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廠商定價都喜歡以.99或整數但尾數9的格式結尾?

購物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場裏琳琅滿目的商品總是使人購買慾滿滿。

大家在逛商場時除了關心商品的質量、商品對應的品牌以及商品的銷量等等,一定還會關注的一點,就是商品的價格。

但細心的你是否注意到隱藏在定價裏的那些學問?

  • 定價2000元跟定價1999元有那些區別?
  • 爲什麼商家都喜歡在原先定價的基礎上減去0.01或減去1塊,從而得到諸如1.99或1999這樣極限趨近式的價格?
  • 明明1999元只比2000元差1塊錢,你爲何卻總是潛意識的認爲前者比後者便宜一大截呢?
  • 爲什麼僅一元或一分之差,卻讓人覺得“賺到了”?

一.1999≈1000還是2000?

人腦對數字的認知具有顯著的非對稱性特徵。

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在1896年的實驗中發現,受試者對數字的感知存在"左位優先"現象。

面對1999元的價格時,消費者首先捕捉到的是千位數的"1",而2000元的"2"則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價格階梯認知。

這種認知偏差導致1元的價格差距被大腦放大爲1000元的心理差距。

神經經濟學研究顯示,當消費者看到以9結尾的價格時,大腦的眶額葉皮層激活程度顯著高於整數定價。這個區域負責處理獎賞預期和愉悅感,說明尾數定價能夠激發更強烈的購買衝動。

二.價格錨點

當商家同時展示1999元和2000元的商品時,前者會成爲價格“錨點”。即便兩者質量相當,消費者也絕對會默認1999元“更划算”。

價格錨定效應在電商場景中尤爲明顯。當消費者同時看到1999元和2000元的競品時,大腦會自動將前者設定爲價格基準。

這種相對價值判斷使得1999元商品獲得"價格合理"的認知優勢,即便實際差價僅爲0.05%。

三.尾數“9”的力量

類似“.99”和尾數爲9的價格更像一道心理防線,暗示“不到整百/整千”,甚至是不到一塊。

29.99元看似20多元,實則與30元沒太大區別。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看到“.99”時,大腦的“獎賞區域”更活躍,產生“撿便宜”的快感。

這也是商家更青睞這樣的價格設置方式的原因,促進消費嘛

四.其他定價格式

除了.99之外,寓意順利的“.66”、清倉大甩賣常用的“.97”、寓意“發發發、發大財”的“.88”、餐飲服裝業常用的“.95”等等都是商家手中的定價小妙招。

……

總的來說,定價小數點後的每一個數字,都可以看做商家與消費者心理博弈的戰場。

下回看到“.99”時,不妨多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還是僅僅覺得便宜?”

如果你有更多定價方面的看法,歡迎分享在評論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