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2012,我們在用什麼智能手機

嗨,好久不見。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提起2012,不知道你腦海中會湧出什麼回憶,是某部災難片對世界末日的預言,還是在倫敦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的遺憾,亦或者是莫言在諾獎領獎臺上的發言。

當年的蘋果還屬於喬布斯的小而美時代,諾基亞正如日中天,穩坐全球第二寶座。手機市場和現在相比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國內手機市場還被中華酷聯佔據着,現在主流國產手機品牌在那時還有一部分屬於Other陣營,正和一衆“雜牌機”競爭。

讓我們將時光回溯十年,回到那個充滿想象和遺憾的2012。

巔峯之作:三星 Galaxy S3

三星一直是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TOP 1,無論是十年前的2012還是現在的2022。在這個寶座三星已經坐了十年,屁股都快粘上面了。

當年的安卓機皇就是三星在5月中旬發佈的Galaxy S3,鵝卵石一樣圓潤的曲線外觀徹底的和當年蘋果的方正銳利站在了對立面。

搭載4.8寸720P Super AMOLED屏幕,以及三星自家的獵戶座4412四核1.4Ghz處理器,搭載1G RAM並提供最高64G ROM可選。

在軟件上S3搭載根據安卓4.0深度定製的TouchWiz Nature UX,其中的一些功能以今天的視角看都是極度超前的設計。

比如多任務分屏和應用懸浮小窗,2D人臉識別解鎖、手掌滑過截屏、根據用戶面部朝向改變屏幕方向和屏幕休眠、來電時將手機翻轉扣在桌面上就會靜音等。

這些近幾年在國產手機被大肆宣傳的功能,早在10年前的安卓4.0時代就被三星在Galaxy S3上搭載,三星在當時的軟件設計能力可見一斑。

Galaxy S3是三星Galaxy系列最成功的機型,僅發售半年就創下了3000萬部銷量的銷售神話。

直至產品生命週期結束,S3在全球共售出了5000萬部,三星整個Galaxy系列的巔峯。也是2012年毋庸置疑的年度機皇。

世代交替:iPhone 5

這是喬布斯設計的最後一款iPhone,也是蘋果現任CEO庫克操刀的第一款iPhone。

提到iPhone 5,我印象最深的是國內的黃牛加價事件。當時因爲iPhone發售地區原因,香港要比內地要早三個月開售。於是在當時一臺港版iPhone5變成了國內各大手機販子的搶手貨。出廠價5288的iPhone5到了內地直接被炒到了近萬元,最火爆的銀色版本價格甚至已經過萬。

過個海身價就直接翻倍,後來這招好像被獐子島的扇貝學過去了,不過是反向的。

和前代相比,iPhone 5最爲明顯的這是外觀設計上的變化,從iPhone4渾然一體的純色玻璃後蓋變爲以鋁爲主要材料的三段式機身。充電接口也從扁平的30針接口升級成一直沿用到現在的Lightning接口,就連耳機也從之前的耳塞式變成了半入耳式的EarPods。

屏幕從3.5寸提高到了4寸Retina顯示屏,和iPhone 4s比起來就是更長了,當時還有個梗圖就是蘋果手機會越來越長,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像大寶劍一樣的iPhone 18。

iPhone 5出廠搭載的iOS 6是蘋果最後一個擬物設計系統版本,這也讓iPhone 5成爲擬物時代最後的作品。再之後的iOS 7則全面奔向了扁平的懷抱,其實從iOS 6內置的新版App Store和iTunes你就已經可以看出一些扁平化的設計語言。

站在今天的眼光往回看,iPhone 5似乎是蘋果最可惜的作品。

發售僅一年後就早早停產,風頭還被搭載Touch ID和64位A7處理器的iPhone 5s全面蓋過。5s實在是太經典了,以至於大部分人都會錯把iPhone 5s當成iPhone 5,似乎它本來就該是這樣。

但iPhone 5代表的是蘋果內部的朝代更迭,也代表着兩種設計時代的相互更替。

曇花一現:諾基亞 Lumia 920

要說現在智能手機最熱門的功能是啥,答案不言而喻,各家發佈會上都在賣力宣傳的拍攝功能已經是現在旗艦機之間比拼最火熱的戰場。

在現在要選一臺拍照最好的智能手機絕對是個難題,但在十年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毋庸置疑,絕對是Lumia 920.

靠着當年旗艦機中僅有的OIS光學防抖和蔡司鍍膜,Lumia 920的拍攝質量無論在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吊打另外兩家的旗艦產品。

現在各家旗艦都在宣傳的夜間模式,也就是在暗光環境拍攝會自動延長曝光時間並進行多幀合成,Lumia當時就有搭載。這個功能在當時對另外兩家旗艦完全就是吊打,另外兩家旗艦在當時的場景下根本拍不出來啊,沒那個實力知道吧。

Lumia的“黑科技”可不止拍照,他還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

在年初的時候就有專業媒體一通分析,預言Galaxy S3或者iPhone 5會搭載無線充電,可憋了一年最後被Lumia發佈了。

最新款iPhone 14上的AOD全天候息屏顯示,早在十年前的920上也有類似的功能。

Lumia 920無疑是非常可惜的一部產品,當時的諾基亞已難掩頹勢,市場份額全靠中低端等入門機型撐着。

搭載瞭如此多的“黑科技”本應是諾基亞重返榮耀的作品,但卻因爲Window Phone的匱乏軟件生態和微軟後續系統更新的遲滯而漸漸消逝,最終只在市場上曇花一現。

即使諾基亞再後來推出了多款手機,也難改市場份額逐漸下跌的事實。

假如Lumia 920搭載的是安卓系統,那今天的智能手機市場會不會又是另一番景象。有這樣的假設和懷疑並不奇怪,因爲當時諾基亞的總裁正是來自微軟的Stephen Elop。

或許搭載安卓,諾基亞結果真的會不一樣吧。

中華酷聯最後的時代

看完全球御三家的三款旗艦機型,讓我們聊聊當時的國內還處於一片藍海的手機市場。

當年的中國手機出貨量已佔全球總出貨量的四分之一,中國移動在杭州地鐵站修建了第一個4G基站,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悄然開啓。

中華酷聯指的是中興、華爲、酷派、聯想四家國產手機廠商。

在當時國產手機還處於3G山寨機年代時,中華酷聯四家廠商靠着運營商的扶持迅速鋪開市場,成爲國民手機的主流。

中華酷聯,那就先從中興開始吧。

當年國內廠商因爲運營商扶持大多都採用機海戰術,年代久遠,型號繁雜,以下就選一些我喜歡的產品來說。

在2月巴塞羅那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興發佈了超薄旗艦機Grand Era(U985)。作爲一款旗艦配置機型,Grand Era厚度僅有7.8mm底部稍厚一點的地方也只有8.6mm。

雖然遠不及2011年發佈的Droid RAZR的7.1mm,但在當時這是世界上最薄的四核手機,而且2012年的年度機皇Galaxy S3的厚度也達到了9.3mm,當時的國產手機能做到這種厚度也是值得稱讚的。

搭載4.3寸720P LCD屏幕,Nvidia Tegra 3處理器並預裝安卓4.0系統,1G RAM和4G ROM,並支持杜比音效功能。

除了驚豔的厚度之外這款手機的其他配置平平無奇,也因爲是年初發布原因和其他旗艦機的16G ROM相比也落後一檔。

華爲也在這次MWC上發佈了自家旗艦Ascend D1 quad XL

當時的華爲手機分爲4個等級D、P、G、Y ,分別是鑽石(Diamond),鉑金(Platinum),黃金(Gold),年輕(Young),其中的鉑金等級就是今天的P系列。

華爲Ascend D1 quad XL搭載的海思K3V2處理器和上面提到過的NVIDIA Tegra 3並稱爲當年的“臥龍鳳雛”,當然這肯定不是褒義。

海思K3V2用幾個字概括就是:又慢又熱又費電。

原來早在十年前海思用戶就體驗到了火龍的滋味。

餘承東在手機未開賣之前,幾乎每天都要發微博對這款處理器讚不絕口花式帶貨,用戶買回家用起來大呼上當!

再加上餘承東在剛上任的時候在微博吹了很多牛逼,比如三年做到全國前三之類的,餘大嘴這個外號在當年也就逐漸流傳開了。

不過從今天的視角往回看,大嘴當年吹的牛逼好像大部分都實現了。

但K3V2確實不能算一個成功的產品。

酷派似乎是過的最慘的,現在已經淪爲了“山寨機”陣列。

但當年的酷派可有着有一顆衝擊高端的心,HD9960是酷派的2012年度旗艦,4980元的發售價再次鞏固了它的旗艦地位。

從硬件參數上說,HD9960確實不負旗艦之名,4.7寸720P LCD屏幕、NVIDIA Tegra 3處理器,1300W後置攝像頭,這與當年的很多旗艦機搭載的配置並無二致。

我能理解酷派想用售價拔高產品定位層級的想法,但HD9960發佈的時間是在2012年的11月,當時的三星S3渠道價格已經跌破4000元,在部分手機店甚至只要3600元就能入手。

HD9960的結局早在發佈定價時就已確定,再配上Nvidia Tegra 3這顆拉胯處理器,酷派第一次衝擊高端的嘗試就這樣失敗了。

小米11系列:被拉胯處理器坑?哥們這我可太熟悉了。

與衝擊高端的酷派相比,聯想這邊走的是完全相反的套路。

當年聯想主打的就是一個樸實,管你什麼物料我都來者不拒。不管是高通還是獵戶座,只要你給芯片我就能給你攢出一臺手機。

在當年的聯想旗艦機上,你能看到高通,英偉達,英特爾,獵戶座四家的旗艦CPU。。

上圖是聯想的K800,搭載英特爾凌動Z2460,還是X86架構。

靠着如此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聯想在整個2012年出貨量相比去年翻了5倍,在年底成爲國內手機出貨量TOP 2,僅次於三星。

記得當時充話費送的都是聯想和華爲,我爸開卡的時候就送了臺聯想A278T,不過按現在的說法這種叫合約機。

只爲超薄:OPPO Finder

當年的智能手機,不知道爲何就颳起一股“超薄之風”。前文提過,中興的Grand Era只有7.8mm,是當時4核旗艦手機中最薄的。

但當我們把目光放在所有2012年的手機中,結果又會有一些不同。和中興Grand Era幾乎是同一時間發佈的華爲Ascend P1,最薄度只有7.69mm。和P1同時發佈的還有一款P1S,機身最薄處更是達到了6.68mm

卷厚度的不止華爲和中興,當時還處於Other陣營的OPPO,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縱觀華爲和中興或是摩托羅拉的超薄手機設計,在手機後面總是會有一處爲了容納手機元件的小凸起,就像今天超薄電視背後的“小書包”一樣。

OPPO爲了將手機儘可能地做薄,讓整部手機的一切設計都是爲了超薄服務。機身僅靠三顆螺絲固定、取消了3.5mm音頻接口、獨家定製超薄攝像頭。

換來的結果是機身最厚處6.65mm,整個手機背面是一個平面,除了突出的攝像頭外沒有任何凸起破壞觀感,這和以往那些超薄手機都完全不同。

爲了超薄,在這款手機上也犧牲了很多配置,4.3英寸Super AMOLED屏幕、雙核1.5Ghz處理器、1500Mah的電池,這些參數在當年也都不算亮眼。

OPPO真正的旗艦是年底發佈的Find 5,搭載驍龍APQ8064 四核1.6GHz處理器,並搭載了一塊5英寸康寧大猩猩材質的1080P屏幕,開啓了國產手機1080P時代。

在7年後,和OPPO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那個品牌會開啓全球手機市場高刷新率時代。這時的張老闆還在忙着Finder和Find 5的線上營銷工作,不將就品牌的手機誕生還得再等兩年。

Find 5在2013年才能買到,嚴格上來講並不算一款2012年的手機。

手機× MP3√:VIVO X1

如果用厚度一決勝負,僅比OPPO薄了0.1mm的VIVO在當年是短暫的贏家。

薄0.1mm也算薄,OPPO估計打死都沒想到和自己師出同門的“兄弟”公司竟然以這種方式背刺自己。

不過在當年,X1超薄的厚度並不是VIVO的主要宣傳方向,因爲這款手機對國產手機HIFI來說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VIVO手機的Slogan:Hifi And Smart

VIVO X1正是VIVO將HIFI體驗引入手機的第一部作品。

爲了X1的HIFI體驗,VIVO重構了整部手機的音頻系統。

首先VIVO開發了自己的私有解碼方案VRS,這是爲了解決當年安卓系統的SRC無法在44.1Khz\48Khz無法無損解碼問題。隨後又與拜亞動力合作,將經典的DTX 71 iE加入更符合手機使用場景的有線麥克風,特別定製出僅提供給VIVO X1的MMX 71iE,並在X1的包裝盒內隨機附送。

當年這個拜亞動力耳機我記得都要四五百塊,VIVO直接在手機盒裏送。

私有解碼加定製耳機這兩套組合拳下來,X1的音質在當年已經是第一梯隊,但VIVO仍不滿足。

接下來他們幹了一件對手機HIFI行業降維打擊的事:直接在手機裏集成了專業的SRC&DAC芯片。

這兩枚芯片原本只提供給專業的解碼器和聲卡上搭載,壓根就不是給手機用的東西。VIVO先是找Cirrus Logic特別定製了低壓方案芯片,又爲了驅動這兩枚芯片在手機內集成了5V升壓IC和鉭電容。

這套芯片就是VIVO沿用多年的CS8422&CS4398

從私有解碼到定製芯片,將手機的音頻系統全部重做,只爲在當年獲得頂級的HIFI體驗。VIVO的HIFI血液一直在體內流淌,前陣子發佈的TWS 3裏面也塞了一顆獨立的DAC芯片。

當年VIVO這套方案不僅提升了自家手機的使用體驗,因爲解碼算法需要軟硬件聯合,VIVO和聯發科合作的VRC解碼附帶着調教好了當年發佈的所有使用聯發科CPU的手機。

6.55mm的厚度是當時的世界最薄手機,但和VIVO在音質上的調校和設計相比,這個數字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以夢想爲名:魅族 MX2

打開當時魅族MX2的詳情頁,在產品名稱旁邊並沒有其他過多的介紹,只有夢想二字。

MX就是夢想拼音的首字母縮寫,當年的魅族MX系列也叫夢想旗艦

MX2是魅族MX系列中最夢想的一部作品,也是衆多魅族手機粉絲中的完美

在如何拉高產品售價打破性價比標籤這個問題上,各家有各家的應對方法。

OPPO選擇了超薄,VIVO選擇了音質,而魅族選擇了:設計。

當年MX2的包裝盒上印着一句話:追求,以朝向無邊,美有鋼如玉。

正如今天魅族小而美的設計風格,當年的MX2將設計貫徹到了極致。

包裝盒上這句話就是魅族MX2設計的縮影,正面僅3mm的超窄邊框和全貼合屏幕在息屏狀態下讓手機的正面顏值接近純黑,正面下方兼顧呼吸燈功能的白色小圓點成爲了最好的點睛之筆。

一體式金屬中框從手機內部一直延伸到外圍,背面則是一體注塑的純白後蓋,最上方有一顆800W像素攝像頭的點綴,魅族LOGO和MX2產品名稱刻在了手機背面正中央的腰線上,爲手機又增設了幾分精緻感。

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魅族MX2採用三星定製的MX5S四核處理器,和三星當年的旗艦獵戶座4412相比,無論是CPU頻率還是GPU頻率都有一定提升。

但在面對領先半代的高通APQ 8064比起來,在性能上這顆定製的MX5S還是落於下風。

考慮到當年已經有旗艦產品採用了高通APQ 8064,魅族官網上那句忘記參數的宣傳語就顯得十分微妙了起來。

以設計爲突破口自然會吸引到喜歡設計的人,現在的忠實煤油就有不少是從MX2入坑的。

但消費者和粉絲絕對不能劃等號,用戶就是喜歡用最少的價錢買到性能最強的處理器,這句話放在今天也同樣適用。

魅族MX2 2499的起售價相比起搭載APQ 8064還只賣1999的小米2,魅族當年想靠設計去擬補自身性能和價格上的劣勢,但這並不是一個獲得市場青睞的打法。

小米手機 2:1999

關於小米根本無需多言,1999的售價配合參數在當年就能說明一切。

全球首發高通APQ 8064,4.3寸720P屏幕,800萬像素攝像頭,2G RAM,最高32G ROM可選,售價僅1999。

小米在當年用最頂的旗艦配置買的還不如人家中端機型貴,它甚至要比晚半年發佈的OPPO find 5還便宜1000塊,比酷派衝擊高端的HD9960便宜3000塊。

和同期旗艦機領先甚至相同的配置,售價卻不及旗艦機的一半,這在當年是難以想象的。更何況小米在當時還處於Other陣營中,在2012年3月纔剛剛完成出貨100萬部的成就,在當年根本就不是什麼主流廠商。

你想象一下現在突然蹦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把三星S22U這個等級的機型售價幹到了1999元,當時人們看小米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

據說小米2的首批備貨只有五萬部,米粉定鬧鐘搶手機的時代也由此開始。耍猴營銷的聲音也漸漸的在互聯網上興起。

1999定價的光芒實在太過耀眼,而同期的MIUI還在快速成長中。對於這個階段的小米,除了低價高配之外的一切都還在快速成長,我似乎沒有太多可以評價的。

結語

2012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啓的一年,移動4G牌照下發,字節跳動和滴滴打車也在這年成立、快手也從Gif圖片社區轉變爲短視頻社區。

這一年中屬於中華酷聯的運營商捆綁銷售時代已經開始出現下滑,山寨機市場大幅萎縮80%。小米的電商思想開始成爲智能手機銷售中必須要考慮的一環,國產手機的藍海時代已經悄然開啓。

在這一年中還有一家懷揣着收購蘋果夢想的公司在北京成立,這家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最給各大手機廠商提供不少創意和想法,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寫到這裏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就是十年,但還是總覺得有些不真實。好多東西在今天看來還歷歷在目,就好像昨天還有,但今天卻不在了。

時間不會停止,它就好像裝上了加速器一樣推着我們不得不全力向前奔跑。能把握的僅有此刻,但回憶卻是永恆。希望這篇文章能喚醒你的記憶,回憶起十年前的那個還處於年少的自己。

歡迎你在評論區說說當時在用什麼手機,或是回想起了哪些事情。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感謝你看到這裏,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