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小队初体验:看不见弹着点就对了,集中火力打他们的“老六”

战术小队之名,洒家早有耳闻。按照朋友的话讲:即使数十小时过去,有些玩家可能依旧处在新手阶段。对于战场而言,需要学习的东西浩如烟海,绝不是两个人拿着枪械在南北角“中门对狙”那么简单。

对于朋友的话,我是比较信服的,这家伙是个狂热的军事迷,在其他游戏中,无论是驾驶坦克还是操作战舰,他总能玩出点门道。

趁着国庆好价,我也来薅一波黑盒的羊毛,体验一下真实战场上双方作战的宏大场面!

 

《战术小队》是由Offworld公司制作并发售的一款战争军事策略类游戏,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挥作战上的策略,玩家竞技模式仍以第一人称射击为主。

该游戏内容较为硬核,在便于操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还原真实环境,包括人体运动,弹道模拟,物理穿透等多重因素,旨在创造尽可能有趣、身临其境的作战体验,服从指挥,相信队友,和你的队伍一步步走向胜利吧!

这一回,不遵从以往我介绍游戏的排版方式,单从本作为我带来印象深刻的几个点来讲述这十几个小时的初体验。

 

一、初入战场,如土鸡瓦狗尔

字面意思上的新手教程就足有20分钟,这还不包括各种自定义模式下的载具、枪械训练。

为何说是“字面意思”呢?因为真正的新手教程在战场上。

从最基础的行走奔跑到轻射击、爬战术、救伤员,新手教程不仅有实操,更有专业知识普及;包括战术地图的使用、车辆载具发动机位置、各国部队士兵的详细信息,只要你用得到,这里都有准备。

回想起首次在《战术小队》中参加“攻侵战”时的场景,脑海中不禁浮现起了《亮剑》中李云龙在与楚云飞强强对决时颇具戏剧性的2个画面。

一个是李云龙在部队快被打光时到赵刚那里要被战俘的场景:“学一半就够了,到战场上能开枪就行。”

另一个则是楚云飞在进攻时得意洋洋的命令:“看不见弹着点就对了!那是一片洼地,东西炮群,给我集中火力,打他的一线防御阵地。”

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参加了首次全面攻侵战,50V50,一点不含糊。

 

可以说,和我想象中的有些不太相同。到处都在打仗,泥土飞溅中不时有余威波及到我的身体,远处传来的炮击声不绝于耳,仿佛要将空气吞并。

由于对规则根本不熟悉,我选择了“主基地”进行部署,结果登场后,由于所有作战兵力都集中在市中心的缘故,这里几乎空无一人,我这个后来报道的新兵必须前往主战场参加争夺最后几处阵地的战役。

戏剧的是,当看到“只有进入小队才能驾驶载具”字样时,我整个人又蒙了,并试图寻找加入任何一个小队的方法,结果以失败告终,只能以“徒步”的方式赶制战场。

期间,也有不少主路上往来的坦克和皮卡试图载我上路,但他们似乎也没有邀请我入队,在皮卡后厢站了没一会儿便被强制赶下了车,当我不断奔跑来到市中心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我方大败!

“我还没上车啊,我还没发力啊!”

 

二、这是攻,这是守,这是全面攻侵战

第二次,我聪明的将自己的部署点放在了前线阵地上,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我首次参加大型攻侵战。虽然“击杀2人,阵亡N次”的成绩并不好看,但我总算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选择兵种后,有样学样的跟着大部队一起发起进攻,打了一大半,才知道我们是防守方。这里就有一个新人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看不见弹着点,哪里在打我?

敌人的火力猛到几乎无差别覆盖,我们经常会被炮火轰的晕头转向,虽然最后依旧输掉了比赛,但我成功在高处干掉了敌方的2名士兵,而且我学会了一件事:“记住己方阵营的服装款式,避免误伤”。

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这就是好事。

到目前为止,我并不清楚《战术小队》一共包含多少种作战模式,但毫无疑问的,“攻侵战”“随机攻侵战”是我目前玩得最多的战役了,我也将以此为例,介绍这款游戏突出的特点。

①.完美阐释“团队协作”的含义:

一场规模范围的攻侵战,绝不单单是步兵之间的冲锋与反冲锋那么简单。人员折损后要如何补充,子弹打光了怎么办,攻方如何破掉敌人坚固的工事,守方如何加固攻势,火力支援在什么位置合适...多方协作下才能换取胜利的曙光,这也正是评论区常说的“要服从队长及总指挥的命令”那句话的含义。

“出了这游戏你叫我外号我不挑你,但在这游戏中,你说你叫我什么?”

“队..队长,亲队长。”

“哎呦,这小子,他不傻嘿!”

每一方阵容都会根据职能分为若干小队,每个小队都有自己既定的分工,运输、补给、架炮、支援、突袭、火力压制等。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有皮卡装甲车往返奔赴主线路进行运送,载着重型机枪的装甲车在十字路口火力压制,这对于单兵来说,是灾难性的打击。

我曾经跟着队伍到山腰上架起山炮,也作为机枪手跟着装甲车四处巡逻,干过修筑防御工事的活计,置身于步兵队中进行突袭。能被选来作为小队长、指挥的人,绝对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听从指挥没有任何问题。

只有小队成员分工明确,互相协作,才能确保队伍高效运转;小队高效运转,才能保证整个团队取得胜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石。

②.各种职业带来的魅力:如果你想过过瘾,体验火力压制的快感,不妨选择班枪手,持重型机枪压制敌人锋芒;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从基础做起,那么医疗兵也是不错的选择,他不需要你冲锋陷阵,当队友中枪倒下或被榴弹击中,你可以迅速为其止血救治,顺利将人拉起,恢复小队火力。可以说,只要这你还没死,那么整个小队就不会灭亡;

如果服从安排,想要从事一些机动性的职务,那么参加运输、为小队修筑工事、在山腰架炮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时间就是金钱,只争朝夕,你的存在能够扭转战局;

对于庞大的战场而言,狙击手无疑是最容易拿分的职业,他只要找准点位,只需等待猎物上钩即可,而他的敌人却必须跋山涉水,赶路不停,往往倒下后还不知道哪里打得枪。

③.较为真实的物理引擎:在《战术小队》中,这绝非笑话,从每一处细节中,你都能感受到与现实相近的设定。

步兵奔跑消耗体力,体力归零后人物行动速度下降,且在经过矮墙、河流等环境时,体力消耗增大,想要维持“奔袭千里”脸部红心不跳,那是不可能的;

手持枪械,人物在站立时准星的抖动程度最大,蹲伏次之,伏地最小;子弹弹道的曲线(视距离)和掩体后溅射伤害等细节,游戏中都有所体现。

敌我双方按照系统指令逐步开拓战场,分布蚕食各个主要阵地(鱼雷厂、加工厂等),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占领前一个阵地才能生效,每个节点都可以改变战场格局,扭亏为盈的战术往往充满魅力。

 

三、沉浸式体验战场环境,体验并肩作战的氛围

这才是《战术小队》的魅力之一,13个派系、25张大型地图,载具服装武器各不相同,无论你在装甲车还是坦克内,都有直击内心的视觉冲击感。当你与其他步兵防守阵地时,看到其他正在紧张修筑工事、拉起沙袋和铁丝网的战友时,你的心中更有一份守护阵地的责任感,不能轻易认输,辜负大家的努力。

我想说的是,战争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每分每秒都有生命逝去,总要有命活着才能完成任务。但如果把战场设定在游戏中,有“无限复活”作为保障,那么放手脚大干一场也并非不可,毕竟,“真实感官体验”和“电子虚拟场景”的真假切换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军事迷的需求,这不会损耗什么代价。

四、看不见弹着点就对了,给我集中火力打他们的“老六”

初体验下来,笔者发现在小规模的步兵交火中,“老六”虽然讨人厌,但确实够快乐。在隐蔽的蹲伏点中设伏攻击敌人,这种窃喜和三国时期“亮有一计”的典故简直没差多少。

其中最经典的,还得数笔者在某次集团交火中作为狙击手的埋伏行动,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

大环境:运河两侧,南侧为我方势力,北侧为敌方势力,当前回合为“火力侦查”环节。

笔者开始选择了“机枪手”,与众多成员一起从两侧向运河对岸发起冲锋。起初进展比较顺利,但后续却遭到对面数轮次反冲锋,优势渐渐失去。

机缘巧合下,笔者转换职业为“高精度射手”(狙击手),开始准备在运河本侧支援队友。虽然射程远,位置隐蔽,但对方还是凭借“望远镜观察手”找到了我的动向,几番次下来我并未讨到什么好果子吃,直到两侧民房建筑楼顶被发现后,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

此处不同的是,有一面砖墙结实地矗立着,只有墙下存在一个被榴弹炸出的小洞,洞口周围布满砖块。笔者思索片刻后,便立即采取伏地状态,架起大狙开始了我的伏击。

开启倍镜,我能清晰看到运河对岸敌人的情况。而在敌方视野范围内,能够看到的可能只有荒漠一片,民房一堆,某处顶层砖墙下的小窟窿眼儿,根本不易察觉。

就这样,在一声声枪响下,笔者击毙了不少敌人,而自己却能一直处在安全的环境下,这当“老六”的快感别提有多棒了。

“我最恨两种人,一种是当老六的人,一种是不让我当老六的人。”

 

总之,每次都有新进步,每场都有新体验。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与队友合作,听从指挥,共同奋战的感觉真的不赖,对于喜好这种题材的人而言,《战术小队》是值得很尝试的作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