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AMD雙平臺答辯】打開低延遲+高帶寬 提升整機30%性能

前言:

隨着新春結束2023到來,網上不斷傳出Intel、AMD、NVIDIA虧損的訊息,當下的全球受疫情持續影響,個人和企業計算機產品需求已經呈現疲軟狀態。


即使是曇花一現的全民網課熱潮,也挽救不了已步入黃昏的PC產業。元宇宙、比特幣、web 2.0、挖礦等層出不窮的新鮮詞彙,試圖喚回人們對數字經濟的關注,可最終都像泡沫一般,消失於金融鴻溝之中。除了惹出更多罵名外,驚不起一點波浪。


AMD YES是玩家對農企翻身,Zen1到Zen3努力的肯定,甚至還有AMD顯卡和AMD筆記本,不說別人,我也支持了很多。但不管是最新的7000系列的處理器,還是7000系列的獨顯,目前的表現都很難讓人滿意,X3D處理器的性能究竟如何,可能還要在等等看。


至於老對手Intel, 獨顯方面目前已經解散、13代處理器高壓、高功耗的問題久久得不到解決,曾經膾炙人口的DIY極限超頻,如今只能靠極致液氮壓制,雖說沒有AMD如此不堪,倒也每代多擠點單核睿頻頻率,靠着內存超頻,以及板廠解鎖外頻超頻等小功能,成爲目前的主要看點。


依託答辯的NVIDIA,不用我多說,目前的風評來看,就能瞭解的七七八八,的4090芯片缺貨,造成首發價格偏高,工藝上控制不住的功耗和散熱越做越大,甚至得連累電源和機箱廠家,顯卡型號上,4080的10G顯存定位有點難堪,最近又傳出4090Ti即將發佈的消息,玩家望着幹扁的荷包,寧可抱着1050度日,也無力享受最新的DLSS 3.0。


國內的摩爾線程獨立顯卡,目前已經京東鋪貨,存儲閃存方面更有合肥長鑫獨領風騷,DDR4、DDR5、SATA、M.2 SSD這幾個品類中紛紛嶄露頭角。同品牌的致鈦正在被更多玩家接受。


市場已經不再是三年前,沒有玩家能夠掌握選擇權的時候,雖然從大環境上看,今年依舊會是PC產業的寒冬,但同時能感受到國產品牌的發力,正在逐漸影響、甚至有可能改變整個市場格局。


所以讓我們保持樂觀的態度,拭目以待吧!


說完大環境,想起最近聽到很多朋友再推薦技嘉D5主板內存超頻的黑科技,正好手裏有空閒的處理器和主板。就以遊戲表現和性能提升兩個方面來看看這個技術到底如何。


本次測試設備主要爲CPU、主板和內存,沒有獨立顯卡,遊戲測試分辨率鎖定爲2560X1440 144Hz。

省流總結:

首先是核顯測試的遊戲表現上:R7 7700X > I5 13600K > I9 12900K。I9 12900K和I5 13600K的核顯型號都爲HD770,除去Windosw 11系統對12代和13代的優化可能會不同,以及測試可能出現的誤差外,兩者的遊戲幀數表現基本一致。


唯一能流暢運行的遊戲就是LOL,其他遊戲玩起來卡頓感強烈,宛若放幻燈片。 但有意思的是從數據上,R7 7700X的核顯性能不如I9 12900K和I5 13600K,但在《生死狙擊》《賽博朋克2077》《模擬人生4》這三款遊戲的實際遊玩體驗上,卻遠高於I9 12900K和I5 13600K。

比如,R7 7700X下的賽博朋克2077中可以撞人飆車,甚至5星通緝;模擬人生4中可以正常操作交友甚至求婚;生死狙擊中可以正常瞄準開槍。而換到I5 13600K和I9 12900K平臺上則是全程卡頓,視野直接卡成模糊。


至於打開或關閉技嘉D5主板內存超頻黑科技,再核顯測試表現上並沒有任何區別,一方面可能是提升太少,無法監測出區別,另一方面可能是內存超頻受限於CPU整體性能,可能需要搭配獨顯纔有區別。


然後性能方面,技嘉D5主板的這項黑科技技術確實非常給力,只需要更新最新BIOS然後打開低延遲+高帶寬的選項就可以帶來顯著提升,根據不同的配置,最高可提升30%的性能表現,其中以主流頻率5200MHz~6200MHz的測試頻率提升效果最高。


如果你正巧使用的是技嘉D5平臺主板,不管頻率如何,建議一定要打開!


測試配件與數據介紹:

首先是CPU方面,這裏我選用了目前裝機性價比最高的R7 7700X和I5 13600K兩款型號,不管是辦公還是打遊戲,性能都完全足夠,同時都支持CPU超頻和內存超頻,保留了更多的升級空間。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在京東自營旗艦店的標價均爲 2599元,日常優惠2000出頭即可拿下,即使是學生黨也可選擇入手,壓力不大。

至於I9 12900K的加入,這裏是用來做參照對比,首先16核心24線程,意味着他的測試功耗都會比R7 7700X和I5 13600K要高出很多,其次4699元的價格,也無法平均到多出的每個核心和線程所帶來的提升。

而且,13代處理器對Windows 11系統、DDR5內存超頻以及大小核的優化,都是12代處理器所無法比擬的,本次測試同時也再次驗證了這個結論。


測試主板方面,一款爲MATX的B760M小板,一款爲ATX的X670大板。

跳過開箱,直接來看B760M小雕WIFI主板的本體,從產品設計上,這一代延續了上一代B660M雪雕的設計,通體以純白色的鋁合金散熱片爲主,碩大的金屬板上開鑿了線性溝槽,配合IO上的雕頭LOGO圖形,倍感冷冽。

主板PWM主控採用安森美NCP81530,12+1+1倍相供電設計,搭配60A MOS供電,搭配8+4Pin CPU外接供電,可以完美兼容12代以及13代處理器,即使是搭配13900K也不在話下。

擴展接口方面採用了一體式IO後置面板設計,9個USB接口,DP+HDMI雙顯示輸出接口,3個音頻接口以及2.5G千兆有線網絡接口和WIFI 6E無線網卡接口,足以滿足日常工作使用。

同時也提供了後置BIOS刷新接口,和一個Q Flash PLUS實體按鈕,用於無U刷BIOS功能使用。只需要將下載的BIOS解壓改名爲GIGABYTE.bin,然後放到FAT或FAT 32格式的U盤,之後把U盤插在主板上的USB插槽並按下Q-Flash Plus按鈕,系統便會自動完成BIOS更新,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這款主板也搭載了最新的技嘉易拆卸設計,PCIE顯卡插槽的卡扣處額外延長了一部分,方便用戶拆卸厚重顯卡使用。至於M.2的安裝拆卸則更爲便利,不再需要螺絲固定,只要輕輕一按,卡扣就會自動鎖住硬盤。

主板還額外提供了一個RET_SW的重啓按鈕,除了重啓開機的功能外,還可以再BIOS中自定義設置。

至於X670小雕WIFI則是採用了全新設計,外觀整體很是規整,典雅灰加上充滿質感的黑調色,一股硬朗風迎面襲來,大面積的金屬散熱片覆蓋,入手感十分厚重,滿滿的都是安全感。

散熱方面也很給力,VRM供電區域覆蓋着厚實的一體式散熱裝甲,其中還內置了一根8mm的熱管連接,搭配高係數的導熱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供電的散熱效率。

做工堆料方面這款X670小雕WIFI主板更爲誇張,PWM主控採用英飛凌的XDPE192C3,16+2+2相供電設計,其中16相供電採用70A的MOSFET,2相輔助供電配備的是60A的NCP303160,用於滿足芯片外圍單元的供電需求,2相核顯供電配備了90A的瑞薩ISL99390。

畢竟X670的定位、價格以及ATX版型規格再這裏擺着,即使是作爲入門型號的小雕WIFI,它也採用了8層PCB設計,比B760M小雕主板多了兩層用料,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證電氣信號傳輸的穩定。

後置IO接口和M.2 SSD接口方面,就更爲豪華,總共提供了13個USB接口,4個M.2 SSD接口,一個HDMI顯示輸出接口,3個音頻接口以及2.5G千兆有線網絡接口和WIFI 6E無線網卡接口,同時也支持免U刷BIOS功能和技嘉易拆卸設計(PCIE和M.2),不同的是,X670小雕WIFI的這個操作按鈕是直接集成在後置IO面板上,操作更爲方便。

除此之外,他的CPU輔助供電接口爲8+8PIN,額外提供的功能按鍵總共有三個,分別是PW_SW開機按鈕、RST_SW重啓按鈕和CMOS_SW清空BIOS設置按鈕, 對於玩家裸板測試使用更爲方便。

CPU散熱器這裏用的是超頻三K4挑戰者,沒選水冷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擔心漏液問題,對於學生/居家黨過於麻煩,另一方面風冷除了便宜外,還可以更好的爲機箱風道服務,無形中等於在VRM供電散熱區域上加了個3V的小風扇,省錢省力提升風道,何樂而不爲呢。

超頻三K4挑戰者有純黑和純白2個配色,這個沒什麼可說的,我是爲了搭配X670小雕WIFI主板的長久使用,爭取保持基調一致,所以選了黑色。

跳過開箱,超頻三K4挑戰者的配件不多,分別是各平臺的扣具、intel平臺的金屬背板及扣具、風扇卡扣、安裝說明書以及一支GT-3導熱硅脂。

這一代的扣具少了像東海EX 6000的雙面膠,其他細節方面基本一致,依舊採用多平臺兼容背板,完美支持LGA 115X、LGA 17XX以及AM5平臺使用。

這款散熱器的三圍尺寸爲130x75x156mm,高度適中,可以兼容絕大多數機箱使用,配備了4根6mm熱管,主體的散熱鰭片採用了穿Fin工藝,鰭片規整,抗氧化腐蝕能力更強。

風扇轉速爲400~1600RPM,軸承使用的是Hydraulic Bearing,這一配置與超頻三東海EX6000、K4000等中高端風冷散熱器風扇(超頻三PF130)類似,但背面有10條反向渦輪齒,模擬了渦輪增壓的結構,使風壓和風量同時增強,最大風量可達76.85CFM,風壓則達到了2.46mm/H2O,噪音控制在16dB(A),散熱表現完勝普通120mm風扇,甚至實際表現強過PF130。

贈送的GT-3硅脂導熱係數12.8W/m·k,塗覆難度不高,很容易弄均勻。

三輪實測下來,超頻三K4挑戰者可輕鬆壓制240W的I9 12900K處理器,至於I5 13600K的221W和R7 7700X的153W更是不在話下。

即使個別核心因爲體質、電壓優化的問題出現過熱,I9 12900K、I5 13600K和R7 7700X的烤機頻率也分別保持在4.7G、4.8G和5.2G,未出現死機或藍屏的情況。

本次爲開放式環境,測試室溫爲20度,並且有做反覆拆裝操作,如果是以整機環境測試,配合機箱的散熱風道,散熱效率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電源用的是超頻三的GI-K850戰鬥版,之前有單獨做過開箱介紹,這款電源的特點就是可以以100~240V全電壓設計、全橋LLC諧振、DC-DC整流方案提供超強的兼容性,提供強大的帶載能力。80PLUS金牌認證,可以達到92%的轉化效率、12CM的大風量風扇,支持溫控自動調節,更是完美打消很多新手玩家選擇電源時的顧慮。

全模組設計,帶來更高性價比,讓玩家可以自行定製線材使用,即使是使用原裝的黑色扁平線,24 PIN(500MM)和CPU 4+4 PIN(650MM)線材也不會造成安裝不便。

當然最重要的是超頻三GI-K850 戰鬥版這款電源提供了七大防護專利:防蟲、防潮、防塵、防震、防腐蝕、防靜電和阻燃,無形中解決了很多因受潮氧化、短路靜電、蟑螂侵入造成的無法開機運行的問題,所以即使是用於測試機,也無需顧慮。

內存方面用的是十銓的DDR5 7600MHz頻率,由於AMD需要EXPO認證才能支持,開機默認頻率只有DDR5 5200MHz,手動超頻最高也只有DDR5 6200MHz。

Intel平臺方面,雖然用的都是B760M小雕WIFI主板,和最新的F6C版BIOS,但由於CPU IMC內存控制器體質不同, I9 12900K內存超頻最高只能到DDR5 5600MHz,I5 13600K內存超頻最高可以到DDR5 7600MHz。

整機測試:

首先是R7 7700X+X670小雕WIFI+DDR5 5200的組合。

以默認頻率DDR5 5200MHz開機:CPU-Z測試單核分數爲722,多核分數爲7803.8;3DMARK CPU最大線程分數爲9031,單線程分數爲1016。

R20和R23測試得分分別爲:單核732和多核7468,單核1878和多核19105。

AIDA64內存單項測試:讀取爲50960MB/s,寫入爲67236MB/s,複製爲51232MB/s,延遲爲95.1ns。

魯大師整機測試得分:CPU爲1029214,核顯爲54144,內存爲184154。

遊戲加加整機測試得分:單核爲36588,多核爲340899,內存爲35450。

而當我將內存超頻到DDR5 6200MHz,並開啓技嘉D5黑科技(低延遲+高帶寬)技術後,CPU以及內存性能表現顯著提升。

CPU-Z測試單核分數爲768,多核分數爲7941.8;3DMARK CPU最大線程分數爲9137,單線程分數爲1051。

開啓低延遲高帶寬功能,在R20和R23測試分數分別爲:單核728和多核7520,單核1864和多核19164。

開啓低延遲高帶寬功能,AIDA64和遊戲加加的內存單項測試,分別爲讀取62999MB/s,寫入爲84186MB/s,複製爲62752MB/s,延遲爲80.9ns,遊戲加加爲45795。

開啓低延遲高帶寬功能,魯大師內存前後測試得分分別爲:201302和237963。

數據總結來看,只需要開啓BIOS兩個設置,就可以白嫖29%的性能提升。

所以I9 12900K+B760M小雕WIFI+DDR5 5600MHz的整機實測中,就重點對比低延遲和高帶寬的數據表現。

測試圖片太多,就不放了,直接看彙總數據,在相同頻率的DDR5 5600MHz頻率上,開啓低延遲和高帶寬技術,CPU和內存性能提升了近12%。

在I5 13600K+B760M小雕WIFI+DDR5 7600MHz的整機測試中,AIDA64內存單項測試:讀取爲104380MB/s,寫入爲96204MB/s,複製爲96089MB/s,延遲爲67.3ns。

開啓低延遲高帶寬後的I5 13600K+B760M小雕WIFI+DDR5 7600MHz,AIDA64內存單項測試:讀取爲109050MB/s,寫入爲96069MB/s,複製爲101809MB/s,延遲爲64.6ns,對比未開啓最高提升6%。

通過以上對比實測來看,技嘉D5主板內存超頻,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項黑科技,不過這項技術僅支持DDR5平臺主板,而且從提升性能的數據表現上可以看出,主流的DDR5 5200MHz ~ DDR5 6200MHz這個頻率段比高頻DDR5 7600MHz提升更爲明顯,猜測可能是由於CPU IMC內存控制器的體質影響,另一方面應該也和目前D5超頻優化有關係。


結合目前DDR5內存的價格逐漸探底,相信過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D5超頻時的另一番景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