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從仁王說起:日本戰國題材憑什麼能“文化輸出”?國產佳作何在?

我之前的一篇投稿大體介紹了日本戰國史:

[歷史]村戰又何妨?說說日本戰國時代的有趣之處

其實本篇文章的內容纔是我真正想說的,當時覺得不簡介一下日本戰國史的話很多內容怕是沒太多人理解,結果一“簡介”起來還是花費了不少篇幅(哪怕已經略過了很多趣事)。

這篇文章花了不少的時間和心思,會比較長比較雜。這次想求個贊。

先從仁王系列說起吧

臥龍的試玩讓我重新燃起了對仁王系列的興趣。

其實我在最初玩到仁王系列時就已經對日本歷史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所以享受到了優秀遊戲性+歷史代入感=雙倍的快樂,這到底是虛構架空的遊戲所做不到的。

仁王1的故事從主角威廉來到日本冒險開始,從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的戰爭,一直持續到兩次大阪之陣,戰國時代結束。讓我驚訝的是歷史上真的有威廉這個人,而且經歷同樣堪稱傳奇——經歷過英國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海戰,參加駛向亞洲的冒險船隊,歷經千辛萬險飢餓戰鬥終於來到日本,被德川家康收留並任命爲武士、賜予封地。

設想一下:一個16世紀的英國人,參加過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戰鬥,從歐亞板塊的最西方到達了最東方,還得到了地位和封地……這人是真的有點猛。

“三浦取自賜予威廉亞當斯的三浦郡逸見村,在日語中‘按針’爲職業引航、航行的意思。”——網上查的

仁王2的劇情則在此之前,主人公陪同藤吉郎共同見證了織田信長的崛起、巔峯與隕落,此後藤吉郎更名爲豐臣秀吉,接手了織田信長的勢力,威震日本。在遊戲劇情裏豐臣秀吉最終被主角擊敗找回了本心,但在歷史上豐臣秀吉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企圖借道朝鮮征服大明、印度,做起了把“天皇”接進京城、自己住寧波的美夢——當然,現實給了他重重一拳。

值得一提的是,豐臣軍撤回日本時,一併帶去了數十萬只割下來的大明國人和朝鮮人的耳朵、鼻子來“耀武揚威”,至今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大和大路正面茶屋町527-1的“豐國神社”(地址是網上查的)還能見到這座耳鼻冢。小日子兒在噁心人這方面真的很專業。

網上查的圖

我看到過幾次關於仁王3會出什麼劇情的討論,還見過“日本的歷史短的連三部仁王都撐不起來”的吐槽。實際上從織田崛起到德川得勢只是長達一個世紀以上的日本戰國時代的末期,可以改編的部分還有很多,最起碼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的“龍爭虎鬥”還沒有被演繹過。

關於這部分歷史,有興趣的請移步:[歷史]村戰又何妨?說說日本戰國時代的有趣之處

我很好奇主角會加入龍虎中的哪一方,是以仁義著稱的上杉,還是更有悲劇色彩的武田?拭目以待。

日本歷史是怎麼文化輸出的?

日本戰國在國內常常被嘲諷爲“村戰”,雖言過其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日本內戰對世界產生的影響的確有限。在近代以前,比日本更“重要”的文明比比皆是,“帝國時代4”至今都未加入日本文明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過,就是這麼一場在偏遠島國上發生的戰爭,卻成功帶火了“武士”等一票文化符號:武士與武士刀廣泛在各大歐美遊戲中露臉,將軍2全面戰爭與對馬之魂這種由歐美人制作的日本歷史題材遊戲也並不少見,相信沒人會不承認日本歷史文化已成功走向了世界。

這個挺好玩

有趣的歷史需要優秀的作品來展現

‌日本的歷史文化能走向世界,當然與其經濟的騰飛及現代文化的發達密不可分——當一個國家被視爲“先進”時,人們自然會對它的過去感興趣。除此之外,優秀的文化作品同樣不可或缺,正如三國曆史因爲《三國演義》這本著作而風靡東亞。

不少人應該是從無雙系列或信長野望系列接觸日本戰國史的吧,但最初吸引我關注日本戰國史的是黑澤明導演的電影“亂”,在那之前我只對中國與歐洲史感興趣。

黑澤明影片最大的特點是節奏較緩而充滿韻味,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值得品位。就連經典西部片“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都明顯受到了黑澤明的影響。系列第一部作品“荒野大鏢客”乾脆就是翻拍版的“用心棒”,據說還因此被黑澤明告過。被指控抄襲後,“大鏢客”的導演賽爾喬·萊翁稱自己其實是黑澤明的粉絲,最後與黑澤明達成和解。

電影“亂”對色彩的運用令我印象深刻,黑澤明很擅長用不同顏色的對比來營造“衝突與對立”的氛圍。劇本改編自“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名著到底還是名著,即使舞臺從歐洲搬到了日本戰國,還是深深觸動了尚對日本歷史不太瞭解的我。

製片方真的建了座城再燒掉——可惜這片子票房沒回本。

此後看的電影“影武者”更是成爲了我最喜歡的歷史題材電影,壓過了曾經的最愛:“勇敢的心”。

黑澤明,不愧是世界級的“第七藝術”大師。

黑澤明

電影“亂”中揹着旗幟密密麻麻湊在一起的足輕、火槍與冷兵器並用的戰場、陰鬱壓抑的文化氛圍,都讓我對日本戰國史產生了審美(也可能是獵奇)上的興趣,開始尋找相關的影視與資料。不久後我不得不承認:

日本戰國,本身就是段有趣的歷史。

我看歷史,並不在意它的規模、歷史地位,更不在意到底是不是“村戰”。

即使比日本戰國還要“村”,《勇敢的心》照樣能風靡全球。

我不信還有歷史愛好者沒看過。

有趣的歷史故事總能走出國門。

我們三國的故事爲什麼迷人?迷人在劉備織蓆販履之人可三分天下的機遇,迷人在關羽掛印封金的忠義,迷人在“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的武勇,迷人在諸葛亮從初出茅廬轉眼間垂暮五丈原的悲涼。

有了一批批的傳奇人物代代傳承,纔有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滄桑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傷感。

日本戰國也是如此。

白手起家、以弱勝強,是我最喜歡的劇情,這在日本戰國屢見不鮮。比如日本戰國的“後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個人經歷都很曲折。

豐臣秀吉本名木下藤吉郎,年輕的時候負責給織田信長抱草鞋,因爲抱草鞋抱得好被提拔:藤吉郎把草鞋放自己懷裏暖着,這樣織田信長穿的時候不會冰腳。

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開局卻只有半個尾張國,周圍強敵環伺。

老烏龜德川家康小時候只能給人當人質,忍了大半輩子,熬死了所有強力的大BOSS,這才笑到最後開創德川幕府。

(關於這三位,日本有一個關於鳥的典故:有一隻鳥始終不鳴叫,織田信長會說:“如果鳥不叫的話我就乾脆殺了它。”豐臣秀吉會說:“如果鳥不叫的話我就想想辦法讓它叫。”而德川家康會說:“如果鳥不叫的話我就再等等嘛。”非常生動的概括了三位大佬的辦事風格。)

從“家紋”文化趣談日本戰國史

日本名門望族們總願意給自己的家族設計一款LOGO,這與歐洲的“紋章”文化遙相呼應。除了家紋之外,一些大名也願意設計一些獨特的旗幟,比如:織田信長以大明錢幣“永樂通寶”爲旗幟;武田信玄標誌性的“風林火山”旗幟,上書《孫子兵法》的:“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上杉謙信因信仰而設的“毘”字旗,代表佛教中的神--毗沙門天。

還記得西班牙國旗上的紋章是咋來的嗎? 破碎的伊比利亞真是亂成一鍋粥

相比於華麗的歐洲紋章,日本家紋看起來更爲簡潔,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扁平化設計”,加上個廣告詞就能當作商標來用了。

下文就來試試這麼幹:我在保持家紋不變的基礎上,根據各派系的梗加上了“公司名稱”和"廣告詞",通過這種“玩梗”的方式來談談日本戰國史裏比較有趣的人和事。

我認爲戰國時代的家紋大體可以分爲三類:

自然類家紋:

以花朵、植物爲原型的家紋不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傑的家徽恰好都是植物系。也有“蝮蛇”齋藤道三的“二頭波”這種把自然現象當家紋的。

織田信長給秀吉取了“猴子”這個外號……我總覺得秀吉的家紋確實很有“大森林”的氣息……

藤吉郎憑個人強大的辦事與謀劃能力步步高昇,織田信長死亡時他已位居方面軍司令(沒記錯的話已改名爲羽柴秀吉),正在征討毛利。聽聞明智光秀造反後,秀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回撤併迅速擊敗明智光秀,史稱“中國大返還”(中國在這裏是地區名,大體是毛利家的勢力範圍,也就是秀吉撤軍的起點)。在此之後秀吉又擊敗了主要競爭對手柴田勝家,初步號令全日本。這劇情即使比不上朱元璋,也是爽文級的了——不過我最喜歡的劇情還是豐臣軍隊被大明火炮教做人的那部分。

織田信長的岳父:“蝮蛇”齋藤道三。奪了人家的城,搶了人家的妻。

浪了一輩子的齋藤道三在仁王2中登場過,估計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一副徹底的陰險小人嘴臉。齋藤道三其實是他出家隱居之後的名字,流傳最爲廣泛。

此人成年後入贅到了一家賣油商的家裏,據說做買賣的能力很出衆。之後因個人野心開始輔佐美濃地區的土岐家,因爲能力強而越來越受重用。沒成想,齋藤以下克上篡奪了土岐一族的家業(和老婆),自己當了美濃霸主,從此有了“蝮蛇”(毒蛇)這個外號。齋藤跟南面的織田信秀(將軍2全面戰爭裏織田派系開局時的家主就是這位信秀)幾番作戰卻誰也喫不掉誰,於是兩家罷兵結親,齋藤道三把自己的女兒歸蝶嫁給了織田信秀的兒子織田信長。據說在女兒出嫁前,齋藤對歸蝶說:要是織田信長真是傳聞裏的那種大傻瓜,就看準機會把他殺了。沒想到歸蝶卻回答:但如果信長是個人才,說不定要跟丈夫聯手殺掉齋藤道三這位父親。如果說這位女兒的回答顯得有些“不孝順”,那齋藤的兒子齋藤義龍就更“父慈子孝”了。

齋藤義龍的母親是齋藤道三從土岐家那硬討來的人妻,所以義龍一直懷疑自己其實是土岐家的繼承人。儘管齋藤道三選擇出家隱居並改名爲“齋藤道三”,但齋藤家最終還是陷入了內亂。齋藤義龍更名爲土岐義龍,豎起了土岐家的家紋“桔梗”旗,派兵馬殺掉了齋藤道三。

……子女教育真是門學問。

器物類家紋:

最知名的應該是真田家家徽之一的“六文錢”。

真田家在戰時的家徽,象徵着死後在“三途川”(冥河)付給小鬼的擺渡錢,代表必死的覺悟。

真田幸村和趙雲在無雙系列中總給人一種“紅藍CP”的感覺,形象通常都爲年輕帥哥,用的都是槍系武器。實際上,兩人的經歷還真有相似之處。

演義中的趙雲在“長坂坡”一戰,孤身一人於曹營殺的七進七出展盡威風,“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而真田幸村(上一篇文章講過)在大阪之戰中面對德川大軍毫不畏懼,率軍突入敵陣並一度突破了德川防線,嚇得德川家康險些自殺。

真田幸村因寡不敵衆而死,被後世譽爲“戰國第一兵”。

符號類家紋:

我最感興趣就是這類,比如武田家的“武田菱”、北條家的“三鱗”。

武田信玄,家裏有礦的甲斐困虎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所在的地理位置並不好,農田不算豐富,能擴張的方向有限:北邊是宿敵上杉謙信,南邊是勢力強大的“北條”和“今川”,這哥仨沒一個是好惹的。唯一的優勢是家裏有金礦,雖說到後來也採空了,但起碼有了發家的本錢。我從《國家人文歷史》還是哪本雜誌看到過武田家其實還有另一個優勢:食譜。當時的日本人因爲物產和信仰的關係很少喫肉(還記得帝國時代3嗎),而武田家的士卒習慣喫富含蛋白質的味噌,營養均衡體格強健,所以戰鬥力強。

到後來織田信長打敗了今川義元,武田信玄這纔有機會向西擴張,血虐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聯軍。然而武田信玄鬥得過地,鬥得過人,最終鬥不過天……

石田三成的旗幟。石田三成據說爲人傲慢,在豐臣派系內與加藤清正是死對頭。在關原合戰中因被己方背刺而失敗,被德川斬首。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石田三成跟德川家康的關原合戰。其實起初石田三成是有勝算的,但神奇的是石田陣營的小早川秀秋臨陣倒戈讓形式逆轉。要知道小早川秀秋可是豐臣秀吉的養子,他到底爲什麼要向身爲外人的德川家康倒戈至今衆說紛紜。

電視劇“真田丸”裏,北條氏政一直在喫……

日本民間的野史笑談:北條氏康看自己的繼承人氏政喫飯總加水,就說“連喫飯加多少水都沒個分寸,家業怕是要完在你手裏。”

果然成真。

……

不知不覺間,我對日本的歷史與文化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衷心希望也能有越來越多的好作品,讓外國人見識一下我們自己的歷史與文化——我至今仍認爲我們的春秋戰國史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段歷史,不能爲人所知實在是一件憾事。


回過頭來說說國產遊戲

對比於日本歷史的成功輸出,國產遊戲近些年總給人“沒文化”的印象——玩個三國遊戲都要靠外國製作組,很令人心酸。

其實國產遊戲曾經闊過。

這並不是恭維,而是曾經的國產遊戲確實不乏一批製作精良、與外國遊戲相比毫不遜色的佳作,歷史、武俠、魔幻應有盡有。在此簡單回憶一下一、二十年前玩過的國產佳作。

1、風雲之天下會

這也是我第一次購買的國產遊戲(還是正版盒裝),當時家中剛買電腦不久,還是小學生的我之前只玩過“雷神之錘3-競技場”、“幻想水滸傳”,以及電腦附送的“勁爆極限滑雪”等寥寥幾部作品,電視劇版“風雲”還要數年之後纔會上映,所以在玩到“風雲之天下會”時頗爲震撼,不但爲劇情所深深吸引,遊戲所顯現出的遠超“幻想水滸傳”的畫面水準也令我着迷。所以哪怕練級非常的耗時間(當時遊戲的通病),我仍然玩的非常開心。可惜最後卡在了一座需要按一定順序點燃火炬才能通過的迷宮之中,屬實是一大憾事。

之前從老家找出了不少小時候買的正版遊戲:發現了中小學時買的正版遊戲!

我只把風雲帶在了身邊(仙劍找不到了)。

2、三國羣英傳

當時“三國羣英傳2”是跟“幻想水滸傳”在同一張盜版光盤裏的,那不知從何而來的盜版盤裏還有運行不了的“足球經理”、玩不明白的“印第安納瓊斯與瘋狂機器”和內容是殺獸人的“藍(還是黑?)寶石之謎”。不過剛剛接觸電腦的我顯然搞不懂“三國羣英傳2”到底應該咋玩,直到風雲卡主之後我才逐漸上手這個遊戲,在還未看過三國的狀態下提前做了把三國夢。

3、新仙劍奇俠傳

我本以爲“風雲天下會”就已經是天下第一角色扮演遊戲了,直到玩到了“新仙劍奇俠傳”。新仙劍不但故事更加精彩,畫面也更爲精美、可玩性更強。頗流連忘返了一番……再之後就被劇情狠狠虐到了。

4、風色幻想SP

那段時間作爲小小玩家的我無疑是幸福的,總能從兄弟姐妹那裏得到突破我認知的更加好玩的遊戲。這個風色幻想SP當時玩的很“上頭”,作爲戰棋類作品,它的可玩性又比回合制的新仙劍上升了一個等級,而且其開場劇情的精彩程度比新仙劍還吸引我。

玩過這個作品的人應該不多吧,在此稍稍介紹一下(憑藉的是我穿越近20年的記憶,可能細節不太對,但大體肯定沒錯,原因之後再說):主角(藍髮的那個)是暗之一族的公主,暗之一族由於輸給了光之一族而被封印在了[時間與空間的盡頭](這個我記得太清楚了),最終主人公的老師犧牲了自己,將主人公(叫啥來着)和死神[裘卡](黑髮的那個)傳送到了人類世界伺機復國。而在人類世界這邊,帝國正維持着並不怎麼公正的統治,男主角是反抗勢力的一名小隊長,此時正被帝國軍圍困在一座教堂裏,情急之下只能念出不知從哪聽來的不靠譜的惡魔召喚咒語企圖借用惡魔之力反敗爲勝。恰巧此時女主角不偏不倚的在法陣中央降臨到了人世,令男主角誤以爲是自己的召喚術成功了。爲了隱藏身份,女主角與裘卡決定乾脆僞裝成是被男主角召喚來的,藉機瞭解這個世界。於是一行人開始了對抗帝國的旅程……

結局?我不知道。由於玩的是盜版,總是沒法存檔(其實就是缺個“saves”文件夾吧),只能一遍遍玩開頭的部分……真的“很上頭”。

最近登錄了steam,正在玩。

5、三國趙雲傳-縱橫天下

玩到趙雲傳的時候我大呼過癮。當時還沒有“玩法抄襲”這個說法,實際上挺多遊戲的玩法都跟暗黑破壞神有點像。

“亢龍有悔!”

當年買的正版還在!

6、楚留香新傳

這個遊戲當年我很喜歡,內含不少小遊戲,玩的很開心。劇情精彩,立繪也非常好看。

可惜正版的丟了

7、仙劍客棧

到現在我仍認爲這個是最棒的經營遊戲。經營+約會+冒險+對決,玩法很豐富。每次通關都會有種寂寞感。

也丟了

8.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今天的青少年對這個遊戲應該很陌生,玩法是解謎+推理+盟軍敢死隊——聽起來就很神奇對不對?

遊戲流程大體是:日常階段(解答居民給出的謎題),命案階段(蒐集線索),緝拿階段(盟軍敢死隊式的戰鬥),斷案階段(根據嫌犯辯詞的弱點給出反駁的證據,必要時打板子)。想完美通關還挺難:我曾經打板子打的太狠直接把犯人打死了,那一關的結局是被百姓罵昏官……

還在!

9.劍俠情緣-月影傳說

最喜歡的一代劍俠情緣,劇情豐富緊湊,有多結局系統,每個結局都獨有風味。人物立繪精美,戰鬥爽快,難度也比較適中。

這個是玩的盜版的。網絡開始普及後,正版遊戲店越來越少。

10.流星蝴蝶劍

這個遊戲應該沒人不知道吧?即使放眼當時世界,流星蝴蝶劍也是頂級的3D動作遊戲,每把武器都有獨特的連招。AI的水平很高,小時候第一關都玩不過去。

還有我沒玩過但卻同樣優秀的“軒轅劍”系列、“幻想三國”系列等,當時的好遊戲是真不少。只可惜沒有趕上網絡時代的便車,大部分沒能走出國門。

總的來說,那時的我(大概是2005年以前)從來不覺得國產遊戲落後於美日。結果等我在2010年左右上了大學,回過頭來的時候卻發現國產遊戲幾乎淪爲了LOW的代名詞——相比於上古卷軸5這樣的超高遊戲性作品,國產遊戲黯然失色;戰地3、孤島危機等作品的畫質,更是讓國產遊戲望塵莫及。明目張膽的素材抄襲、氪金、低劣的畫質、糟糕的品位,國產遊戲已經拿不出一個令我足夠驚豔的佳作了。

盜版的泛濫與廠家的急功近利,買賣雙方的“共同奔赴”,導致了國產遊戲的糜爛。

2022——有希望,但沒徹底見亮兒的國產遊戲

雖然以前很喜歡的仙劍系列現如今總是一副賣情懷的嘴臉,但也出現了很多看得出來在用心製作的獨立遊戲,這多少給人一種觸底反彈的希望。

在多多少少走向世界的國產遊戲裏,目前我最關注的是永劫無間,可惜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微軟。永劫無間上PS5的話一定要玩玩,在那之前就不拿來折磨我的1060顯卡了。

二創比遊戲本身更吸引人的“原神”則讓我有點糾結:玩法適合手機,但主機端的畫質卻讓人難以割捨,買雲原神又有點不值。實話實說,這遊戲讓我對含手機在內的“全平臺”產生了點情緒……但二創總歸是好的。

一大票喫雞和Dota類手遊我是真的不喜歡,但真的很火。

遙遙無期的黑神話悟空看起來很不錯,我很喜歡其中的魂類風格。

…………

雖然我還是更懷念曾經的國產,但隨着獨立遊戲和手機遊戲的流行,國產遊戲在世界上確實漸漸有名了起來。

或許距離文化輸出,只差了一位中國的“黑澤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