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看到AMD 銳龍7000 系X3D 處理器的發佈,作爲AMD的忠實擁護者。從3000繫到5000系我也一直都是AMD 的老用戶,之前工作機用過3950X和5900X 性價比和性能都讓我對AMD 的新品非常期待。隨着AMD 銳龍7000 系的發佈,我之前也嘗試了各種裝機方案。從首發的7950X 的ATX 裝機解決方案,到7600X 和7900 非X 結尾的ITX 解決方案我都嘗試過。這次AMD 銳龍9 7950X3D 發佈後我也躍躍欲試。所以就有了這次裝機。
之前ATX、ITX 方案都嘗試過了,這次也趁着銳龍7000 X3D 系列處理器的發佈選擇嘗試一下華碩 ROG CROSSHAIR X670E GENE 這款MATX 主板搭配一臺緊湊的MATX 主機。處理器方面選擇的是銳龍9 7950X3D 目前市售的兩顆X3D 處理器之一,16核心32線程也是目前最強的遊戲處理器了。而且本身16核心32線程的設計也可以更好的兼顧生產力。顯卡方面嘗試了3A 平臺顯卡是藍寶石的7900XTX 超白金,後續有機會也想嘗試換成4090 看看。 機箱是之前老早就入手的喬思伯 D31 機箱,這個499 就帶屏幕的機箱早就讓我躍躍欲試,現在ATX 版本的D41 都出了我纔有機會完成D31 的裝機也是少許遺憾。內存方面是金士頓 FURY Renegade 叛逆者 DDR5 6000 16GBX2 CL32,6000Mhz 的內存應該是目前銳龍 7000 系處理器的首選。固態方面一步到位選擇了2TB的宏碁 掠奪者GM7000 PCIe 4.0 SSD ,畢竟同時擁有太多遊戲還是需要一款可以兼顧容量速度性價比還很高的SSD 纔行。散熱方面是追風者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不知不覺這款散熱已經更新到第二代,第八代Asetek 水泵方案+T30 120 風扇的組合尤其強大,本身我是以爲7950X3D 發熱情況會延續之前的經驗,所以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可以剛好給予壓制,誰曾想這次測試發現頻率降低了的7950X3D 的溫度竟然下來了。
整機展示:
整體以黑色爲主,喬思伯前面板的屏幕實在是太吸睛了。日常可以直接當屏幕使用或者可以顯示運行參數也沒問題。
D31內部還是非常緊湊的,可以安裝360mm 尺寸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基本無壓力。而且預留了足夠的理線空間,電源前置的線剛好可以被擋板遮擋住。
定製線做的稍長了些,建議選擇D31 機箱的小夥伴電源上儘量選擇14cm或者更短的電源。當然如果D31 的電源倉架子也能控制的更小些或者可以兼顧SFX 電源就更好了。
理線方面定製線的原因,理線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且D31 預留了足夠的理線位置,玩家上手應該會比較容易。
機箱內部展示: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水冷有些變化,體積縮小了些,但是整體還是原來的設計風格。
三把T30 120也爲散熱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滿速3000轉的下散熱表現還是非常驚人的,日常在待機情況下也足夠安靜。
藍寶石的超白金設計加入了更多RGB 元素,不知道你喜歡這樣的設計嗎?
喬思伯 D31 裝機難度來講可以打7 到8 分吧,安裝的時候注意先後順序即可。比如像是電源的安裝上要考慮360mm 一體式水冷,下要考慮顯卡尺寸。
散熱器方面如果選擇風冷的話,可以考慮增加更多風扇。安裝一體式水冷的話最好提前完成供電理線,以及CPU 扣具的安裝。
電源前置的原因,所以散熱安裝上只能把水冷的水管這樣走。不知道後續是否會有一體式水冷考慮提供較短的水管選擇。
配件開箱:
這次裝機方案選擇了ROG CROSSHAIR X670E GENE主板,這也是一張配置拉滿的MATX 尺寸的旗艦級主板了。華碩的 GENE 對於老玩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得了,相比ITX 尺寸的 X670E-I 的話 GENE 的配置會更強,而且尺寸也讓玩家有更多空間。包裝方面還是熟悉的ROG 風格元素。
包裝背面可以查看到這款X670E GENE的主要賣點,像是16+2 相 110A 供電設計,雙 40Gbps 的 USB4 接口以及前置支持60W QC4.0 快充的20Gbps前置Type-C接口。
主板外觀第一眼就是一種驚豔的感覺,上一代的C8I 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可惜當時華碩並沒有爲玩家帶來C8G,這次X670E GENE 的到來無疑彌補了我之前的遺憾。X670E GENE 也是ROG MATX 尺寸的旗艦級產品。正面的盔甲風格也延續了ROG 的設計語言。
附件方面雖然不如大哥HERO 那麼豐富,但是也爲玩家提供了足夠的支持。ROG 電壓監測卡、系統優盤、ROG GEN-Z.2 擴展卡爲超頻玩家提供不錯的擴展支持。
全覆蓋的散熱裝甲一體式的I/O 散熱裝甲+VRM散熱片的設計,散熱片內部還加了導熱管以及高效導熱墊。散熱裝甲下是16+2(110A)供電模組,完全可以滿足這次裝機的銳龍9 7950X3D的供電需求。
從頂部可以看到散熱裝甲內部的導熱管。
雙8Pin 高強度供電接口。
延續了GENE的傳統,只提供了兩個DDR5 插槽。支持AMD EXPO 技術,可以讓用戶輕鬆提升頻率。而且華碩的AEMP 技術可以自動監測內存芯片優化時序、頻率以及內存電壓參數。當然6000MHz 肯定還是目前最適合AMD AM5 處理器甜品級的頻率參數。
DDR5 內存插槽一旁是DIMM.2接口,已經是二代了。這次也更名爲GEN-Z.2了。
顯卡易拆鍵也有保留,側面還有支持60W QC 4的前置20Gbps 的Type—C擴展接口,當然如果和前置USB 3.0 一樣設置成側向安裝的就更好了。
此外主板上下位置還都專門爲超頻玩家準備了各種方便的按鍵,方便讓超頻玩家可以方便設置超頻參數、重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配合ROG 電壓監測卡,可以是通過顯示CPU Vcore、VCCIN以及System Agent的波形圖,來監控顯卡或者電源等硬件參數。
I/O接口方面提供了兩個40Gbps的 USB4接口支持最高8K的視頻輸出,很大程度的滿足玩家的擴展需求。此外還有6個支持10Gbps 的USB 3.2接口和2個USB 2.0接口。網卡方面WiFi 6E+2.5G網口的組合在這個階段算是標配了吧。
如果說我對X670E GENE有哪些不滿足的話,可能就是對於擴展接口較少的問題了。當面爲超頻而生的X670E GENE 可能選擇它的也不是衝着擴展便利去的。主板上提供了一個PCIe X16 的PCIe 5.0接口,以及一個支持PCIe 5.0的M.2接口。
如果需要更多的擴展M.2 SSD 硬盤,可以使用ROG GEN-Z.2 模塊來實現了,如果你還要其他支持ROG GEN-Z.2 模塊就可以直接把準備好的系統盤放在ROG GEN-Z.2 模塊之中,就可以多設備切換硬盤了。
ROG GEN-Z.2 模塊 可以在正反兩面安裝兩個M.2 SSD硬盤,正面支持PCIe 5.0 背面支持PCIe 4.0。
安裝效果如圖。
處理器方面選擇了剛剛更新的AMD 銳龍9 7950X3D,作爲新一代遊戲旗艦處理器用來搭配ROG X670E GENE 剛好不過了。
散熱方面,之前就考慮新款處理器的發熱情況,所以選擇了追風者最新推出的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不知道不覺 GLACIER ONE 都已經更新第二代了。而且本身這次銳龍 7000 X3D 系列處理器溫度都控制的非常優秀,這也讓7950X3D 在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的壓制下AIDA 64 的壓力測試控制的非常優秀。
追風者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產品變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帶來了最新第八代Asetek 冷頭,最大轉速可達 2600rpm 。標配三把T30 120 風扇,T30 120 風扇之前憑藉優異的性能表現在玩家心中一直都有不錯的口碑。而且中間甚至還出現了斷貨的情況。
T30 120 最大轉速可達3000rpm ,整體黑灰配色設計。風扇四角有軟墊可以減少共振。
風扇背面軸心處可以看到轉速模式,提供了3000/2000/1200 三種最高轉速選擇。
冷排整體採用黑色設計,厚度30mm,實際內部冷排厚度大概27mm 。內部有12 條水道設計,整體做工不錯。
冷頭與之前有不小的變化,改掉了之前可分離式的設計。但是整體造型思路延續了之前的設計語言,中間依舊是無限鏡面設計元素配合兩側的燈帶設計。不知道什麼時候追風者會推出自帶屏幕水冷產品呢?畢竟本身就是長方形無限鏡面設計,天生就有替換屏幕的優勢吧。
底部是純銅材質,預塗硅脂,安裝還是很方便的。而且這次升級後扣具安裝也更方便,本身第八代 Asetek 也是目前一體式水冷水泵最好的選擇了,追風者 GLACIER ONE T30 Gen2 不愧是一款旗艦散熱器了。
水管特寫,可旋轉角度還是比較大的。
可能最大的變化是AMD 扣具的變化,這個新的設計我是蠻喜歡的。intel 扣具方面還是和之前類似。
存儲方面選擇的是宏碁掠奪者GM7000,宏碁掠奪者GM7000是宏碁旗下電競品牌掠奪者推出的高端SSD系列。容量從512GB到最高4TB 可選,像是我選擇的2TB 版本目前京東價格只要999 ,現在的SSD 的性價比是真好。
宏碁掠奪者 GM7000固態硬盤採用PCIe 4.0技術,順序讀寫速度最高可達7400MB/s,6700MB/s。TBW(TB)1300,質保5年。
側面可以看到這款GM7000的石墨烯複合散熱厚度要比很多類似的SSD導熱墊都要厚上不少,差不多有1.5mm的厚度。日常可以保證SSD在高負載下冷靜運行。宏碁掠奪者GM7000 固態硬盤最大有4TB版本可選,配合石墨烯散熱可以解決PCIe 4.0 SSD本身發熱較高的問題。
這裏我選擇的是2TB版本,因爲日常我作爲遊戲發燒友來講。1TB的版本已經無法滿足我遊戲存儲需求了,所以在有限的接口以及容量方面,我自然選擇容量更大,性價比更高的2TB版本。也推薦最近選擇裝機的小夥伴可以選擇考慮2TB版本的宏碁掠奪者GM7000 看看,性價比真的很能打的。
安裝在ROG GEN-Z.2 上的效果。
金士頓 FURY Renegade叛逆者DDR5 6000 16GBX2 CL32 時序設計,這也是金士頓最新發布的高端DDR5內存。6000MHz的內存也是AMD 銳龍7000系臺式機處理器的一個甜品級的頻率選擇了。
外觀上相比之前設計有了較大的變化,採用了鋁製散熱片以及RGB燈光加持對於喜歡RGB的玩家會是不錯的選擇。
整套配置還是需要一些個性化的RGB 燈光元素點綴,金士頓 叛逆者系列 RGB D5 就可以很好的起到點綴作用。
機箱方面選擇了喬思伯之前更新的D31,這個只要499就自帶屏幕的MATX可是“勾死”我了。選擇喬思伯的D31很多程度上也體現了整體裝機方面堅持該省省該花花的主題思想。
D31的版本有些讓我眼花繚亂了,我選擇了帶屏幕的Mesh版本。得益於電源前置的設計,讓D31和D30一樣擁有緊湊的外觀。
機箱整體採用了大面積的開孔,安裝難度基本沒有。不過在安裝360水冷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安裝順序。
機箱內部一覽,4 PCIe 位設計很多玩家也拿D31作爲ITX 機箱搭配 40 系顯卡裝機。
得表揚一下D31機箱得背後設計,充分考慮了玩家的理線需求爲裝機留下了不少的便利。
帶屏幕Mesh 版多一個前面板的Mesh 替換件。
屏幕後有一個Type-C供電接口,和一個MicroHDMI 接口用於連接。
屏幕分辨率爲1280*800,可視角度尚可,日常用來顯示主機參數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喬思伯也爲玩家提供定製化的AIDA64 顯示預設可以選擇。當然直接另外做一個方便設置的管理軟件就更好了。
性能測試:
CPUZ 查看處理器與主板、內存信息。單核多核成績如圖:
一起還做了處理器基礎性能測試,R15測試多核分數爲 6137 cb、單核 324 cb;R20測試CPU多核分爲 14359 pts,單核 789 pts;R23測試CPU多核分爲 36723 pts,單核 2029 pts。
Geekbench 5測試單核成績2216,多核成績 23681 。
Vray CPU 成績29494 。
CrytalDiskinfo 查看宏碁掠奪者GM7000 2TB 基本信息,傳輸協議爲PCIe 4.0 x4 NVMe 1.4標準。
TXbench 測試讀寫如圖(Txbench軟件識別錯誤,宏碁掠奪者 GM7000 的型號並沒有識別正確):
AIDA 64內存讀寫測試成績如圖:
AIDA 64 CPU FPU 測試成績如同,可以看到 7950X3D 在追風者 GLACIER ONE 360 T30 Gen2 散熱的壓力下烤機測試20分鐘後,處理器溫度竟然只有59℃,處理器頻率 4300MHz。
遊戲測試方面,選擇有遊戲內 benchmark 測試的幾款遊戲跑了1080P 分辨率下游戲測試,具體幀數可以參考下圖。7950X3D 還是一款非常能打的處理器。
以上就是這樣,不知道你最近有計劃裝一臺銳龍 7000X3D 遊戲主機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