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声一片的预制菜在春节卖爆了,你能接受预制菜吗?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了一场爆发式增长,年销售额强势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50%。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预制菜行业在一片争议声中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市场规模来看,预制菜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堪称迅猛。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就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10720亿,一个庞大的产业正加速成型。

预制菜的消费群体有着鲜明的特征。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是主力军,占比高达80%。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便捷的预制菜来解决用餐问题。其中,22 - 31岁的年轻人成为2025年春节期间的消费主力,占比43%。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预制菜正好契合了他们的需求。

而此前的数据也表明,80后已婚女性也是预制菜的主要购买者,在忙碌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预制菜为她们提供了一种轻松准备家庭餐食的解决方案。

在产品方面,佛跳墙、猪肚鸡、牛大骨等经典菜品成为预制菜中的热门选择。这些菜品不仅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而且通过预制菜的形式,让消费者在家就能轻松享受到原本只有在餐厅才能品尝到的美味。今年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年夜饭也备受瞩目。董到家推出售价3088元的海参年夜饭家宴,和苑酒家推出9999元的“白金饕餮盆菜”,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年夜饭高品质和仪式感的追求,也显示出预制菜在高端市场的潜力。

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入局预制菜领域。广州酒家、全聚德、国联水产等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在预制菜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预制菜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痛点。口感和营养方面,预制菜经过加工和长时间储存,复热后口感往往不如现做的菜肴,肉类容易发柴,蔬菜容易软烂,营养成分也会有所流失。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3·15”晚会曝光的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事件,让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质量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此外,预制菜市场还存在价格不透明的问题,产品价格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判断价格与品质之间的关系。

不过,预制菜行业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便捷性是其最大的卖点之一,无论是家庭消费者还是餐饮企业,都能从中受益。家庭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准备好一顿丰盛的饭菜,餐饮企业则可以缩短出餐时间,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政策层面,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从资金扶持到技术创新,全方位助力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技术上,冷链物流技术和保鲜技术的进步,为预制菜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产品在各个环节都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预制菜行业尽管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但市场需求的推动、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的进步,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和规范,预制菜有望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xdm,你们能接受预制菜吗?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