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
799元 單模 船殼
獨家減震類“GASKET”手感 帶音量旋鈕
瑞翼鯊磁軸 塑料外殼
在去年伴隨着《瓦洛蘭特》以及磁軸鍵盤WOOTING 60HE的大火,國內也興起了一股磁軸的熱潮。但抵不住WOOTING高達四位數的售價,以及超長的運輸時間,於是乎,國產鍵盤廠商們開始發力,其中最早開始也是磁軸鍵盤中做的非常不錯的品牌——醉鹿,在經過A75和G65的經驗後也是推出了第三款產品——醉鹿A75PRO
在此之前也寫過兩篇磁軸鍵盤的測評,但無一例外都是說什麼68配列不是人用的之類的。。。對於磁軸鍵盤主打的“電競”來說呢,其實也算夠用。但架不住很多人買磁軸鍵盤並不只是爲了打遊戲,偶爾也是有一些其他需求。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一款75%配列的磁軸鍵盤,應該可以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了。
開箱:
A75PRO的外包裝風格和之前的G65相同,黑色的包裝中間是鍵盤的鍵位示意圖,上方則是品牌名和型號,盒子周圍也有防撞措施,即使是外包裝也能保證到手基本不破損。
配件:
- 數據線*1;
- 拔鍵器*1;
- 防塵罩*1;
- 說明書*1。
相對比G65來說,配件方面有了不小提升,配備了單獨的說明書以及添加了防塵罩。
鍵盤本體:
醉鹿A75PRO採用75%配列,在邊框上選擇的是較粗的邊框設計,整體會顯得更大一些。可以看到在鍵盤右上角添加了一顆音量旋鈕,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調節音量。
在按鍵方面可以看到,A75PRO採用了1+4顆編輯按鍵,對於需要使用到編輯鍵的用戶來說比較友好,但如果恰好沒有自己所需要的那一個就需要動手更改按鍵了。
旋鈕方面採用的是D口旋鈕,側面添加了非常細密的防滑紋,旋鈕整體的阻尼感比較重,刻度感適中。
方向鍵依舊是下沉處理,有效避免了誤觸的情況發生。
由於編輯鍵佔用了原本F區的位置,所以A75PRO的F區整體做了一點縮進,對於DOTA玩家來說需要一定時間適應。
雖然外殼採用的是塑料材質,但可以看到A75PRO的外殼質感非常像鋁坨坨,邊緣處也做了倒角處理。
要說A75PRO我最喜歡的設計,那必然是鍵盤後側面的這個紅色金屬條了,和鍵盤外殼的黑色搭配起來非常有質感,右側陰刻的品牌名也很突顯設計;而C口位置則是選擇放在了鍵盤的左側。
背面的設計雖然談不上多驚豔,但也算鍵盤中背面造型做的相當不錯的了。大面積的條紋設計以及正中間的金屬LOGO,整體的質感都是相當不錯的。
腳撐方面繼承了之前G65的專利設計,通過腳撐形變帶來的軟彈來實現鍵盤整體類"GASKET“結構的手感,實際內膽還是船殼。這種結構的好處就是:在保證內膽以及磁軸不位移的情況下,也能實現不震手的手感。對於需要識別準確信號的磁軸來說,還是更堅固的鍵盤結構更好一些,這也是醉鹿選用這種減震方式的原因。
鍵帽:
鍵帽方面目前是有兩種版本可選,一種是字符透光的05,一種則是字符不透光的02,取消了之前G65的無鍵帽版本,不過好在A75PRO的兩個版本鍵帽材質均爲PBT,在耐用性方面有所保障。
文中鍵帽爲字符不透光的02版本,在字符的顏色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在ESC、回車、方向鍵上採用的是紅色字符,其他鍵帽爲白色字符。高度方面選擇的是個人最習慣的原廠高度,整體採用雙色注塑工藝製成。
軸體:
A75PRO採用的軸體和之前G65一樣,採用的是瑞翼鯊的白磁軸,支持0.2-3.8mm的觸發行程調節,以及0.1-3.6mm之間0.1mm精度的RT功能調節;同時在壓力克數方面保持着觸發30gf和觸底60gf的水平,算是中規中矩的壓力克數,並不會覺得太輕或是太重。
在外觀方面,白磁軸和他的名字一樣,採用白色的配色,上蓋採用的是PC透明材質。在軸芯處能看到採用的是添加了防塵壁的十字軸芯,整體的穩定性會好一些,同時也可以看到上蓋處添加了導光柱,整體RGB的亮度會更高。
拆解:
外殼採用卡扣固定,需要提前拔出旋鈕纔可正常拆解。
結構:
- 上蓋;
- 金屬定位板;
- PCB;
- 底殼。
定位板方面採用的是金屬定位板,有着更清脆的觸底聲音以及更強烈的觸底手感。
A75PRO的衛星軸方面採用的是鋼板衛星軸,整體的聲音還是差點意思,有一點雜音,不過好在沒使用PCB衛星軸,想調教一下的話也比較方便。
PCB處可以看到,和機械鍵盤的PCB有着較大差別,機械鍵盤的PCB背面一般會使用軸座來實現機械軸體的熱插拔,而磁軸鍵盤不需要這個,只保留用來固定軸體的孔洞即可,軸體的觸發和識別都通過正面的感應器,因此背面比較整潔。
填充:
- EVA夾心棉;
- 海綿軸座棉;
- 硅膠底棉。
相對來說使用磁軸鍵盤的用戶不那麼在意鍵盤的聲音,因此在填充方面並沒有下功夫,如果覺得聲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可以自行更換一套聲音包。
驅動:
和之前的G65一樣採用的是網頁版驅動,相較於正常的驅動軟件來說免去了下載驅動的麻煩,對於我現在電腦裏十幾個外設驅動的用戶來說確實好很多。
打開驅動頁面後就是熟悉的調節行程了,醉鹿吸取了之前A75驅動的教訓,現在可以直接一鍵選取全部按鍵進行更改,而不是之前只能一個一個的設置。
通過下面的可調行程可以看到,A75PRO支持0.2-3.8mm的觸發行程調節,其中可調節的精度爲0.1mm,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自定義。
磁軸相對來說最重要的RT功能醉鹿也有添加,在醉鹿的網頁驅動中顯示爲“快速觸發模式”,在開啓後可以看到驅動右邊的”按鍵靈敏度設置”亮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調節。無論是抬起還是再次按下,都可以在0-3.6mm之間進行調節,其中在精度方面同樣是達到了0.1mm。
如果覺得還是慢,可以打開驅動左側的急速模式,會將RGB燈效改爲靜止,同時將驅動自帶的按鍵測試功能給禁用。正常來說是用不到這個功能的,或者說還是喜歡花裏胡哨的RGB,可以選擇不開啓這個功能。
像是燈效設置以及自定義按鍵,醉鹿的驅動也是有的,同時可以看到醉鹿的驅動除了默認層之外還可以修改FN(2)層,對於經常使用小配列並且支持VIA的用戶來說,這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有限的按鍵數量內通過組合鍵來實現不同的按鍵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完設置以後,不要忘記在驅動右上角點擊一下“保存至鍵盤”,纔算是真正的修改好,並且後續在不打開驅動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使用在驅動中修改的設置的。
總結:
現在低價位的磁軸鍵盤也有不少了,但醉鹿畢竟是國內率先做磁軸的廠家,並且前後也推出了三款磁軸鍵盤,在經驗以及成熟度方面都很不錯。如果說圖省事以及想一步到位,那A75PRO絕對算得上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