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再升級——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開箱評測

  • 前言

2023已經過了一大半,只剩下四個月就要迎來2024了,這個月微星更新了Z790系列的主板,其中作爲白色主題收割機Z790 EDGE WIFI DDRR5刀鋒主板(個人喜歡叫它小白龍嘿嘿)也進行了升級——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這個當家花旦小白龍也更具競爭力,將上一級CARBON暗黑版的LIGHTING GEN5 的M.2口下放下來成爲標準配置,讓板載5條M.2也擁有1條PCIE5.0 M.2,同時還加入了即將開始無線升級的WIFI7功能,至於這款新一代的白色主題收割機有多少功力或者有多少吸引力,那就從開箱拆解開始看看吧

  • 開箱

主板的包裝依舊是微星刀鋒鈦的風格,白色網紋底和中間黑字名稱標識,底下是大升級點的Linghting GEN5和WIFI7功能的加入,而右上角的黑標NEXT GEN CPU READY預示着默認就支持下一代CPU,以及兩個藍廠小藍標


包裝的背面依舊是網紋白底,中間的主板圖案以及主板八大功能特點,當然最主要的還是16相供電的升級以及Linghting GEN5、WIFI7和藍牙5.4的功能


取出主板,這主板的分量真的是又重了,這不僅僅是主板中核心供電的擴展型散熱片加粗加厚,更是加入了熱管連接,以及主板板載5條M.2以及M.2散熱盔甲,使得這塊中端主力超頻主板擁有了越級成爲高端的能力


從主板的背面也可以看到新一代DDR5 與Linghting GEN5 之後,大部分的元器件都已經升級爲了SMT工藝,而內存與PCIe插槽也都更新了安裝方式,使得電器性能更高


這個碩大的帶龍盾徽標的擴展型VRM散熱片,中間標註了MPG SERIES | EDGE


供電散熱另一端的VRM擴展型散熱片,其規模一點也不輸於主散熱片,厚度一致以及鋸齒開槽輔助散熱規模也一致


兩片散熱規模都是一樣的開槽,底下則是16+1+1的供電規模以及第三代鈦金電感


雙CPU 8pin的供電接口,應付英特爾的各種1700電老虎沒有任何壓力


感激涕零的LGA 1700接口插槽,雖然一開始詬病啥不平整容易導致CPU熱彎,以至於多個散熱廠都推出了防壓彎背板扣具,但依然不能擋住我們能接受這不升級傳宗接代的接口


四條雙邊卡扣的DDR5 內存插槽,通過線路獨立設計,降低阻抗並減少電路干擾,從而保障內存高頻信號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以及配合微星看家本領MEMORY TRY IT!可快速根據不同廠商內存顆粒優化的預設配置文件,來達到快速超頻的目的


Z790 EDGE TI MAX與Z790 EDGE 一樣支持5條M.2,而這次的第一條M.2同樣配備了免工具的M.2冰霜鎧甲,圖示中最左邊的小手標註了這片冰霜鎧甲這裏有一個latch小鎖,向中間平行按下即可提起鎧甲,當然這第一條M.2與Z790 EDGE 刀鋒不同之處在於它已經與Z790 CARBON暗黑主板一樣支持PCIe5.0規格的M.2,可以使用更快速的SSD固態硬盤


整塊主板的PCIe區域,而因爲支持5個M.2插槽和5個冰霜鎧甲,散熱規模幾乎覆蓋了整個PCIe區域,而第一條PCIE X16爲5.0規格,並且帶鋼鐵裝甲加固,第二條爲PCIE 3.0 X1,第三條全長爲PCIe4.0 X4


左下角的聲卡區域,隔離的PCB部分,主板僅有的幾顆電解電容也是爲了更好得發揮REALTEK ALC4080聲卡的性能,邊角上還有一個6層PCB的標識


拆下M.2散熱盔甲之後可見板載的5個2280長度的M.2位,第一條PCIE5.0 M.2爲雙面散熱設計所以板載了裝甲,另下面的4條PCIE4.0 X4規格M.2爲單面散熱


從上至下依次爲集顯的DP1.4、HDMI2.1、Clear CMOS、FLASH BIOS、4個藍色的USB3.2 GEN1 5Gbps、4個紅色的USB3.2 GEN2 10Gbps、1個TYPE-C USB3.2 GEN2 10G、1個TYPE-C USB3.2 GEN2X2 20G、一個2.5G LAN 、WIFI 7 雙天線接口、音頻輸入輸出口


  • 拆解

開箱完接下來就卸了各個散熱片看看內部吧


首先當然是拆這個主板最大的擴展型VRM散熱片了,說散熱片,其實說散熱塊也不爲過


兩片散熱通過底部的熱管進行連接,爲的是整個主板16+1+1供電同步散熱,且每塊散熱兩邊都有整面的深度開槽


散熱片背面採用的高導材料的導熱墊,右邊的接口爲龍盾徽標的ARGB接口


芯片組的散熱片


芯片組散熱片與芯片組通過導熱墊接觸,兩顆螺絲固定和兩個腳墊輔助支撐,右下角有物料號


三片M.2散熱盔甲,都是非常厚的鋁合金材質


散熱規模


拆解合照


接下來看一下主板的規格


16+1+1的供電規模,CPU供電主控依然是那塊來自Renesas(瑞薩)的PWM芯片RAA229132


頂部的供電爲8相90A瑞薩的ISL 99390,最右邊一相爲VCCGT核顯供電設計,採用來自瑞薩的芯片封裝編號爲RAA220075,最大持續輸出電流爲75A


IO一側的供電,左邊爲一相VCCAUX供電設計,來自MPS的MP87670,最大持續輸出電流爲80A;其餘爲8相90A瑞薩的ISL 99390,所以整個供電規模爲16(90ACPU)+1(AUX 80A)+1(核顯 75A)


背板IO內部這裏的芯片,有S2223L35芯片,是intel的2.5GLAN  ;RTS5436I芯片,是REALTEK的支持PD3.0的Type-C供電控制器;GL3523芯片,是Genesys Logic的4端口USB 3.1 Gen 1的集線控制器;ASM1543芯片,可實現 Type-C 口正反盲插


IT66318FN芯片,來自 ITE的一顆重定時緩衝器用於HDMI 視頻輸出接口優化信號


PCIe區域


Z790芯片組,提供了最多20條PCI-E 4.0與8條PCI-E 3.0,以及5個USB 3.2 Gen2*2接口等;另外兩個SATA口由右下角的ASM1061提供


GL3523芯片,是Genesys Logic的4端口USB 3.1 Gen 1的集線控制器,這裏提供給前置USB3.0,還有下面的P13EQX給前置TYPE-C口


GL850G芯片提供擴展USB2.0 HUB;而右邊的MXIC爲MXIC(旺宏)的 MX25U25673G,是 BIOS ROM,爲 256Mb(32MB)


監控芯片是來自NUVOTON的NCT6687D


聲卡芯片REALTEK ALC4080爲7.1聲道高端音頻芯片,支持多達32位/384kHz的高保真音頻輸出,還支持DSD512、PCM 32位/768kHz等多種音頻格式


主板的背面,16相供電每兩相配上一個倍相芯片


背面中間的四顆PCIe信號拆分芯片,JYS13008MF01負責PCIe5.0信號的拆分


WIFI7無線網卡模塊,來自高通的QCNCM865AX


鯊魚鰭天線


其餘的配件一覽


  •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還沒有到時間所以暫時使用了13代進行點亮測試,配置清單如下:

CPU:英特爾(Intel)13代 酷睿 i7-13700KF 處理器

主板:微星(MSI)MPG Z790 EDGE TI 刀鋒主板

內存: 宇瞻  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燈條 16x2 套裝

顯卡: 影馳(Galax) GeForce RTX 4060 金屬大師 OC

SSD: 影馳(Galax) HOF EXTREME30 PCIE4.0 1TB 固態硬盤

散熱: 九州風神(DEEPCOOL)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 LS720 SE DIGITAL

電源:安鈦克 Antec NE1000 白色 金牌全模組/ATX3.0    


測試的電源來自影馳的GeForce RTX 4060 金屬大師 OC


Geforce RTX 4060 金屬大師 OC ,一如既往的銀灰色包裝和3年質保和個人送保標籤、METALTOP金屬大師logo、英偉達綠色GEFORCE RTX 4060 logo,中間則是大大的金屬大師的logo


顯卡本體,一體壓鑄鋁合金的上蓋,以宇宙魔方爲靈感,採用不規則的線條呈現,極具美感和科幻感,也真的是比較可愛的尺寸,尺寸上只有240*128*42mm(含擋板)、228*123*41mm(不含擋板),這個尺寸的顯卡兼容性就非常好了;而這顆Ada Lovelace架構的AD1007-400核心,同樣採用臺積電的TSMC 4N工藝,其CUDA處理器數量爲3072,並且 RTX 4060 支持 24MB L2 緩存,採用了128bit 8GB GDDR6顯存


顯卡的背板也依然是鋁合金設計,尾部一段鏤空散熱,中間是一個金屬大師的logo和GEFORCE RTX


散熱器尾部的散熱鰭片,這款寒光星散熱系統採用2根6mm鍍鎳複合熱管和大面積高效能均熱板和鰭片、迴流焊接工藝,以及金屬大師傳承的金屬外殼


測試的固態硬盤來自影馳的名人堂系列 HOF EXTREME30 PCIE4.0 1TB 固態硬盤


作爲影馳名人堂系列的PCIE4.0 M.2 SSD旗艦,採用了曲鏡白泳散熱器,CNC工藝和曲面設計的散熱


它採用了8通道的羣聯PS5018-E18主控,支持NVMe v1.4和PCIe4.0 x4,以及第四代LDPC糾錯引擎,連續讀寫速度可達7000/5500 MB/s,並支持PS5 M.2擴展


測試內存來自宇瞻的 ZADAK  SPARK 32G 6000 DDR5白色燈條 16x2 套裝


內存銀白風格,與Z790 EDGE TI MAX也是相得益彰,頂部的ARGB導光條也是襯托了燈效


這款內存爲較甜點的DDR5 6000頻率,且支持XMP 與EXPO 雙平臺技術,時序爲C40-40-40-96


造型別具一格具有鮮明的特點與其他常規內存有所不同,寶石造型的導光與精緻的外形設計,整體的尺寸爲5cm高度、13.6cm寬度、0.79cm厚度,單條重量60g


頂部的材質交錯設計,呈現綴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髮絲紋及白色霧面磨砂質感


測試散熱是來自九州風神的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LS720 SE DIGITAL,可以通過USB控制軟件實現CPU的溫度顯示


還能實時顯示CPU的負載功耗,高光黑透蓋板和ARGB無限反射HALO光環,中間爲九州風神的logo


九州風神的ANTI-LEAK 動態平衡泄壓冷排,通過壓差改變冷液容積和內部壓力得到釋放,穩定運行從而延長使用壽命;標配的FE120 ARGB PWM風扇爲半透扇葉,且風扇的燈光與風扇導線整合爲7Pin接口,通過轉接線可直連每顆風扇,同時風扇帶ARGB,2250RPM下可提供85.85CFM風量和3.27mmAq風壓,且還帶了降壓線可降速至1600RPM


九州風神的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LS720 SE DIGITAL,能夠實時可視化智能數顯,簡單易懂輕鬆控制


第四代水泵高效運行,噪音更低,加強版ARGB風扇可實現燈光同步,並提供了5年質保


九州風神自研的第四代高能水泵,解熱功耗高達300W,改進的微水道和增加銅底鏟齒厚度,並使用3100RPM高轉三相內繞馬達與長壽麪低噪陶瓷軸承和軸芯


測試的電源是安鈦克新款支持ATX3.0和原生PCIe5.0的NeoECO 1000G M電源


安鈦克NeoECO 1000G M電源的轉換效率高達92.71%,採用了全日系電解電容、全橋LLC諧振架構,支持智能溫控啓停和使用了140mm小體積設計,一款高顏值的ATX3.0電源,且更支持10年換新的質保


電源的本體採用140mm小體積設計,並且符合原生PCIE5.0和ATX3.0供電標準,風扇面中間有antec的logo,內部爲支持智能啓停的溫控風扇


電源風扇支持HYBRID MODE,該ECO模式可實現50%負載下風扇停轉


測試平臺


Z790 EDGE TI MAX 的高規IO配置


  • 主板CMOS簡介

主板的默認CMOS界面,簡易模式還是很直觀的看到了CMOS的所有功能,頂部的檢測信息顯示,中間的CPU BOOST、內存XMP、啓動順序等,主區的CPU內存存儲風扇等羅列,最後底部的M-FLASH、監控、LED等


當然很多玩家喜歡直接F7進入高級模式進行調整,左右各三類顯示了主要調整項


硬件監控是最直觀的調整主板CPU、PUMP、系統風扇的各個控制曲線


OC超頻選項可對CPU的性能核、效能核、倍頻、AVX、倍頻等等的調整


內存最簡單的超頻自然是XMP或者iEXPO,當然也有微星最方便的MEMORY TRY IT!內存超頻模塊,或者高級玩家可通過高級內存配置進行微調優化


數位電壓設置可對CPU的重載線進行校準控制等


在電壓選項中可以對所有關於CPU的各項有關於電壓進行微調,也包括芯片組SA以及內存等等的電壓


例如MEMORY TRY IT! 初級玩家使用真的太方便了,主板可根據檢測自動根據內存品牌顆粒等等進行超頻選項選擇,當然超頻完需要測試其穩定性才能使用


CPU核心電壓也有各項調整的模式選擇


  • 微星MSI CENTER

調整完之後則是進入操作系統使用微星的MSI CENTER進行監看調整,軟件也是非常方便的


MSI CENTER 提供非常多的模塊可供選擇DIY,包括燈效、智能優先級、遊戲助手、快充、顯示真彩視界、場景設置等等


系統信息可顯示當前整機的檢測


在線更新模塊可自動檢測未安裝的驅動及軟件


炫光燈效可提供了多種配置文件用於優化


  • 測試結果

Z790EDGE TI MAX這裏的初版BIOS,默認13700KF下的CPU測試成績


默認情況下i7 13700KF 在CINEBENCH 2024中的測試結果GPU 9556分、CPU多核1711分、CPU單核123分


CINEBENCH R23 測試CPU多核 30444分、CPU單核 2074分


整個測試平臺魯大師209萬分


測試平臺PCMARK10得分7844


默認XMP情況下宇瞻ZADAK SPARK DDR5 6000內存的讀寫拷貝及延遲成績


影馳HOF EXTREME 30 1TB固態硬盤在最後一條PCIE4.0 M.2中的測試成績也符合其性能


13700KF在該平臺上使用九州風神冰堡壘360青春數顯版默認情況下烤機11分鐘爲最高87°,大核與小核都沒有出現降頻的情況


3DMARK 測試中CPU PROFILE的測試成績


3DMARK  PORT ROYAL 光線追蹤成績5707分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測試成績5183分


3DMARK TIME SPY  測試成績 10684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成績5888分



以上就是此次微星MPG Z790 EDGE TI 刀鋒主板的開箱、拆解和測試的全部內容了,文中表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可相互交流,感謝您的閱覽

全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