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條:影》RTX 5080/5070 Ti/5070/3060測試,附畫質對比

前言

《刺客信條:影》近日登上了STEAM熱銷榜,不偏不倚去評價,優缺點很明顯,首先它繼承了育碧擅長以學術級考據去還原遊戲的世界觀,甭管歷史細節是否貼合現實,它就是能產生一種沉浸感。

遊戲也採用了全新AnvilNext引擎,並加入光追以及其他引擎動態機制,堪稱最強旅遊模擬器自然不在話下。其次是探索機制有改進,還加入雙主角設計,不過仍避免不了育碧經典的公式化調教,戲份明顯有點偏向一方。

對於《刺客信條:影》這款熱門大作,本次打算用這四款N卡進行測試,它們分別是RTX 5080 16GB、RTX 5070 Ti 16GB、RTX 5070 12GB以及RTX 3060 12GB,除了展示各種畫質下的幀數以外,最後還會對比相關不同設置下的畫質,對畫面特別敏感的建議可以細讀一下。

測試顯卡和平臺

第一款顯卡來自NVIDIA最新次旗艦——索泰RTX 5080 SOLID OC,外觀採用大量斜向裝飾的柵條,再搭配槍灰和古銅配色,它給予人一種極其硬朗又耐看的感覺,肩部擁有簡約的ZOTAC GAMING燈效。

顯卡採用強大的ICESTORM 3.0散熱系統,包含三顆90mm環刃風扇、VC均熱板+7根6mm鍍鎳複合熱管、密集散熱鰭片陣列等豪華配置。

索泰RTX 5080 SOLID OC還配備了合金背板和合金壓鑄成型的中框,可以保護PCB均勻受力之餘,也使之整體結構強度大大增加。

顯卡配備全新12V-2x6 16pin供電接口,採用安全指示燈設計、導電抗腐性更好的鍍金處理以及反扣設計,供電接口左側位置是一枚雙BIOS按鈕,按下後可在靜音和強效兩種散熱模式之間切換。

第二款也是來自索泰,定位全新高端的RTX 5070 Ti AMP EXTREME INFINITY,它更偏優雅風格——外觀採用更爲細膩的斜向紋路,再搭配水泥灰和古銅配色,肩部和尾部採用三區ARGB燈效。

顯卡亦同樣搭載ICESTORM 3.0散熱系統,包含三顆90mm環刃風扇、VC均熱板+7根6mm鍍鎳複合熱管等配置。

索泰RTX 5070 Ti AMP EXTREME INFINITY的金屬背板條紋會更加豐富,古銅色部分就是其合金中框,值得一提的是本代AMP系列在顯卡尾部加入了無限鏡ARGB的設計,構建出一種超現實的藝術感。顯卡同樣搭載12V-2x6 16pin供電接口,旁邊還有雙BIOS按鈕和幻光同步接口。

第三款顯卡是定位中高端的索泰RTX 5070 X-GAMING OC,X-GAMING系列本代經過重新設計,外觀更具時尚設計理念,導流罩採用鮮明活潑的色彩,表面還有斜向XGAMING LOGO和圖騰紋理,並在不同角度時可變幻,更貼合年輕人的審美觀。

顯卡採用冰芯2.0散熱系統,包含三顆90mm環刃風扇、冰鏡導熱模組+5根6mm冰脈3.0複合熱管等高端配置。

索泰RTX 5070 X-GAMING OC側面有支持ARGB的ZOTAC LOGO燈,配備了一塊覆蓋全綵XGAMING LOGO的合金背板。顯卡也採用12V-2x6反扣供電接口,並配備S.E.P 3.0高規格供電系統,可完美滿足RTX 5070的250W供電需求。

爲了給一些老N卡用戶參考,硬核這裏還特意準備了一款老卡供大家作爲性能參考,來自索泰的RTX 3060 12GB PGF XOC, 外觀上採用了PGF經典硬朗造型——複雜多變線條營造出來的肌肉感,作爲一款只有240W功耗的顯卡,用料也是狠狠堆滿三風扇+誇張的8熱管配置。

搭配測試CPU是銳龍7 9800X3D,採用第二代3D V-Cache核心技術,大部分遊戲表現都能和銳龍9 9950X3D打個平手,足以最大程度降低來自CPU的性能瓶頸,搭配測試主板是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

配置環境、遊戲選項和測試場景

簡單介紹一下本次測試的環境,銳龍7 9800X3D開啓PBO技術便於發揮最大CPU性能,搭配內存是兩根DDR5 6000C26 16GB*2(UCLK=MEMCLK同頻)組成雙通道,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達到最大化顯卡性能。

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顯卡驅動是NVIDIA GeForce GameReady 572.83 WHQL最新正式版,驅動已爲《刺客信條:影》帶來優化支持。

《刺客信條:影》UI界面設計邏輯相當不錯,左邊是畫面選項,右邊則是選項說明和顯存佔用,如果是涉及到影響畫面的選項,還會即時展現當前設置的畫面,以便玩家可以對比不同設置下畫面差異。遊戲支持NVIDIA DLSS 3.7、AMD FSR 3.1、Intel XeSS 2三種主流升頻以及各家幀生成技術,就DLSS而言劃分原生抗鋸齒(DLAA)、畫質、平衡和性能四檔。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安裝了572.83最新版本驅動,就能在NVIDIA APP——圖形——程序設置裏面設置《刺客信條:影》支持DLSS 4,也就是3X和4X幀生成,個人使用下來在遊戲裏並沒有遇到什麼BUG,建議持有RTX 50系顯卡玩家都可嘗試一下。

官方提供的預設分爲低、中、高、很高和極高五檔,具體選項數量雖不多,但是基本已涵蓋開放世界所需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加入了光線追蹤全局照明(RTGI)和反射,結合遊戲動態天氣、晝夜循環以及暗殺過程中重要的照明量機制,兩者的視覺效果差異相當大,各位可以在最後的畫質對比環節看到。

測試方法還是藉助官方內置的性能評估程序,這個基準還是相當靠譜的,因爲測試場景涉及到畫面元素基本在實際遊玩中都可碰到,除此之外,測試結果羅列的信息也相當詳細,除了硬件信息、畫面設置、平均幀、最低1%幀等數據,還特別記錄卡頓次數。

如果卡頓出現,會在總計104秒的渲染幀數曲線上明顯突出,玩家可以快速定位卡頓的場景,方便判斷卡頓的原因,不得不說育碧這班開發者就是典中典理工男思維。

1080P/2K/4K極高畫質幀率

1080P分辨率,在極高畫質情況下顯卡門檻確實挺高,像RTX 3060 12GB這種曾經的甜點卡,都只能跑平均31fps。非要拉滿只能建議RTX 5070以上入門,再搭配DLSS畫質+幀生成可達到平均106fps,加上原生幀足夠高,所以可放心去適配高刷標準顯示器。

RTX 5080和RTX 5070 Ti在1080P分辨率差距在12%以內,兩者都能在TAA原生情況大幅超過平均70fps,搭配幀生成技術後遠超100fps。

爲了照顧老用戶,這裏對RTX 3060 12GB進行了加測,12GB顯存確實不是瓶頸(1080P極高畫質需要10GB顯存),瓶頸的是核心性能,降到了高畫質性能才能釋放一些,個人建議是搭配DLSS畫質遊玩,這樣1080P分辨率下能達到平均46fps,再補一手FSR幀生成就可完美來到71fps絕對流暢水平。

《刺客信條:影》雖然對硬件上限高,但實際1% LOW幀和幀時間表現是令人滿意的,所以玩起來就沒有卡頓感,除非爆顯存那就沒得說了~

就以RTX 3060 12GB測試1080P高畫質爲例,原生TAA幀時間就是基本浮動在25~30ms之間(綠色曲線),104秒基準測試場景中,只有3處較爲明顯的波動,而搭配DLSS畫質+FSR幀生成(藍色曲線),幀時間下降到15ms左右且沒有明顯波動,是極其貼合原生幀數的標準值,至於其他三款RTX 50顯卡就更不用多說了吧。

2K分辨率,RTX 5070原生TAA是能跑平均49fps,因此藉助DLSS畫質也是能達到完美流暢水平的,並且補幀之後剛好可達標100fps高刷標準。RTX 5080和RTX 5070 Ti在2K中差距並沒有明顯拉大,還是浮動在12%以內,按照幀率表現來看,RTX 5070 Ti已經足夠滿足2K性價比更高。

4K分辨率,如果按照原生TAA設置來看,或許只有RTX 5080比較滿足流暢標準,如果是藉助DLSS畫質檔三款RTX 50系顯卡應付起來都變得輕鬆,RTX 5070+DLSS畫質檔能達到平均47fps,就算不開啓幀生成也是勉強滿足流暢運行需求。

追求穩妥一點還是建議RTX 5070 Ti以上,DLSS畫質檔可以達到平均58fps,再疊加幀生成則能達到100fps。值得一提的是,在4K裏RTX 5080終於可以在原生TAA和DLSS畫質檔中,和RTX 5070 Ti拉開大致16~19%性能差距,不過開啓幀生成後,差距又縮小到11%了。

4K&2K極高畫質+光追:四處散射+鏡面反射幀率

4K全拉滿的光追畫質,如果想體驗原生TAA的細膩質感,那麼RTX 5080完全是可滿足遊玩的,因爲《刺客信條:影》PC版本的30fps+幀數,體感上個人覺得是能比拼PS5主機的,再次得提到遊戲的1% LOW幀和幀時間足夠穩健,想再流暢一點就使用DLSS畫質和幀生成。不過在光追環境下,RTX 5070 Ti和RTX 5080差距會更大一些,建議前者至少是搭配DLSS畫質檔遊玩。

2K光追畫質,RTX 5070終於是看可以應付起來,不過得藉助DLSS畫質檔纔夠流暢,至於RTX 5080和RTX 5070 Ti已經能適配好高刷方案,而在不借助幀生成情況下,也可達到流暢水平。綜合以上兩種分辨率高強度的光追測試來看,1% LOW幀依然表現出色,再次驗證了《刺客信條:影》出色的優化水平。

4K&2K最高光追畫質搭配DLSS 4幀率

若想在4K最高光追畫質下使用DLSS 4,個人建議選擇RTX 5080更好,因爲藉助DLSS 3畫質檔能達到平均54fps,保證原生幀足夠高情況下,開啓DLSS 4的2X倍率插幀後,提升幅度相比原生TAA則有2.6倍提升,而3X倍率是3.7倍,最後4X倍率是4.6倍。

2K使用DLSS 4使用RTX 5070足以應付,有DLSS 3畫質檔加持下,它已經能達到平均51fps,開啓DLSS 4的2X倍率插幀後,提升幅度相比原生TAA則有2.2倍提升,而3X倍率是3.1倍,最後4X倍率是3.8倍。

綜合以上這些測試,鑑於《刺客信條:影》1% LOW幀和幀時間出色穩定表現,個人覺得開啓幀生成、多幀生成的前置條件,甚至可以下探到原始幀45fps。

TAA/DLSS對比、光柵/光追畫質對比

2160P 原生TAA截取

2160P DLSS畫質截取

2160P DLSS性能截取

看完以上一大串幀數測試,我們再來看看DLSS在畫質方面的表現,可見這款遊戲的TAA調教是相當出色的,整體畫面質感很銳利,期待DLSS畫質檔完全好過TAA的美好意願並沒實現,除了TAA一貫線狀物體渲染的短板以外(可觀察上述船隻的部分,線條並不完整)

其他方面,DLSS畫質檔在物體和人物細節都不如TAA,尤其是人物的一條條發綹,TAA是清晰可見,DLSS畫質檔則有點糊,性能檔有點不堪入目了。當然對於動手能力強的玩家,也可以嘗試用第三方軟件替換DLSS 4模型。

場景一室外,極高畫質+光追關閉

場景一室外,極高畫質+光追:四處散射

場景一室外,極高畫質+光追:四處散射+鏡面反射

最後來看看光柵和光追畫質的區別,首先光追:四處散射反映是最直接的,整體畫面該有陰影的區域都會準確反映,包括細緻到樹枝的陰影形狀。

並不是像光柵畫質那樣丟失立體感(像照片強行拉陰影度的感覺),另外一方面是陽光強度區別,光追:四處散射能準確反映正午的光線,看起來會有點過曝卻符合真實物理規律。

再疊加鏡面反射後,戶外陰影部分由於是直射光源就會準確變成偏冷色調,外加地面一些小水坑也會有倒影,不過這個特效大多數玩家都可能不容易注意到,耗費性能相對小點,所以官方是把它疊加使用而不是單獨使用。

場景二室內,極高畫質+光追關閉

場景二室內,極高畫質+光追:四處散射

場景二室內,極高畫質+光追:四處散射+鏡面反射

室內場景則是更好能明顯突出光追:四處散射的實際作用,除了給房子內整體賦予更爲真實的陰影以外,還能把那些不應該出現陰影的地方糾正(比如障子門確實是透光的,但光線直射明明在對面屋子,光柵設置卻把它透亮了)

鏡面反射相比場景一作用更明顯些,觀察到門框到擺放的木頭這個區域,鏡面反射帶來了戶外冷色調光線的漫反射,而越往屋裏這種冷色調就越弱,有一個明顯的過渡層。

總結

《刺客信條:影》目前遊戲銷量還是不錯的,AnvilNext引擎帶來全新的畫面升級,對於顯卡性能要求並不低,對於RTX 3060 12GB這種老卡,1080P是建議開到預設高畫質,再搭配DLSS或者疊加幀生成技術纔可暢玩。

RTX 5070則可以直接應付2K極高畫質甚至包括開啓光追,前提得搭配DLSS和幀生成,RTX 5070 Ti適合4K光柵極高畫質暢玩,RTX 5080則適配4K光追最高畫質。

總得來說,用RTX 50系顯卡玩起來還是挺爽的,因爲遊戲能通過NVIDIA APP支持DLSS 4多幀生成,加上游戲1% LOW幀和幀時間出色調教,不必擔心原始幀要求太高~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