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攻略】風冷和水冷區別幾何?該選哪一個?

歡迎回到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CPU散熱器、是電腦八大硬件之一。主要作用是爲電腦的大腦——CPU降溫降熱

某款CPU風冷

關於CPU散熱器的萌新科普詳見該文:

【電腦DIY】從萌新入門到開竅——散熱篇

市面上常見的散熱器有風冷和水冷:

風冷:

核心利用熱管導熱,再通過鰭片、風扇更好散發熱量:

通過熱管內部的毛細作用散熱,熱管貫穿散熱片

風冷的核心性能主要看熱管數量(嚴格講還有散熱鰭片面積),大多數單塔4根熱管,壓制主流的i5、R5等級CPU不在話下:

單塔意思就是一個散熱塔

對於i7、R7等功耗可能更高的CPU,4熱管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可以上到6熱管,甚至雙塔6熱管風冷:

大名鼎鼎的大霜(雙)塔,升級熱管數量同時、提升散熱鰭片

水冷:

水冷通過水管,將帶有熱量的水流輸送到冷排上,再通過冷排上的鰭片、風扇散發熱量:

水冷的冷排大小,可以作爲水冷性能的核心指標。也就是市面所謂的240、360水冷,“240、360”是指冷排大小,對應是2個、3個風扇位(1個風扇位是120毫米):

某款機箱水冷位支持介紹,該機箱能看出只支持240水冷

如何選擇?

講完二者區別,接下來嗦嗦:作爲香打遊戲或搞生產力的萌新,應該如何選擇“風水”呢?

這得迴歸需求預算!主流硬件功耗表我們整理如下:

以上是CPU解鎖功耗牆、開啓超頻等比較極限的功耗情況,實際很難這麼高

一、如果需求是性價比、玩遊戲、輕度生產力:

1、120W下的CPU,主流的4熱管風冷足矣。

經典型號i5 12400F、i5 13400F、R5 5600、R5 7500F、R5 9600X等

2、120W-180W的CPU,6熱管或雙塔6熱管就可以很好壓制

像i5 12600KF、R5 7800X3D、R7 9700X等

3、180W以上的CPU,風冷也能用,但是數字不好看,可能一開遊戲溫度會飆到八九十攝氏度...

數據來源: 搞機猛男

二、如果預算充裕,或需求是重度生產力、顏值考慮!

像14600KF這顆CPU,雙塔風冷玩遊戲沒問題,可一旦搞起生產力工作,風冷壓不住會降頻,折損性能:

個人實測,雙塔風冷壓146,渲染時會降頻

水冷的持續散熱能力更強,尤其針對渲染這種長時間負載任務,哪怕上個240水冷都能取得不錯效果

上水冷後烤機的溫度

此外如果你對顏值有較高要求,那與生俱來通透、簡潔、高科技感的水冷則更爲推薦!

某款240水冷

很多中高端水冷,冷頭可以做到神光同步甚至果眼3D屏效果!

此時好看就是王道,散熱反而好像是附加功能

三、從運輸風險考慮,水冷更保險

如果你的電腦會經常運輸,更建議體積輕巧、固定平衡的水冷:

風冷尤其雙塔,由於巨大沉重的塔體,運輸過程由於顛簸有較大概率損傷主板底座:

一體式水冷由於像機箱風扇一樣,固定在機箱上,也沒有龐大的金屬結構,因此運輸途中相較風冷比較安全

水冷一眼看去很簡潔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水冷漏液問題,這個無需擔心,市場普遍用的一體式水冷,技術都很成熟,別買名不見經傳的牌子無需擔心

容易漏液的是分體式水冷,就是自己彎管,定製彎頭,技術不好或年久失修可能會導致漏液:

水冷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複雜,且水泵有一定噪音,用久了可能會發生異響等問題。因此可能得3年一換,而風冷不存在這個問題

總結

用一個簡單的表做個總結,大家按照自身需求、預算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散熱!

消滅信息差,科技簡單化!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歡迎你點贊關注電電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推薦

給日本顧客賣了臺電腦,結果到手點不亮......

25年4月,什麼顯卡值得買?

8788元起,9070XT整機、4K遊戲就是幹!

3998元整機方案,暢玩2K遊戲,靜音無光性價比

【硬件芝士】有沒有必要選擇WIFI主板?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