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壞的童年神作,細說【戰地之王】的前世今生【上篇】

說到戰地之王,很多年紀稍微小一點的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不瞭解的甚至會認爲是【戰地】系列的某外傳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一盤戰地之王的歷史,以及目前的現狀(你沒聽錯,戰地之王還活着,甚至還上線了steam)。

戰地之王全名爲Alliance of Valiant Arms,縮寫爲AVA,這個名字不說和【戰地】毫無關係,只能說是八竿子打不着。雖然引進時的譯名方式可能確實存在碰瓷戰地2的嫌疑,但是戰地之王的質量卻沒有給這個名字抹黑。由韓國Redduck(紅鴨,又名樂度)公司開發、韓國Neowiz公司於2007年發行的戰地之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虛幻3虛幻3引擎開發的FPS遊戲,也是第一款虛幻3網遊,一經公佈因其超規格的遊戲畫面迅速引起熱議,很多嘗試遊玩的玩家的電腦甚至無法運行這款遊戲。在發行的同年就一舉摘獲韓國網遊大總統獎,可謂是一登場就吸足了眼球。

1.      發行遭遇滑鐵盧

但是,就像很多由於配置要求太高而早早暴死的遊戲一樣,戰地之王發行之初話題熱度雖高,但由於很多玩家甚至無法達到遊戲的最低配置要求,導致玩家數量始終不溫不火,僅有1萬人左右,這對於一款剛剛上市的網遊顯然是不合格的,更不用提同年上市的競品中還有【CF】【反恐精英OL】之流。隨着歐服,美服,日服的相繼上線,開發商逐漸發現,戰地之王作爲結合了【CS】和【使命召喚】的硬核輕戰術FPS競技遊戲,本來受衆就不如一些主打休閒的FPS來的多,沒過多久老玩家們開始抱團,新玩家的門檻越來越高。只能說,這個開局確實對開發商Redduck(之後簡稱爲紅鴨)而言不太美妙。

紅鴨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介於遊戲運營狀況不佳,且紅鴨旗下只有這一款遊戲,缺乏有效盈利預期的紅鴨選擇了竭澤而漁式的運營,推出了武器開箱系統,除了早期能獲得基礎武器之外,新出的武器全部需要通過開箱購買,這些開箱武器的成本大多摺合人民幣100-1000不等,而這些開箱獲得的武器往往具有更優秀的屬性。看到這裏是不是有一股很熟悉的感覺,沒錯,這就是戰地之王飽受詬病的P2W模式的開端,而這個傳統被之後的TX完美的繼承了下來,逐漸成爲了特色。

2.      起死回生傍上金主

推出了開箱系統後紅鴨賺到了第一桶金,短期內的維持運營已然不成問題。開發商紅鴨趁熱打鐵推出了PVE新模式,實際上就是對同期其他遊戲中的殭屍/生化模式的模仿。但令紅鴨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模式卻備受好評,遊戲人數一度突破2萬人,後來紅鴨在接受專訪時也坦言道,玩家們對於戰地之王的硬核設定而感到不滿,休閒一些的玩法更容易被接受,也算是歪打正着了。雖然遊戲開發方向需要改變,但玩家人數上升肯定不是壞事,嚐到了甜頭的紅鴨決定在之後繼續推出PVE模式吸引休閒玩家,也就是這個時候,戰地之王引起了TX的注意。

3.      本土化改良正中靶心

實際上,早在戰地之王發售之初,TX就對這款遊戲進行了評估,但是評估結果褒貶不一,這個結論與網上盛傳的“CF是戰地之王的贈品”的說法大相徑庭。在十六年後的今天再去考證始終已經毫無意義,不管TX當初是否看好這款遊戲,戰地之王后續的引進已然是不爭的事實。戰地之王的國服自2008年末進行封測,一直拖到10年遊戲才正式上線。這時,一些長期關注的玩家發現,遊戲的畫質開了倒車,甚至遠不及發佈之初。

事實上,畫質的降級並非TX所爲,戰地之王過高的配置要求不說在10年的中國,即便是在更發達的韓國市場,也是一道不小的門檻。和推出休閒模式一樣,開發商紅鴨爲了吸引新玩家,主動閹割畫質,推出更爲輕量化的模式和地圖,但是,這個舉動引起了老玩家的強烈不滿,本土玩家人數大幅流失。但這個情況在中國則有所不同,雖然畫質的降低令一些玩家感到不快,但是介於中國當時的發展情況,略微降低的配置要求總歸是好事,同時紅鴨推出的新地圖難度大幅降低以適應新玩家的需求,對於剛剛接觸到這款遊戲的中國玩家而言,沒有什麼新老地圖的區別,老玩家也尚沒有建立起優越感,這些地圖很快成爲了熱門,至今仍被一些玩家奉爲經典。這些改良起了成效,雖然前有CF,後有【戰地OL】的夾擊,戰地之王在中國仍然口碑良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基本盤。

4.      一盤好棋下的稀爛

小一點的玩家可能有所不知,當年的TX絕對對得起”遊戲破壞者“的名號,戰地之王的運營自然並非一帆風順。剛剛也提到,TX內部並不看好戰地之王,戰地之王的運營成本顯著高於同期的CF,並且遊玩人數始終無法企及前者,對於遊戲策劃而言,如何運營,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作爲二房東,TX與紅鴨的簽約爲合約制而非分成制,TX在中國有着對遊戲絕對的控制權,作爲TX的祖宗之法,氪金大潮不可避免。在10年10月末也就是遊戲上線10個月後,遊戲更新了臭名昭著的“全民槍王”版本。大量破壞平衡的皮膚道具引入衝擊了遊戲環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鴻福M4”。在遊戲尚未穩定平衡的情況下,氪金玩家橫掃戰場,使得平民玩家的生存愈發艱難,遊戲人數大幅流失,剛剛建立起的基本盤又轉手被毀了個精光。

要知道,紅鴨在韓國本土市場回暖後就改良了遊戲的收費系統,大量道具迴歸免費,雖然改爲了皮膚收費,但總的來說還算適應年代的。而反觀TX這邊,除了最基礎的防具和武器外,幾乎所有道具都是收費的,並且,由於CF運營的順利,戰地之王在上線伊始就將CF的那套收費模式原封不動地搬運了過來—內部會員,心悅,以及一系列收費機制,都使戰地之王這杆天秤搖搖欲墜。但是,這些都不如一個致命的因素—外掛。

全民槍王時代的2代步槍--迷彩M4

5.      科技在手天下我有

外掛從始至終都是FPS網遊繞不開的問題,由於FPS遊戲運行機制導致數據的處理必須放在本地,這就給了外掛極佳的生存土壤。對大多數FPS網遊而言,外掛都是難以避免的,這時,一個優秀的反外掛機制就顯得尤爲重要。TX在遊戲上線不久之後就爲旗下游戲添加了TP反外掛系統,然而,由於這個系統爲黑名單制,並且對於內存的掃描極度低效,在外掛面前形同虛設,一類簡單外掛甚至可以猖獗4-5年都無法封禁,每當TP更新時只需要稍微更新就可以輕鬆繞過掃描。雖然這並不是獨屬於戰地之王的問題,但是TX運營組的處理方式卻有着極大的責任。我們剛剛提到說,戰地之王是一個服務於氪金玩家的遊戲,如果不幸被封禁,心悅用戶只需要簡單申訴就可以解禁,而若不是,也不過就是封禁一年而已。懲罰力度的過低使得外掛在戰地之王中顯得尤爲猖獗。

12年初還誕生了一位猛將,血手幽靈。可能玩過早期的FPS網遊對這個名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印象。血手幽靈爲雙飛燕開發的一款遊戲鼠標,內置了外掛級別的驅動程序,付費即可使用自動壓槍功能。對於號稱真實戰場槍械後坐力都難以控制的戰地之王來說,一把好槍外加血手幽靈則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由於血手幽靈鼠標的贊助使得官方對於鼠標宏的態度一直是默許的。甚至血手幽靈還參與了戰地之王的官方比賽,這使得鼠標宏的定位愈發曖昧,直到多年後才被禁止使用。

血手幽靈LOGO

6.      水平太差成績不佳

說起戰地之王的比賽,無論是國內舉辦的全國大師賽還算國際性的AIC,倒是一直有在舉辦。比賽對於FPS遊戲來說也是一種增加流量的方式,無論對於玩家還算對於廠商都是雙贏的。不過戰地之王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由於預算的緣故,戰地之王國服的比賽往往都位於網吧舉行,賽制極爲不標準,獎金也難言可觀。外加剛剛提到的血手幽靈的存在,導致國服的比賽很不公平,甚至曾有隊伍買通裁判開掛的場景。在後期由於預算愈發喫緊,線上比賽也常常作爲一種選擇,這種情況下選手作弊的情況就越來越常見,曾經甚至有隊伍敗走後不服線下約戰最後變成線下約架的,場面一片混亂。

全國大師賽的亂想外加國服與國際服數據不統一,導致國內選手和國際上也存在較大的水平差異,在我的印象中,國內選手從未取得過較好的成績。

AIC比賽現場

7.      棄子待遇慘遭放養

戰地之王由於當時的難產導致檔期和一些自家的遊戲衝突,TX對於其運營始終不上心,社區的管理也日益消極。社區對於曾經的網遊來說相當重要,戰隊的招募,外掛的申報,社區都是首選的有效方式,然而,戰地之王的社區運營則被TX早早合併給了CF,槍神紀等。戰很快地之王社區就陷入了三不管模式。管理對於外掛的申報往往是冷處理或是直接封禁舉報者,官方也缺乏與玩家直接的溝通渠道,這點雖然在後期“戰地飛”接手後有所好轉,但是管理的長期缺位早已使戰地之王的社區形同虛設。

8.      神級操作天時地利

不得不說,國內的玩家確實韌性十足,但這絕不是什麼褒獎。在氪金玩家,外掛的反覆碾壓數年後,國內的戰地之王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躍。時間轉眼來到了2013年7月,遊戲趁着暑期上線了掉Q幣系統。這個系統並非只存在於戰地之王一家而是覆蓋率TX旗下的大多數遊戲都,但是這個活動在戰地之王這邊卻起了奇效。在13年,戰地之王的配置要求早已不是問題,就連當時的主流核顯都能流暢運行,而戰地之王不錯的畫面以及手感,和還算活躍的遊玩人數使得它在同類競品中脫穎而出,外加正值暑假,連續兩輪的永久道具抽獎活動大大提升了遊戲熱度,遊戲服務器一度爆滿。這潑天的富貴使得這款遊戲重新回到了主流視野,也引起了TX的再次關注。次年的2014年, TX在同期再次效仿13年的活動舉辦了類似的活動,但收效卻並不如去年。

2014年是戰地之王國服運營的分水嶺,也是我們這個系列的分水嶺,本系列的上篇就到此爲止,下篇很快就會端上來,喜歡的盒友們也請多多點贊關注支持筆者哦,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