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艦:U型艇獵手》:擬真到硬核的反潛模擬器

感謝遊信平臺提供的遊戲激活碼

小衆而新穎的遊戲題材

如今,以海戰爲主題的遊戲在市場上已經屢見不鮮了。無論是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以wows,戰雷爲代表),還是即時戰略/即時戰術遊戲(比如大海戰系列和全面戰爭系列的海戰模式),抑或是二次元卡牌養成遊戲(艦娘題材遊戲我就不多舉例了),都因其鮮明的特色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不過,如果我們把題材框定在“反潛”範圍內,那麼可供選擇的遊戲就少得多了。今天我要給各位介紹的《驅逐艦:U型艇獵手》正是這樣一款硬核的小衆反潛游戲,其新穎的題材和無處不在的沉浸感使我欲罷不能。然而,它那難以上手的高門檻和過度的擬真性也具有一定的“勸退性”,給我上了“教做人”的一課。

無處不在的沉浸感

“沉浸感”是個很抽象的詞語,因此這裏我不妨把話說得更明白一點:自從打開《U型艇獵手》的那一刻起,我就彷彿回到了八十年前的大西洋戰場上,真正成爲了一名指揮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艦長,與狡猾兇狠的“狼羣”展開了一場不死不休的搏殺。

那麼,製作組是如何營造這種沉浸感的呢?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夾雜了大量真實歷史影像的開場動畫,它以暗色調的紀錄片式風格,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敘述了這場海上大戰的由來。

一戰後,德國因爲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的緣故,水面艦艇的發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其海軍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潛艇的研發上。二戰爆發後,德國神出鬼沒的“U型艇”給英國的商船航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以至於先後擔任海軍大臣和首相的丘吉爾傷透了腦筋,不得不與美國簽訂了著名的(在當時很多人看來也是十分喫虧的)《驅逐艦換基地協議》,用英國在美洲8個軍港和機場的99年使用權換取了美國50艘老舊的驅逐艦。

等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對日宣戰,德國也對美國宣戰。時任德國潛艇艦隊指揮官鄧尼茨立即策劃了“擊鼓行動”(Paukenschlag),讓U型艇開始在美國東海岸攻擊船隻。美國一開始反潛準備嚴重不足,在戰初即承受巨大損失,這便是遊戲的大背景。

其次,遊戲中出現了數百份由專業配音演員、海軍學校學員和美國海軍專家錄製的語音報告,大大提升了玩家的代入感。不過,很多語音報告並沒有對應的文字,因此《U型艇獵手》對玩家的英語聽力水平和海軍術語掌握程度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有些語音報告缺少漢化

最後,玩家指揮的驅逐艦裏還配備有大量的專業儀器設備,比如“戰情中心”裏的航跡推算儀(DRT)和DSC投影儀,以及聲納系統裏的戰術測距記錄儀(這些設備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我會在下一部分進行詳細闡述)。因此,如果你是海軍題材遊戲的愛好者,那麼《U型艇獵手》絕對能讓你過足艦長(舵手、測距手、雷達員、聲納員)的癮。

艦長的必修課:熟悉你的驅逐艦

《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想要對付危險的“狼羣”,我們必須對自己指揮的驅逐艦的各個系統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艦橋

廣義的“艦橋”指艦船除了甲板以外的其它部分,即我們在某些海戰遊戲中喜歡用高爆彈攻擊的“上層建築”。這裏的艦橋則是狹義意義,特指指揮官所在的那層指揮艙,被用於控制驅逐艦的機動。

艦橋內部圖,光線昏暗

行駛方向方面,我們既可以用鼠標扭轉船舵或單擊船舵指示器,也可以直接在航向系統中輸入方位。航速方面,我們能用車鍾來控制驅逐艦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當驅逐艦處於“全速前進”或“超速前進”時,聲納系統會被禁用。

戰情中心

戰情中心是驅逐艦的指揮系統中樞,這裏放置着能夠追蹤敵人的設備。雷達的作用是顯示水面信號,因此可以用來探查浮出水面的U型艇位置。航跡推算儀(DRT)對各位而言可能是個陌生的設備,其作用是測繪敵方航向軌跡,以便己方驅逐艦規劃機動路線。

手動DRT測繪可以滿足海戰遊戲死忠粉的需求,不過爲了照顧我們這些普通玩家,遊戲裏“DRT自動測繪”設置是默認啓用的

DSC投影儀和艦橋上的方位指示器十分類似,可以用來標記捕捉到的U型艇位置,並跟蹤它與己方驅逐艦的相對位置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與DRT一樣,這個設備可以手動使用,也可以在自動測繪模式下使用。

“信號”系統裏記錄了敵方潛艇的各種實時參數,比如速度、方位、距離等。當驅逐艦檢測到的敵方潛艇不止一艘時,這個系統能幫我們更好地追蹤威脅度最高的目標。

“戰術”系統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在這個系統裏,我們不必像在其他艙室裏那樣乾雷達員和舵手的活,而是能給其他驅逐艦下達命令,例如機動到某一位置,執行攻擊或護航任務,改變偵察範圍等,體驗運籌帷幄的快感(獵犬號,向030方向移動100碼!)。

黃點是我方商船,綠點是我方驅逐艦,紅色叉叉是敵方驅逐艦

艦炮指揮儀

艦炮指揮儀是一個相對簡約的系統,可以控制艦炮方向,改變彈藥種類(其實只有普通炮彈和照明彈兩種),選擇手操或自動瞄準等。不過在這個遊戲裏,潛艇絕大部分時間都潛在水裏。那麼問題來了,艦炮的目標是誰呢?

停止向友軍開火!

聲納

又是一個擬真到硬核的系統。聲納站可以用來定位潛在水中的U型艇,戰術測距記錄儀(TRR)則可以根據驅逐艦的速度和U型艇的深度來計算發射深水炸彈的時間(比起艦炮,深水炸彈纔是這個遊戲的主要反潛武器)。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沒有看懂計算方法,也可以把這一重任委託給系統。

瞭望哨與外部視野

用來觀測驅逐艦的外部環境,以防撞上己方艦船,還可以用來截圖做壁紙。


不會真有人能撞上自家艦船吧?

與“狼羣”鬥智鬥勇

以上“按部就班”式的介紹未免顯得有些乾癟,想要了解一款遊戲的核心玩法,最簡單的方法便是開一局。

在我的第一次護航反潛任務中,受保護的商船有九艘,護衛艦除了我微操的一艘外,還有由ai控制的一艘。雷達檢測到了敵方潛艇的信號後,我立即脫離了大部隊,朝着信號源的方向全速前進。沒想到敵方U型艇先是潛入水中,躲過了我的偵察,隨後又避開了另一艘驅逐艦,鬼魅般地擊沉了我方的一艘商船(商船遇襲的消息也是通過語音報告的方式傳達到我這裏的,在反饋上有延遲)。

收到這一消息,我立即在戰術系統界面改變了航向,回師防守,不料卻因爲沒有切換外部視野,撞上了我方商船(它們的分佈十分密集),導致了遊戲的結束。

喫一塹,長一智。在新一局遊戲中,我方商船船隊的規模擴大到三十艘,護衛艦共有五艘,敵方“狼羣”的規模也相應擴大了。這一次,狡猾的U型艇採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試圖從各個方向向我們發起試探性進攻,以吸引我方驅逐艦的注意力,趁機對失去保護的大部隊下手。當潛艇逼近時,bgm也會改變,以與戰場的緊張程度相匹配。

吸取了教訓的我一面謹慎地駕駛着自身的驅逐艦,與己方商船保持微妙的距離(既不撞船也不讓它們脫離我的視野和艦炮射程),一面頻繁地給四位下屬護衛艦發佈命令,或是偵察,或是護衛,或是迷惑,最終成功地將商船護送到了目的地。

雖然沒有擊沉敵方U型艇,但也是大捷(險勝)了

對這兩次反潛任務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看出,敵方ai確實會根據實際情況(比如雙方實力對比,護衛艦與商船的距離)調整自己的戰術,以增強遊戲的挑戰性。

總結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語來評價《驅逐艦:U型艇獵手》,那就是“硬核”。極其複雜的操作系統(玩家一人身兼艦長、舵手、測距手、聲納員等數職),令人看得眼花繚亂的儀器設備,千變萬化的戰場態勢,都使它無愧於“反潛模擬器”的稱號。如果你確實是這一小衆題材的愛好者,或者是已經度過了勸退期的萌新,那我相信你肯定能從這款遊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樂趣(像我雖然不能擊沉U型艇,卻能從保護商船中獲得成就感)。

當然,目前的遊戲還存在新手教程含糊其辭(自詡理解能力強的我看了三遍新手教程還是沒有搞懂TRR的機制,只能隨機發射深水炸彈),漢化文本缺失,優化差(我的3070顯卡玩到後期卡死)等問題。如果製作組能在後續更新中予以改進,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任務的多樣性(比如拯救商船倖存者),想必其前途不可限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