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哭窮,拳頭曬財報賣慘,LCK賽區鉅虧1.4億元

就在前幾天,電競數據統計網站EsportsChart更新了一組數據:近期LCK常規賽T1 vs GEN的“頂峯對決”,峯值觀衆數達到157.7萬,刷新了目前LCK常規賽首周收視紀錄。聯想到英超聯賽、NBA等商業體育聯賽動輒每年動輒數十億美元的營收,同樣觀衆數如雲的電競賽事,豈不是也同樣收入爆棚?

但事實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近期有外媒報道,拳頭遊戲韓國分公司披露了最新的財務數據,其中顯示Riot Games Korea在2024年的總銷售額約爲4433億韓元(21.9億人民幣),較上一年下降約1.1%。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53.5%和35.8%,至472億韓元(2.35億人民幣)和647億韓元(3.2億元人民幣)。

而這銷售額之中,有4212億韓元(約合20.8億人民幣)爲遊戲內購帶來的收入——換句話說,拳頭在韓國的收入有95%由《英雄聯盟》《無畏契約》等遊戲創造。相比之下,電競轉播權、贊助、門票銷售等來源帶來的收入不足拳頭在韓國收入的5%。

財報還單獨報告了Riot Games Korea旗下LCK公司的收入情況,其在2024年的銷售額爲113.66億韓元(約合5600萬元),同比上年出現56.18%的“腰斬”。其經營費用則達到了397.46億韓元(1.97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虧損283.8億韓元(約合1.4億元),虧損額較上年的148.26億韓元擴大了一倍。

不難從中看出LCK近年的生存狀態:一方面電競聯賽自身的商業化造血能力並不算強大,更多扮演《英雄聯盟》遊戲本體“生態廣告版”的角色,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由拳頭兜底運營。

而爲什麼拳頭這麼“開誠佈公”,或許就是爲了給韓國的電競俱樂部一個說法,用LCK的鉅虧主動賣慘、來堵住俱樂部哭窮的嘴,表示大家是同甘共苦的關係。

上線十餘年的《英雄聯盟》近年也正在經歷“中年煩惱”,對觀衆的吸引力走入自然下滑曲線,遊戲本體收入維持穩定已然相當不易,而觀衆爲電競賽事這類周邊內容付費的意願出現下滑,也是難以避免的興衰週期律的體現。

從實際動作來看,儘管韓國LCK賽事商業化表現出現了下滑,但LCK並沒有因此停止投入,反而採用更爲積極的分紅策略,對各個俱樂部進行進一步讓利,維持住韓國俱樂部的收入基準。

在2024年,LCK支付給各個參賽俱樂部的分紅爲70.22億韓元,雖比上一年的71.1億韓元略有下降,但俱樂部分紅在LCK銷售額中的佔比從2023年的27.41%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61.78%。

在財報發出數日後,外媒還向LCK相關人士進一步確認,稱LCK在2024年爲10傢俱樂部減免了33%的特許經營費。據外媒推算,在2020年LCK聯賽推出特許經營模式時,每個俱樂部的特許費約爲100億韓元,最終LCK可能爲此舉放棄了330億韓元的利潤。與此同時,拳頭還將支持俱樂部的方式從原來的“聯賽收入50%分成”改爲“支付與收入不掛鉤的固定支持金”,被解讀爲增加俱樂部收入穩定性之舉。

在2024年的年初,LCK十支隊伍就曾因集體性虧損發表聯合聲明,要求LCK官方對聯賽架構進行修改,爲俱樂部提供生存空間。對於目前的LCK來說,不惜代價穩住LCK聯賽正常運轉,避免對遊戲本體的營收帶來連帶性衝擊,恐怕是一個高優先級的戰略目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