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使用一週 小米15 Ultra體驗分享

引言

算是小米14 Ultra的常規換代,首發即6999全款拿下小米15 Ultra白色16 512版本。一年一換的話,雖然256也能夠用,但少了點安全感。

京東的訂單,3月2號發貨,3月3號就送達,到手作爲主力機使用了一週的時間,把詳細使用體驗分享給大家。

看看這一款主打極致影像,小米要突破6000價位的旗艦,到底是名不副實還是名副其實。

正文部分

外觀和包裝

Ultra系列的包裝盒,小米一直採用的是純黑色的設計,看上去凸顯高端。

這一代包裝盒做了微調,側面也有Ultra的標識,辨識度更加高。

包裝盒內有贈送的保護殼,透明的PP硬殼,不太高級,略掉檔次。

90瓦的充電套裝,不出意外,依舊是A口,私有充電協議。

來看手機。

外觀基本上延續了小米14 Ultra的設計語言。背板的影像模組體積更大了。

我入手的白色,背板是玻纖材質,還有紋理設計,質感做的不錯。如果影像模組體積沒有這麼大的話,視覺上會更加精緻。

中框對背板的包裹面積有所減小,有一個微弧面的過渡,握持的時候更加貼合手掌。

邊角同樣做了弧形的打磨,握持的時候,邊角不至於咯手。

正面是一塊等深四曲面屏,有點遺憾的是,下巴相對於另外三邊來說,略寬,沒有做到視覺上的四等邊。

重量226g,對於習慣了超大杯重量的我來說,握持沒有什麼難度。

屏幕素質

關於屏幕,流傳着三星面板和華星光電面板混用的傳說。其實,部分工程機確實是三星面板。但目前國內零售的機器,全部是華星光電面板。後續的三星面板機器,據傳是供海外。

在頂級面板領域,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還是有一定差距。小米15 Ultra的屏幕亮度,手動依舊非常保守,手動全屏亮度最高630尼特,開啓陽光模式能達到850尼特。

全局激發最高亮度1065尼特,在有HDR素材的條件下,全局激發最高亮度能達到1779尼特,25%窗口激發亮度能突破3100尼特。

調光方面,屏幕亮度小於60尼特時,採用1920Hz的PWM高頻調光,高於60尼特後,則採用類DC調光。至於護不護眼,就看個人對OLED屏幕調光的適應性吧。

2K分辨率,色彩顯示飽滿,依舊保留了專業原色的顯示模式。

120Hz刷新率,Ltpo,屏幕的觸控絲滑程度沒有問題。

表面覆蓋小米龍晶玻璃2.0,抗摔性能進一步加強。不過,該帶殼還是要帶殼。

從小米13 Ultra開始,就開始使用華星光電的屏幕面板,雖然說法不一,但在小米15 Ultra上,依舊延續了下來。

據傳,小米16系列,會採用三星的直屏。

硬件水準

高通8 Elite處理器,這塊SOC不用多說。高通全大核設計,主頻來到4.32GHz,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GPU和AI性能都是大幅提升,從2024年10月陸續有機型搭載,目前是好評一片。

存儲組合採用了LDDR5X和UFS4.1,閃存介質有了明顯升級。讀寫速度大幅提升。

核心三大件,保持了旗艦水準,讓機器能夠流暢運行,滿足用戶2-3年的使用沒有任何問題。

雙揚聲器,頂部出聲孔和聽筒集成在一起,微縫發聲,不再是單獨開孔。

頂部揚聲器單元採用瑞聲科技1014E, 底部揚聲器單元採用歌爾股份1115D,全腔設計。

振動馬達採用了小米15同款的0809B。

小米14 Ultra的振動馬達則是SLA1010,體積350mm³。揚聲器的縮水還是比較明顯。對於部分到手就關掉所有振動反饋的用戶來說,影響不大。

對於像我這種開着全局振動反饋的用戶來說,體驗感下降還是挺明顯的。

散熱模塊上,採用了雙路翼型環形冷泵散熱系統,散熱系統更好的貼合發熱單元,儘快帶走熱量,保證性能的持續釋放。

支持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夏天快要來了,雨水比較多,或者帶着下海,游泳,安全性都有保障。

硬件水準,在常規升級的基礎上,揚聲器和振動馬達,都有一定的小縮水,作爲全方位的Ultra級別旗艦,有點不應該。不過,我的理解是受限於機身內部的體積,畢竟影像模組的調整,佔面積越來越大,而手機的尺寸,一直固定在6.73英寸,是時候像iPhone那樣,做成6.9英寸了。

影像水準

小米15 Ultra長焦傳感器做了升級,2億像素的三星HP9,尺寸1/1.4英寸。

主攝是比較成熟的LYT900,一英寸大底。

中焦延續了IMX858傳感器,尺寸1/2.58英寸。

超廣角改爲三星JN5傳感器,尺寸1/2.76英寸,相對小米14 Ultra上的IMX858傳感器,有一定削弱,不過,我日常極少用超廣角。

覆蓋鏡頭的透光鏡片做了全方位升級,新型超純濾光片+超高透鏡片組+金字塔鍍膜+超低反鏡頭玻璃。

主攝

主攝帶給我的驚喜並不多,最近兩年,用習慣了IMX989/LYT900的機型,樣張遠沒有當初看起來那麼驚豔了。

感覺現在樣張的徠卡味淡了一點,色彩沒有那麼濃郁。雖然空氣空氣屬於中度污染狀態,但樣張出來依舊非常乾淨。

畫面整體的細節表現很好,直接觀感上,要遠好於光影獵人900的小米15 Pro。

在光線略微好一點的環境下,這顆主攝的表現力會更加好。光影的對比度很明顯,這就是徠卡主打的高飽和度和暗角。

3倍焦段是光學直出,IMX858的傳感器,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發揮中規中矩。

潛望長焦HP9,100mm焦段是光學直出,高像素加大底的解析力優勢非常明顯。不管是畫面的亮度,還是假山,建築物,松樹的細節,都要比70mm焦段更加好。

233mm焦段,依靠的是HP9這顆潛望長焦,表現十分優秀,但是我之前用過X100 Ultra和X200 Pro,給我帶來的驚喜並不多。榮耀的HP9優化就很一般。

100mm焦段,遠望能力十分出色,即便是暗處的細節,也描繪的很OK。

不同場景下的233mm焦段,樣張表現力都不錯。

水面的點滴細節都能描繪出來,鴨子游泳的痕跡,周邊泛起的水泡。

100mm焦段,表現非常優秀,水中的倒影都能清晰可見。

長焦微距下的樣張,保持了高水準,松枝間的蜘蛛網絲都非常清晰。

看完白天的樣張,再來看夜景,夜景拍攝上,一直是小米數字旗艦的老難題。這一代小米15 Ultra大幅提升了夜景的算法,再加上全新的高透鏡片,夜景樣張素質是肉眼可見的提升。

夜間色彩的把控力,和光線的壓制力,都表現的很出色,有點VIVO X系列那個味道了。

100mm焦段的夜景表現也很出色,燈籠內的光源壓制的也比較出色,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星芒散射。畫面的色彩依舊是典型的徠卡,濃郁討好眼球。

233mm焦段的夜景終於得救了,多點光源下的表現也很穩定,暗處的細節能描繪出來,HP9這顆高像素+大底的實力確實強悍,VIVO的X100 Ultra和X200 Pro已經證明過這一點。

就影像來說,主攝保持了LYT900的高水準,潛望式長焦肉眼可見的提升,夜景的提升也非常明顯,算是解決了近兩年小米數字旗艦Ultra在超長焦和夜景上的短板,讓拍照實力提升了一個層次。

雖然超廣角有些許的降級,但考慮到用戶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從IMX858的1/2.58英寸到JN5的1/2.76英寸,帶來的影響感知並不強。

續航和充電

小米15 Ultra的電池容量做到了6000mAh,算是解決了小米14 Ultra續航的痛點,輕鬆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

在充電功率上,有線充電功率保持了90瓦。無線充電功率則是80瓦。都是私有協議,均需使用小米旗下的充電器才能達到相應的功率。

總結

小米15 Ultra,核心硬件上是常規性的升級,影像層面依舊是主打,在保持LYT900主攝高水準的基礎上,夜景和長焦的提升幅度明顯,6000mAh的電池容量,也解決了小米14 Ultra的續航痛點。

可以說,在影像和性能上,小米15 Ultra交出了滿分的答卷,但受限於機身內部的尺寸,又在振動馬達和揚聲器上做了一定的取捨。6499的售價,也保持了小米14 Ultra的定價水準,這款機型,註定了不是走量的機型,更加適合那些願意爲極致性能和影像買單的用戶羣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