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差友們平時有在關注真我這個品牌,會發現他們家的手機,隔段時間就會自我 “ 套娃 ”。
新發布的 GT7 這款產品,看上去就跟之前的 GT7 Pro 競速版,以及 GT7 Pro 沒啥區別。。。甚至跟前代真我 GT6 的外觀相比,變化也不大。
但如果你要說廠商就是省設計費和模具費、套娃行爲 “沒誠意”,真我又在 GT7 Pro 跟 GT7 Pro 競速版發佈後的幾個月時間裏,把直屏、手感、續航,這些線上用戶在意的點,用機海戰術來了波 “物理OTA”。
如果有糾結這三款產品該怎麼選的差友,那託尼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描述,很快給大家答案——
真我 GT7 就是影像和周邊配置降一檔的 GT7 Pro,是換了聯發科天璣 9400+ 處理器的 GT7 Pro 競速版。
除此之外,這幾部手機在細節上還有一些差別,就導致它們在體驗上又不太一樣。接下來咱們慢慢講~
先說手感這一點,真我 GT7 相比之前的兩款,來了個大翻身。在一衆大尺寸的機器裏,直接變成用起來不累手的那一波了。
看過我們之前評測的差友估計還有印象,GT7 的金屬邊框和玻璃背板看起來精緻,但墜手也是真墜手。
三款機型尺寸參數對比
但 GT7 在電池增加了足足 700mAh 的情況下,還減重將近 20g,就很好地平衡了大電池與握持手感。再加上背板用了石墨烯玻纖,表面的霧面磨砂,致敬上了隔壁一加的 Baby Skin 觸感——
這絕對是一臺讓你願意拿起來用的手機。
而且對於一款注重遊戲的手機來說,攝像頭高度,直接決定了橫屏玩遊戲的時候硌不硌手、外接遊戲手柄能不能卡進去。按這個標準,GT7 砍掉了影像,換來的相對平整的背面,反而是適合遊戲玩家的。。。
當然上面說的那些 “升級” 也是有代價的,就比如 GT7 爲了減重改用了塑料邊框,雖然表面做了拉絲處理,但質感實在說不上高級。
除了手感這一點,真我還很聽勸地在 GT7 正面用了塊 6.8 英寸的 1.5K 直屏,然後保留了超聲波指紋識別。
甚至爲了用戶的貼膜體驗,甚至放棄了等深微曲——
但凡你嘗試過給曲面屏和等深微曲的屏幕貼鋼護膜,就知道市面上的鋼化膜大多會有翹邊和貼合度的問題。
除此之外,他們還給超聲波指紋做了優化,強化了貼鋼化膜情況下的識別能力。要知道貼鋼化膜會降低超聲波指紋的識別成功率,可能你印象裏手機只是多了層玻璃,但對於超聲波來說,相當於往返時各增加了一部分行程。
這就導致超聲波指紋明明對用戶來說是配置優點,卻在實際使用的時候要用戶去頻繁試錯挑膜。
還有個託尼很喜歡的功能:這手機在錄入指紋時只需手指轉圈,不用反覆抬起,只能說好文明建議推廣。
對於用戶呼聲越來越高的長續航需求,隨着今年供應鏈電池技術的升級,GT7 也緊跟潮流配備了 7200mAh 電池。
其實 GT7 系列另外兩款手機的電池也並不小,只是時代變了:隔壁榮耀 Power 已經做到了 8000mAh,現如今 7000mAh 以上的手機也一大堆。。。
想要在續航上有更好的表現,堆電池容量就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看了下同行新評科技做的續航測試,在他們的測試模型下,真我 GT7 領先 GT7 Pro 足足 98 分鐘,續航提升了將近 25%。。。
說實話當託尼看到真我 GT7 這個預計使用時長的時候,就感覺沒有測的必要了。。。
但來都來了,在我們的三小時續航測試模型下,真我 GT7 最終剩餘 78% 的電量。按照手機這個卷續航的趨勢,你要說哪天街頭的共享充電寶被淘汰了,估計也不是件難事。
如果一部次旗艦定位的機器,手感、續航、性能都在線,那影像方面也就不能要求太多了。。。
好在真我 GT7 的主攝 IMX896,跟 GT7 Pro 競速版是同款,都屬於 GT7 Pro 那顆 1/1.56 英寸主攝的類似物。硬件參數上差不多,對於咱用戶來說,用起來就更沒啥太大區別了。。。
同時真我 GT7 配備了一顆超廣角鏡頭,雖然說素質並不高,但相較一些同樣定位遊戲的手機,比如一加 13T,沒法拍出更廣的視角,GT7 的體驗稍微會好一些。。。
而且真我 GT7 這次同樣用上了 OPPO 系的富士膠片風格,Live Photo 疊加濾鏡效果、無影抓拍也都下放了,整體影像對於遊戲手機來說,也算是夠用的水平。。。
看完上面託尼聊的這些,估計你也發現了。
真我 GT7 的配置調整是有針對性的,基本線上用戶在意啥,真我就給啥,甚至有些部分像續航一樣 “超額供給”。
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託尼還並不知道真我 GT7 具體的售價。但不難想象這又是一部卡在 3000 元價格段,甚至價格比 GT7 Pro 競速版還要低的機器,這時候盯着缺點去看這部手機,屬於是給自己找堵。
但換個角度,對比它在這個價位,有啥配置屬於降維打擊,會發現有驚喜——
網上用戶評價手機時 “政治正確” 的配置,真我 GT7 這次也都基本配齊了。
3000 檔機器閹割定位和導航?真我 GT7 有雙頻 GPS 四頻北斗;
次旗艦周邊配置差?它有 IP69 的防水防塵,紅外和 NFC 功能;
打遊戲最好還能有點加成?真我 GT7 配上了立體雙揚和 X 軸線性馬達。。。
相比較蘋果那種「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國產廠商的邏輯,明顯更有服務精神,“我們在調研的時候發現用戶喜歡,所以在功能上做了改進”。
所以其實託尼是不排斥套娃的,廠商們根據市場的反饋,及時調整,造幾臺面向不同人羣的機器,哪怕在設計和定位上有些雷同。。。除了增加消費者的決策成本之外,好像沒有太大的壞處。
除非,廠商跟不上後續系統維護的進度。
最近託尼看到 OPPO 在適配微信朋友圈 Live Photo 的功能,適配的設備列表裏,最古早的機型是 2022 年發佈的一加 Ace。
滿打滿算,這臺機器發佈到現在只有三週年,相較於用戶 3-5 年的換機週期來說,一加 Ace 並不算老機器,但已經是功能適配時的 “末班車” 了。
對廠商來說,搞功能和配置的軍備競賽,通過機海戰術搶佔市場,這無可厚非。但是數量過多的設備,會不會造成廠商後面系統維護時 “有心無力”,可能是個讓用戶頭疼的問題。
所以當看到真我承諾四年系統維護,保證 3 個安卓大版本更新的時候。託尼感覺,賣這個價格的真我 GT7,套娃就套娃吧,除了祖傳的 USB 2.0 之外,可能真沒啥短板了。。。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