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今天給萌新講講如何選購CPU;不想看分析,可以跳至文末看具體推薦~
如有疏漏錯誤,還請評論區批評指正!
前言
CPU是電腦八大件之一,目前市面有兩大陣營——英特爾和AMD
在你選購CPU前,首先要明確自身需求和預算,需求無非兩方面:
1、打遊戲
2、生產力(如剪輯、建模)
此外,很多人潛意識或可能沒考慮到的需求,我也總結如下:
3、穩定性
4、功耗溫度(影響性能發揮、和其他硬件搭配,如散熱電源)
5、升級性
目前市場:
遊戲上AMD佔優;生產力上,需綜合價格、功耗溫度、升級性等因素權衡考慮。接下來是具體分析
市場分析
先放一張CPU多核性能(即生產力性能)天梯圖,裏面有部分熱門CPU的遊戲性能對比:
1、打遊戲
同級別產品,AMD的遊戲性能基本強於英特爾!目前CPU的遊戲王冠,正戴在AMD R7 9800X3D的頭上
那英特爾的旗艦CPU U9 285K表現怎麼樣呢?很不幸的不咋地,4千多價格,遊戲性能卻和AMD 2千多的R7 9700X差不多;甚至個別遊戲的平均幀,才趕上2500元R7 7800X3D的最低幀:
降維打擊
要注意的是:玩遊戲更多的預算應該留給顯卡,因爲大部分遊戲喫顯卡,CPU屬於保障幀數下限(最低幀),而顯卡直接決定你遊戲能不能流暢的跑起來
2、生產力
cinebench r24測試能很好反映CPU的多核(生產力性能)表現,目前英特爾U9 285K和AMD R9 9950X3D兩顆旗艦U對比如下:
測試來源 極客灣
兩顆旗艦U的生產力水平差不多,英特爾憑藉核顯編解碼優勢,在視頻生產力領域略強一些:
影視行業相關需求人員可以考慮英特爾,像U7 265K這顆U,剛發佈時的3199元就是電子垃圾,但現在降了900來到2300左右的價格,生產力對標2600元左右的R9 9900X
但得注意綜合價格、升級性考慮,是否選擇U7 265K,這個後面會說
3、穩定性
就產品本身而言,AMD全系列產品目前還算穩定。而英特爾的13、14代高端CPU(i7、i9級)頻頻暴雷
猜你想搜...
像i7 14700KF,可能會頻發藍屏、死機、縮肛(性能下降)等問題,不穩定原因主要是英特爾戰略、產品規劃設計等出了問題,具體這裏不展開講
總之,英特爾目前剩15代、頻率較低的型號還算安全,如i5 13400F、i5 12600KF等
萌新需注意:英特爾的營銷做得很棒,在新世紀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萌新是隻看到英特爾鋪天蓋地的胱糕,但對AMD聞所未聞(因爲AMD在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性能一般、也沒錢營銷)
英特爾LOGO
但這不代表AMD現在的產品不行,相反——不論穩定性、還是能耗比,AMD目前整體強於英特爾,市值都幹翻英特爾好幾倍,所以再次提醒萌新睜眼看世界,不要遵循刻板印象,無腦信任可能並不咋樣的英特爾
4、功耗溫度
不要輕視功耗溫度,它會直接影響電源、散熱的選擇
功耗高,則需要更高瓦數的電源、供電更好的主板,要多花錢
溫度高,則需要更強力的散熱,比如雙塔風冷、360水冷,運輸有風險同時裝機麻煩,而且要多花錢...
風扇多,噪音故障率都會較高
像英特爾目前中流砥柱的型號——i5 14600KF,我認爲是個比較尷尬的選手
它的優勢是價格便宜,1200元左右的價格和AMD的9600X同價位,多核性能卻和AMD的R7 9700X平級,生產力性能強:
AE特效軟件測試 來源極客灣
但是其溫度功耗高,一般的主板跑不滿;9700X用六七百的主板(8相供電)就能跑滿性能,而14600KF起碼得用上千(10相供電起步)的主板
AYW PRO就是供電升級專門帶146KF的主板
其次,9700X單塔六熱管就夠壓了,而14600KF雙塔風冷都壓不住,一渲染就降頻,損失性能。起碼得上個240水冷,這樣一來,14600KF總價配下來,價格不比9700X便宜多少了
因此,萌新買CPU時不要光看性能表現,功耗溫度也是重要的一環
5、升級性
主要指未來升級CPU的潛力,像AMD的R5 5600是老平臺,未來基本沒有升級空間;
而英特爾目前全系都沒啥升級的潛力,比如14600KF,你升級只能升147、149這種有穩定性風險的功耗怪獸
而英特爾15代的接口,目前來看只支持這一代,升級上限像被三體裏的質子鎖死
反觀AMD的7000系、9000系CPU,用的是AM5新平臺,AMD官方宣稱支持到2027年發佈的CPU,也就是說現在你用7500F這種CPU,配個B650主板,2027年只要板子沒壞電源夠,可以直接更新最新一代CPU
一板傳三代...
所以想要戰未來的夥伴,要考慮CPU未來的升級性支持情況,這樣值得選的基本只有AMD的7000、9000系
當前CPU型號推薦
根據不同需求,列出值得推薦的CPU並簡單說明,價格以25年4月爲準,未來可能會有波動
AMD:
入門級:
R5 5600(約530元) :追求性價比的用戶,遊戲能力夠用,兼備一定生產力,缺點是未來不好升級
R5 5600G(約600元):自帶核顯,適合家用辦公,可以玩玩LOL等網遊
R5 7500F(約900元):主流預算用戶,單核性能強大兼備輕度生產力,未來好升級
主流級:
R5 9600X(約1300元):預算更多的用戶,CPU帶個核顯,適合玩網遊多的人,好升級
R7 9700X(約1850元):追求高幀網遊、也追求重度生產力的用戶,好升級
旗艦級:
R7 7800X3D(約2450元):預算更多且追求網遊幀數的用戶,核心數量多也能處理複雜的生產力任務,好升級
R7 9800X3D(約3800元):網遊升級版的9700X,適合追求極限幀數的電競玩家,生產力提升不大
R9 9950X(約4399元):靠生產力爲生的用戶,同時兼顧遊戲需求
R9 9950X3D(約5599元):不光重度生產力,同時遊戲要求也高,若只玩遊戲更推薦9800X3D
英特爾:
入門級:
i3 12100F(約350元):適合家用辦公,得搭配個亮機卡
i5 13400F(約674元):適合只信任英特爾的用戶,各方能力中等,缺點是未來不好升級
主流級:
i5 14600KF(約1200元):對生產力有較高要求,且兼顧遊戲的用戶,缺點是溫度功耗高、需要用更好的散熱和主板,建議搭配DDR4主板內存,以獲得更大性價比
旗艦級:
U7 265K(約2300元):可以視爲溫度功耗更低更穩定的i7 14700K,適合有重度生產力的用戶,但未來升級性不行
結尾
顯卡方面AMD是被N卡各種型號圍追堵截,而CPU是英特爾被AMD各種型號壓制......
只希望英特爾趕緊奮起和AMD競爭,打造一個更爲良性的DIY電腦市場吧!
消滅信息差,科技簡單化!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豆爵
歡迎你點贊關注電電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文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