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ZOI》EA版評測——次世代的皮相,未完成的骨相

本文由拂曉新順在小黑盒首發,轉載需經作者同意。全文共有6000字左右,估計閱讀約10分鐘。圖源網絡和實機截圖,侵刪致歉。

溫馨提示:文章過長,建議配合音樂食用

玻璃幕牆折射霓虹與晨光,你的數字人生在電梯叮響中甦醒。指紋解鎖的公寓裏,未拆封的宜家傢俱正等待你賦予靈魂——是打造極簡主義的單身巢穴,還是用潮玩塞滿朋克風loft?晨跑時偶遇的咖啡師可能成爲職場盟友,深夜加班後的一通電話或許藏着改變命運的邀約。  

從捏臉時糾結人物體型的美態,到給虛擬人格加載“社恐”或“野心家”屬性;從實習生熬夜肝PPT的咖啡漬,到天台派對上突然炸開的告白煙火。這裏的每一秒都流淌着未被預設的可能性:你可以讓角色在升職郵件和辭職信之間反覆橫跳,也能讓兩個本不該相遇的靈魂在便利店冰櫃前碰撞出故事線。  

這不是被算法支配的劇本,而是你用情緒值、技能樹和人際關係網編織的平行宇宙——當城市天際線吞沒最後一縷夕陽時,屬於你的生活火花,會在哪扇窗戶後亮起?

前言

生活模擬遊戲作爲模擬經營的一個分支,讓玩家在虛擬世界中體驗日常生活、角色成長、社交互動和自由探索的遊戲類型。這類遊戲通常沒有明確的目標或線性劇情,而是強調玩家通過選擇塑造角色的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前有可以過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星露穀物語》,後有猛男撿樹枝、搭建島嶼的“鱸魚有約”,然後是壟斷將近二十年的模擬人生系列,至今仍在Steam生活模擬熱榜在列。


身爲一名《模擬人生》系列的資深玩家,擁有十年以上游戲經驗的我對這個系列懷有深厚情感。我最爲鍾愛的是《模擬人生 3》的無縫地圖和《模擬人生 2》的細節互動,不過實際上卻是從《模擬人生 4》入的坑。

2000年2月4日,Maxis創始人威爾·萊特(Will Wright)發佈初代的《模擬人生1》,其靈感源於萊特在房屋被山火焚燬後對重建過程的思考,以及電子寵物和建築模擬遊戲的啓發。

初代以沙盒玩法爲核心,玩家通過滿足虛擬角色(模擬市民)的日常需求、建造房屋等方式體驗開放式生活模擬。儘管最初被質疑“誰會想控制假人喫喝拉撒”,但其自由度與創造性迅速吸引了大量玩家,成爲PC遊戲史上的現象級作品,並且一舉奪得當年的年度最佳遊戲。

四大遊戲獎歷年年度最佳回顧及總結

時至今日,貼吧老哥分享圖仍記錄這份榮耀。

2004年《模擬人生2》通過3D化、基因系統和人生目標設定深化角色敘事,擴展包持續豐富玩法。

2009年《模擬人生3》首次實現無縫開放世界與動態社區,推動玩家Mod創作熱潮,成爲系列生命週期最長的經典之一。

【萬字雜談】《模擬人生3》:Maxis獻給玩家的一封情書

《模擬人生》系列:你從未見過如此真實的都市生活

2014年《模擬人生4》迴歸緊湊社區設計,強化角色情感與行爲交互的複雜度,逐步通過免費化本體與海量DLC延續生命力。Maxis原班人馬幾乎完全脫離,該系列以幽默、包容的文化內核,如支持LGBTQ+的典型政治正確、獨創模擬語,融入流行文化,並面臨未來挑戰。

迄今爲止,集齊一套全DLC的《模擬人生》需要八千元以上,自2014年更新至今的內容仍是不思悔改,最離譜要屬同樣貴的離譜但內容卻不是很多的星戰包,其遊戲性泛善可陳,遊戲內容同樣匱乏,乾脆拿大量兔子洞來糊弄玩家。

而現在25週年之際,又搞了個一二兩代的合集包繼續圈錢,然後樂此不彼實行他的“DLC人生”策略,無數生活模擬玩家仍沉浸在二三兩代經典之作,並疾呼“天下苦EA久矣”。

類模擬人生遊戲的發展

但是又能怎麼辦呢,要怪只能怪這遊戲沒啥競品,然後隨之而來發售的《inZOI》又會怎麼樣呢?

類模擬人生遊戲前瞻,P社的《Life by you》向我們展示了什麼?

2021年6月,一款名爲《Alterlife》的遊戲演示在油管(YouTube)斬獲五十萬播放量,其遊戲細節紮實例如切黃瓜薄片,片片分明,自定義的傢俱,強大虛幻引擎表現效果,讓無數玩家期待該作發佈,但也是遲遲沒有到來,疑似賽博詐騙的行徑消磨殆盡玩家最後一點熱情。

2024年6月4日, P社(Paradox Interactive)宣佈由模擬人生3原班人馬開發的《Life by You》進入搶先體驗階段,主打開放世界沙盒玩法,支持玩家深度自定義角色性格、對話及職業系統,強調“無腳本敘事”。隨後又因技術受限被迫取消,何曾想當年以《都市天際線》擊潰《模擬城市5》的創舉沒能能在實現。

inZOI正式公佈

時間就來到了2024年後半年,由《絕地求生》開發商KRAFTON(就是原來的藍洞公司)製作,採用虛幻引擎5,在當時科隆遊戲展也小秀一波,並展現大量實機視頻,少量up主有幸獲得提前試玩計劃。

《inZOI》或許將成爲目前最好的類《模擬人生》競品

然而後面又出了中國獨家創作者計劃,筆者又沒獲得資格,隨之而來郵箱發來了感謝信,想玩但玩不到,讓人哭笑不得。

原計劃11月推出EA(搶先體驗版本)版本也推遲到今年的3月28日。

前面做了這麼多鋪墊,但是先說結論,遊戲正如標題所言——及格以上,仍待觀望。總監金亨俊也一再強調,自己只是“類模擬人生”的學習者,需要在下一個二十年打造屬於玩家的獨特體驗。

5月更新:MOD工具包,肌肉系統優化(健身),作弊碼,角色關係系統增強,收養,建築模式優化與新傢俱,服裝更新,人物系統改進。

8月更新:貓島,幽靈玩法,游泳泳池,添加編輯城市資源,ai建築模式,自由職業工作,改進文本與技能,育兒改進。

10月更新:家庭樹,快捷鍵自定義,建造模式下物體大小調整,新傢俱,搬家改進,創建人物改進,mod更新。

12月更新:角色記憶系統,城市移動,基於性格特質的角色互動反應,建築模式改進和新傢俱,創建角色改進,mod更新,新衣服。

26年3月和後續更新 未來揭曉

話歸正傳,這遊戲真的這麼不堪嘛?半成品中的半成品?又一個賽博詐騙?不然,筆者第一時間感覺是很多新玩家湧入這類遊戲,就好比育碧的《刺客信條》好幾年沒有首發Steam了,新作《影》恰好又是黑人形象出現,不知道人家還以爲育碧是個什麼三流公司呢。在還比重振CRPG的《博德之門3》以黑馬姿態出現大衆視野裏面,但是你玩不來回合制,也無濟於事。

所以這遊戲乾脆就是以爲是那個EA(美國藝電)公司的新作,又或者是營銷號所吹的“給他愛殺手”,反正當時進該遊戲相關交流羣經常出現這種啼笑皆非的場面。

《inZOI》買前必看:模擬人生挑戰者來了?值不值得入手?

角色工作室:面捕動捕很吸引人,但是捏臉拉桿很一般

筆者自己玩這類遊戲是不喜歡花過多時間去捏人的,能用預設就用預設,所以無論是模擬人生,還是各類網遊那種精細化的捏臉,我都是草草帶過。該遊戲得益於韓遊在技術領域數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捏臉系統屬於中上,面孔一些微調做得很到位,但限制於拉桿還是過於保守,希望以後有mod解決。

在早些年見識過《劍靈》那類韓式網遊的技術力,又是後來象徵次世代網遊的《上古世紀》,然後就是近些年的大作《劍星》中的油膩師姐形象。筆者相信,玩家可能不感冒歐美風,也不一定全喜歡這韓式油膩風,所以更想看到一些更加多元又富有美感的亞洲面孔。

再來說一說這面捕動捕。我覺得技術力挺好的,一開始面捕只能用蘋果手機來實現,我感覺限制太大了,後面看到一些視頻或者直播之類的,可以通過外接設備完成,乾脆就改成也可以圖片生成,反正《燕雲十六聲》已經實現AI語音生成捏臉,暫且不論“燕雲”好玩與否,在此爭論毫無意義,但筆者覺得官方是可以借鑑的。

動捕就很耐人尋味了,該系統精確到可以把鏡頭拉遠拉近,但是又無法識別遠近,導致那段雞哥唱跳rap打籃球的動作顯得滑稽詭異,後期加入更多動作,乾脆就能搞個勁舞團或者女團什麼的,觀賞性拉滿。

角色特性、抱負和終生目標直接是簡化版的,除了角色特性,後面兩項在遊戲任何時期都能改的,雖然做的很好看包括這個遊戲整體UI,花裏胡哨的,筆者感覺實用性很差,尤其那個終生目標做得像海報一樣吸引人,但是沒啥用。

建造工作室:3D打印很新穎,但是建造各種視角很刁鑽

建造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標準先建毛坯房,然後精裝修,據網友反饋天花板的放置很反人類,筆者這裏則是電腦桌椅很煩人,他這個必須要對齊才能用,前前後後在那裏試了很多次。所以這裏乾脆也是預設,那些大神的作品確實省了不少功夫。

還有一些自定義紋理什麼的,前面角色工作室也有,還有一個半自定義的傢俱組合,前面也有,就是上衣裙襬半搭,這裏是電腦機箱之類半搭,觀賞以外,好像沒其他用處。

相較於此,3D打印就好玩多了,筆者打印一個等身抱枕,還有機箱,但這個感覺和前面的動捕一樣,他不能識別遠近方向等,所以乾脆呈現是三棱面,他給的就是三棱面填充起來的透明體,絕了。就是這些功能,網上工坊地面,筆者看到大神還原《我的世界》簡直就是一模脫殼。

互動玩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打了一個上乘的大框架

生活模擬遊戲大多又被稱爲“養老遊戲”。

那麼,何爲養老遊戲?

《寓言之地》:王子創業搞基建,養老實現再就業

“養老”遊戲通常是指讓玩家在虛擬世界中體驗不同生活方式並且能夠自由支配時間的遊戲。這類遊戲大概以下特點

1.遊戲節奏緩慢。不要太多的操作和反應能力;

2.認知資源少。不需要過多的學習成本;

3.投入時間少。和其他遊戲類型那樣需要消耗成段集中的時間,可以選擇消耗碎片化時間;

4.數值成長的慾望。看着持續增長的人口、幸福度指數和金錢收益等,可以獲得滿足感;

5.通過策略實現越級挑戰的快感。遊戲中會有一定階段的任務,玩家可以通過自己的規劃快速完成本階段的任務或者完成下一階段的任務。

筆者私認爲《inZOI》至少沒在前兩點栽跟頭,問題在於後兩點——數值和策略。這遊戲簡直一塌糊塗,讀大學不能同時兼職,這能理解。爲什麼大學畢業,相關工作也不能有一定薪水或者等級上的提升,合着高中畢業和大學畢業沒區別是吧?

隔壁《模擬人生》講究一個工作晉升或者大學畢業,發張獎狀,然後工作給予直接加成。這裏倒好,計算機專業畢業從事軟件開發還是從零做起,然後也沒有加成。關鍵還不帶天數,多少天變老,多少天畢業,你要是在工作,青少年到成年人這個階段,馬上跳出彈窗提醒你退休,工作晉升做得也很有問題。

時間流逝我發現是比較慢,即使夜晚睡覺開了30倍速,也是感覺異常煎熬,更不提上班最多開八倍速,還以爲無縫地圖就沒兔子洞了,一樣的該是兔子洞還是兔子洞,但比2014年剛發售的《模擬人生4》要好得多。

《模擬人生4》是直接砍內容,什麼地下室游泳池還有嬰幼兒這些全是後面更新的,筆者打開設置才發現這標準時長達96分鐘,你也可以自己設置24小時制或者更短。

金錢系統賺錢還算這遊戲比較正常的地方,遊戲以貓爲主題,採用喵幣,當然還有一種類似《模擬人生》的終身期望點數,可以買一些特殊作用的甜甜圈。唯一不正常就是那個彩票加點buff直接中個一百萬遊戲結束,其餘就是兼職和工作,還有自己編程寫書剪視頻畫畫的自由業。

這裏寫書竟然不是持續的稿費未免不合理,什麼東西完成了就往揹包裏送,你不是都有電腦手機嘛?就不能虛擬存儲,這一點連2009年的《模擬人生3》都能做到。當然這個難受物品放置,要先讓小人拿出來才能喫喝放置,就不能手動操作拖動這些。

對於互動,不能邊喫飯邊聊天,做好飯了又去冰箱找喫的,默認點喫飯需求就是快餐。筆者是4050筆記本玩的,所以沒有開那個AI ACE的功能,不知道開了會不會好一點,但是沒這樣智能吧,筆者估計那個就是線下跑模型,然後小人不是有個對話氣泡什麼的,可以手動打字輸入。

這個功能“燕雲”也早實現了,見怪不怪了,倒是可以放網上跑,畢竟都和英偉達合作了,聯網用就行了,就是時不時斷線的線上工坊打不開也挺難受的。

接着嘗試一下這個等肩視角的小人,這就是那些營銷號謠言的根源了,還有一個汽車駕駛,這裏並不是“給他愛”,不需要多麼真實的物理引擎,什麼碰撞反饋這種,有當然更好,無則沒啥影響。

你在一個生活模擬遊戲找動作冒險RPG的元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那些抱有同樣想法的玩家看到這裏就應該知道不是該遊戲的受衆了。

當然並不是講不得,你遊即使是第三人稱,也該把這些交互做好,不如按“F”開門,這些不是多大技術力吧,把預輸入指令設置綁定按鍵就可以了,你在PC端當然可以這樣搞,要是移植主機,還要求別人用鍵鼠嘛?

能開車當然好,但也能更好,這裏不是指碰撞的物理引擎,筆者覺得可以優化一下操作。曾幾何時,筆者也希望那個天天喫着起司通心粉,充滿光明美好的日落溪谷也能以開車視角去到處轉轉,就像《都市天際線》能在建設自己城市後開車體驗一下風土人情,這遊戲滿足了筆者這個願望,雖然是蹩腳到不行的操作,雖然是奇怪到不行的手感,但是能看看城市就足夠了。

在該遊戲中,玩家不但作爲小人的操縱者,同時也是城市的掌控者,玩家不僅可以半自定義城鎮衰敗,疊加物品甚至是活物,還能掌管全城人的善惡度,這就有點意思了,要是還能搭建地圖,像模擬人生2和3兩代一樣就更有意思,當然也不太可能,畢竟官方還要自己出地圖。

那這遊戲玩起來感覺就是比模擬人生差的遠嘛?是框架下的填充物不夠嘛?工期太短?還是藍洞摳的要死,全部開發《絕地求生》去了?

筆者看到一個大佬定義就是說《模擬人生》越來越符合CRPG一些特性。比如說:

1.角色扮演和數值屬性:技能與熟練成長

2.隨機鑑定,數值方面的,不需要操作也需要即時

3.多數時候呈現上帝視角

4.非線性敘事:對話,互動和環境交互影響任務分支

5.CRPG也可以是文本,隔壁的《極樂迪斯科》

6.規則自動化:大量的隨機任務,事件和兔子洞文本

當然還有很多等等方面的重合,在遊玩《模擬人生》時有着獨有的系統敘事和自創任務線,他並不是廣義上那種相當自由的沙盒遊戲,以前都不是叫開放世界,就在10年左右大多數叫沙盒遊戲,無論是《我的世界》《泰拉瑞亞》《饑荒》這種純沙盒遊戲,無論是《我的世界》《泰拉瑞亞》《饑荒》這種純沙盒遊戲,還是帶有RPG屬性《上古卷軸》《給他愛》《上古卷軸》,一律歸於這個類型。

遊戲類型又和遊戲特色是兩個不同概念。這點你儘可能在Steam遊戲分類打開,開放世界屬於遊戲特色而不是遊戲類型,《給他愛》又和《模擬人生》更不屬於一個類型,一個動作冒險RPG,一個模擬經營。

說了這麼多也還是希望《inZOI》未來可期。現版本下打上DLSS模型,幀率限制60,然後這甜品卡的筆記本竟然還能開個高預設的畫質,親測中畫質左右,遊戲裏面鏡子已經糊的不行了,和同樣是虛幻5引擎開發也同樣是開放世界的《潛行者2》一樣,在研究所也是一塌糊塗,對於低端顯卡很不友好,慎入。

中畫質

高畫質

潛行者2

接下來就看《inZOI》如何運營?目前各大社交媒體鋪天蓋地是活動宣傳活脫脫搞成一個網遊,遊戲內容又少,筆者也才玩了十多個小時,估計二十多個小時頂天了,接着修復一個撞小孩的技術bug,發售前還移除了D加密。就看這張大餅在這一年如何實現吧?

最後再加點筆者的碎碎念:對於模擬人生3的抒情隨筆

Steam上用戶關於模擬人生3的評價

伴隨專屬的BGM,我們來到了日落溪谷。我們在一個周圍是燈塔的視角遠眺城鎮,朝霞微明、湖光瀲灩。

鏡頭切到一戶宅邸,房子裏面這個三口之家即將添置新丁,丈夫在烹飪,女兒撫摸着妻懷孕的肚子與其擁抱。

鏡頭轉場到另一戶,性感的美人在鏡子前暗自挑眉,與此同時,可能是她的閨蜜正在打遊戲。

接下來,我們看到一戶恩愛的老夫妻在深情熱吻,身後牆壁佈滿了他們年輕時候的恩愛日常。

我們還看到一戶多子的家庭,老爸戴着牛仔帽歡迎他們家的新生命,兒子則在餵魚。鏡頭拉伸,這家房子氣派,戶外燒烤和汽車閒的安詳愜意。

鏡頭旋轉,穿過湖面,來到一個十字路口。一個青壯年小夥漫步進入健身房,這裏滿身流汗的健身達人,他們或是在跑步機上跑步,或是展現肌肉,或是仰臥起坐,小夥感嘆自己體弱無力。

我們來到市政廳塔尖的位置俯瞰下發的中央公園。一組長鏡頭跟拍,跑車在中央公園的環行車道上高速行駛,一輛豪華的加長林肯在落日海濱旁的公路碾過,反方向來了一輛皮卡下坡。

來自不同方向的學生騎着自行車上學,突然在一個學生的鏡頭,鏡頭給了咖啡館特寫,在背景全是顧客喝咖啡時候,兩人似乎確認了戀人關係。

在夜店門口全是鬧哄哄的人羣,一位穿着火辣的潮女似乎不緊不慢記錄賬單。

切回了中央公園的場景,走馬觀花式運鏡,成人打球、兒童盪鞦韆、一家人戶外聚餐,小女孩捕捉蝴蝶。

鏡頭再次旋轉到墓園,青年人驚恐看着這些超自然鬼魂聊天。

最後的最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海濱沙灘上城鎮市民開着一場篝火晚會,在夜幕中的日落溪谷是如此有煙火氣,直至結束。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