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GPU功耗與散熱預期的不斷增長,風冷顯卡義無反顧奔向了3槽時代,加框加厚的散熱模組開始挑戰主板PCIe槽、前段硬盤支架、整體機箱的散熱佈局,這時候如果能像CPU一體水冷一樣,將散熱與板卡分開,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我們眼前的這款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就成了很好的例子。
作爲今晚GeForce RTX 4080評測解禁中的一體水冷產品,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光是設計外形和理念就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高端顯卡陣營中少見的短卡設計,只佔據2個槽位,頓時讓這塊顯卡顯得格外清爽。
但三風扇一體式水冷設計暗示着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並不一般,它是目前首發GeForce RTX 4080陣營中擁有最高頻率的AIC顯卡,也是外觀設計最爲亮眼的顯卡。左手性能,右手顏值,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表現究竟如何,現在就讓我們奉上首發評測。
進擊的AD103
AD103是個比較有意思的代號,以往型號交替尾數一般以雙數結尾,例如GA102、GA104,TU102、TU104等等,而這一次RTX 40系列是第一次使用了103單數作爲結尾。
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的核心型號爲AD103-300-A1,自於臺積電4N定製工藝的Ada Lovelace。AD103保留了所有AD102的主要功能,例如流式多處理器(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SM)中的所有改變。因此GeForce RTX 4080的提升來自於工藝升級,架構更新後帶來的第三代RT Core、第四代Tensor Core以及圍繞核心建立的新技術進行。
我們已經知道,Ada Lovelace架構GPU中包含了若干個GPC(Graphics Processing Clusters,圖形處理集羣),GPC下包含若干個TPC(Texture Processing Clusters,紋理處理簇),再往下就是SM、CUDA、RT Core、Tensor Core等等。每個GPC之間包含的TPC數量相等,當GPU進行定位區分的時候再進行GPC、TPC的物理屏蔽實現。
但完整的AD103不一樣,雖然包含7個GPC,但每個GPC包含的TPC並不相同。如下圖所示,在6個GPC各擁有6組TPC的同時,還有1個GPC僅有4組TPC。包含7個GPC,40個TPC、80個SM,以及8個32-bit內存控制器,總共帶來256-bit位寬。
最終整個AD103上限應該是包含10,240個CUDA核心、80個RT Core、320個Tensor Core、320個紋理單元和112個ROPs。在內存子系統上則總共包含10,240KB L1緩存,20,480KB寄存器堆,以及65,536KB的L2緩存。
這時候如果放出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的AD103-300-A1進行對比,會發現顯卡實際上僅在完整的AD103基礎上再屏蔽1組TPC。因此顯卡最終擁有9,728個CUDA核心,76個RT Core、304個Tensor Core、304個紋理單元和112個ROPs。並總共包含9,728KB L1緩存,19,456KB寄存器堆,以及65,536KB的L2緩存。可以看到在L2緩存上沒有刪減,爲GeForce RTX 4080後續的性能發揮奠定基礎。
最後讓我們放出對比簡約明瞭的對比表格作爲參考:
現在我們知道AD103同樣繼承了L1和L2緩存設計,其中L1共享緩存可以通過驅動實現與1個線程塊內的CUDA線程共享數據,如果當共享存儲設置爲0,那麼所有空間將歸L1緩存所有,每個SM中具備128KB L1緩存,從而得到9,728KB的L1緩存容量,比GeForce RTX 3080 Ti的L1緩存少了512KB。
但L2緩存就不一樣了,不做刪減的65,536KB緩存比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了將近10倍,這讓光線追蹤,尤其是路徑追蹤從中獲得巨大收益,最終讓第三代RT Core的射線/三角形求交測試模塊數量直接翻倍。
這樣我們就引出了第三代RT Core。在Ada Lovelace架構分析中,我們已經詳盡闡述了第三代RT Core的變化,這裏只需要知道第三代RT Core在第二代RT Core的基礎上,再次將射線/三角形求交測試吞吐量。意味着射線/三角形求交測試模塊由原來的2個再次增加到4個,相對Turing架構的1個射線/三角形求交測試模塊翻了4倍,並額外增加了下圖左下角的透明度微圖引擎(Opacity Micro-Map,OMM)和右下角的位移式微型網面引擎(Displaced Micro-Mesh,DMM)。
同時第三代RT Core還引入了着色器執行重排序(Shader Execution Reordering,SER)技術,通過與遊戲設計團隊配合,更有效的分配次級射線的排序權重,從而獲得更高效的線程排序執行,避免光追運算陷入無意義的次級射線運算深淵。
而第四代Tensor Core在效率提升的同時,更進一步與DLSS 3、光流加速器、NVIDIA Reflex強綁定,進而獲得一個不依賴GPU渲染工作,也能生成其中大部分像素和幀的神奇操作,這裏我們會在DLSS 3遊戲測試中做進一步解釋。
水冷一體到位
回到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本身,顯卡使用了一體式合金散熱外甲,淺色系外形也更適合搭配白色主題的主板與內存,就比如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V20和CNV DDR5-6000 16GB內存條的淺色調都很合適。
爲了強調Neptune所希望呈現出來的深海亞特蘭蒂斯效果,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外觀使用了兩條RGB曲線作爲波動裝飾,配合iGame Center可以實現出更好的燈光流動效果,沒有過於耀眼,並且恰到好處。
於此同時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背面也使用了合金外甲背板作爲PCB和GPU的壓力平衡,同時也增添了顯卡的質感。
RGB裝飾面板下則是Neptune OC的精髓,GPU使用了一套全覆蓋銅底,通過大尺寸與GPU熱源完全接觸,確保快速導熱。與銅底內的冷卻液由水泵腔體搭配葉輪、電機加速驅動,從而形成水路循環。
對於玩家而言,一體水冷設定甚至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只需要接通電源,擰緊螺絲即可。,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使用了一套可轉動水冷頭,給予了360冷排散熱模組很大的擺放空間,冷排規格爲394 x 119.2 x 54.4mm,水管長度420mm,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更輕鬆的完成佈線。
同時冷排風扇也使用了可拆卸設計,你也可以根據需求更換新的風扇,而從實際體驗來看,原版的RGB風扇表現已經非常好。
比如在按下超頻鍵之後,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最高頻率可以來到2.640GHz,顯卡功耗最高接近470W,紅外線測溫可以看到整張顯卡在壓力測試下仍然保持着涼爽的溫度,同時風扇噪音不大,僅在40dB左右。由此可見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利用水冷的優勢,做到性能、散熱、噪音多手抓。
不僅如此,與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搭配的iGame Center也升級到了2.0版本,在保留硬件調教、監控的同時,也增加了成就功能增加用戶粘性。
有意思的是,iGame Center還額外增加了一個遊戲領域欄目,在遊戲購買之前,就能夠根據當前配置預估遊戲在1080p、2K和4K下幀率,看完幀率再買遊戲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目前這個欄目正在測試中,相信隨後的升級我們就能在遊戲領域看到豐富的對比內容。
DLSS 3的勝利
現在讓我們進入喜聞樂見的跑分環節,爲了不拖水神後退,這裏引用了圍繞iGame打造的平臺,其中CPU採用Intel Core i9-13900K @5.8GHz,內存使用七彩虹Colorful CNV DDR5-6000 16GB x2,主板使用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V20,電源爲1250W。同時我們也奉上GeForce RTX 3080 Ti作爲對比。
在基礎性能測試中,慣例引入檢測DirectX 11和DirectX 12的3DMark Time Spy,3DMark Time Spy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3DMark Fire Strike Ultra,Port Royal和VRMark Blue Room進行檢測。可以看到常規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40%左右。
在常規遊戲測試中,我們同樣將分辨率提升至4K,開啓最高特效以及光線追蹤,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的提升同樣在40%左右,符合我們預期。
現在讓我們加快進度,讓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進入DLSS 3測試環節,這也是這張顯卡真正發揮魅力的地方。
從DLSS 3開始,再是依賴於Tensor Core實現的技術,相反成爲了一套AI幀率提升的集合體,前面提到的Tensor Core、光流加速器、NVIDIA Reflex支持都融入到了DLSS 3中。
其中光流加速器(Optical Flow Acceleration,OFA)在Turing、Ampere架構中已經出現並獨立於CUDA,主要用於利用重採樣提升圖形生成效率和視頻幀率。比如當年NVIDIA用於VR的Texture Space Shading技術就是將左眼的畫面重採樣至右眼,並添加右眼看到的其他細節,以此節省了大量的渲染時間,在短時間內提升了VR畫面的效率,事實上這套方式至今仍然非常奏效。
到了Ada Lovelace,新光流加速器與DLSS 3搭配,能夠計算出場景中的所有像素是如何從一個像素移動到另一個像素的,其中就包括陰影、光反射和粒子等光流場信息。同時通過神經網絡分析,分析之前幀與當前幀,最終獲得一個高清且自然的效果。
DLSS 3在光流加速器的搭配下實現了脫離GPU渲染重建高分辨率方法,讓GPU渲染的部分大幅減少,以兩幀爲例,DLSS 3會承擔起第一幀的3/4的工作和第二幀的所有工作,實際上GPU只需要完成其中的1/8的渲染即可,從而節省了大量的計算資源。
這裏我們先引入3DMark DLSS 2 2K、3DMark DLSS 3 4K、3DMark DLSS 3 8K進行對比,在2K分辨率下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40%,似乎比較常規。但不要着急,一旦分辨率來到4K和8K,DLSS 3開啓,那麼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輕鬆提升80%和105%性能,非常離譜。
憑藉着NVIDIA與遊戲工作室的深度合作以及強大號召力,已有超過35款遊戲和應用宣佈支持DLSS 3,其中10款遊戲已經上市。同時包括《暗影火炬城》、《光明記憶》、《生死輪迴》這樣的國產遊戲也火速加入到DLSS 3的支持中,後續《WRC Generations》、《極品飛車:不羈》和《戰錘40K:暗潮》三款支持DLSS 3的遊戲也將在RTX 4080推出後不久發佈。
這裏可以看到遊戲之間的差距非常大,特別是開啓DLSS 3之後,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將差距從36%一直拉到140%以上,遊戲對硬件要求越高,提升越明顯。
同樣,當DLSS 3與NVIDIA Reflex配合,系統響應也會獲得進一步降低,在生成更多的幀之後通過Reflex抓住關鍵幀,並跳過渲染隊列,從而獲得更低的系統延遲。NVIDIA表示DLSS 3可以將系統延遲降低最多2倍。
爲了讓DLSS 3能夠在遊戲和應用中得到快速部署,NVIDIA已經完成了Streamline SDK對DLSS 3的集成工作,包括AI超級分辨率、AI幀生成以及NVIDIA Reflex組件。由於Ada Lovelace與Turing、Ampere的差異,DLSS 2.X與DLSS 3註定會共存上一段時間,但不會添加開發工作量。DLSS會根據硬件的支持情況啓動對應的功能,比如AI幀生成是GeForce RTX 40系列獨佔,但之前的AI超級分辨率則是所有GeForce RTX系列都能使用,NVIDIA Reflex則是GeForce GTX 900系列以後的GPU都能開啓。
同時也可以看到,系統響應延遲隨着幀率提升,以及NVIDIA Reflex加持,會有不同程度的縮減,比如《生死輪迴》從93ms壓縮到了33ms,提升幅度很大。
最後再讓我們探討一下大夥關心的TGP話題。雖然GPU功耗與性能表現指標同等重要,但GeForce RTX 4080的320W TGP反應的是GPU Boost運行功耗上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功耗牆。事實上GPU Boost後的時鐘頻率是由功耗、散熱情況決定,GPU功耗也由實際負載而有所不同。
換而言之,當GPU達到最大頻率的時候,功耗未必接近TGP功耗牆表現,特別是新工藝加持後GeForce RTX 40系列效能遠低於TGP,在1080p、2K分辨率下可以遠低於TGP全速運作,只有在4K分辨率以上開始相對接近TGP的表現。
這裏提供數款遊戲1080p、2K、4K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功耗檢測進行比較,參考如下。特別對於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這樣的顯卡而言,應付3A遊戲的同時控制實際散熱溫度,保持冷排的安靜變得順理成章。
把創意拉滿
得益於NVIDIA在專業領域的佈局,GeForce RTX系列GPU在內容創作領域也早已能夠大展拳腳。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同樣也不侷限於遊戲,依靠第三代RT Core和第四代Tensor Core,以及海量的CUDA核心和GPU頻率,重點是在創作過程中也更爲安靜。
與此同時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也引入了對AV1編碼器的硬件支持,依照NVIDIA對GeForce RTX 40系列12GB顯存以上的GPU採用雙AV1編碼器的策略,GeForce RTX 4080同樣也具備AV1雙編碼功能。
換而言之,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不進效率比GeForce RTX 30系列更高,速度還將翻倍的提升。RTX 40系列的AV1編碼器能比H.264編碼器效率高出40%。這意味着AV1編碼器能夠利用現階段可以進行1080p串流視頻的帶寬,實現1440p甚至更好的畫質,比如同樣的帶寬佔用下,在嗶哩嗶哩可以輕鬆播放2K或者4K的視頻,而播放4K的帶寬也將可以用來播放更高分辨率的內容,前提是網站能有所提供。
在衆多專業軟件中,DaVinci Resolve 18是率先對GeForce RTX 40系列提供全面支持的軟件。作爲好萊塢電影工程最常見的專業軟件之一,我們在電影院線看到的大成本特效製作、剪輯、調色有很多都來自於DaVinci Resolve的支持,是一套同時具備剪輯、調色、視覺特效、動態圖形和音頻後期製作打包整體解決方案。
拍攝RAW格式視頻後期重新調色已經成爲每一個專業攝影的必備操作,DaVinci Resolve 18的調色聞名業界。由於動則4K、8K視頻後期調色將會耗費大量的系統計算資源和時間,利用AI實現加速成了必選項。這裏我們對一段28秒的4K視頻進行平衡、偏倚、Log調色、模糊、神奇遮罩調整,使用質量優先模式,計算GeForce RTX 4080與GeForce RTX 3080 Ti使用的時間。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在DaVinci Resolve 18中的AI性能能夠比GeForce RTX 3080 Ti快了大約35%。
然後是DaVinci Resolve 18的編碼測試,動則4K、8K分辨率的視頻編碼如果利用傳統的軟件編碼效率將會十分低下。這裏我們對4K 30FPS和8K 30FPS的視頻進行編碼,由於GeForce RTX 3080 Ti不支持AV1編碼,這裏使用H.265替代。能夠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的效率加速差距將近40%,可見效率非常高。
接下來是畫面渲染測試。我們先使用了Blender Benchmark檢測GeForce RTX 4080的輸出能力,在Moster、Junkshop、Classroom三個場景中,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了30%到60%。
同樣在V-Ray 5 Benchmark中會分別考驗CUDA和光線追蹤性能,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了40%左右。
Octane Render RTX是同樣是測試GPU的光線追蹤性能表現,在一個複雜場景下考驗GPU每秒產生的樣本率,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31%到60%。
然後是利用AI提升分辨率的ON1 Resize AI 2022,原理是對低分辨率圖片無損提升至高分辨率圖片,用於巨幅海報輸出,依靠AI性能可以獲得更快的出圖。
SPECviewperf 2020則是通過建模對象或渲染體的旋轉和縮放檢視,來檢測在各種專業設計領域(包含能源勘探、醫學、建築設計、機械設計、汽車設計、飛機設計等各種領域)的圖形性能,這裏包含了我們從大學專業軟件課開始就接觸的3dsmax、Catia、Creo、Energy、Maya、Medical、SNX、Solidworks等主流軟件。
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相對GeForce RTX 3080 Ti提升在38%到66%之間,特別是在消費級顯卡上運算底下的Medical、SNX也已經到了能夠流暢運行的程度。
最後少不了大家更常用的Adobe Photoshop、Lightroom、Premiere測試,這裏我們引入Procyon Photoshop Editing和Procyon Video Editing作爲比較,從目前來看Adobe的給予RTX 40系列的優化不算多,提升最高爲10%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隨着後續專業軟件的跟上,引入對新AI功能支持的Adobe在新GPU上也將越來越快。
寫在最後:靜音多面手
在衆多首發GeForce RTX 4080顯卡陣營中,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無疑是最特例獨行且最讓人深刻的顯卡,它用一體水冷設計巧妙的避開了機箱空間安排、GPU散熱、風扇噪音等諸多考量,給予了玩家足夠多的自由度,無論是安裝體驗、使用體驗還是顏值,都能輕鬆讓人眼前一亮。
不僅如此,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也讓GeForce RTX 4080發揮更進一步,併成爲當前頻率最高的RTX 4080 GPU之一,爲4K遊戲、8K內容創作奠定了基礎。
而在接下來一波DLSS 3遊戲井噴潮的到來,也註定讓GeForce RTX 4080變成炙手可熱的產品,相比RTX 4090相對高昂的價格,RTX 4080其實做到了在性能、價格與體驗之間的新平衡。而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的一提水冷設計,搭配全新iGame Center,更是讓體驗再進一步。如果你對這款純白且戰鬥力爆表的海神感興趣,建議不要猶豫,先買爲敬。
最後在11月16日晚10點,七彩虹將在京東、天貓、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及線下授權零售經銷渠道正式以現貨發售或預售的形式同時上架多款iGame、戰斧 GeForce RTX 4080顯卡,包含 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Vulcan OC、 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Neptune OC、 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Advanced OC、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Ultra OC及戰斧GeForce RTX 4080 16GB 豪華版等型號,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