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如果數據不大的話,我的建議是找塊石頭刻上。
因爲古巴比倫王頒佈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但你要是想留個照片和視頻的話,這玩意刻起來就費勁了。
在遇到大量資料需要備份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想到雲端存儲。
但個人重要資料放雲端其實是個不太好的方法,畢竟網盤也會倒閉,服務器也會出問題。
曾經360雲盤倒閉,多少人是連夜把自己的資料下回來的。
你要是存百度雲的話,動不動給你來個淨網行動,那你的資料就GG了。
最穩妥的方法還是本地存儲,就是固態和機械二選一。
有些朋友就好奇了,爲啥不選磁帶呢?
現在有些超大型的數據中心依然在用磁帶存儲,而且磁帶相對硬盤來說也比較便宜。
確實是這樣沒錯
就讀磁帶的那個機器,那就不是一般家庭承受得起的。現在閒魚二手的磁帶機就得幾千塊一個。
買個磁帶機都夠組個小NAS的了。
再者,磁帶你看上去好像萬無一失,但這玩意其實脆弱的很。
數據中心裏的那些磁帶存儲都是要定期檢查和轉帶的,不然磁帶可能會粘到一塊去,資料就GG了。
而且磁帶磁帶,萬一消磁了呢?
那數據不就全完犢子了麼。
電影裏那些特工間諜,重要資料都裝光盤裏。
磁帶不行,光盤行不行呢?
光盤這玩意確實比磁帶便宜,就是單張容量有點小,在國內電商平臺能買到的單張容量都在100G左右。
放眼全球,除了實驗室裏的那些東西,能買到的一張光盤容量頂天也就1TB左右。
這要是想存點電影啥的,兩三部4k電影就塞滿了。
你以爲光盤這東西只要好好放起來,以後什麼時候拿出來都能讀。
但這是個誤區,你想想,光盤的資料全在盤面上,盤面會隨着時間氧化的啊。
就算收到光盤盒子裏,但只要和空氣接觸,氧化就不可避免。
我家裏就有幾張06年那時候的勁歌金曲CD,裏面有《狼愛上羊》《求佛》《兩隻蝴蝶》《;老鼠AI大米》都是那個時候的流行歌。
我高中時候偶然收拾出來過一次,插DVD裏完全放不出來了。
你要真想用光盤長期存東西還是一些重要資料的話,真空箱肯定要準備一個的。
真空箱的價格,你懂得。
所以說,現代生活就得用現代的方式。
機械和固態,我兩者都要。
重要資料兩地三份。
從恢復數據的角度來說,固態要比機械好恢復。
只要NAND閃存不壞,把閃存搬到同型號的硬盤上,基本就可以恢復數據。
機械就難得多了,因爲機械損壞一般都是物理性的壞道,磁頭和盤片之間的距離只有0.1~0.3um,比頭髮絲還細300倍。想從損壞的機械上恢復數據,基本就是在疊磁頭數量。
磁頭讀到硬盤上含有壞道的數據區塊時,磁頭會讀出數據,但同時也會被壞道打壞。需要更換磁頭才能繼續讀。
磁頭不貴,幾塊錢一個,但架不住這玩意多啊。
想從壞掉的機械硬盤裏恢復1GB的數據運氣好的話還得三五百個磁頭。
先別說硬盤撐不撐得住,你得看你錢包撐不撐得住。
遇到意外情況的話,固態也要比機械方便的多。
就拿泡水來說吧。
現在的家用機械都有透氣孔,裏面根本不是真空的。
玩意機械硬盤泡了水,那硬盤基本上就是死刑。
固態不一樣,固態泡水後,只要不手賤立即開機,耐心等完全乾燥了,資料基本沒啥事。
再加上固態本身體積的優勢,萬一要跑路,固態硬盤也方便。
不過從跑路的角度來說,U盤是最方便的。
遇到緊急情況還能套個保鮮袋喫到肚子裏(這方法怎麼有點危險)。
本質上U盤也是一種固態,買幾個大容量的把數據往裏塞就完事了。
不過U盤的容量是個問題,1TB U盤的體積和價格已經和固態基本一致了。
綜合考慮:最優解還是固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