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預算開場的純白裝機作業是否對你的“味”?

最近朋友想重新置換一套新的主機,因爲萬元左右的預算按照當前的裝機預算來說:又想要性能,又想兼顧顏值?那這種兩者兼具的主機可能性確實很小,畢竟一張40系顯卡就會消耗過半的預算資金了,所以在精簡預算和結合實際使用的情況下,在原來列出的配置上做了不少的更改,最後定下了這個最終的裝機方案。到底要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做出最合理的安排才能把主機的性能和顏值不弱呢?口水再多還不如直接上圖看成品更來得直接。

先定好整機大致上的硬件搭配,儘量保留朋友非常想要的硬件之外,在其他硬件選擇的過程中做了替換法,機箱方面也是經過了一番的商討按照擇優選擇的預算推進,首先是從選擇機箱上開始動起來,再繼續推進餘下的硬件搭配。友人最後敲定的是最近非常火的JONSBO 松果D系列,那麼這次上手的松果D41 Mesh機箱屬於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緊湊型ATX箱體,那麼擁有口碑和性價比的機箱的JONSBO 松果D41 Mesh機箱,對比先推出的D31最大的差別就是高度由363MM增加到了407MM,而長度和寬度是維持不變的,D41和D40的尺寸對比的話就有所有調整了,寬度D40是204MM,D41是205MM,長度D40是401MM,而D41則是440MM,高度D40是386MM,而D41則是407MM。

D41和D31一共也是分爲3個版本:標準版、Mesh和副屏版,這次裝機的副屏是上次D31留下來的副屏,這次友人選擇是Mesh版本的D41用以裝機,而這款機箱的價格也才200多,Mesh版本採用三面網面散熱設計,散熱也是現在裝機時採用的機箱必要的參考因素。畢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需要價格高的高端機箱來裝機,而大衆化的性價比機箱是廠商最主要的銷量堅實基礎。網孔面板個人覺得白色比黑色的稍好,因爲折騰過D31就算帶手套還是有手痕殘留,白色版本就好多了,在裝機時基本沒有太多痕跡殘留在面板上。

面板的拆裝和D31都是一致的。彈扣設計也在現在大多數主流機箱都會採用到的了,拆和裝都是一步輕鬆解決,穩固性也不錯。而箱體內部的五金和D31一樣均是採用0.8MM厚度的五金。

背艙的也是基本和D31一致,除了高度增加之外,基本都是一致的。

前艙的佈局倒是新增了一個可拆的雙HDD艙。

上下雙360散熱安裝位承擔起整個機箱的主散熱部分,加上後置和前置底部的輔助散熱安裝位,這個機箱實際可以安裝8個12CM的風扇做爲機箱散熱。

因爲機箱是最先到的,所以介紹完機箱後接着就是其他硬件搭配,這2年隨着顏值更受大衆歡迎的白色主機逐漸成爲市場的主流,所以白色裝機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太過新鮮的東西了,市場決定一切嘛,所以有人也不能免俗選擇了整套白色的硬件來裝機。

處理器:intel 13代酷睿i5 13600kf

主 板:ASUS ROG STRIX Z790-A D4吹雪

顯 卡:Galaxy RTX 3070Ti HOF PRO V2

內 存:XPG D50 DDR4 3600 16*2

固 態:Galaxy 星曜X4 PCIe4.0 1Tb M.2

散 熱:DEEPCOOL LT720-WH冰魔方360 AIO白

電 源:ASUS ROG STRIX雪鷹850W白色金牌全模電源

風 扇:ThermalrightTL-B12W 12CM*6

機 箱:JONSBO 松果D41 Mesh

CPU使用上最近很熱門的定位是主打主流市場的處理器i5 13600KF處理器 ,Raptor Lake 大致上也延續自 Alder Lake 的架構設計,藉由提高時脈、增大快取與增加 E-Core 羣組方式提升效能, 使得這顆定位中端的處理器 i5-13600KF的在性能上比上一代又有着大幅提升,從架構設計, i5-13600KF 維持 6 核 P Core ,但 E Core 則自 4 核心增加到 8 核心, Max Boost 也自 4.9GHz 提升至 5.1GHz , L2 自 9.5MB 大幅提高至 20MB , Smart Cache 則增加至 24MB ;不過核心與時脈增加的代價,則是 Turbo Powe 自 150W 提高到 181W 。

在主板選擇方面,其實也是按照個人需求來選配的,豐儉由人各取所需。追求更高的性能的可選Z790系列,要是不追求性能可選B760系列主板來搭配。這次敲定的是華碩ROG Z790-A 吹雪,承襲了上一代主板的設計特點,又新增了不少的亮點設計。在面板設計上做了改動,供電採用16+1相組的供電規模,採用的的旗艦主控229131+70a供電,採用直聯設計,mos封裝的也更有優勢。

內存選擇方面也沿襲了上一代同樣的佈局,DDR4和DDR5版本都可供選擇,而這代Z790對於D4內存的優化基本是沒有提升,而對D5的支持而大幅度的強化。而在插槽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改動,頂部的 PCIe 5.0 x16 SafeSlot 新顯卡增加的尺寸和帶寬準備就緒。並且新增了一個PCIe4.0*16顯卡插槽,PCIe 5.0 x16可運行x16或x8+x8模式,PCIe 4.0 x16可運行x4或x4+x4模式,所以Z790-A吹雪在芯片散熱部分裁掉了一部分,新增一個PCIe4.0 PCIe4.0插槽可供使用,M.2存儲擴展爲4個支持PCIe 4.0 M.2插槽,均覆蓋強大的散熱片,以提升的性能。

這次主打的是純白硬件裝機,所以在顯卡方面,性能上3070Ti是足以應付日常的2K 170刷新的遊戲需求了,而價格相對於其他顯卡來說也是很高的受歡迎程度,要是挑錯的話就是這顯卡的功耗高達300W。這次選用的這張RTX3070Ti顯卡是來自影馳名人堂的--- hof pro RTX3070Ti 顯卡。外觀採用的是從外到內的白色設計,正面導流罩採用了天使羽翼的設計理念,中間風扇兩側分別延伸出兩對羽翼。顯卡3個散熱風扇均採用11片靜霜扇葉,並搭載智能啓停技術,顯卡通電後中間的風扇支持ARGB燈效。

散熱方面採用6根6mm鍍鎳複合熱管並採用迴流焊工藝。再加上顯卡一體成型金屬背板,背板尾部及芯片部位均做了大面積鏤空處理,極大地提高了熱空氣流動性,散熱效果更強。而標配的三組DP接口和一組HDMI組合足以應對多屏使用的需求。

其實從個人的觀點上說,Z790主板更好的適配應該是新一代的DDR5內存,但是和DDR4之間的價格還是存在不少的差距的,DDR5推出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價格在最近也是逐漸回到可接受水平以內。並且無論是Z790主板還是B760主板的D5版本都對DDR5高頻內存擁有更好的支持。但是這次選擇的內存主導依然是以友人最終的選擇爲基準。這套XPG 龍耀D50 DDR4 內存估計也是擁有不少的使用受衆,簡潔的外觀+上規整的RGB導光是這款D4內存主打的特色,而其升級版本D5 LANCER內存的設計也是在D50的基礎上升級的。

在儲存方面,本來是隻有一根原本的1Tb容量的M.2固態的,但是在我的建議下友人考慮到後續的存盤需求,就新增了一根影馳星耀X4 1Tb PCIe4.0來進行新主機的擴容。星耀系列也是最近幾年影馳主打的中端平臺,採用的虛擬的二次元星耀娘來作爲產品的形象。所以這款PCIe4.0 M.2的外盒就能突顯其星耀產品的特點了。

影馳星曜X4標配的的全金屬散熱馬甲(貌似影馳的固態出廠都標配有散熱馬甲)。鏡面亮銀鎬光與多重絲印的工藝,整個固態的散熱營造出更爲搶眼的裸眼3D效果,散熱採用貫穿式的鏤空風道設計來增加散熱馬甲的散熱能效。

固態後面是序列號和防撕標貼。從側邊拆掉4顆固定螺絲,即可看到固態的“內部”,星耀X4採用單面顆粒設計。

而主控則是來自羣聯PS5019-E19T主控芯片,芯片採用了臺積電的28納米制程工藝,最高可支持到2TB的容量,同時也是支持NVMe v1.4和PCIe4.0×4,並且還擁有LDPC & RAID ECC錯誤校正機制,這些背書數據基本可以從官網頁面可以瞭解到。

而固態的閃存顆粒是來自美光,176層的TLC NAND,讀寫速度均爲:3400Mb/s,1TB 容量的TBW:600TB,從讀寫方面的數據來看,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遊戲存盤使用。而安裝規格也是現在主流的2280,安裝在主板上馬甲高度剛好和主板的散熱馬甲持平。

徵詢過友人的裝機需求:整機無需太過濃重的“光污染”,部分硬件自帶的燈效點綴即可。而採用了ATX機箱的話,想擁有更好的散熱效果最後選擇了九州風神—LT720 WH 冰魔方(白)360 一體水冷作爲CPU的主散熱。這款散熱也是分爲一共有4款型號和2種顏色可選:240和360散熱規模,黑白雙色。價格在600元以內,還算適中。

冰魔方360最吸引目光的設計,肯定是其這個正方形的磁吸冷頭設計。冷頭採用雙重材質,立體幾何切割鏡面設計,透明亞克力鏡面+乳白色外框整體還是很養眼的,加上九州風神最近推出全新的透光LOGO都是這款水冷的主要標識。

水泵則採用九州風神自研水泵,三相六極內繞馬達,優化微水道,水泵轉速3100轉,水泵噪音爲19db(A),出廠自帶散熱硅脂,超大面積的全紫銅底座,可以支持Intel最新的LGA2066/2011/1700/1200/115X以及AMD sTRX4/TR4/AM5/AM4處理器。410MM長度的冷管,柔軟度適中,折彎和延伸性都還是不錯的。比一般那種硬邦邦的水冷管優秀很多。而且410MM的長度足可以滿足大型機箱的全方位安裝需求。

冷排採用了全鋁噴白工藝標準360冷排薄排,具體尺寸爲402*120*27mm,鰭片排列緊密,邊緣折角的做工還是很OK的。標配的無光三個FK120高性能散熱風扇,功率爲12V 0.22A,採用原廠FDB軸承,支持動態PMW轉速500-2250RPM,最大風壓3.27mmAQ,最大風量85.85CFM,噪音更是低於33db。從風扇參數上看,風壓和風量、風噪等各方面的都是很平均的。

其實純白裝機方案有許許多多,但是離不開一個核心點選對的才能搭配的更好,按照自己的剛需和預算來推進,整機簡約有序即可。以上的裝機要點做到的話,相信出來的效果就並不會太差。

面板互換也是這款機箱最大的看點之一,面板互換根據日常的使用習慣和個人需求來決定的,需要副屏功能的可以直接入手副屏版,需要散熱均衡方面的就直接入手Mesh版的。

那如何協調機箱裏所有配件的編排次序和佈置都是裝機中的細節是需要一定時間來慢慢衡量和協調的,這樣才能裝出一套自己心中理想的主機。

整潔、美觀也是白色裝機所需要的元素之一,不玩過多的燈效,在燈效和無光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也是這次爲友人安裝的這套主機所表達的,當然了最後出來的實際效果也需要友人肯定纔行。

除了主機內部合理硬件佈置之外,注重散熱性也是這套主機的的裝機重點,網面面板加上上置的360水冷作爲CPU散熱,下置三個使用三個能效還不俗的白色Thermalright TL-B12 風扇作爲箱體內部的主力進風形成的垂直風道預設。

經過整理的背線沒有過多的凌亂感,更能和正面乾淨走線互襯的相得益彰。

亮機後,適當的利用下硬件上自帶的氛圍燈效來點綴下箱體內部也是很一種不錯的選擇。比如冷頭的多維無限鏡設計,搭配上旁邊的ARGB內存燈效,還有主板和顯卡的輔助燈效點到爲止的佈置不失爲整個主機最抓眼球的亮點。

裝完主機後,性能方面的測試還是需要的,畢竟性能是整機的最終目標,再華麗的主機沒有各方面均衡的性能來支撐確實說不過去的。首先來看下測試的環境溫度:室內20℃,溼度60%。

默頻溫度測試:AIDA64和FurMark在常溫下的雙烤,CPU功耗142W,GPU功耗311W,CPU全核心滿載溫度:66℃,核心溫度77℃。GPU溫度67℃,熱點溫度79℃,顯存溫度78℃。

小超下大核到5.7G,CPU功耗185W,CPU溫度81℃,核心溫度保持在92℃。CPU電壓:1.270V。而Cinebenchr23的多核和單核的測試結果:25628pts和2249pts。

再來看下影馳星耀X4 M.2固態作爲副盤的性能到底如何,使用CrystalDiskInfo可以觀看整個固態的所有信息。

常用的幾款測試讀寫速度的軟件,AS SSD 讀寫速度均保持在3000MB/s,這些都是使用者最爲關心的數據。

CrystalDiskMark的讀寫速度均和官方的數據相差不大。

通過AnvilBenchmark來進行測試的同時,打開CrystalDiskInfo可以實時監控在高速讀寫進行時的溫度變化。星耀X4的溫度維持在40℃以內,還是很不錯的。

作爲遊戲存盤時的性能測試—3D MARK的存儲基準測試:2411。可以通過模擬各款主流遊戲的平均存儲時間信息。根據測試的結果來看,星耀X4作爲遊戲副盤是不錯的選擇。

在2K高刷方面的表現,這套配置的主機針對3D MARK多項的基準測試都有不俗的表現。Speed Way的基準得分:3853,而遊戲進行時:GPU最高溫度62℃,CPU溫度最高只有37℃。

在DX12 的2K和4K以及光追性能等幾項基準測試中的得分如下:

而在DX12 2K分辨率壓力測試通過率是高達99.4%。

總結:

文末來爲這次友人這套全景主機裝機做個小小的總結,主機裝機的最基礎的要點就是選擇怎樣的機箱後,再來選配與之搭配的硬件相結合才能最大化的把硬件後做了最好的呈現,適當的搭配和精心的佈置才能發揮出硬件的性能和主機顏值兩者平衡下整合出來的呈現出的效果能讓使用者自己滿意即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