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鈕 小屏 漸變側刻鍵帽 GASKET結構,這些居然三百都不到?

省流:299-399 側刻鍵帽版本359起

有一把鍵盤自從我剛入坑就說要出要出,然後最後沒影了,直到上個月纔出來,這把鍵盤應該不用我多說,因爲你們也知道我在文章開頭不會說廢話。沒錯,就是今天要說的這把S75的前身——M75,不過時間太過久遠,到底是不是M75改名我也不好說。不過作爲RK目前在R系列之外的鍵盤,很難有幾款在性價比方面能跟R系列比的,而目前的S75在我看來就是R系列之上,但堆料方面又很足,有預算上S系列準沒錯。話不多說,來看看這把RK S75到底如何:

開箱:

包裝風格和K75不能說像吧,至少鍵盤本身這一塊是高度類似的,都是使用手繪風格來構成鍵盤本體;右下角標明瞭這把鍵盤的型號,左上角是RK的LOGO。

配件:

  • 數據線*1;
  • 拔軸拔鍵器*1;
  • 說明書*1;
  • 防塵罩*1。

配件方面比較中規中矩,沒有送額外的增補鍵帽和軸體比較遺憾,如果這套鍵帽能像INFI一樣送小全套的增補那將會是絕殺。

鍵盤本體:

RK S75採用的是75%配列,目前除了98%配列之外,差別最大的應該就是75%了,基本可以說每家的75%配列都各不相同,本次要介紹的S75也是如此。編輯鍵方面採用的是1+3個編輯鍵,爲啥不直接說4個呢?很顯然這幾個編輯鍵不在同一區域,中間使用旋鈕將兩個區域分隔開來。

既然說到旋鈕,那就不得不提RK S75的這顆多功能旋鈕。衆所周知一般旋鈕都是用來調節音量的,個別比較特殊的,可以通過互動來控制其他功能,比如調節燈光等。然而RK S75的這顆旋鈕,除了常規的調整音量之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用來調節鏈接方式以及開關機,雖說之前在部分鍵盤上使用撥杆也可以實現調節模式的功能,但開關機要麼是新增一個開關,要麼就調到有線,能實現開關機+調節模式+音量的旋鈕,我還是頭一回見。

除了功能性方面,這顆旋鈕在手感以及外觀方面也很不錯,圖中可能看不太清,實際上這個黑是帶一點點的綠色的,很符合這個版本的主題色,包括其他顏色也都有對應的調整;另一方面就是手感方面,這個旋鈕的穩定程度在目前屬於很不錯的,但重點在於旋轉的手感以及聲音反饋,這一點在字裏行間可能很難表現出來,感興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視頻,在目前機械鍵盤中絕對算得上最舒服的一個。

指示燈位置則是放在了很常見的編輯鍵旁邊這個位置,美中不足的是有一點漏光,比較影響整體燈光的觀感。

屏幕方面,比較意外的是S75上的是一個OLED屏幕,而非目前比較流行的TFT屏,最明顯的就是即使在全黑的環境下,黑也是黑,不會因爲LCD屏幕的特性泛白,整體耗電量對比TFT屏幕小了不止一點。

出廠有層防刮傷的膜

不過遺憾的是,這塊屏幕只能顯示一些基礎的信息:顯示電量、連接模式、時間日期、操作系統。也就是說,不能夠上傳自定義動圖。不過作爲一塊屏幕,最基礎的東西還是都有的。

方向鍵方面一如既往的下沉處理,旁邊的功能鍵保持3顆1u寬度的,沒有做R75那樣的門牙。

邊緣處是有倒角處理,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方正的。

RK的LOGO處於前側面右側,個人覺得這個LOGO,顏值不是很高。

後側面能看到上蓋是比底殼整體大上一圈的,整體比較類似天包地,當然還是有一點差別。這樣的好處就是,背後的裝飾以及接收器收納倉不會凸出來,整體觀感上好一點。

裝飾條位於正中間,塑料材質。左側是接收器收納倉,試了一下是磁吸而不是靠卡住。

右側則是兩個Type-C口,一個是正常有線模式以及充電要用的,另外一個不用我說,RK家一如既往的擴展接口,不過這次沒有給USB口,想配合無線鼠標的接收器的話可能需要一個轉接口。

背面的顏值我覺得還行,不是很素,白綠拼色背板給我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中間當然還是少不了帶一些信息的金屬銘牌。比較罕見的是右上角的注意事項,可能是怕有人用快充給鍵盤充電導致炸了吧。

鍵帽:

要說S75的這幾套鍵帽,我最感興趣的還是359起的這套漸變側刻字透鍵帽。要說去年甚至幾年中某音中最火的鍵盤,既不是很貴的客製化鍵盤,也不是性價比極高的啥啥啥鍵盤,而是一款性價比極低,而且可以說基本沒亮點的鍵盤,相信已經有盒友猜到,就是MK870,那麼這把鍵盤爲啥會火呢?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漸變側刻鍵帽,從這也能看出來其顏值以及熱度。

而S75,搭載的就是這一套漸變鍵帽,不過實際顏色方面有所出入。S75這一套,顏色方面採用的是由深綠變成淺綠的配色搭配,顏色過渡方面還算自然。

字符方面,採用的是閉口字符,和低價鍵帽中比較常見的開口字符相比,觀感上好一點,兩者的差別更多體現在成本方面。

材質方面採用的是PBT材質;高度則是原廠;工藝方面,因爲字符爲透光,所以很顯然是雙色注塑。水口以及毛刺方面控制的還不錯。

軸體:

軸體方面有兩款可選,均爲線性軸;其中之一是售價略低一點的雲霧軸,另一款就是我手中的這款碧螺軸。

兩款軸體差別不大,對於這方面要求不高的隨便選擇一款即可。

碧螺軸外殼採用POM材質,軸芯方面採用的是最近半年火起來的LY材質,優點在於順滑度極高,所以能在很多軸體上見到被用在軸芯上。軸芯沒加防塵壁,意味着穩定性方面會差一點,同樣,聲音集中性會高一點,這一款軸體在廠潤情況下聲音是很不錯的,很接近“石子音”,對於聲音方面要求高的可以考慮繼續手動潤滑一遍。

除了壓力克數上的細微調整之外,雲霧軸和碧螺軸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碧螺軸帶有導光柱,而云霧軸沒有,除此之外的差別其實不大。

拆解:

本來還擔心這把會不會延續之前傳統,腳墊藏螺絲,拆完發現沒藏,只需要翹卡扣就行,好評。

    結構:

    • 上蓋:
    • 橫向開槽PC定位板;
    • 單鍵開槽PCB;
    • 3750mah電池;
    • 底殼。

    旋鈕通過螺絲固定到上蓋上,不會隨着GAS結構鍵盤產生形變而跟着移動,是目前一種比較主流且手感優秀的做法,另一種就是直接集成到PCB上,手感比較差。

    定位板採用了目前主流的PC材質定位板,整體質感是偏磨砂,對比全透明的定位板,透光性略差,燈光均勻性略好,經常插拔軸帶來的磨損也少一點。同時橫向開槽也能增加一定的聲音純淨度,以及軟彈程度。

    衛星軸採用的是RK家的鋼板衛星軸,這套衛星軸自然不用多說,每次都能看到我誇,基本上是量產中用着最舒服的那一批,當然現在量產鍵盤中除了一小部分之外,其他做的基本都不算太差。

    PCB方面採用的是目前最熱門的單鍵開槽配置,在主鍵位區進行了單鍵開槽,對聲音和軟彈方面有所提升。同時可以看到S75採用的是軸座熱插拔,支持三腳/五腳機械軸體熱插拔,軸座品牌爲九紫,燈位方面採用下燈位,搭配側刻鍵帽能讓字符亮度更高。

    電池方面爲RK家祖傳的3750mah電池,說大也不算大,想要全開那續航肯定不會很高,建議常備數據線。

    填充:

    • PORON夾心棉;
    • IXPE軸下墊;
    • PET聲優墊;
    • 海綿軸座棉;
    • 硅膠底棉。

    這一套填充基本看到就知道是RK的了,素質自然不用多說,目前的中上等級,和全PORON填充相比還是略差一點,得益於硅膠底棉的存在,整把鍵盤的分量很足,同時也因爲底棉採用的是硅膠材質,整體的下沉空間不是很大,個人用下來偏硬。

    延遲測試:

    有線模式下的延遲約爲5ms

    2.4G模式下的延遲約爲15ms

    總結:

    側刻、漸變、字透鍵帽/多功能旋鈕/OLED屏幕/三模/熱插拔等等,這些功能放在過去,你要說299起,那這個配置我是想都不敢想的。你要說有這些就算了,聲音和手感方面還整得這麼好,填充方面也基本不用改了,到手即用。相較於起售價更低的R75,我更願意稱S75爲R75 PRO MAX,可以說這把鍵盤基本算是R75的上位平替,預算夠的話,我更建議這把S75。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