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泉:從“騙子”到“少俠“——以身爲餌,邀天下人入局

十三年前:

“跪行救女的策劃,玩弄了公衆的同情心”

“所謂的善意之下,還藏有多大的虛僞”

“爲救一個人,卻傷害了整個網絡的誠信,透支了社會的善意。”

十三年後:

“最值得寫入中國電影的現實題材之一”

“主人公堪稱現代謀士”

“先生大義,我等佩服,以身入局,勝天半子”

十三年過去,石金泉又火了。

如今金泉少俠的名字在網友口中已與諸葛、龐統比肩,而彈幕齊刷刷的“先生大義”更是讓他受寵若驚。但在跪行救女策劃鬧得甚囂塵上的那幾年,這些褒獎從不是他故事裏的臺詞,相反,被指作“虛僞”、“騙子”纔是石金泉曾經的全部記憶。所以當陳曉楠問到“你怕別人提到這件事嗎?”石金泉沒有猶豫:“怕,因爲每當提到這個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人到我這邊罵我。”

曾經爲千夫所指的騙子如今卻被奉爲謀士;

年少時期的一個決定竟讓他揹負半生罵名;

這一次,他竟不再是當年語境下的無良騙子,

而成爲了被人稱頌的“超級英雄”?

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只能改變自己

石金泉出生於廣西藤縣。16歲懵懂開竅的他看不過母親如此辛苦地供自己讀書,於是瞞着她輟了學。

“那時候自己要強,說出去打工的話我一定要掙到錢,回來給她蓋個房子,要不然不回來,也不聯繫她。”他偷了家裏的戶口本,拿了一套衣服,再跟姐姐借了兩百塊錢,就這麼出了社會,只是他沒想到這次自己竟是羊入虎口。

“收音機就說廣西玉林某某某食品廠招普工,六百到八百塊錢一個月,就去到裏面門一關,就這樣沒天沒夜的幹,一個星期只能出去打兩次電話,一天干十幾個小時。我後來不想在那工作了,我想走,他(老闆)說走可以啊,工資不給你。”

在黑作坊工作的半年,石金泉一分錢也沒拿到。他把恨都記在心裏:“很想報仇,很想很想報仇”。

於是他撥通了《玉林晚報》的電話,他天真地寄希望於自己心目中偉大神聖的記者,但希望很快就落空了——什麼都沒有。

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只能改變自己,他說。

大幹一票

從廣西農村來到廣州,石金泉用蒼蠅形容自己。“我就是一隻蒼蠅,趴在牆邊上的一隻蒼蠅,觀察着這個社會,一邊參與其中。”但他不甘心自己只是一隻蒼蠅,於是一頭撲進街頭的免費書店開始了大量的閱讀和自學,他的傳播學啓蒙也始於此。“看那麼多關於新聞方面的書籍,總看見豬跑,好想喫一塊豬肉啊。記者到底長什麼樣的,好想看看那個廬山真面目,跟想象中會不會不一樣啊,給我感覺的是神聖、敬畏,又很高大上,又好厲害的一個人,我想見見真人。”

2006年7月,石金泉看見一篇報道:一位青年,創辦了一個防騙網,爲大衆介紹防騙方法。

看到報道後,他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能不能說這個網站也是我辦的呢?

“他戴眼鏡,四五十歲的一箇中年男子,背個包,拿個本子,就很認真地問你每一句話,記完一句話就抬起頭又問你下一句,一筆筆寫,就跟我小的時候同學抄我作業一樣,寫完了。‘那什麼時候可以報道?’‘過兩天吧。’”

星期天,石金泉等到了那張印有自己名字的報紙。雖然這一張報紙,只有一點點版面是屬於他的,但他還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冒領新聞前的緊張忐忑也一掃而空,現在他除了得意再無其他——“這麼容易上報紙,這太簡單了吧。”

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他更加好奇出名的滋味。

玩火自焚

2011年,石金泉終於出名了。

“火了,火了。好激動,好激動。激動到喫飯都喫不下,激動到差點忘了給錢買報紙。”

但當時的他沒想到“有句話叫做玩火自焚,這火玩得不好就會燒到自己。”

2011年3月22日,一則“富家公子戲弄苦命母女”的新聞引爆網絡,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爲救罹患眼癌的女兒,母親應約當街跪行千米——“你敢跪我就敢捐”,來自一名爲“廣州的富家公子”在謝三秀的求助信息下回帖挑釁。事後記者在網上聯繫上了這名網友,此人卻說,謝三秀是自己作踐自己,他不會捐款,消息一出,羣情激憤,短短48小時內,28萬善款陸續到賬。而兩天後,平臺查出廣州富家公子的IP地址竟與版主金泉少俠 的高度一致,石金泉的宣告策劃敗露,“跪行救女”事件自此被定性爲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石金泉終於出名了,但是出的卻是一個惡名,一個臭名遠揚的“名”。風光的48小時過去,狂風暴雨立刻朝他湧來。 “每一個媒體來採訪我,都相當於一個法官在審判我一樣,一次一次被他們質問,反問、懷疑、猜疑。”“各種輿論壓力,罵你的,質疑你的,問候你祖宗十八代的。很無奈,很委屈。沒有辯解的餘地,因爲全網都在聲討你,因爲你就是那個始作俑者。”聚光燈下,石金泉的愧疚滿足了所有人的期待。

但打心底裏,石金泉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是對的還是錯了。“因爲我只想幫她,但是做了之後呢,有一些支持聲,有一些反對聲。有時候想不懂,自己到底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

歸隱鄉田

謝三秀事件後,石金泉又主推了幾起在當時頗具爭議的網絡策劃,

2013年,網絡推手行業被整頓。

2015年,石金泉離開廣州,回到了廣西藤縣老家。

“後來我家斜對面有一個新建的敬老院,還沒投入使用,有一些五保戶搬進去住。有一天有一個老人挑兩個水桶,光着膀子,伸手不見五指,髒兮兮的,像從垃圾堆裏面走出來,很髒很臭,很多人不願意搭理他。(我)很好奇他上面啥環境。所以就帶着各種疑問就去他住的地方看了一下,我的媽呀,像個垃圾堆一樣,喫喝拉撒煮東西都在裏面,髒兮兮,又臭燻燻的,好心酸。那我順便就去記錄一下,第二天我就拍視頻了。就因爲這個老人,我就開始在思考,那周邊是不是有很多啊,結果一去了解,發現還真的是。”

流量·真實·翻紅

三年來,石金泉記錄了六百多戶鄉村邊緣人羣的生活。石金泉說起初他拍的視頻流量很好,但後來就不行了。

談起這次的翻紅和輿論的反轉,他說自己也沒想到。

番外

曉楠:你覺得你改變命運了嗎?

石金泉:命運談不上改變,我是在續寫我的命運,每一件事情都是我自己一筆一筆去寫上的。

曉楠:你還想火嗎,還想得到巨大的關注嗎?

石金泉:名利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控得住,你有這個能耐,當然你可以喫這碗飯,沒有這個能耐,你還是另謀高就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