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相信大家對顯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色域、色準等性能參數指標已經瞭然於心。對顯示器略有研究的玩家更是對Fast-ips、Nano-ips、OLED、Mini-LED等面板種類也如數家珍。
但在顯示器這些龐大又冗雜的參數背後,怎樣才能選到一臺最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不同面板之間的側重點和差異究竟是什麼?哪些顯示器適合觀影,哪些顯示器更適合遊戲?
這些問題我相信大家在選擇顯示器時都迷茫過。
今天嘗試用一篇文章爲你解答這個問題:怎樣才能挑選到一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顯示器。
不能忽視的外部因素:尺寸
顯示器的尺寸是大家在選擇顯示器時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重要參數。
實際上不同尺寸顯示器的顯示面積和最佳觀看距離截然不同,相同尺寸的顯示器,在觀看距離不同時顯示的畫面效果也完全不一樣。
在我們人眼正視屏幕時,在視覺正前方的10度範圍是視覺敏感區,這個範圍內的圖像發生任何變化都能瞬間發現。10~20度範圍內可以正確識別屏幕上的信息,視頻,圖像在這個範圍內我們都能可以輕鬆辨認。20~30度範圍就只能識別動態物體了。
所以對遊戲玩家來說,這30度就是顯示器的絕佳視角區域,這個區域應該覆蓋大部分甚至整個屏幕才能將屏幕上的遊戲信息一覽無餘。
相關的公式不給大家詳細解釋了,我直接來說結果。
24寸屏幕在玩遊戲時的觀看距離至少要達到58CM,27寸則是74CM。可視距離低於這個尺寸就會因爲可視角度無法覆蓋屏幕主要區域,在遊戲過程中就需要頻繁轉動眼球造成疲倦。
不過這個觀看距離並不能將整塊屏幕的信息盡收眼底,對喜歡看電影的朋友來說不太友好。
根據THX的影院標準,當水平方向的屏幕視角爲36度時,人眼就會有非常好的視覺臨場感,最低不能低於26°。
所以在看電影時,24寸屏幕最佳觀看距離是82CM,27寸則是92CM,32寸要達到109CM。
這樣才能將畫面上的信息盡收眼底,同時達到更好的視覺臨場感和沉浸感。
你的屏幕如果是按照遊戲距離放置的,那在看電影的時候可以離得稍微遠一些,體驗會更好哦。
連接主機需要什麼顯示器&玩3A需要什麼顯示器
想要置身虛擬世界,感受遊戲開發者創造的一草一木。通常情況下我更推薦主機插電視玩3A,六七十寸的大屏幕帶來的震撼和沉浸感是桌面顯示器永遠無法比擬的。
如果你想用電視連主機,那在選擇電視上你應該關注的參數有:
滿速HDMI2.1:讓主機傳輸更高規格的圖像。
VRR可變刷新率&120Hz刷新率:讓遊戲畫面更流暢同時不撕裂。
MEMC運動補償:讓低幀數遊戲獲得更流暢的畫面
陣列式背光&更高的P3色域:可以增加HDR遊戲的畫面效果,讓畫面的動態範圍更高,明暗對比更強。在使用HDR模式時,顯示器會自動切換到P3色域,如果顯示設備對P3色域的覆蓋不理想的話,遊戲畫面效果會大打折扣。
如果你的房間放不下電視,只能用桌面顯示器的話,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參數,分辨率和色域是你要格外注意的點。
PS5&XBOX Series X:外接時可以選擇1080P、2K或4K顯示器,1080P幀數更高,4K畫面更精細。
XBOX One X:可以選擇1080P或4K顯示器,但One X已經不算新了,4K分辨率玩一些新遊戲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建議優先選擇1080P。
XBOX Series S:外接時建議選擇1080P或2K顯示器,Series S的性能不支持4K。
Switch&PS4&XBOX One S:建議選擇1080P顯示器。雖然PS4 Pro支持4K輸出,但那只是利用棋盤渲染達到近似4K的效果,和真4K的體驗有一定差距,所以我更建議選擇1080P屏幕。
FPS和Moba等電競網遊需要什麼顯示器
分辨率和刷新率等方面的選擇大家應該知道,我就不再廢話了。
主要說一下游戲玩家比較在乎的拖影表現。
首先你要記住的是刷新率越高,對顯示器響應時間的要求也就越高,因爲兩幀數之間的間隔縮短,所以需要顯示器擁有更快的響應時間。
目前最新的fast-ips和nano-ips在出廠時的響應時間都在5ms左右。經過不同廠商的調校,好一點的fast-ips可以做到3ms左右,Nano-ips則是4ms左右。
TN屏幕的延遲表現在2-3ms之間,某些大廠的0.5ms數據是通過MBRT的快速頻閃達到的,實際使用中長時間觀看會比較傷眼。
Mini-LED的響應時間在4-7ms,表現並不如兩款較新的fast-ips和nano-ips面板。
目前只有OLED屏幕的顯示器可以達到真1ms延遲,大部分OLED的延遲在0.6到0.4ms,有些廠商更是可以調教到0.2ms。
如果你想追求較低的拖影但預算不足,可以考慮TN面板的屏幕,代價就是色彩和對比度等方面偏弱。追求徹徹底底的無拖影,那只有加錢上OLED。
專業設計\剪輯需要什麼顯示器
首先分清你的需求,是真正的職業級別的專業,還是自己的業餘愛好。
職業級別的專業可以看下藝卓,明基,LG,索尼等大廠的專業設計顯示器,這些顯示器不光有準確的色準和色域覆蓋,在設計上也有一些專門爲設計人員開發的小功能。就是價格較貴。
自己的業餘愛好,只需要選擇一臺色域覆蓋滿足要求且經過出廠校色的大廠顯示器即可,如AOC,小米,華碩,華爲等。
另外對顯示器的色域有要求的話,一定要分辨出商家的文字遊戲。
色域容積指的是顯示器可以顯示出多少顏色,色域覆蓋則是顯示器在對應的色域內可以顯示出多少顏色。
色域容積代表一塊顯示器的色彩上限,而色域覆蓋纔是顯示器的真正實力,在選擇時一定要看好。
不同顯示器面板之間的特點和差異
Fast-ips和Nano-Ips這兩款應該是爭議比較大的,我簡單的從我上手過的幾臺顯示器來說。
Nano-Ips:相比Fast-ips色彩更好,且通常帶有陣列式背光,更適合開HDR模式玩3A。但SDR模式下對比度不如Fast-Ips強烈,響應時間也略遜色與Fast-ips。
Fast-ips:相比Nano-ips在SDR模式下對比度更高,畫面更通透,同時響應時間更快,更適合在SDR模式下玩網遊。
TN:不建議買,除非想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實現較低的拖影。亮度,色域覆蓋,對比如都不如同價位ips產品。
OLED和Mini-LED屏幕看似無敵,既有高亮又有高對比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OLED:最適合FPS的屏幕,平均不到1ms的相應延遲,真正的無拖影體驗。OLED像素不發光特性,對比度接近無限。但現階段OLED顯示器全屏亮度只有200-300Nit,在非HDR模式下表現並不出彩。
Mini-LED:不推薦購買,現階段Mini-LED仍然處於試水作品,各家的調校水平還處於剛剛起步。尤其是響應時間,部分Mini-LED的響應時間可達7-8ms。而且在非HDR模式下的靜態對比度也不如OLED優秀,如果喜歡在HDR模式下玩3A遊戲,那可以酌情考慮。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挑選顯示器的一些見解和經驗,你有相關類似的建議也可以在評論區幫忙補充。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