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十一,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是不是有趁着這些天換手機得想法呢,市場上的手機這麼多應該如何選?不妨聽秋秋來給大家唸叨一下,我知道各位果粉們所糾結的只是選擇蘋果的中杯、大杯還是特大杯,所以今天這份攻略其實就是一篇關於安卓和鴻蒙系統的手機選購攻略。
一,最重要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處理器
我知道很多小夥伴看手機的第一眼就是看這款手機的處理器,其實我也這樣,畢竟處理器決定手機的性能,而性能對於手機顯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最新的旗艦級處理器,只要可以流暢運行常用app,對於不少人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
而且麒麟9000S的出現也告訴我們,除了處理器的性能之外,系統的優化也尤其重要。但是不管怎麼說,性能是核心,它未必需要非常強大, 但是至少應該夠用。下面是最新的手機處理器天梯,大家可以參考。
這個天梯要注意的是聯發科的處理器因爲各家普遍優化不怎麼上心,所以實際體驗來說性能普遍要比表中我們看到的情況要低1到2格。同時,這個天梯並沒有完全考慮功耗和性能釋放,所以比如驍龍888雖然性能上看起來比天璣8000要強,但是因爲使用三星的工藝發熱較高,所以實際體驗可能不如天璣8000。
而麒麟9000S雖然和驍龍888+平級且對比三星工藝也不佔優勢,但是因爲系統優化得更好,所以使用體驗也會明顯更好。
這也就是爲什麼這部分的標題我說——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只是一個基礎,但是並不能全面反映手機的性能。而且對於很多常規用戶來說,用驍龍8gen2和天璣8000的機器的時候,感受到的差異可能並不明顯。
去除一些停產產品,簡單來說,驍龍8gen2、驍龍8+、天璣9200、9200+的手機可以閉眼入,基本上滿足99%用戶和性能需求。不過要注意驍龍8+分滿血版和殘血版,性能有一定差距,選購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
天璣8200、驍龍7+性能不錯,功耗也比較低,適合沒有過高使用強度需求的用戶,天璣9000性能更強,但是因爲發熱偏高,比較考驗廠家優化。
驍龍780G爲三星代工不建議入手,驍龍778G和782G均爲臺積電代工,與和它們在天梯上性能相近的天璣小夥伴們可以滿足低強度的手機使用需求,如果日常基本不打遊戲,app安裝不是特別多,對手機流暢度不是十分敏感,是可以選擇的。當然這些處理器玩王者、喫雞開中低畫質也是足夠流暢運行的。
二,拍照執行嚴格等級劃分
拍照部分很有意思,如果說以前國產手機還有不同價位主打拍照手機的區分,那麼這兩年基本上各個手機的拍照水準被價格和性能卡得死死的。2000元價位拍照最好的手機也打不贏3000價位拍照普通的手機(畢竟偶爾有買CPU送手機的機型機,所以話不敢說死)。
很多主打線下品牌的中低價手機因爲美顏做得比較好,讓一些姐妹們誤認爲拍照很強,但是實際出片一看,和高價位手機的差距還是肉眼可見。
當然了相近價位的手機裏,還是會有拍照好壞的劃分的,而且還要注意,同樣的一款攝像頭,不同品牌甚至同品牌的不同系列可能拍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目前國產主流幾個大廠都有能力把拍照調到優秀水準,但是爲了品牌的內部區分,往往算法下放不同,所以也就導致了成像上的差距。
最近一些手機廠商也開始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一些中低端手機開始搭載更好的拍照配置,比如oppo的K11,不到2000的手機使用了3-4K價位手機搭配的索尼imx890主攝,雖然因爲處理器算法原因,成像可能會稍遜同攝像配置的中高端機,但是對比同價位的拍照體驗明顯就好了一截。可惜這種情況暫時還是個例,希望明年類似的產品更多一些,畢竟對手機性能要求不必那麼高但是比較喜歡拍照的還是大有人在的。
三,內存和存儲多大夠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把起始內存設置在了12GB,確實因爲現在的app越做越大,8GB的內存已經越來越捉襟見肘了。關鍵是越來越大的這些app還是我們最常用的微信、支付寶、抖音、淘寶等男女老少都會用到的應用。
所以除非是千元老人機,否則一律建議至少12GB起,而且最好帶存儲轉內存的類似虛擬內存功能,這樣才能確保不會用着用着莫名其妙閃退,應用不會一切到後臺就被清掉。而且重度用戶我個人建議全部16GB起,如果想一款手機用上兩三年的用戶,那麼最新的24GB內存手機也完全不會浪費,畢竟現在內存價格也便宜了。同時要注意目前最新最強的內存規格是LPDDR5X,再往下比如LPDDR5、LPDDR4X在使用上都會存在性能差距。
存儲方面同樣建議是256GB起,有孩子的,成家的基本你都建議至少512GB,手機裏沒事想多緩存點東西的就是選1TB吧,最近固態硬盤雖然漲價了,但是綜合來看仍然處於歷史低位,很多品牌512G和1TB版本只差400元,選更大容量存儲版本還是很值的。
四,選屏幕看什麼
價格差不多的手機,屏幕差別也是很大的。雖然現在常見手機最好的屏幕還是三星的,但是國產的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屏幕供應商也已經頗具實力,最重要的是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如果不是旗艦機,其實也沒有太過追求三星屏幕。
常規曲面屏已經被證實不適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但是現在其實比較流行微曲面屏,有一些非直屏不要的小夥伴不妨去線下體驗店試一試微曲面屏的機器,說不定會有新的感受。基本上兼具了直屏的操作體驗和曲面屏的質感和手感,當然也有不好貼膜的缺點。
選屏幕要注意亮度以及側面看是否偏色的信息,屏幕觸控的靈敏度和護眼,不過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的感受未必可以代表你自己,每個人對於屏幕的體驗可能是不一樣的。經常有暗光使用需求的小夥伴一定要注意手機是否支持PWM高頻調光和類DC調光。
五,細節功能對體驗影響可能更大
不起眼的功能比如信號,之前有一些手機傳出經常斷流,不少小夥伴打遊戲打得想瘋掉。而很多手機會專門配備一些針對網絡優化得功能和科技,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經常遊戲的朋友建議最好買一個振動馬達強大一點的手機,更大和震感更強的線性馬達可以帶來更暢快的遊戲體驗。除此之外,還有NFC是否是全功能,是否支持紅外遙控,是否是雙揚聲器,也都是需要注意的內容。
當然了還有就是指紋解鎖方式,低端手機有的用側邊解鎖,中端機普遍用短焦屏下指紋,因爲比較厚,無法和電池疊在一起,所以只能安排在手機非常靠下的部分,導致解鎖位置靠下,使用起來不方便,而高端機普遍採用超薄屏下指紋解鎖解鎖未知在屏幕下部三分之一除,基本手指很自然的搭上去就解鎖了,成功率也更高。
六,2023雙十一手機推薦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最後一部分我反而想盡量簡略一些選擇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機型。畢竟優秀機型太多,大家各有各的優勢,如果一一舉出對比,又會是是長篇大論了。
1,榮耀 Play 7T
關鍵詞:滿足所需
預算1000元以下的羣體可以分爲兩派,一種是學生用戶,另一種是中老年用戶。其中後者很多並沒有什麼性能需求,日常安裝的app也不多,加上現在安卓的系統早就今非昔比,所以對於這部分羣體來說,一款性能差不多,但是低功耗低發熱的CPU就是最好的選擇。
榮耀的magic UI原來是華爲的,所以對於之前的華爲老用戶來說再熟悉不過,也是這部分人的換機首選之一。雖然現在play8T剛剛上市,但是個人認爲7T的性價比更高,在塞下6000mAh大電池的情況下,厚度依然控制在了8.27mm。
雖然全系只有8G內存的,但是因爲有內存擴展技術,所以對於輕度手機用戶來說也基本夠用,天璣6020略強於天璣800,略弱於驍龍768G,性能尚可。和大電池一起,可以提供2天左右的續航。屏幕有DC調光和萊茵護眼認證,所以買給初高中學生用也是可以的。
今年5月我給我爸買的就是這款機器,他表示這款手機的拍照他很滿意,作爲對比,他之前用的是華爲P10。
2,oppo K11
關鍵詞:低價高拍
前面有提到過,手機的拍照現在比較嚴格的執行價格等級劃分,K11算是比較少見的可以提供越級拍照體驗的手機之一。作爲imx766的升級版imx890主攝經常被應用在3-4K價位的手機上,K11上配備的正是這款主攝,同時配備了OIS光學防抖。
作爲主打線下的品牌,oppo手機的顏值自不必說,性能上配備了臺積電6nm工藝的驍龍782G,在2K以內價位段算是比較常見的選擇,基本中輕度用戶都是可以流暢使用的,加上color OS13的成熟調度,也是通過了南德48個月持久流暢認證。而且更低的發熱和功耗也帶來更輕的重量和更長的續航。
這款手機在配備了5000mAh電池的情況下重量僅有182g,而且配備了100W的長壽版快充,26min就可以充滿手機,在這個價位同樣算是比較越級的配置。
屏幕部分爲120Hz高刷屏,支持2160Hz高頻調光,而且通過了德國萊茵硬件級低藍光認證。同時配備了NFC、紅外遙控、杜比立體聲雙揚聲器和小米13同款X軸線性馬達。
對於這款手機的來說,拍照是亮點,卻又不是唯一的亮點,綜合配置和功能方面比較均衡,算是線下品牌中不多見的性價比機型。
3,一加ace2pro
關鍵性:最有質價比的8gen2
今年的一加是實實在在的收到了oppo的“百億補貼”,迴歸oppo主品牌之後似乎找到了整個品牌的的方向,那就是在高質價比的基礎上, 提供儘量好的整機質感和儘量豐富的細節配置,產品力很是強悍。一加ace2pro作爲主流幾個大品牌中最值得買的驍龍8gen2機型,LPDDR5X+UFS4.0旗艦存儲組合,12+256GB的入門配置直接就2999元起了,而且提供最高24GB+1TB的存儲組合,也是目前能買到的最高配置的安卓手機了,超高性價比使得它上市之後就一直處在斷貨狀態,直到最近一週多的時間纔算是貨源充足。
一加ace2pro有灰和青兩種配色,除了第二代驍龍8(即8gen2)作爲CPU之外,還配備了面積爲9140nm2的超大天宮級VC液冷散熱來幫助這款處理器提供充足的性能釋放,最近兩個月的安兔兔,一加ace2pro都是蟬聯手機性能榜冠軍的。
拍照部分和之前的一加11一樣配備了索尼的imx890主攝帶OIS光學防抖,而且oppo也是給這款手機下放了全部的算法,成像效果出衆。
充電部分爲150W超級閃充和5000毫安大電池,只需要17min就可以充滿電池,而且可以保證4年1600次充電後仍然保持80%壽命。150w快充+5000毫安電池的快充組合方案,可以說是目前體驗最好的快充續航組合了。
屏幕部分爲1.5K靈犀觸控曲面屏,峯值亮度1600nit,120Hz刷新率、720Hz的高觸控採樣率,遊戲反應更及時,而且支持雨水觸控,可以在溼手情況下操作。低亮度下支持2160Hz的PWM高頻調光,中高亮度下支持類DC調光,並且通過了萊茵TUV護眼認證和南德精準觸控S級認證。
在我們容易忽略的地方,這款手機的指紋解鎖模塊爲超薄屏下指紋,並且擁有全功能NFC、紅外遙控、立體聲雙揚聲器、雙頻GPS和超大體積和震感的仿生震感X軸線性馬達。
作爲原神官方合作手機、和平精英賽事官方指定用機,一加Ace2Pro除了強悍的硬件性能,還針對遊戲提供了不少的優化和功能,包括內存基因重組技術、遊戲雲計算專網、超幀超畫引擎等,它的優化與別家也不同,是平穩的線性釋放,不像其他家先拉滿再斷崖式下降,然後在溫度降下來之後又拉滿再斷崖式下降。
一加Ace2Pro可能是3k檔位最值得買的手機,在性能、屏幕、遊戲體驗、影像、快充、續航、質感、馬達等都做到了全面均衡的體驗,產品力確實可以,還有一加式的質感和她的小衆設計美學。
4,vivo X90
關鍵性:開始關注性價比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現在手機越來越難賣了,oppo、榮耀、vivo等傳染主打線下的手機品牌,去年開始就出現了不少看起來頗具性價比的機型,尤其是在4K出頭這個價位,藍綠二廠也經常有精品產品出現。
也許你覺得比起主打線上的品牌它們的性價比並不算高的,其實實際內外部做工和用料,很多隱藏的成本在裏面,在日積月累的使用中,這些會逐漸顯現出來。
X90系列就是藍廠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其中對比X90s我認爲X90更值得買購買。雖然vivo在對比裏給X90s做了字符加粗,但是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配置兩者基本沒有明顯區別,除了處理器是天璣9200和9200+之間的差距外,就剩下X90s網絡方面的支持更強大。
除此之外主體拍照功能和快充、屏幕等配置都是一樣的。而天璣9200+其實是天璣9200的升頻版,雖然性能提升了,但是耗電和發熱也提升了,如果不是超級重度遊戲玩家的話,日常使用9200的體驗是絲毫不差的,所以綜合考慮,X90更值得推薦。
5,華爲Mate 60Pro
關鍵詞:遙遙領先
其實這款手機我已經不用做過多介紹,它也深刻詮釋了CPU是手機的基礎,但不是手機的全部,依靠對中國芯麒麟9000S的調校以及鴻蒙系統,以驍龍888級別的U實現驍龍8+級的系統流暢度和使用體驗。
而衛星電話,拍照部分則都是遙遙領先,而如果明年或者後年工藝問題徹底解決,滿血的麒麟也許真的就能一騎絕塵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