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網上有一堆人,在爭着賣1分錢的商品?

最近世超發現個怪事。

我總能在電商平臺首頁刷到各種電子資源。

什麼“ 手機拍照教學視頻 ”、“ Excel、Word、PPT 從入門到精通 ”。

這還不是一家平臺昂,哪怕在二手交易平臺,世超也能刷到類似的資源。

你可能會說:這不很正常。

從網上搜點資源,再打包賣掉,賺點“ 整理費 ”,這操作在哥們還有斜劉海的年代就有了。

確實。但問題是這些資源的售價,全都是 1 分錢。

這咋賺錢啊?除非他是羅永浩。。。

你看這個“ 學做菜零基礎視頻教程 ”,售價 1 分錢。

另外一家店的“ 中國歷史各朝代地圖精選499款 ”,售價也是 1分錢。

然後你再點開這家店鋪,首頁放眼過去也全是 1 分錢的教學,多賺你一分都不幹。

要是點開評論區,會發現好評也不少。

像中國歷史各朝代地圖的這款,大夥兒從產品清晰度、全面度誇到了老闆的良心度。

有人說“PDF很清晰,內容很豐富,價格很便宜”;有人說“東西非常好,商家有心了”

還有人說自己的侄子寫論文,很久都沒查到資料,結果讓這個資源完美解決了問題。

有圖有故事有情緒,看着不像刷的。

看到這些資源的銷量動輒五六萬、十幾二十萬,我尋思這些店鋪老闆,真是個不愛財的人啊。

畢竟別人真需要這些資源,即便定價 1 毛錢,應該也會買吧。既然賺錢速度可以翻 10 倍,爲啥一點不爲之所動呢。。。

難道說這些店鋪,已經進化到互聯網最初的樣子——

純粹的分享。

向來出手闊綽的世超,決定這一刻支持下他們,咣咣下單了 2 份。

店鋪的機器人服務態度很好,很快給我發了鏈接。

讓沒人想到的是,過了幾天後,店鋪還又給我加送了幾十套資源。

什麼乒乓球教程、最新美劇、韓劇資源全給我打包進了網盤。

世超不禁有點淚目,在現在的互聯網上,居然還如此良心的小角落。

1 分錢啊,他甚至都賺不回電費,還要白送你一堆資源。

別急,這還沒完。

讓世超徹底瘋狂的,是刷到這麼一條評論:

“ 0.01買的,評價 0.1 返 ”

買 1 分錢,評價還返 1 毛?

不賺你錢,甚至還讓你賺錢。

現在做生意都這麼狠的嗎?他們甚至比狠人還多一點,是狼人。

不過。。

老差友也都清楚,咱們既然寫出來了,那劇情往往都有反轉。

很快噢,世超就發現自己的猜想對了——

這些人可能真是狼人。

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評論,都提到了一個點:要安裝某一特定網盤。

比如“ 需要下載XX網盤,才能下載觀看 ”。

還有“ 1分錢真的超值,但是要花5塊錢開個網盤會員 ”。

在其他店鋪裏,也有類似評價。

“ 挺好的,就是要下載網盤 ”

“ 需要XX網盤才能使用,不嫌麻煩的可以先下到手機上”

到這裏,智商超羣的差友或許已經猜到:

商家賺的就不是那 1 分錢,而是通過推廣網盤,賺取佣金。

當然我先疊個甲,世超可沒說這幾家一定就是這麼賺錢的啊,搞不好人家就是想交個朋友呢。

但我在網上一搜,發現這一塊還真有門道。

比如一個叫“ XX推邦 ”的平臺,就提供了百度、夸克、悟空等衆多網盤的拉新活動,你在註冊賬號時就能在推廣渠道中看到電商平臺。

那具體怎麼操作呢。

1、先在平臺註冊推廣員。

2、把資源存網盤,再把你專屬的資源鏈接/口令分享出去。

3、別人點擊你的資源/口令,打開網盤 App,註冊賬號,查看資源。

至此,你就成功拉到一位新用戶了。

每家網盤拉新佣金不等,也會跟着市場情況有變動。

在寫文章時,UC、迅雷網盤拉一個新用戶有 5 塊錢,百度網盤 8 塊錢、悟空網盤 9 塊錢,夸克網盤 10 塊錢。

別急噢,這還不夠。除了拉新佣金,推廣員還有轉存、會員等收益。

以百度網盤爲例。

用戶轉存一次,推廣人還可以拿到 0.45 元。

要是別人拿了你的鏈接後在 24 小時內開了會員,你還能再能拿到 10%-20% 提成(新會員 20% 、老會員 10% )

這些收益,還會根據你的段位加成。如果日均轉存 5000 次的話,那每一個用戶轉存,你基本可以拿到 1 塊錢了。

所以這麼一看:

那些接入推廣鏈接的資源,看似只賺 1 分錢,其實理想狀態下最少能賺 5、6 塊,運氣好點能十幾,二十。

到這,你應該能明白——

爲啥那些資源只設置 1 分錢,而不是 1 毛錢?

屬於把“ 低價引流 ”戰術發揮到極致了:寧願少賺 9 分錢,也不願意犧牲一絲一毫用戶點擊的概率。

爲啥店鋪還要加送我資源?

屬於把轉存玩明白了,如果用戶保存後發現空間不夠,開了會員,他還能再賺個會員佣金。

那這門生意到底有多賺呢?

在平臺裏有一個喜報,說某位老哥百度網盤到賬 96800 元,不過不知道是幹了多久。

我在網上也發現不少人發的截圖,平均一週能入賬個八九百。

要是數據好一點的呢,一天甚至一兩千。。。

當然咱不要輕信哈,這些數據也不一定 100% 真實。

看到這,可能也差友好奇了,這些店鋪和平臺,真不是在薅網盤的羊毛嗎?

我覺得吧:網盤官方負責拉新的部門,大概率是知道這些事,也是默許的。

有幾點原因。

第一嘛,在網上隨便一搜“ 網盤拉新 ”,類似的推廣渠道不要太多。

官方不太可能不知道。

第二,這種操作最多算灰色地帶,至少在顯性上它不是違規的。

整個平臺到處都在強調禁止用違規、侵權的資料來推廣。

註冊過程呢,也挺嚴格,在什麼平臺推廣、面向什麼人羣,自己團隊的人數、平臺粉絲截圖等都要提交相關信息和資質。

第三,這種拉新方式,對網盤官方來說並不算虧。

的確,這些用 1 分錢換來的客戶,他們的付費意願可能較低,初心也只是想要獲得特定資源,並非真正需要網盤服務。

但這並不意味,他們對網盤一點價值都沒有。

因爲網盤服務是一個典型的平臺型產品,用戶規模可以影響到它一整個市場價值。

網上罵百度網盤的人不少吧?

那爲啥還有這麼多人在用,甚至世超都開到了 SVIP8。。。真的是因爲很多甲方分發資料,大部分都是走百度網盤。

這,都要歸功於百度網盤在早期搶下了大部分用戶市場。

除了市場價值,用戶規模也是網盤官方在談判、在融資時的一項重要條件。

所以即便是一分錢不充,一個文件也不分享的網盤用戶,它也是被網盤公司需要的。

網盤需要這一個個千萬分之一,來撐起自己的“ 排面 ”。

另外,這些幾塊錢的佣金,它既然能出現在推廣平臺,肯定也是網盤能接受的拉新成本。

從數據上來看,這種拉新方式可能還要比傳統方式( 送空間容量,做投放商單 )效果更爲穩定。

事情嘛大概就這樣,不知道差友們怎麼看待這個模式。

反正世超是沒法給它下定性。

畢竟這個模式涉及到了網盤、第三方推廣平臺、賣家、買家,一條鏈上的每一方都有起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即便看起來是“ 受害者 ”的買家,知道真相後,有人會覺得自己被釣魚了,但也有人覺得通過註冊網盤賬號來獲取資源,可以接受,畢竟現在網友早就養成了付費買資源的習慣嘛。

我倒是覺得,這只是一個互聯網產品發展下的規律必然。

在平臺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平臺之間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大背景下,企業們如果想要把握住流量和市場,營銷策略就一定會慢慢試探到規則邊界。

即便一家網盤的拉新部門潔身自好,拒絕利用小動作來拉新,那又如何?

領導是看結果說話的,一路高歌的數據沒有回頭路,各家都在做,你不得不做。

想想頭上的 KPI。。。

所以整件事,真要說有什麼可以表達的呢,我覺得還是那句老話——

兄弟們,天下還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個道理,火鍋都清楚。

:燒烤大師刺蝟

:莽山烙鐵頭

:煥妍

某電商平臺、某二手平臺、某推廣平臺、某公司金毛犬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