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i7-14700K是最超值CPU?實測見真章

前言:

在今年的10月下旬,intel 14代酷睿處理器如期發佈,與之前幾代一樣,這次發佈的處理器爲6款,都是帶K處理器,分別是i9-14900K/KF、i7-14700K/KF以及i5-14600K/F。雖然這些處理器都仍延續着LGA1700接口,可其中最讓人矚目也是進步最大的型號是i7-14700K/KF。

通過上述對比圖不難看出,其他四款處理器的核心配置都沒有變化,只是頻率提升;而i7-14700K/KF不但提升了頻率,還升級到8大12小20核心28線程,也就是比上一代i7-13700K多了4個小核心,同時因爲增加了核心,i7-14700K/KF的三級緩存也達到了33MB(比上一代提升了3MB)。爲此,很多小夥伴表示,雖然今年intel的酷睿14代有點擠牙膏,可好在i7-14700K/KF加量不加價,非常值得購買。

於是,我忍住沒買首發,等着雙11購物節,最終便宜差不多500元入手了一顆盒裝版的i7-14700K(官方價格是3499),趁給小夥伴裝機的來了個測評。

多多立功了!截圖在此!

先來看看外包裝,可以明顯看到這是intel的傳(ya)承(gao)設計,對比之前的11代、12代、13代,i7-14700K的外包裝基本上沒有變化,可能最大的區別就是配色上修改一些。

不相信?如果讓你只看看側面,請問你能一眼看出哪個是i7-14700K嗎?

至於CPU的形體,我對比了下i7-13700K,發現雙方几乎一致,尤其是正面的一些去耦電容,還有背面的觸點以及電容,基本上都沒有變化。

再來說說我測試的平臺硬件情況(也是我剛剛幫小夥伴裝的一臺DIY主機):

CPU:intel i7 14700K

主板: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

內存:金百達白刃DDR5 7200MHz 16GB*2

硬盤:宏碁掠奪者GM7 4TB

散熱器:微星MAG CORELIQUID E360水冷

顯卡:技嘉RTX4060Ti顯卡

電源:安鈦克NE1000W純白金牌全模組電源

機箱:安鈦克P1初星

顯示器:微星MPG321UR-QD

其中主板爲微星專爲新一代酷睿處理器打造的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雖然芯片組還是Z790,可在很多細節上進行了優化與更新。比如支持了新增支持Wi-Fi 7和PCIe5.0,還有內存超頻上限也更高(下方會有實測)。

當然,爲了保證新一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持續釋放,該主板的供電方面也是非常強悍,擁有16+1+1相豪華供電,搭配DrMOS,第三代鈦金電感和厚實的冰霜鎧甲,每路最大可通過電流高達90A。

同時,爲了保證CPU的散熱,散熱器我用的是微星的新品——MAG CORELIQUID E360水冷散熱器。該散熱器的定位是之前M360迫擊炮水冷的升級版,不但有更好看的ARGB燈效,還提升了散熱性能。

該散熱器採用的ARGB風扇屬於高性能級超頻,風扇尺寸爲120x120 x25mm,搭載FDB動態液壓軸承,轉速600~1800士10%RPM,風量最大75.04CFM,風壓最大2.52mmH20,設計壽命爲50000小時。

此外,該水冷頭的底座也非常有亮點,看上去就非常厚實。因爲其採用的是高密度微水道設計,作用是提高液體和銅製底座之間的接觸面積,提升水冷系統的整個換熱效率,從而增強散熱效果。

機箱用的是安鈦克P1初星白色版,該機箱的定位是全塔機箱,顏值高的同時內部空間也非常給力。主板最大支持E-ATX規格,顯卡長度最大支持400mm,風冷散熱器支持最大高度爲175mm,風扇也是最多可以安裝10個(電源倉上方也可以裝入3個),水冷散熱器也是可以最大兼容420,將散熱效果直接拉滿。

同時在機箱的頂蓋處,還搭載了一個液晶顯示屏,安裝好安鈦克自帶軟件並連接好USB線到主板,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CPU/GPU溫度,非常有創意。目前市面上採用如此設計的產品也越來越多,比如九州風神就先後帶來不少搭載此功能的數顯版產品。

電源方面,用的是安鈦克NE1000W純白金牌全模組電源,該電源是基於ATX 3.0與PCIe 5.0打造,具備最新的12VHPWR接口,單線就可最大輸出600W功率。

具體規格方面,該電源採用的是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構,規格方面,+12V輸出電流最高可達83A,換算功率爲996W;+3.3V與+5V通過DC to DC電路從+12V調壓輸出,最高輸出電流均爲20A,兩路聯合輸出的額定功率最高爲120W,整體額定功率則爲1000W。

PS:本來考慮到的是用純白版本的RTX4090,但因爲現在RTX4090的價格瘋漲,只能選擇也是純白設計可價格實在的RTX4060Ti顯卡。

性能測試:

先看看CPU-Z,最新的Ver 2.08版本將i7-14700K識別的非常全面,代號:Raptor Lake,TDP 125W,8個核心+12個小核心28線程設計。不過對比上一代13700K多了一個AVX-VNNI指令集,intel表示,該指令集通過爲8位/16位整數操作提供專用算法,提高了處理神經網絡時的性能。簡單來說就是用於加速運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的應用程序,更有效地發揮處理器性能。

睿頻方面,i7-14700K全部大核睿頻達到了5.5GHz(比上一代提升了0.2GHz),全部小核睿頻達到了4.3GHz(比上一代提升了0.1GHz)。

CPU-Z跑分方面,單核904.8分,多核14902。這裏直接對比上一代的i9-13900K,單核已經超高,多核得益於少了4個小核,性能還是有一點差距。

而對比上一代13700K,i7-14700K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已經全面超越。

CINEBENCH R15方面,i7-14700K的單核得分313,多核得分5424。

(作爲對比,之前i7-13700K單核得分爲298cb,多核得分爲4541cb)

CINEBENCH R15方面,i7-14700K的單核得分832,多核得分131800。

(作爲對比,之前i7-13700K單核得分爲795,多核得分爲11645)

CINEBENCH R15方面,i7-14700K的單核得分2174,多核得分36271。

(作爲對比,之前i7-13700K單核得分爲2075,多核得分爲30573)

最新的CINEBENCH 2024我也測試一下:單核得分129,多核2070。

3DMARK CPU Profile測試,i7-14700K最大線程得分爲14829,單線程爲1196。

(作爲對比,i7-13700K的單線程成績爲1142,最大線程爲12857)

3DMARK Time Spy實測,CPU分數爲20495。

(之前i7-13700K分數爲17911)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實測,CPU分數爲11554。

(之前i7-13700K分數爲9732)

內存方面,直接開啓金百達白刃DDR5開啓XMP,頻率爲7200MHz,時序爲34-45-45-115。實測讀取速度爲107070MB/s,寫入速度爲92256MB/s,複製速度爲94895m/s,延遲爲65.6ns。

超頻到8000MHz後(時序爲40-47-47-77),讀取速度達到了123970MB/s,寫入速度爲104490MB/s,複製速度爲106750/s,延遲爲58.1ns。

內存性能基本與上一代沒有什麼差異。

最後來個喜聞樂見的魯大師,整機的綜合性能得分爲2416498,其中CPU得分達到了1234804,幾乎佔據了跑分的51%。

接下來說說遊戲體驗,相信很多小夥伴裝機絕大多數是爲了遊戲。這也測試幾個我最近玩的幾款遊戲:

《使命召喚:戰區2》

得益於DLSS加持,就算是RTX4060Ti顯卡在4K分辨率+極致畫質下,都可以達到70~80幀的遊戲體驗。

《永劫無間》

最近永劫無間更新了DLSS 3.0,但實測下來開啓後反而會降頻率。比如在4K分辨率+極致畫質+DLSS 3.0自動(打開插幀)+Reflex的情況下,遊戲幀數爲70~80FPS左右。

個人是建議開啓DLSS 2.0+超級性能模式,遊戲幀數可以突破到100FPS以上。

《絕地求生》

喫雞在4K分辨率+最高畫質+100%渲染的情況下,遊戲幀數爲50~70FPS,建議使用三極致畫質。

開啓三極致後,遊戲幀數可以達到110~140FPS,遊戲流暢度大大提升。

《賽博朋克2077》

該遊戲最近是支持DLSS 3.5,可以說是老黃家最愛測試遊戲。實測下來遊戲幀數表現也是巨大。

比如開啓4K分辨率+最高畫質,關閉DLSS後,遊戲幀數僅爲10FPS,走動時更是會下降到個位數,堪稱PPT。

但開啓4K分辨率+最高畫質+DLSS 3.5自動模式後,只要不開啓路徑追蹤,遊戲幀數就能達到40FPS以上。

開啓DLSS 3.5超級性能模式後,遊戲幀數更是可以達到60FPS以上。

不過從遊戲的CPU使用率來看,目前的絕大多數遊戲還是更倚重顯卡,通過MSI Afterburner監控來看,CPU的佔用率都不會太高。

功耗與溫度測試方面:

室溫24℃,在微星MAG CORELIQUID E360水冷的壓制下,i7-14700K默認的待機溫度大概36℃。

開啓單烤FPU,i7-14700K的核心電壓爲1.25V,但功率達到了265W,所以拷機時CPU的核心溫度達到了95℃,表現馬馬虎虎。

超頻方面:

其實在買之前就聽說i7-14700K很多都是“天雷”,基本上就是灰燼版,不太具備什麼超頻性能。抱着好奇的態度,我也嘗試了一番。實測P核超頻到6GHz,能點亮系統,但是無法進行拷機,P核超頻到5.8GHz則問題不大,CPU-Z跑分也全面提升,就是功耗方面直接炸裂,單烤FPU大概在350W以上,秒秒鐘核心溫度突破100℃。

結論,i7-14700K值不值得買?

我覺得如果是全新裝機用戶,在加量不加價的情況下,選i7-14700K還是可以的,比如我入手盒裝版的價格也就3100不到的樣子。但如果是13代用戶去升級我覺得就沒什麼必要。

至於性能方面,i7-14700K提升了頻率以及4個小核,確實能在跑分上較前作有明顯提升,但發熱表現也確實比之前大了不少。此前i7-13700K默認拷機功耗也就220~230W,而i7-14700K直接突破到260W以上。所以這裏也建議那些打算入手的小夥伴放棄風冷散熱器,直接選擇水冷散熱器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