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高顏值顯卡丨萬麗雪狐GeForce RTX 5060Ti OC 8G拆解評測

相比價格昂貴的RTX 5080,普通玩家更期待甜品卡的發佈,近期開售的RTX 5060Ti有8G和16G兩種顯存規格,各有適合的場景。

本文測試的爲萬麗雪狐GeForce RTX 5060 Ti OC 8G,除了常規的量化測試,還包含拆解與超頻,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有複雜問題諮詢請單獨聯繫。

⏹ 省流總結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總結下:

● RTX 5060Ti有8G和16G兩個版本,8G更偏向遊戲,16G則常規應用都能覆蓋。

● 本次測試的是8G版本,遊戲方面基本沒啥大問題,就是怪獵等特別喫顯存的遊戲會爆,屬於少數情況,生產力工具也是一樣,SD跑的挺好,Deepseek只能小模型。

● 本次測試的是萬麗雪狐GeForce RTX 5060Ti OC 8G,這張卡挺好看的,也有蠻大的超頻空間,外加送個立牌,很推薦打算裝顏值光污染主機的玩家入手。

簡單來說,老黃同志的刀法還是那麼精準,1080P/2K顯示器的遊戲玩家選8G沒啥問題,想兼顧生產力還是老老實實16G吧

⏹ 參數解析

對比上一代GeForce RTX 4060Ti,GeForce RTX 5060Ti公版的升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架構升級到Blackwell,對比上一代Ada Lovelace提升主要在性能上限提升+能耗比兩方面,帶來的實際好處就是更高算力+更輕量化的物理設計。

● 硬件方面,CUDA核心從4352個升級到4608個,顯存從GDDR6X升級到GDDR7,對應上限更高的超頻空間。

● 性能參數方面,核心頻率從2.54GHz提升到2.57GHz,顯存依舊是有8G和16G可選,基礎功耗從165W增加到180W,本文評測的這類OC型號會有更高性能。

● 生產力方面,在第5代Tensor Core和第4代RT Core加持下,AI算力從上一代的353TOPS升級到759PS,AI算力提升接近兩倍。

● 遊戲方面,還是RTX50系標誌性的NVIDIA DLSS 4+NVIDIA Reflex 2,在幀生成、超分、光線重建和輸出延遲等方面都有質變級提升。

● 影音方面,也是GeForce RTX 50系的重大升級,NVENC編碼器升級到2x第9代,NVDEC解碼器升級到2x第6代,對應更快的影音處理效率。

● 供電方面,依舊是傳統的8Pin供電,沒有強制升級到12V-2X6。

簡單來說,RTX5060Ti 8G由於顯存不算大,所以更適合遊戲場景和輕度AI工具,同時也適合老電腦升級,畢竟不需要更換12V-2X6接口的ATX3.x電源。

迴歸萬麗雪狐GeForce RTX 5060Ti 8G,對比公版的提升如下:

● 核心頻率有提升,最大頻率爲2602MHz,公版是2570MHz。

● 外觀模具更好看,同時還多送一個雪狐主題的二次元立牌。

● 保修是三年,支持個人送保,到手後去萬麗公衆號註冊下產品就行。

這裏說的是官方數據,實際還有一定的超頻空間,具體看下面的手動超頻部分。

⏹ 配件清單

老樣子,分爲外觀和拆解兩部分,拆解主要針對過保後的後期維護,已經入手的朋友可以蒐藏下本文,後續肯定用得到。

1️⃣ 顯卡外觀

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作爲雙風扇顯卡,本身並不大,尺寸僅爲240*126*50mm,重量實測爲832.7g,完全不需要額外支架,比較薄的機箱也沒變形可能。

這張顯卡最大的特點就是造型漂亮,正面爲狐型萌態面板,主色調爲淡藍色+白色,同時還有梯度式設計,不僅視覺上比較立體,同時也能輔助導熱。

設計上的小細節非常多,比如雙環形扇葉的風扇中間,繪有隨光源變色的雪狐Logo,搭配上RGB風扇或者燈帶效果拔羣。

作爲TGP僅爲180W的甜品卡,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只需要一個8Pin供電,位置很常規,就在顯卡頂部。

頂部右側同樣有特殊設計,是個雪狐形象的金屬銘牌,搭配燈帶或者RGB風扇會有不一樣的觀感。

顯卡背部則是萬麗二次元形象寶拉,是一隻小狐娘,不管是正常安裝還是豎裝都可以爲機艙增加一絲俏皮感。

接口就比較常規了,3個DP接口+一個HDMI接口,怕有新手不清楚,正常連接優先DP,帶寬會高點。

除了顯卡本體以外,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還送了一個寶拉的立牌,可以放機箱艙內或者桌面當做裝飾,下面進入拆解部分。

2️⃣ 內部拆解

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的拆解比較簡單,使用常規四角批頭的螺絲刀,卸掉下圖圈出12顆螺絲即可卸掉背板。

特別提醒:有一個螺絲是帶易碎標的,私人拆解=過保,保修期內有任何問題,請聯繫萬麗官方處理。

額外需要注意,背板和散熱器中間有一條4Pin供電線,切記先拿鑷子取下,再完全取下背板。

分離後如下圖所示,PCB固定在背板上,散熱鰭片則和上蓋固定在一起。

萬麗作爲NVIDIA的AIC廠商,做工非常值得信賴,焊接的非常乾淨,雖然只是甜品卡,做工一點也不馬虎,接下來講解如何打理。

首先是換硅脂,核心編號爲GB206-300-A1,周邊有一圈防塵墊,後期換硅脂就在這裏,建議使用霍尼韋爾的散熱墊,相比硅脂安裝更簡單且不容易溢出,適合新手。

顯存則是四顆三星GDDR7顆粒,單顆粒2G容量,後期如果過保損壞知道換什麼了吧。

顯存和主電容也有對應的導熱墊,正常是在散熱器上,更換選萊爾德的就行,需要自己拿剪刀修成對應的形狀。

其次是清灰,需要做的是按照下圖卸掉四顆固定螺絲,也是普通四角批頭的螺絲刀就能拆解,卸掉後即可分離散熱器和上蓋。

分離後如下圖所示,由於不是防拆設計,後續清理還是比較簡單的,散熱器本身是3x6mm的複合熱管設計,效能還行,拿氣吹+毛刷就能清理乾淨。

風扇則是兩把ECOTHERM的9cm定製風扇,理論壽命是10萬小時,淘寶有單獨賣的,不過價格挺貴,要接近四十塊錢一把。

捨不得可以自己拆了清理下軸心,拆解比較簡單,卸掉四顆固定螺絲,將標籤撕掉,拿wd40搭配棉籤做下清灰+潤滑即可。

全部清理完成後原路裝回就行,別忘了把風扇的4Pin線接回去,接口防呆很難裝錯,下面開始調試環節。

⏹ 設備調試

考慮到有新手玩家會看這篇文章,簡單說一下調試要點。

1️⃣ 搭配建議

能選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的玩家,大概率都是遊戲爲主,建議是搭配AMD CPU使用,原因如下:

● 常規銳龍是全大核,對絕大部分遊戲更友好一些。

● 預算充足可以上X3D平臺,雖然CPU性能會下降一些,但會有更好的顯卡性能釋放。

本次使用的就是9800X3D,所以相比同級別Intel平臺,測試結果會更好一些。

2️⃣ 驅動安裝

如果是升級顯卡,切記使用DDU刪除之前的驅動,再下載最新NVIDIA App安裝包,執行清潔安裝,不然可能會有問題,看不懂這段就重裝系統吧。

首次安裝會有個偏好選擇,遊戲選Game Ready,跑生產力工具選NVIDIA Studio,後期可以隨時切換。

3️⃣ BIOS調試

顯卡正常是不需要調BIOS的,唯一例外是AMD X3D平臺,需要手動切換下X3D模式,切換後CPU多核性能會下降,但顯卡表現會有一定提升。

4️⃣ 手動超頻

手動超頻是拿功耗換性能提升,同時滿載風躁也會大點,先放一下數據對比:

● 使用默認設置,顯卡得分爲567407。

● 手動超頻設置,顯卡得分爲604342。

性能提升約6.5%,白給的不拿白不拿。

使用工具是小飛機,簡單說一下配置項目:

● Power Limit直接拉最高,沒事的。

● Core Clock根據顯卡體質來,一般+250,我這張可以+400。

● Memory Clock根據顯卡體質來,一般+200,我這張可以+300。

參數設置完後記得點一下應用設置,通過GPU-Z可以對比超頻前後的數據。

小飛機配置完成後不代表超頻完成,一定要用FurMark等壓力測試工具跑一輪,監測下各項數據:

● 首先是溫度,室溫26℃的環境下,超頻後滿載溫度在73℃左右,很安全。

● 其次是核心頻率,實測穩定在2950MHz到3050MHz,波動很小,表示穩定。

● 最後是顯存頻率,實測穩定在1788MHz,幾乎無波動。

測試一輪下來不死機,且確認以上關鍵數據沒問題,代表超頻成功。

⏹ 跑分測試

接下來做一下跑分測試和應用測試,超頻設置看上面,大家應該能對這套設備的機能有更清晰的瞭解。

1️⃣ 綜合跑分

首先是魯大師做了個整機跑分,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得分爲604342

分數和RTX5060Ti 16G差不多,比RTX4060Ti 8G高出約27%。

其次是遊戲加加,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得分爲92224

水平和魯大師測試基本一致。

2️⃣ 顯卡測試

工具使用3DMark,首先是針對DX11的FireStrike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分數爲37608

比RTX4060Ti 8G高出約8%。

其次是針對DX12的TimeSp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分數爲17284

比RTX4060Ti 8G高出約21%。

第三是3DMark針對DX12高畫質的SpeedWa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爲4417

比RTX4060Ti 8G高出約1%。

第四是針對補幀的DLSS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DLSS關閉爲3.6FPS

● DLSS開啓爲94.82FPS

我個人認爲這個數據不太準(多次測試都這樣),沒啥參考意義,原生幀數低的不正常,有最新數據頁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最後是針對光追的PortRoyal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爲11165

比RTX4060Ti 8G高出約37%。

3️⃣ 整機溫度

這裏使用FurMark壓力測試,測試時的環境溫度爲26℃,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待機溫度在33℃左右

● 顯卡滿載溫度在73℃左右

這裏我做了超頻,功耗相比默認高了20W,期間的波動是在調試頻率,溫度實際上是沒啥大變化的。

⏹ 遊戲測試

無畏契約這類低要求遊戲就不測試了,首先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動作網遊,案例選擇永劫無間(DX12),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畫質+開啓補幀,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單局遊戲平均幀數爲210FPS。

流暢度很高,幀數穩定,完全沒問題。

其次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動作網遊,案例選擇怪物獵人(DX12),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畫質+開啓補幀,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跑分爲23067

● 平均幀數爲135.51FPS。

選2K畫質會崩,顯存小,沒啥辦法,不知道卡普空會不會優化。

第三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FPS網遊,案例選擇CS2(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平均幀數爲380.7,P1爲193.1。

● 畫質選擇2K分辨率+全高,平均幀數爲273.6,P1爲144.1。

幀數可以說是CS玩家的命,RTX5060Ti 8G確實能匹配玩家的主流高刷顯示器。

第四是單喫顯卡性能的動作類3A遊戲,案例選擇黑神話悟空官方測試工具(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幀生成+不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196FPS。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幀生成+開啓中等光追,平均幀數爲161FPS。

沒啥問題,甚至能開中特效光追,但開了光追會有點奇怪,可能還是驅動沒優化好的問題。

最五是同時喫CPU+顯卡性能的動作類3A遊戲,案例選擇賽博朋克2077(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DLSS+不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369.28FPS。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DLSS+中等光追,平均幀數爲292.77FPS。

試了下2K分辨率,幀數很不穩定,40-120中間來回跳,不建議。

最後是喫所有機能的競技類3A遊戲,案例選擇F1 24(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DLSS+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321FPS。

● 畫質選擇2K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DLSS+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242FPS。

這類優化比較好的3A遊戲,開個2K分辨率+光追沒啥問題。

⏹ 應用測試

上述跑分工具僅代表理論,下面進行實際工具軟件與遊戲的量化實測。

1️⃣ 生產力測試

首先是代表建模場景的Blender Benchmark,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顯卡)monster分數爲2020.62

● (顯卡)junkshop分數爲1104.09

● (顯卡)classroom分數爲1127.97

其次是代表渲染場景的Vray,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GPU(CUDA)得分爲2827

● GPU(RTX)得分爲4368

最後是調用Adobe Premier Pro的UL Proycon Video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測試得分爲42399

2️⃣ AI測試

首先是代表視覺AI性能的UL Proycon AI Video模組,對應Adobe等生產力工具的AI功能,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NVIDIA TensorRT測試得分爲1235

常規使用還是沒啥問題的。

其次是代表圖形AI性能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使用Normal標準,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12.71 / 13.07 / 14.29

作爲N親生態,SD的表現非常不錯,完全可以承擔輕度生圖工作。

第三是代表文字AI性能的UL Proycon AI Text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PH3.5模型測試得分爲3227

● MISTRAL 7B模型測試得分爲3079

● LLAMA3.1模型測試得分爲1438

● LLAMA2模型測試得分爲6389

在使用小模型的時候,萬麗雪狐RTX 5060Ti OC 8G的表現還不錯,大模型會炸顯存。

最後是代表邏輯能力的Deepseek,模型爲14B,統計數據如下:

● 每秒Token爲154.29

模型換32B就炸了,只有2Token的速度,還是喫了顯存小的虧。

⏹ 測試彙總

簡單說一下使用建議:

● 遊戲方面,還是以1080P+高畫質爲主吧,2K分辨率+畫質拉太高,部分遊戲會有爆顯存的可能。

● AI方面,建議選中小型模型,大模型必爆,當然我個人建議是加錢上16G版本,划算的。

● 常規生產力方面,記得驅動換Studio版本,軟件也要調成顯卡工作。

● 能手動超頻就超一下,我是超到了3GHz穩定使用,保守超2.9GHz也夠用,上面有作業。

以上就是實戰建議了,感謝觀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