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9L的小鋼炮,顏值性能雙拿捏|14700KF+B760冰雕+4070TI裝機

*️⃣寫在前面

海景房機箱玩的有點多,這次裝臺優雅範的。整機依然是我喜歡的純白風,機箱是方糖機械大師邏輯庫 IF17,機箱純白優雅的風格別有味道,小巧適中的體積,尤爲適合桌面擺放。配置方面,CPU 是Intel 酷睿 i7-14700KF,主板是技嘉新出的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純白 PCB 顏值拉滿、14+1+1 相強化供電,加上技嘉獨特的“高帶寬低延時”黑科技,搭配 I5 以上級別的處理器都輕輕鬆鬆。內存是金百達白刃燈條 24GB * 2,海力士 M-DIE 顆粒加持,既保證優秀的超頻性能,又有容量優勢,而且金百達的條子性價比 一 流;固態則是宏碁掠奪者 GM7000 2TB,這也是我經常推薦的型號, 表現完全達到當前 PCle 4.0 固態硬盤的 一 線水準;電源是TT 鋼影 Toughpower GF A3,原生 PCIe5.0 + ATX3.0 + 80PLUS 金牌認證,更適合 40 系顯卡;散熱則是利民的 WHITE 銀魂 SS135,市面少有的 六 熱管 135mm 高度風冷。

*️⃣裝機配置

CPU:英特爾 Intel 酷睿 i7-14700KF

主板:技嘉 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

顯卡:電競判客 RTX 4070TI X3W OC

內存:金百達 白刃 DDR5 - 6800 24GB * 2

SSD:宏碁掠奪者 GM7000 2TB

機箱:方糖 機械大師 邏輯庫 IF17

電源:TT 鋼影 Toughpower GF A3

風冷:利民 SS135 WHITE 銀魂

風扇:利民 TL - B12W - S *3、TL - B6W * 2

*️⃣成品展示

▼機械大師的機箱一貫以質感取勝,緊湊的機體設計,就算放在小型機箱之中也是很出挑的型。邏輯庫是機械大師旗下的新系列,體積更加小巧,能夠輕鬆適應各種空間受限的環境,同時保持了良好的內部組件佈局和兼容性。邏輯庫目前有 三 個型號,分別爲 IF11(12.7L)、IF13(12.7L),以及這臺 IF17(19L)。

▼相比大家熟悉的酷方系列,邏輯庫設計更爲方正。IF17 的 三 圍尺寸 189 * 285 * 346mm,主體材質爲 SPCC 鋼材,機箱採用全開孔設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型機箱的散熱性能。機箱有黑白兩色可供選擇,白色款更顯乾淨簡約。

▼換個角度

▼左側爲高透鋼化玻璃,主打個光影拉滿。不過這箱子本身質感到位,無需點亮燈效也有不錯的氛圍感。左右側板採用手擰螺絲進行固定,也能通過調換側板控制燈效溢出,設計簡單但實用。

▼正面比較簡潔,I/O 接口位於右下區域,從上至下分別爲 USB3.0、Type - C 插口、3.5mm 音頻複合接口、金屬電源開關。可以把配送的機械大師 LOGO 條貼上去,紅色點綴更顯靈動。

▼機箱尾部視角,四槽佔位適配主流顯卡,右上區域和諸多 MATX 箱子區別較大,狹長的設計完全不能兼容 12mm 風扇,所以這裏我是配備了兩個利民的 6mm 風扇,完美的解決了風道問題。其實這裏最大能上兩個 8mm 風扇,我還是保守了點。

▼整機內部視角,機箱爲標準的直插結構、電源吊裝方案。

▼別看機箱尺寸小,但是能支持到 ATX 電源(14cm以內),應該是同尺寸機箱中對電源兼容性最高的。這裏搭配的TT 鋼影 Toughpower GF A3,支持 ATX 3.0 標準無需轉接線就能適配 40 系顯卡,1000W 的功率 + 80PLUS 金牌認證,後期就算升級 4090 這種國家電網合作者也無須擔心。

▼主板是技嘉 B760M 冰雕 X,作爲三大板卡少見的白色系主板,顏值高、堆料足,高達 16 相供電配置,內存最高支持 8266MHz 高頻,還有技嘉拿手的“高帶寬低延遲”黑科技,很適合搭配純白性能級主機方案。

▼技嘉 B760M 冰雕也是帶燈的,很少見吧。這板子堪稱 B760 的最強音,後面介紹的時候咱再詳說。

▼機箱支持水冷 / 風冷兩種方案,水冷最大支持 280mm,冷排限長 273mm,需要單獨的水冷支架。風冷就比較挑剔了,最大高度限制在 135mm 之類,這裏搭配的 135mm 的利民銀魂,雙塔六熱管完美適配。話說這種低塔風冷的最佳選擇估計就是利民了,110、118、125、135 各式高度的塔式風冷應有盡有。

▼內存是兩根金百達白刃 DDR 內存,單條 24GB / 6800MHz 頻率、兼顧了性能與容量,海力士 M-DIE 也擁有不錯的超頻潛力。而且內存的燈效不錯,價格也是相當親民,性價比裝機首選。

▼固態是宏碁掠奪者 GM7000,英韌IG5236CAA + 鎂光顆粒,支持 NVMe PCIe 4.0 的固態硬盤,之前測試也是做到了 PCle 4.0 固態硬盤的 一 線水準,強烈推薦作爲系統盤使用。

▼顯卡這次翻車了,沒注意到機箱限制顯卡長度 336mm,導致準備的影馳 RTX 4080 SUPER 裝不上去,好在手頭還有塊電競判客的 RTX4070TI,同樣的純白風格,完美適配白色系裝機。不過這塊卡完全不推薦,風扇噪音大到起飛,而且放着都能壞,具體看後面的文字。

▼雙槽顯卡其實更適合這種機箱,前端可以釋放空間作爲線材收納區域。話說 ATX 3.0 電源的 12 VHPWR 接頭真是太適合這種小機箱了,難以想象加上轉接線還能怎麼走。

▼邏輯庫 IF 不管是採用水冷還是風冷,最大都能支持配裝 12cm * 4 + 9cm * 1 的風扇組合。不過如果是這樣的三槽顯卡,前端幾乎不可能再加風扇。我只在頂部和尾部各安裝了兩把利民風扇,分別爲 12cm 的 B12W - S / 6cm 的 B6W。

核心硬件

1️⃣CPU| Intel 酷睿 i7-14700KF

▼處理器沒啥說的,直接 Intel 就行,既能遊戲也能生產力,14700KF/F 是14 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同時也是最值得入手的型號, 8P + 12E、20 核 28 線程,此外 L3 緩存也從 30MB 增加到 33MB,性能媲美上代 i9 。預算緊張的話可以看看上代的 13600K ,放在這套配置同樣不存在短板。

2️⃣ 主板丨技嘉冰雕X B760M AORUS ELITE X AX

▼冰雕是技嘉旗下的高端產品線,特色是全系採用白色塗裝,顏值高堆料猛。這次技嘉將這個配色下調到了 B760M 陣營,顏值方面那是沒的說,純白 PCB 底板、銀白色散熱裝甲,鏡面 + 金屬拉絲的效果讓人驚豔,左上角的 LOGO 通電時還會有 ARGB 效果,相當有範。

▼這塊主板除了顏值高,最大的特點就是堆料。 PCB 是8 層 2 盎司銅低損耗電路板 ,主板供電是14(CPU) + 1(核顯) + 1 (AUX)相高規格設計,別說 B760 這個等級,放在 Z790 主板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衆所周知,PCB 層數越多,抗干擾性、使用壽命都更強,不過對應的成本也越高。看得出冰雕雖然下放到了 B760 ,格局依然圍繞高端打造。

▼主板配備了雙 M.2 接口,均配備了散熱馬甲,支持EZ-Latch Plus 快易拆,極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主板的 PCIE 5.0 顯卡插槽特別採用了全包裹不鏽鋼加固設計,背面也提供了加固背板,即使安裝重型旗艦級顯卡,也能確保主板得到充分的支撐,避免因重量導致的主板彎曲,從而延長了主板的使用壽命。

▼技嘉 B760M 冰雕 X 依然採用 4 槽內存設計,不過引入了之前高端版型才能見到的背鑽孔、隔離內存佈線、添加抗干擾屏蔽罩等先進工藝,能夠將內存穩定運行在 8266MHz,這還只是 XMP 條件,理論上 CPU 體質靠譜加上手動優化的話還能更高。

▼主板配備了三 組 ARGB 與 一 組 RGB 燈光插針,基本可以滿足喜歡玩燈的朋友。這塊板子還有個貼心之處就是內置了 HDMI 輸出口,如果想打造機箱副屏,這塊主板是妥妥的神器。

▼主板的後部 I/O 區域依然採用純白塗裝,接口方面包括四 個 USB 2.0 、一 個 DP 1.2 顯示端口、一 個 HDMI 2.0 視頻輸出接口、一 個 USB 3.2 Gen 2 Type-C 端口、三 個 USB 3.2 Gen 1 端口以及 一 個USB 3.2 Gen 2 高速傳輸端口、一 個2.5Gbps 速率的 RJ45 網絡接口、3.5mm 音頻輸入輸出接口以及數字光纖音頻輸出功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連接需求。

3️⃣ 顯卡|電競判客 RTX 4070TI X3W OC

▼其實,裝機前我本來打算的是用影馳的 4080s,但是機箱限制顯卡長度 336mm,手頭的純白卡只有這塊電競判客的 4070TI。兩塊卡對比下尺寸,電競判客 4070TI 整體都顯得更加纖細,也只需要佔用 2.5 槽,單就體型來說還是蠻配合小機箱。

▼顯卡採用的增強型公版 PCB 方案,11 + 2 相供電設計,內部配備 6 根純銅複合熱管,GPU 純銅底座,結合 三 段式散熱鰭片矩陣和金屬背板,在溫控層面還是很靠譜的。

▼顯卡配備了 三 個 90mm 直徑環形風扇,藍白撞色的設計也顯得很清新。頂部的 12VHPWR 接口,連接專用線材走線更加輕鬆,接口則是 3 個 DP 1.4a + 1 個HDMI 2.1 的組合,白色擋片細節還是挺足的。

▼這塊卡怎麼說呢,能用,價格便宜,我是去年底不到 5100 入手。但是,這塊卡有個致命的問題,風扇噪音太大。

注意,不是嘯叫,40 系顯卡常見的嘯叫問題並未出現在他身上,就是單純的風噪大。

顯卡在低負荷下沒啥問題,幾乎聽不到噪音。但是隻要高負荷下,比如遊玩 3A 大作,還不用玩,只需要進入遊戲顯示 LOGO 的時候,顯卡風扇會直接起飛,巨響那種。下面兩張圖分別是低負載和高負載的噪音對比,這個數據看着都嚇人。

更悲催的事來了,這塊顯卡在做測試時一直出錯,壓力一大就出現“無顯示輸出”的字樣,3DMARK 的所有測試都無法完成,所以後面我沒有放對應的測試數據。顯卡放着也能壞簡直服了,等我走個售後再來和大家報告情況。

所以這塊卡個人是不推薦的,準確的說這個牌子我以後都會避而遠之,反正預算夠就華碩七彩虹,性價比就索泰影馳,要售後就技嘉(四年保),本次僅僅作爲裝機展示,大家無視這塊卡即可。

4️⃣ 內存金百達 白刃 DDR5 - 6800 24GB * 2

▼金百達這幾年推出的產品都相當不錯,性價比高,覆蓋陣營也廣。白刃是品牌旗下主打燈效的性能級內存,海力士 M - die 顆粒 + 不鎖電壓的設計,也能實現很好的超頻效果。

順便多說一句,爲什麼 DDR 市場 6800MHz 最多,因爲這個頻率是 INTEL / AMD 雙兼容,再往上就只能 Intel 了

▼內存的外觀設計還是很有辨識度。整個內存條以白色爲主調,其上覆蓋 一 層厚實的散熱片,上面巧妙地融入了紅色的文字“刃”以及金百達的Logo,邊緣則裝飾有銀色的線條,增添了設計的細節感。內存的頂部採用了半透明的材質,上方印有金百達的英文標識,“白刃”的名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其設計風格。

▼標籤來個特寫,內存 XMP 頻率爲 6800MHz,時序爲 CL34 - 45 - 45 -108,單條 24GB 大容量,可以有效彌補 DDR5 因爲內存兼容不足帶來的容量焦慮。內存搭載的海力士 M - die 顆粒,也是當前超頻 T1 級別的,只要平臺不拉垮,可以很穩定的運行在 8000MHz 左右.

▼DDR5 內存的特性就是密度高,超頻性能強,所以金百達也是採用了10 層 PCB 堆疊工藝,不僅具備更強的電氣性能,也讓其在超頻時能承受更強的電壓氣流,實現更強的超頻性能。2mm 的金屬馬甲,加上內部工業級散熱硅脂填充,配合內置的溫度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控,能夠保證更穩定的運行效果。

▼內存頂部的乳白色發光條,內部嵌入了 16 顆精心排列的雙面 ARGB LED 燈珠。這些燈珠的分佈設計使得發光效果均勻且細膩,幾乎察覺不到單個燈珠的存在,從而營造出一種無縫的照明體驗。此外,這款內存條還兼容多數主流主板製造商的 RGB 燈光同步技術,使得“白刃”內存的燈光效果不僅美觀,而且能夠與其他系統組件的燈光效果完美協調,展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

▼放張燈效展示

5️⃣ 固態SSD宏碁掠奪者 GM7000 2TB

▼宏碁掠奪者旗下有 GM7000 和 GM7 兩個系列,區別在於GM7 爲 YMTC 顆粒 + 聯芸主控的 DRAM-Less 方案,GM7000 則爲 英韌IG5236CAA + 鎂光顆粒的有緩方案,兩個系列均能均能提供 T1 級別的 PCIe4.0 讀寫,不過有緩的 GM7000 能提供更強的真實隨機讀寫性能,更適合作爲系統盤使用。

▼包裝方面還是宏碁掠奪者 一 貫的黑色沉穩範,比較細節的地方在於,GM7000 將石墨烯散熱貼和 SSD 本體分開放置,用戶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粘上散熱貼。畢竟現在的中高端主板都是配備了金屬散熱裝甲,散熱效果明顯更好。

▼GM7000 爲標準 2280 長度,單面顆粒設計,可以更好的適配主流主板以及遊戲主機、迷你主機的需求。固態正面可以清楚看到元器件佈局以及型號,包括 兩 顆美光B47R 176L TLC 顆粒(BWNQ9TCIB1JC6C);兩 顆南亞 NT5AD512M16C4-JR的 緩存顆粒(單顆容量 1GB ,正反面各 一 顆);

▼主控則是 致態TiPro7000 同款在用的INNOGRIT 英韌 IG5236CAA 芯片,主控採用 12nm 製造工藝,8 通道設計,最大支持 8TB 的容量,兼容主流的 MLC、TLC 、QLC等 NAND 閃存類型,同時設計了外部 DRAM 緩存,以優化性能表現。保障數據安全方面主控芯片集成了包括AES、國密標準 SM2/3/4、SHA、RSA、ECC、CRC循環冗餘校驗以及端到端數據保護技術,確保數據達到最高安全標準。

6️⃣ 電源TT 鋼影 Toughpower GF A3 1050W

▼機械大師 IF17 支持 ATX / SFX / L 多種電源,這裏搭配的 TT 鋼影 Toughpower GF3 1050W,電源採用原生 PCIe 5.0 設計,兼容 ATX 3.0 標準,80PLUS 金牌認證,內置 OCP(過電流保護)、OVP(過壓保護)、UVP (欠電壓保護)、OPP(過功率保護)、SCP(短路保護)、OTP(過溫保護)等多項工業保護還有10 年質保加持。

▼電源尺寸150 * 140 * 86mm,已經達到了機箱最大容納尺寸。建議打算折騰這箱子的朋友首選 SFX 電源,下方能留出更大的空間走線和散熱。

▼電源配備了 一 顆 140mm 規格風扇,相當霸氣,風扇採用的液壓軸承,靜音效果非常不錯。正面 TT 的品牌 LOGO 做了金屬拉絲工藝,細節到位。

▼電源的正面可以清晰地查看到其認證信息和輸出規格。電源採用的LLC + DC - DC 電路設計,支持 100V 至 240V 寬幅電壓輸入,單路 + 12V 輸出能夠提供高達 87.5A 的電流輸出,這意味着其具備高達 1050W 的最大輸出功率。同時,+3.3V 和 +5V 電路各自能夠承受的最大電流均爲 20A,兩者合計的額定輸出功率達到 100W。

▼電源採用了100% 高品質的 105°C 日系電容,確保了電源在提供電力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內部配備了 Smart Zero Fan 智能溫控系統,該設計使得風扇僅在電源負載達到30%以上時纔開始工作,這樣的設計有效減少了在風扇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同時用戶也可以選擇手動模式,以保持風扇的持續運行。

▼電源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配套的線材也和電源保持 一 致,純白塗裝更適合搭建白色系主機。其搭載的 12+4 pin 接口在連接顯卡時,能利用單條線材提供 600W 的供電,裝機走線更加方便。

7️⃣ 風冷利民 SS135 WHITE 銀魂

▼散熱領域特別是風冷品類,利民可以說是當中翹楚。散熱性能還則罷了,品類豐富度對我等鍾愛小尺寸機箱的用戶簡直貼心至極。像這個機箱只能使用 142mm 以內的風冷,別的牌子找出一款都難,利民就輕鬆了,110、115、128 各種高度應有盡有,連 135 這個高度都能提供 2 款(PA120 MINI / WHITE 銀魂)進行選擇,委實流弊。

▼利民 SS135 銀魂採用的迷你雙塔設計,整體尺寸爲 120 * 135 * 94mm,純白塗裝,搭配 TL-D12PRO-G 伺服級風扇,不管是性能還是尺寸都很滿足我這套主機的散熱需求。

▼6 * 6mm AGHP 逆重力熱管設計,可以解決受到重力影響熱毛細迴流緩慢性能低下問題,不管任何角度都能帶來極佳的散熱效率。底座採用非直觸式方案,全鍍鎳迴流焊工藝加持,微雕精工刀 CNC 銅底,做工真心給力。

▼42 片 0.4mm 厚度的散熱鰭片,全鋁電鍍,遞減對稱鎧甲造型,在 TL-D12PRO-G 性能級風扇輔助下可以快速將熱量傳遞到外界。

▼機箱風扇來自利民的 B12W 和 B6W,利民 TL-B12W-S 是標準的 12cm 電腦機箱風扇,其額定轉速爲 1500轉 / 分鐘(±10%波動範圍內),最大風量 66.17CFM、最大風壓 1.53mmH20,風扇配備了 5V 3PIN ARGB 接口,使得它能夠與多數主流主板的 RGB 燈效同步,增添個性化的電腦組裝體驗。

▼風扇使用了 Stably-FDB 磁力穩定軸承,壽命長抖震小,電線爲阻燃材質的網包線,固定位置加裝了硅膠角墊,可以提供完好的減震效果。

▼B6W 則以小尺寸性能級爲賣點,6025 小尺寸規格更適合空間有限的安裝環境,像IF17 背後那限長的區域就很適合。別看風扇尺寸小,轉速能達到 3200RPM / 分鐘(±10%波動範圍內),兩把風扇 一 起運行足以將內部熱量快速排出。

8️⃣ 機箱丨方糖機械大師 邏輯庫 iF17

方糖機械大師 邏輯庫 iF17 有黑白兩種配色,機身純白噴塗,周體 MESH 開孔,右側打孔鋼板,左側鋼化高透玻璃,側面的冷排支架支持最大 280mm 水冷。

▼正面角度相當簡潔。

▼機箱尺寸爲 346 * 285 * 189mm,最大支持 MATX 主板 、336mm 顯卡、 ATX 電源(14cm)的組合,散熱最大支持 280mm 水冷、142mm 塔式風冷,相對於這個體積來說還是很能裝的。

機箱採用了嵌套式設計,內框和外殼都能進行分開,裝機時更加便利。不過“螺絲大師”懂的都懂,安裝不麻煩,拆螺絲會讓人崩潰,建議搭配電動螺絲刀進行組裝。

▼相對於酷方系列,這次的邏輯庫在設計上更加巧妙。有獨立的走線通道,也能支持背插主板,除了材質上遜色於酷方系列,不管是空間利用,還是組裝乃至價格都更有優勢。

▼機箱內部支持 MATX 和 ITX 主板,機箱前端爲電源安裝位置,利用附帶的電源支架可以實現電源橫置/豎置擺放。

▼側框也是用的手擰螺絲

▼機箱的底部設計了安裝支架,並且採用了開放式的窗口結構,可以搭配附贈的磁吸防塵網。機箱的四周還精心裝備了優質的腳墊以及減震靜音圈,這些配件共同作用,旨在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和減少噪音,從而爲用戶提供一個安靜且舒適的使用環境。

*️⃣整機性能及遊戲實測

▼硬件信息一覽

▼遊戲加加整體性能測試拿到了 149659 分,取得了“S”級性能評價。其中 CPU 單核得分 31648;多核得分 272332、顯卡得分 115330、內存得分 65739、硬盤得分 18750。

▼內存測試,金百達白刃在 XMP 6800MHz 能跑出讀取速度 107.20GB/s,寫入速度 100.65GB/s,複製速度 101096MB/s,延遲 64 ns。

這塊 14700KF 被我經常哪來做內存超頻測試,甜點電壓已經摸得差不多了,兩三下就將其拉至到 8000MHz ,此時內存讀取速度123.29GB/s,寫入速度 120.33GB/s,複製速度 1177.08GB/s,延遲 59.1ns。

▼GM7000 2TB 在 CrystalDiskMark 硬盤讀寫測試,順序讀取速度爲 7135.49MB/s,順序寫入速度爲 6694.47MB/s,寫入速度基本符合官方標稱的參數。如果換成 AMD 平臺,那麼能支持 512 字節,讀取速度就能達到標稱的 7400MB/s左右。

▼ PC-MARK 是一款專業的計算機處理器性能評估軟件,它具備全面的基準測試軟件能力,主要用於評估整機綜合性能,雖然該軟件主要用於生產力測試,但也符合普通用戶的需求。測試結果總分 9761,常用基本功能 11762、生產力跑分 11560、數位內容創作 18564。

▼隨便放幾款遊戲性能測試吧,最近沉迷的死亡迴歸,圖像質量設爲極佳,平均幀率 184FPS,最大 231FPS,最小 119FPS。

▼賽博朋克 2.0 性能測試, 4K 分辨率 / 超級光追 / DLSS 自動,平均幀率 59FPS。

▼地鐵.離去, 4K分辨率 / 頂級畫質 / DLSS 性能,平均幀率 60FPS

*️⃣小結

很有意思的小機箱,尺寸不大兼容性很強,裝機過程也比酷方系列來的輕鬆,就是硬件容錯率較低,說幾個注意點:

一、機箱雖然支持水冷,但說實話風冷更佳。而這個尺寸的風冷壓制 14 代 I7 也有點夠嗆,最佳選擇是 I5 級別的。

二、技嘉冰雕 X 足夠堆料,還有諸多超頻黑科技,不打算超頻的話遠比 Z790 性價比高,而且它也是 三 大板卡品牌唯 一 在這個價位的白色主板,很適合搭建白色系主機。

三、機箱雖然支持背插主板,但講真不推薦,底部空間緊湊,走線不方便不說,SATA 口更是頂的厲害,老老實實上正插吧。

四、頂部風扇和 CPU 供電線干涉很大,儘量上定製線。

五、再次吐槽電競判客的風噪和品控,風噪的問題之前就諮詢過官方售後,說這種問題和質量無關(也的確和質量無關,顯卡溫度控制還是不錯的),想自己更換靜音風扇又會影響保修。但是現在入手不到半年,而且大部分時間處於閒置狀態的卡也能壞,這品質簡直刷新我的認知。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