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是由許嵩創作詞曲,夏侯哲編曲,於2010年8月18日通過音之邦發行的。
歌曲《素顏》海報
當時可以說是紅透了半邊天。不過後來關於許嵩與何曼婷兩個人的關係產生了不小的爭議。
最終時間也證明了誰纔是撲克牌大王。
但是說句良心話,這首歌裏何的演繹還是很棒的。當然這也離不開製作人的功勞。製作人相對於一首成品歌曲就相當於導演和電影的關係。
現在就只討論這首歌:
兩人在歌曲中的配合非常默契,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像是兩個穿着小禮服的青年男女,彼此輕聊,調侃。不失幽默又有一點小曖昧。 其實歌曲唱片成品的優秀與否,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歌曲本身的方方面面所營造的意境。素顏這首歌營造的意境就非常棒。即使拿到今天,也依然不過時。
第二、這兩個人尤其何曼婷在這首歌中的聲音演繹非常有高級感。再結合歌曲所適應的年齡段(初中至大學),給人一種非常高級的感覺。
第三、歌詞也挺不錯。只用幾句就勾勒出兩個關係相近、曖昧,又有微妙距離的人,相遇互相調侃的畫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深入探討它的"高級感":
對話式創作美學的突破
許嵩在創作中採用男女聲部交替對話的形式,構建出極具畫面感的"音樂情景劇"。這種手法在2010年前後的華語樂壇並不常見,比如在第二段主歌中:
"如果再看你一眼 是否還會有感覺"(許)
"當年素面朝天要多純潔就有多純潔"(何)
兩個聲部既獨立又交織,像兩條溪流最終匯成和聲的湖泊,這種復調式對話突破了傳統情歌的獨白模式。
減法美學的極致運用
歌曲在製作上踐行"少即是多"的理念。前奏僅用合成器音色勾勒出電子骨架,配合清脆的響指採樣,營造出清晨露珠般的通透感。特別在bridge部分(2:15處),所有配器突然抽離,僅保留人聲和底鼓心跳般的律動,這種留白手法讓情感濃度驟然提升。
聲音設計的世代穿透力
何曼婷略帶沙啞的少女音色與許嵩清冷的少年嗓形成奇妙化學反應。製作人刻意保留了些許氣聲和齒音,比如在"暴雨天"的"天"字(1:32處)能聽到細微的呼吸顫動,這種不完美中的真實感恰好契合"素顏"主題,比過度修音更具生命力。
新世代的審美預言
歌曲在2010年就預見了Z世代的"反精緻"潮流。看似調侃化妝的歌詞,實則通過"當年素面朝天"與"暴雨天照逛街"的意象碰撞,構建出青年亞文化中的真實崇拜。這種價值主張比Billie Eilish的"反身材焦慮"運動早了近十年。
空間聲場的創新營造
通過聲相(pan)的巧妙安排,許嵩的聲場定位在左耳,何曼婷在右耳,形成隔空對話的立體感。當合唱部分來臨(3:00處),聲場突然向中間聚攏,模擬出兩人逐漸靠近的物理空間變化,這種聽覺敘事堪稱精妙。
這首歌之所以能穿越審美週期,在於它用極簡主義包裹住了複雜的情感層次。就像現代建築中的玻璃幕牆,看似透明簡單,實則通過光線折射展現出萬千氣象。當我們在流媒體時代重聽這首歌,會發現它預言了當下爆火的"臥室音樂"(Bedroom Pop)美學——用生活化的私密感消解工業化的完美,這正是其歷久彌新的關鍵。
我是在2011年左右第一次接觸到這首歌的。當時應該是大二。放假回家在火車上,對面坐了一個女孩,和我是相鄰市區的。當時覺得這個女孩很甜美清純。長相記不住了,只記得穿着深色格子絨布襯衫。一路上我和這個女孩,還有相鄰的總共四人開始了長途列車上常見的聊天,用來消磨漫長旅途。
那個女孩穿的襯衫類似這種
快要下車的時候,我鼓起勇氣跟她要了QQ。我看見她QQ的名字就叫“素顏”。當時我雖然知道有許嵩這個人,也聽過他好幾首歌,但不知道素顏是一首歌,而且是許嵩的。我上網一查才知道這首歌,一聽起來感覺這首歌又好聽又高級。
後來和這女孩聊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沒有之後了。現在聽到這首歌還能想起當時的事,也算挺美好的回憶。
以下是擴展閱讀:
譚晶在許嵩演唱會清唱《素顏》。視頻1分48秒正式開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