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明代五朝元老——于谦

兄弟们,这次真的是好久不见啦!前面我和大家分享了五龙同朝的故事,我们共同见证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崛起,建文帝朱允炆的残暴,永乐大帝朱棣的英武,洪熙皇帝朱高炽的仁德,宣德皇帝朱瞻基的辉煌。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一个朝代,出现五龙同朝就已经足够罕见了,更何况五位帝王几乎全是明君,这更是少中之少。毕竟,越是掌握权力,就越是容易沉沦,这也是历史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铁律。

本来,今天是打算和大家讲一讲下一位皇帝朱祁镇的,但是我突然想到一位名臣,我思索良久,觉得有必要先讲一讲他的故事。这位名臣,就是历经明代五朝的元老————于谦。

我们上学时候大多听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时大家只记得背诵它,却没有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我们只记得一件事,这首诗,是于谦在狱中所作,也是他的绝笔之作。至于为什么这样一位辅佐了明代五位帝王的忠臣会进监狱,大家且听我娓娓道来。

于谦的生平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浙江钱塘县。

于谦在年幼时便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并且志向高远。当时的明朝已经在大力推崇科举了,所以于谦也是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并被授予巡按的职务。

与大多数人一样,于谦的起点并不高,倒不如低的可怜,在永乐年间,他并没有受到重用。但是,他的高光时刻,并没有让他等太久。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永乐大帝朱棣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皇帝在半路突然驾崩,这对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次也不例外,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起兵谋反,企图像朱棣当时起兵靖难一样,做个皇帝玩玩。同样都是叔叔打侄子,朱高煦面对的,并不是当时那个软弱的皇帝朱允炆,而是六边形战士朱瞻基。

宣德元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这个时候,于谦的仕途真正开始了!

我们前面提到过,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一个知人识人的明君,这次出征,他决定带上于谦。事实证明,朱瞻基这个决定,是他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在这里,于谦被朱瞻基任命为御史。朱高煦的落败非常之快,接下来就是数落他的罪行了。但是,该让谁来说?这成了一个问题。朱瞻基看了一圈,决定让刚刚被提拔的于谦来做这件事,但是却遭到了反对,众臣表示:“一个刚提拔起来的小官,却要委以如此重任,我们不服!”

但是,这是皇帝的决定,你不服不行,朱瞻基力排众议,执意要让于谦来做,事实证明,他又对了。

朱高煦出降后,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骂的朱高煦狗血淋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不断的说着自己罪该万死。(知识分子骂起人来是真的狠!)

这件事,也让朱瞻基大喜,重赏了于谦。

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决定严肃纲纪,治理各地民生问题。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于谦,于是决定让于谦去完成这件事。这个时候,有大臣提出了非议,说道:“于谦只是一个小官,委以如此重任,是否合乎常理?”

朱瞻基是平常人吗?不是!他一听大臣这样打起小报告,突然醒悟。“哎!对呀,于谦怎么官位这么小!这哪行啊!”

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皇帝亲自指定,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这就像于:你昨天还是一个小科员,今天突然来了电话,你成省长了!还是最高领导人亲定的!

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就这样,于谦作为重臣,辅佐了朱瞻基数年。直到,朱瞻基英年早逝。

正统年初,“三杨”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

直到“三杨”去世,太监王振掌权,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众臣纷纷送礼,只有于谦不去。

大家都劝于谦多少送点礼,不然小心王振搞你。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王振可是个小心眼的人,你不送我东西是吧?看我整不整你就完了!

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联名上书。王振便编了个理由给自己下台,称从前也有个名叫于谦的人和他有恩怨,说是把那个“于谦”和被关起来的于谦搞错了,才把于谦放出来。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北方的蒙古族)大举进犯,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于谦听到后极力劝谏不可亲征,但明英宗不听。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

这也直接导致了后面的土木堡之变(这个我会在朱祁镇篇详细讲解)。

土木堡之变,一战打光明朝几代人的军事积累。一朝回到解放前,不仅如此,皇帝还被蒙古族俘获。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侍讲徐有贞说:“我们应迁都南京。”

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这样,于谦被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即将打响!

虽然朱祁镇被俘,但是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众人推举了郕王朱祁玉做皇帝。号明代宗,国号定为景泰。

朱祁玉不同于他的哥哥朱祁镇,他很听于谦的话,也明白于谦是可以拯救大明的忠臣。

景泰年间,国泰民安。并且北京保卫战也是十分顺利,看来,上天再一次庇护了大明。

但是,好景不长。虽然北京保卫战后,朱祁镇成功回京,并且宣称不再做皇帝,但是,结果并不是如此。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朱祁玉病重,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太上皇朱祁镇恢复了帝位。发动了著名的夺门之变。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打入大牢。并上奏皇帝朱祁镇,要求斩杀于谦!

就算一个皇帝再怎么昏庸无能,他的眼睛也并不瞎。是谁带领众将士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是谁力排众议迎回被俘的皇帝,是谁为国为民一生付出?我想,明英宗朱祁镇,心里很是清楚。也明白,一旦自己杀了于谦,一定会背负千古骂名。

于是朱祁镇这样对着众臣说:“于谦是有功劳的。我不能杀一个忠臣。”

但是,徐有贞说了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谦实有功,不杀,恐复辟无名!”

意思是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于是,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杀!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一一斩立决!

于谦的死,举国哀叹。事后连朱祁镇也后悔了,但后悔有用吗?没有。

于谦的罪名,直到几年后才得以**。

在《明史》中,对于谦有着这样的评价:“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事实证明,他实至名归。

于谦的一生,陪伴了五位帝王,为明朝付出了全部心血,也在危机关头为明朝续命。就是这样一位如此忠臣,却落得如此下场。也有人这样说过于谦的结局,如果他当时服软,说不定朱祁镇就不会杀他了。

我想,于谦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期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大家喜欢本篇文章,还请多多支持我!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