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遊戲圈知名的社交語音軟件Discord宣佈CEO職位變動:擔任13年CEO職位的創始人Jason Citron從CEO崗位離職。
接任者Humam Sakhnini有着標準的職業經理人履歷:投行麥肯錫出身、曾任King公司CFO,隨後擔任King總裁3年,並進入動視暴雪任職副董事長。
Humam Sakhnini職業履歷
在交接公開信裏,Jason Citron提及了Discord的一些KPI數據,如目前月活用戶達到2億,玩家每月使用時間20億小時;過去五個季度裏,Discord 的財務表現也同步向好,實現營收持續增長,EBITDA(稅前息前折舊前攤銷前利潤)持續維持正面。
對於一家非上市公司來說,“趕走創始人”式的人事任命相當非同尋常。從這項任命中的各種蛛絲馬跡,我們可以大致確認背後的動機:首先新老兩任CEO在此後同框出現接受採訪並互相托付,證明創始人是“和平分手”,可能手中仍持有大量Discord股份。其次是在官宣換將的公開信裏公開了商業成績單和日活數據的動作之外、前任CEO還模糊地提及了可能上市的遠期目標和未來商業計劃,“資本作秀”味明顯。
足以充分暗示,這輪Discord換將是爲了提升自身商業化業績,並向各個頭部投資方更新品牌吸引力,爲了資本化動作(如上市和募資)全力備戰衝刺。
不過在我看來,如果以上市爲目標,那麼Discord其實早就在2021年錯過了一次“百億美元賣身”高位套現的絕佳機會。時隔四年再來“創始人離任”的戲碼,算得上徹徹底底繞了個大彎路。
當年行業“香餑餑”,微軟曾出百億美元高價收購
回看Discord這款產品的歷史,Jason Citron在早年創立了手遊社交平臺OpenFeint,並在2011年將其以1.0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創始人隨後拿着這筆錢創立了一家遊戲工作室,原本是想研發一款MOBA遊戲,卻發現遊戲內語音聊天的需求無人滿足,於是轉行去創立了Discord。
憑藉創始人紮實的遊戲行業背景,Discord的生意越做越大,並在2018年拉來了包括騰訊在內的多家資本共計1.5億美元的投資。如今的Discord可以說已經是遊戲行業宣發最爲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爲數不多的私域流量渠道——不少中國出海手遊,都會選擇開闢Discord服務器。玩家可以在其中進行語音文字聊天、共享遊戲,Discord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的社羣管理工具。
而Discord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是在疫情期間踩中了“時代紅利”——彼時的疫情環境爲遊戲行業帶來一輪巨大的“居家紅利”,行業整體收入屢創新高。整體經濟環境也相對寬鬆,外部資本手中有熱錢、更高度看好整個遊戲行業的潛力。
而在2020年一年的時間裏,Discord月活人數翻了一倍,達到1.4億、年營收爲 1.3 億美元,是上一年的三倍,因此一夜之間成爲國際頂級資本間最爲搶手的香餑餑。據外媒報道,其估值一度達到150億美元,且多家公司在2021年向Discord發去了收購出價。包括Discord股東之一的騰訊、亞馬遜等頭部企業其實都有收購意向。
其中微軟開出最高百億美元的價碼!但這項談判最終沒能落地。事後來看,這個決定相當令人費解——可能是短時間內的狂增猛漲讓Discord創始人和團隊相信這種高增速可以持續、想要繼續過“創業癮”,也可能是認爲微軟百億美元的價碼低於15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讓團隊覺得“賣虧了”。
最終的結果是,Discord選擇保持獨立,在當年接受了5億美元的外部投資繼續發展。有外媒表示,Discord拒絕微軟收購這一步,是一個“史詩級傲慢案例”。
有些錢,一旦錯過就不在
但遊戲行業隨後的故事,我們已經知道了——疫情紅利消退,行業進入逆風期,玩家數量甚至出現了下滑。Discord“一年翻倍”的增速再也未見,到了在2020到2024的這四年時間裏,其月活玩家數量才僅僅增長不足50%!本來是創始人“高位套現”甩鍋的資本奇蹟,最後卻不得不苦心拉扯大攤子。
其實簡單算筆賬,當年微軟100億美元的價碼其實已經算得上多重“非理性”因素疊加後的極端高價。首先是Discord後來再也未能復刻的高增速顯然讓投資人對其成長性有了過高的預期。而即便按照高成長性,爲其給出30-50倍的QE,這依然意味着Discord需要做到一年兌現至少2-3億的淨利潤——而結合月活用戶數增長和公開信相關表述推算,如今的Discord大概率還沒做到這一點。
而且必須指出,微軟當年之所以願意開出如此高價碼,其實還有一層關鍵偶然因素:微軟手上有大量流動現金急待消耗——我們都知道,彼時微軟Xbox正在謀劃全球收購遊戲工作室,就在次年的2022年,微軟就宣佈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如此天量級熱錢出現的機遇,可能是遊戲圈史上唯一一次,而Discord卻和其“失之交臂”。
褪去了非理性狂熱的濾鏡和絕佳的行業資本故事,如今的Discord想要再度資本化,擺在他們面前的路無疑更爲艱難。要籌到錢,就要兌現利潤;擴圈變難又要增加利潤,那無疑只能靠增加商業化一條路。
新任CEO Humam Sakhnini的到來,顯然最大的重擔就是解決商業化問題。公開信裏簡單列出了幾個方向:首先是強化廣告業務、增加應用內微交易收入,併爲開發者提供社交遊戲基建——這可能意味着加碼社交功能、也可能是指搭建小遊戲平臺。
進化方向明確,但困難依然不小。首先是2億月活的用戶體量事實上不大不小、有些尷尬;這2億遊戲玩家,有多大的變現可能性,恐怕也要打個問號。通過加碼廣告和內購的手段是否有可能會讓遊戲玩家感到厭煩、進而離開Discord生態,削減整體用戶體量,這都是可現實存在的可能性。
而小遊戲概念雖火,但目前海外廠商普遍還沒玩轉,真要論起生態規模,還得看國內微信小遊戲,而Discord顯然不具備和微信同等級別的條件。
按照之前的計算,如果想要維持百億美元的估值,那麼Discord至少要跑出2-3億美元的年淨利潤。再考慮到公司800人的整體規模和不低的運維和流量成本,那麼Discord至少要做到十多億美元的營收,才能幹出這種淨利潤規模。這意味着相比2020年翻十倍,這究竟能做到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