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無界海景房,辦公遊戲樣樣強!萬元預算裝機樣板房配置分享

【引言】

金九銀十,秋高氣爽,又到了每年裝新機、買新電腦的黃金時節。

現階段如果打算自己攢高端遊戲電腦,13代酷睿和Nvidia 40系顯卡肯定是當仁不讓的主力。也許有人會說不對啊,14代酷睿不是馬上就要上市了嗎?怎麼還推薦13代酷睿呢?原因很簡單,因爲14代酷睿只是13代酷睿的Refresh版本,架構和工藝沒有任何進步,只是小修小補的一代。按照英特爾的尿性,新一代CPU上市之初價格肯定會有明顯的溢價,在性能沒啥提升的情況下,消費者肯定不樂意去買新品,那怎麼辦呢?英特爾就會對老產品下手,停產、斷貨,讓13代產品漲價到跟14代相差不多的樣子,逼着用戶去買新品。可以預見13代酷睿產品也會有一個明顯的漲價幅度,所以最近想裝機下手要趁早。

機器貓最近新裝了一臺遊戲主機,我覺得很有看點,預算大約一萬多點,可以分享給大夥參考。

【正文】

古語有云:先謀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經驗告訴我,裝機這事兒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急於求成,得事先有一個謀劃,考慮到位了再動手,往往事半功倍,否則很可能會面臨返工或不兼容的尷尬,可謂是欲速而不達。

那在裝機開始之前,請先看看下列問題:

  • 現階段裝機該選DDR4平臺還是選DDR5平臺?
  • 13代酷睿需要什麼樣的主板和散熱器才合適?
  • 40系顯卡換了新版接口需要什麼樣的電源來搭配?
  • 有什麼品質過硬又好看的海景房機箱可以推薦?

如果恰巧你也有相同的疑慮,那麼本篇文章將會是你翹首期盼的指路明燈。

【裝機思路解析】

“遊戲性能看顯卡,使用體驗靠CPU”。這是裝機圈裏流傳已久的金科玉律。

這次裝機既然預算比較充足能達到萬元以上,而且目標是打造一臺高端、全能的電競遊戲主機,配置上自然是儘量高配不縮水。除了打遊戲,當然也可以幹一些別的生產力需求,比如常見的渲染、建模、剪輯,又比如時下大火的AI作畫,AI訓練等等。

所以CPU毫無疑問就是在Intel旗下最新最強的第十三代酷睿裏邊選

▲考慮到第13代酷睿家族CPU i7和i9在大核數量上完全一致,區別只是i9多了8個效能小核並有着更高的睿頻頻率,但價格相比i7卻翻了接近一倍,性價比實在不高,而且對於遊戲應用來說,i7的性能都已經溢出了(新架構的威力太強了),殺雞又何必用牛刀?所以CPU是最能輕鬆敲定的——i7-13700KF,就是你了!

CPU定了,主板自然就好選了。

按照LGA1700的接口+足夠紮實的供電能上i7的,只有Z790和B760兩種主板可選。主要區別在前者可以超頻CPU,後者不能超頻,其他地方基本一致。

按普通的裝機套路,應該是i7-13700KF+Z790或者i7-13700F+B760這樣的組合對嗎?

但機器貓在今天給出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我選用了i7-13700KF+B760 D5主板這種組合。原因如下:

1.現階段i7-13700KF和i7-13700F差價不大,以京東出售的盒裝價格爲例,兩者只差了200多塊錢而已,而13700KF有着更高更快的加速頻率和更強的功耗釋放,簡單地說就是性能要更強,明顯是選KF性價比更高。

2.13代酷睿裏只有帶K的CPU型號才能解鎖內存SA電壓,可以讓D5內存獲得極佳的超頻性能,基本上就是你花600多塊錢能買到的D5內存,通過超頻能輕鬆獲得1000元以上產品的性能,這就把差價給撈回來了。

▲所以我選擇了一線大牌微星最近剛出的一款高端B760主板,型號B760M EDGE TI WiFi“刀鋒鈦”,用料紮實,配置超強,非常推薦。

▲這款主板配備了非常牛逼的供電模塊,12+1+1相供電,搭配高品質電感元件,單相支持75A最大電流,標配雙8Pin CPU供電接口,整板最大能支持400W的供電能力,帶i9-13900KF都不在話下,在一衆B760主板裏都是屬於最拔尖的那一小撮。它還對內存模塊佈線進行了優化,支持DDR5內存到7800Mhz或更高頻率,搭配Memory Tty it一鍵超頻功能,小白老鳥都相宜。

下一步就是散熱器,13代U的功耗大漲,是絕對的超級大火爐,但凡選擇i5-13600KF以上規格的CPU,通常都建議上水冷,i7-13700KF自不必說,360規格水冷安排上肯定沒毛病。

▲我選擇了喬思伯的TW6-360 ARGB一體式水冷,因爲它相當便宜而且性能也還過得去,同時有透明外殼RGB的燈光水冷頭,顏值相當好看。

▲硬盤方面不必多說,現在早已是NVME M.2固態內存的天下了,國產長存顆粒+聯芸主控的固態產品已經滿大街都是了,閉着眼買性能都不差。我選擇的是宏碁掠奪者的GM7000 1TB,帶獨立緩存芯片的旗艦級Gen4固態,擁有超過7000MB/s的讀寫速度,網紅爆款,相當好用。

▲內存方面我十分推薦金百達的刃RGB系列,我認爲這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帶RGB燈效的DDR5內存產品之一。它採用海力士原廠A-die顆粒,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超頻性能最佳的D5內存顆粒。像這套16GX2 DDR5-6400 C32的雙通道套裝,券後入手價格僅爲650元,卻可以隨隨便便超頻到7800Mhz以上,免費獲得25%的性能提升,太爽了。順便提一句,都2023年末了,不管是着眼現在還是放眼未來,DDR5相比DDR4都更值得推薦,不僅性能更強,而且價格也差不了多少。

重頭戲來了,顯卡和電源要綁定在一起考慮。40系顯卡目前已經佈局完畢,高端型號卡只能在國行零售價¥6499的RTX4070Ti,¥9499的RTX4080和¥12999的RTX4090這三款中選擇。

它們價格成階梯狀,屬於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在預算範圍內選最貴的就行,簡單好選。

▲我選的是前段時間入手的銘瑄RTX4070ti 璦珈版,它屬於RTX4070ti顯卡中的超公版,顯卡的核心頻率、做工用料都是屬於更強的那一撮,但售價卻不貴。因爲銘瑄就是靠着高端型號賣中端價格的錯位競爭策略,在激烈的顯卡市場拼下一席之地。

看到這裏,整機的基本配置已經成型,但肩負着爲所有配件供電的電源依然不能掉以輕心。衆所周知,40系顯卡性能雖強,但功耗也超高,目前已經發布的型號RTX4090的TDP是450W,RTX4080是350W,RTX4070ti是285W,實際使用中峯值功耗可能還會更高。再加上13代酷睿i7滿載也是小三百瓦,所以電源方面一定不能吝嗇,我認爲RTX4070Ti→750W,RTX4080→850W,RTX4090→1000W 是比較合適的搭配。

▲除了功率瓦數,還有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40系顯卡已經全面換代PCIe5.0 CEM(12VHPWR)接口+4Pin(Sideband Signal)邊帶信號接口,組成了如今的16pin 新接口,僅僅單接口就可以提供600W的功率輸入,相比過去每個8pin口僅僅150W的功率輸入,可謂是質的變化。

新的供電接口自然需要新的ATX電源規範來適配。這就是英特爾推出的ATX 3.0電源規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源品牌開始推出基於ATX 3.0規範的電源。說到這我就不得不強力推薦華碩剛剛上新的ASUS PRIME系列電源,一個在大廠裏主打性價比的系列,也是火出圈的“熊貓電源”,超好玩。

▲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ATX3.0標準電源,通過了80 PLUS的金牌級別認證,轉換效率極高。它在典型負載下其實可以達到更高級別的鉑金級效率的,這比同價位的其他競品要明顯強出一截。

▲它最讓人愛不釋手的地方就是這個萌萌噠熊貓配色,就是在一臺電源上做到了黑白雙色拼接,設計非常大膽,極具創意。

▲作爲一款中高端定位的產品,Prime電源全系都標配了全模組設計和扁平模組線,原生的16pin Pcie接口自然也不會落下,搭配40系顯卡再合適不過。

▲我買的是額定功率750W的子型號,搭配這套配置是遊刃有餘的。從銘牌上能看到,這款電源的12V輸出能力佔到了總輸出功率的99.2%,是妥妥的高端產品。

還是那句話,省啥也別省電源錢,1瓦1塊錢是條標準線,可高不可低。畢竟別的配件出事最多壞一個,電源出事能直接帶走一整套。而且現在的電源品質都靠譜,比如這臺電源就能質保8年,毫無後顧之憂,都足夠用到下下次換機了,是名副其實的小傳家寶。

最後就是機箱了,目前最流行的就是側透海景房了,緊隨潮流總不會錯。

之前很火的華碩GT502機箱聽說最近升級了“無界版”,取消了前立柱設計,正面和側面採用高透光鋼化玻璃完整拼接,能夠全方位展示用戶的高端硬件和炫酷燈效,很值得一試。

▲而且GT502無界版秉承了前作超強的硬件兼容性,可以完整支持ATX主板和400mm以內的超高端顯卡,更支持顯卡豎裝展示!機箱內部甚至還能安裝3個360規格冷排,可以說把硬件兼容性做到極致了!有了這樣的大寶貝作保障,用戶挑選硬件就可以放開手腳,喜歡什麼就用什麼,再也沒有束縛。

▲所以我就跟電源一起在京東上下單了。畢竟大玻璃盒子,京東自營的配送方式更放心,就算路上摔壞了也不用扯皮,省心省力。

好了,這樣整套配置就已經確定,下面把配置單總結一下。

【裝機配置單】

【主機成品】

把所有的配件都懟進正確的位置裝機就完成了,有手就會~

不會的上B站看教學視頻。

第一步: 安裝主板上的硬件,包括CPU、內存、硬盤和散熱器扣具

第二步: 安裝主板到機箱上,並安裝好360水冷散熱器

第三步: 安裝電源到機箱後部

第四步:安裝顯卡和正確接線。裝機的主要流程就完成了。

蘇格拉底說過,RGB能提高50%的遊戲水平。所以RGB風扇必須要有!

▲彩色的透明海景房參上

▲太靚仔了!雪舞戰姬的大別墅太好看了。

▲因爲本次裝機所有的硬件產品燈光都支持主板的燈光軟件統一管理,只需要調試一下就能讓所有燈光聯動!顏值真的讓人眼前一亮!

【性能測試】

裝機完成以後當然要檢驗一下兼容性,看看各部件是否都已經正常工作,測試軟件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0.系統性檢驗

▲整機配置一覽與檢測,同時重點關注CPU工作是否正常,內存是否已經打開XMP設置,顯卡是不是已經正確安裝在Pci-E 4.0 X16通道?

都沒問題的話就進行下一步性能測試

1.CPU性能測試

2.圖形性能測試

3.硬盤性能測試

通過上述測試,可以看到整機的性能還是非常強悍的,借用魯大師的一句名言,本機已經打敗了全國99%的電腦!

【遊戲體驗】

本次測試用的顯示器來自KTC M27P20 Pro,是一臺27英寸4K分辨率160Hz高刷新率的MiniLED電競旗艦級遊戲顯示器,擁有500多個獨立控光分區,遊戲體驗直接拉滿。

所以本次遊戲環境設置全部都是4K分辨率+最高畫質(遊戲預設),要玩就玩最爽的。

1.單機3A 大作《孤島驚魂6》

2.電競FPS《PUBG絕地求生》

▲在4070ti顯卡的加持下,孤島驚魂6和PUBG在4K分辨率且特效全開的全最高畫質下,全程平均能跑到了接近140-150幀的水平,表現還是比較優秀的,日常遊戲肯定是沒有問題,如果用戶選擇搭配2K分辨率顯示器,那麼幀數還會進一步升高。

【總結】

本次裝機分享就到這裏,最終的成品我還是非常滿意的,整機的性能和顏值都很不錯, RGB燈光和手辦更是二次元滿滿,宅男最愛。如果有喜歡的小夥伴,請不要吝惜你們的點贊!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