时候考验你们英语功力的时候就到了。
不知道放啥,放张美食家吧
4.网络
切记出境前办好套餐!(来自没流量的倒霉蛋的教训)
香港的免费Wifi覆盖率还算高,尤其是港铁,每个站点都有(但车厢里面没有)。商场里面会有,但很多都需要办理会员。而且这些免费Wifi大多限时,所以有条件还是推荐办理套餐。
(插句题外话,香港毕竟属于境外,所以网络可以浏览一些简中互联网不让看的,记得别暴露了哦我说的是油管)
5.外汇
推荐备点港币,因为有些老店不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推荐准备2000左右(主要是应急)。兑换外币有条件还是推荐在银行换,在口岸找小店换如果不是紧急情况不推荐。
三.正片开始
以下是楼主和朋友两天一夜行程的参考。
楼主和朋友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信和中心。信和中心属于是去香港的二次元必去的地方
信和中心对面,有个在搞电锯人展的,可惜是Mappa那个电影感番剧的
信和中心一共四层,卖的东西包括手办、杂志、漫画书、游戏、模型和Ost碟等,如果你是二次元爱好者十分推荐花时间逛一圈。
个人关注的主要是负一层,因为大部分唱片店都在负一层,楼主买的《未来》就是在那边拿下的,店里还有陈奕迅的神专《U87》和方大同的首专《Soulboy》,可惜太贵没敢冲。
负一层有一间主攻动漫OST的店,这张就是在这拍的,请问为什么R团只有四个人呢(
在逛完后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往左手走,有一家叫做“模型仓”的主攻胶的店铺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看到这个牌子就拐弯
店里有很多模型和拼胶的工具,和我去的那位同学就是胶佬,给他看的满眼放光。
晚上的行程是在尖沙咀那块,有个叫“海港城”的商场里有可能是全香港最大的玩具反斗城。这家玩具反斗城的东西也很多,入口处就放了全部的平成的假面骑士的胶。
里面甚至还有我们国际大IP原神,立牌比国内贵约50%左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柜子后面放了高达的角色小立牌,阿斯兰前辈难道你也叛变了?
晚上吃完饭沿着星光大道走了一圈。星光大道就在海边,可以看到非常不错的夜景。香港本岛的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所以分布得很有层次,灯光效果也很好。
帅的Bruce Lee
不是哥们
香港夜景,还是很美的
四季酒店的造景,听说这酒店一晚最便宜的也要3k
*一阵强劲的音乐响起*
第二天的行程,上午是去了香港新建的和故宫博物院合作的香港故宫博物馆,位于西九龙地区,入场门票100港币(全日制学生便宜一些)。馆内有很多故宫博物院借来的藏品,观赏价值还是很高的。(可惜没拍照,虽然很多游客都在拍但楼主还是选择遵守规定)
补充一点,香港故宫有的时候会有特展,这个要额外加钱看,各位酌情考虑
下午的目的地是湾仔的太原街。这条街上有两家在香港非常出名的玩具店“纵横行”和“鸿兴玩具”,楼主朋友的翼神龙就是在纵横行拿下的。
湾仔地铁站出来后拍的图,湾仔属于是香港的老城区,有不少有年代感的东西,包括这种会响铃的双层有轨电车
太原街的全貌
鸿兴玩具里的一个玩具造景
鸿兴玩具里两瓶供展示的可口可乐,产于1996和1997,比楼主年龄大。
和朋友沿着街道走,走进某大厦里看到一家卖古早电玩的店铺,门口就摆着一堆PS1的游戏,旁边有一筐N64的游戏,店里面甚至还有雅达利2600的卡带
晚上楼主和同学就启程回家了。
四.打卡美食+社会观察(?)
首先是打卡的食物。因为这次没多少选择权,没能打卡到想去的几个小店,但还是打卡到了一些大陆没有的东西。
首先是香港地区的M记的奶昔。麦当劳的奶昔在大陆已经绝迹十余年(不过有消息称今年会回归),所以晚上在星光大道和朋友一起去喝了一杯。还是熟悉的感觉,有点点挂嘴的口感,有淡淡的草莓味和浓郁的奶味,就是多了很多冰碴儿,而且“士多啤梨”这个翻译还是过于生草了。
然后是在便利店买了香港版的可口可乐和葡萄适。楼主小学的时候葡萄适还能在便利店里买到,是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而香港版的可口可乐,在味道上感觉确实会更甜一点点(不明显)。
老演员登场
至于社会观察,其实也就是对物价和收入还有习俗有一点点模糊的认识。
首先是收入方面,毫无疑问香港属于绝对的高收入地区。相较于大陆便利店员30元/小时(理论工资,实际上很多都达不到),香港的7-11便利店员则有着高达50港币/小时的高额收入,算下来月收入1w不成问题。
其次是物价,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在大陆的售价也就这几年才突破3.5元的大关,而香港则已经高达10港币,高物价已经初见端倪。当然,可乐无法代表所有,楼主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和朋友一起路过了沿街卖肉菜的店铺,正好看到了250港币一只的鸡,相较于大陆高了不止一点,毕竟楼主连80的清远鸡都不敢看,只敢看40的三黄鸡。不过麦当劳的价格就没这么离谱了,套餐均价在40左右,麦旋风大约14港币一杯,奶昔则是18港币,太伟大了食品工业。
最后是关于香港的小费文化,毫无疑问这东西就是跟英国学的。香港的服务员有一点做得好的,就是哪怕不给消费也不会跟你摆脸子(至少楼主一路走下来是这样),而且也没遇到歧视大陆人的情况,因为楼主两天都穿着深圳校服裤,没遇到这种情况(bushi)。香港本地人有些时候还是会给小费的,而且楼主目睹了一位给服务员发了500港币作为小费的(楼主这辈子都没见过),但楼主估计这么高的小费其实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在是过年期间。
不知道放啥,放张美食家吧,麦斯·米科尔森真的太帅了,是楼主第二喜欢的男人(第一是基努里维斯)
五.写在最后
楼主上次去香港已经是10年前了,10年后再来香港,感觉其实没有太多变化(也可能是因为楼主逛的大多是老城区)。
作为广东长大的孩子,楼主从小的娱乐活动就是听粤语歌、看港片,楼主妈妈格外喜欢陈百强和陈奕迅,从小就给楼主听他们的歌(这次去香港也是给她到了张陈百强的演唱会光盘作为礼物),所以楼主对香港还是有一层美好的滤镜在的。这次10年后去香港,楼主长大了,以前喜欢逛大商场,现在只想着往小店里钻。
这次唯一的遗憾就是逛的时间还是太短了,而且有些店还是没开门,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把时间预算加大点。
没啦!加纳!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