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是怎麼產生的?

在摸魚時,瞥了一眼日曆,發現今天已是4月1日了。現在似乎不流行過愚人節了,好像我上高中那會兒,還挺流行的,大型欺負老實人現場(什麼今天放假啊之類的,當時還真有人上當的)。還有一些小登會藉機說一些平時不方便說的話(表白啥的),冠以愚人節的由頭。

言歸正傳,所以,愚人節究竟是怎麼個事?

愚人節的起源,有很重的歷史迷霧。起源說法有多個版本,從歐洲宮廷的歷法鬥爭,到民間傳說應有盡有,這裏只分享主流和幾個流傳較廣的觀點。

主流觀點(法國曆法改革)

1564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推行格里高利曆(即現行公曆/陽曆),將新年從4月1日提前至1月1日。這一改革遭到守舊派的激烈反對,他們堅持在舊曆新年互贈禮物、舉辦宴會。革新派爲嘲諷這羣“頑固分子”,便在4月1日設下假宴席、贈空禮盒,並將上當者譏爲“四月傻瓜”(Poissond'Avril,直譯爲“四月魚”,暗喻易上鉤者)。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爲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着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最終全球化。

其餘觀點

1.宗教隱喻說:認爲源於15世紀宗教革命之後開始出現說謊的節日,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了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爲異端,在每年的4月1日處以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的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爲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和憎恨,此後,這種習慣沿用日久,就成了今天的愚人節

2.諾亞方舟說:在亞當神話說法中,當年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卻僅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的後代諾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就是那艘諾亞方舟,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在洪水稍退之後,他放出一隻白鴿,向探出一條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爲正好是4月1號,所以後人認爲在這一天做毫無意義的事兒,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爲愚蠢。

3.羅馬“嬉樂節”說:古羅馬時期的“嬉樂節”(3月25日)及歐洲中世紀時的“傻瓜節”(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節的前身。

4.印度“詮俚節”說:認爲這一習俗源於印度的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3月31號的節日當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相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愚人節中較著名的“玩笑”

英國:2004年的愚人節,《倫敦每日郵報》用一整版刊登報道說,伊麗莎白女王牽着寵物狗去彩票店買彩票,還附上了照片。當然這篇報道全部是編輯杜撰的,照片也是合成的僞品。

德國:德國廣播電臺FF在2009年愚人節期間向聽衆宣佈,舉世皆知沒有子女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以54歲高齡懷孕。默克爾過去總是說她“太忙”,沒法組織家庭。據悉,這個假新聞讓不少聽衆打電話到電臺,向正在倫敦參加G20會議的默克爾致賀。

國內:1993年愚人節,《中國青年報》用一個專版刊登假新聞:博士可生第二胎、買假貨不必用真錢……狠狠愚了全國人民一把。欄頭寫着“說得跟真的一樣”,右側有“本版提示”,告知讀者整版文章都是幽默新聞創作賽徵文作品,不可信以爲真。但這個重要提示大家都沒留意,進而引起不小的風波。隨後,中青報社會版編輯因此受到處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